工信部發布推動5G加快發展通知,促進新型文娛消費方式
3月24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和安全保障,充分發揮5G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依託網絡技術,5G加快建設對於遊戲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的趨勢。《通知》在「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這一方面提到,要「培育新型消費模式」,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通過套餐升級優惠、信用購機等舉措,促進5G終端消費,加快用戶向5G遷移。推廣5G+VR/AR、賽事直播、遊戲娛樂、虛擬購物等應用,促進新型信息消費。
(參考來源:遊戲陀螺)
章魚直播涉嫌賭博宣布暫停運營 曾被樂視體育斥資3億收購
近日,據深圳市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官網顯示,章魚直播平臺傳播賭博信息,被網民多次舉報,社會輿論反映強烈。在廣東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的指導下,深圳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依法約談了章魚直播平臺運營企業相關負責人,責令平臺依法依規進行全面規範整改。2016年1月,樂視體育斥資3億元收購章魚直播的全部股權,組建了包括前國腳徐亮、撞球女皇付小芳在內的超5000人個性化主播團隊。然而不到一年,由於樂視資金鍊產生危機,章魚直播的影響力直線走低,深陷提現困難、主播討薪泥潭。目前,章魚直播平臺運營企業已主動向通信管理部門申請暫停域名解析,將APP從各應用市場下架,待整改完畢後再申請恢復。
(參考來源:華雲網)
「抖商大會」舉辦方被判侵權敗訴,「抖音」獲賠200萬
3月26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對原告字節跳動公司、微播視界公司訴被告某抖商公司、某抖友公司、某科技公司、楊某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進行公開宣判。因認為被告在其召開的「抖商大會」中,多次使用原告的「頭條」「今日頭條」「抖音」等圖形和文字註冊商標,並使用與註冊商標相關標識進行虛假宣傳,原告將被告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的侵權行為屬實,結合被告侵權持續時間長、「抖音」品牌價值較高、「抖音」文字商標為馳名商標、侵權公司規模大、涉案商標的較高等因素,法院適用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規定,判令被告賠償200萬元。據悉,該案是杭互在《商標法》修訂後首例支持懲罰性賠償的案件。
(參考來源:杭州網際網路法院)
任天堂勒令遊戲《動物森友會》眾籌周邊下架
3月26日,據網易遊戲頻道報導,任天堂近日展開遊戲《動物森友會》的維權行動。因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出現一款《動物森友會》主題護照包,該款產品使用了遊戲標誌性的葉子和狸貓等造型,該產品在Kickstarter眾籌平臺共獲得1800餘名支持者,眾籌金額超34000英鎊。隨後,任天堂向上述眾籌平臺發送了侵權警告並勒令其撤銷該項目,警告中明確表示其護照包設計侵犯遊戲版權。隨後Kickstarter官方撤下了該眾籌項目頁面,但是產品設計的作者仍在其官方網站出售任天堂主張侵權的護照包,產品將從英國向全球發貨。目前,任天堂還未繼續追究該商家的責任。
(參考來源:網易遊戲)
美國、澳大利亞知識產權局應對疫情政策:不主動延期
多國知識產權局下發了應對疫情的有關決定,其中美國專利商標局已於2020年3月16日起對公眾關閉,受此影響未能及時應對的案件截止日期保持不變。因疫情影響,未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動而導致商標專利無效的,申請人可在商標專利無效通知日起兩個月內向商標局提出恢復請求,請求恢復的官費將予以免除。同時,取消聽證會。而在澳大利亞,關於商標、專利和外觀期限,知識產權局暫未作出主動延期。若申請人因疫情而無法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動、需要延期的,可向商標局說明情況,商標局將結合實際考慮決定是否延期,並免除相關費用。
(參考來源:WPIP-Lydia)
土豆網未獲授權播放樂視版權網劇 一審被判賠償25000元
樂視網於2012年4月從廣電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獲得《幸福生活在招手》電視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授權期限截止2019年5月。在此期間,全土豆在未獲樂視網許可情況下,在土豆網和土豆視頻軟體上向公眾提供該電視劇的播放服務,樂視網認為全土豆此舉侵犯了其信息網絡傳播權,於2019年1月提起訴訟。近日,經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理認為樂視網對該劇享有獨佔性信息網絡傳播權,被告主張的涉案影視劇授權鏈條存在明顯問題,不認可全土豆從霍爾果斯和順影視獲取的非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轉授權,判決全土豆行為構成侵權並賠償樂視網經濟損失25000元。
(參考來源:裁判文書網)
受限蘋果商店嚴規,雲遊戲在iPhone上前景堪憂
蘋果、微軟、Google、NVIDIA相繼推出訂閱服務後,玩家可選擇的雲遊戲數量激增。但對於超過十億iPhone和iPad用戶來說,卻只能選擇蘋果自家去年9月上線的遊戲訂閱服務Arcade。這是因為用戶在蘋果設備商所能夠使用的應用類型受制於嚴格的規則限制。比如,蘋果商店指引禁止任何依賴於雲流量的服務應用上架。業界評論認為這是蘋果利用其強制性規則排擠競爭對手的又一表現。
(參考來源:BNN Bloomberg)
為應對新冠病毒傳播,各國政府增加對個人定位數據的使用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的同時,各國政府更多地依賴移動運營商數據來追蹤確診人員或監控人們是否遵循其隔離政策。義大利、德國、奧地利地區政府使用位置數據來監控人們是否在家隔離並和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但根據GDPR規定,目前歐盟地區移動運營商對與政府共享的位置數據先進行了匿名化。以色列授權相關部門使用手機定位信息追蹤確診病人的行動軌跡,並確定哪些人員應當被隔離。在臺灣,如果在家隔離人員出門太遠,執法部門將收到信息提示。而韓國政府更為激進,開發了一個面向公眾的手機定位地圖,任何人可以看到確診人員的行動軌跡。隨之而來的是政府對該等數據的使用可能造成的個人隱私洩露問題。一方面,特殊時期政府有必要採取有效措施阻卻病毒傳播,但另一方面也有必要確保對個人數據使用符合當地的隱私保護法律法規,採取必要的匿名化、獲得個人同意等措施。
(參考來源:The Verge)
美國內華達州小型企業訴中國政府,要求賠償新冠病毒造成的損失
當地時間本周一,拉斯維加斯一律所代表小型企業對中國政府提起集體訴訟,稱中國對其貿易夥伴隱瞞新冠病毒嚴重性,1月份對WHO所披露的情況存在「誤導性」,致使美國小型企業遭受重大經濟和人員損失,要求中國政府賠償至少千億美元(」hundreds of millions」)。原告律師稱,中國在美國有大量資產,因此如原告勝訴,判決是可以執行的。該起訴目前已在當地聯邦法院得以立案。即使不討論原告荒唐而毫無事實根據的訴求,從國際法角度看,《聯合國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公約》明確約定,國與國之間是獨立、平等的,非經該國同意,另一個國家的法院無權管轄該國及其政府機關作為當事人的案件。美國法院將美國國內法和美國法院的管轄強加於中國,不僅違反了國家主權平等原則,更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主權。
(參考來源:Nevada Cu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