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清平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其中有一個讓人討厭的張貴妃,但卻能讓仁宗獨寵,有什麼原因,我今天就告訴大家。
趙貴妃本是宮中的樂女也就是女歌舞演奏藝人也可以是皇家演員,演員在我現代是一個相對有地位的職業,可是古代卻是恰恰相反。
如此卑微地位的她為什麼獲得宋仁宗的特別寵愛?
大家都應該知道皇宮中最不缺的就是漂亮女子了,樂女出身的張貴妃更不用說了也是很漂亮,就好像現在超一線明星一樣漂亮。但是皇宮不乏她這樣漂亮的女子,但她能讓皇帝一見鍾情,獲得獨寵,一定是有她特別之處。
張貴妃幼年喪父,其母因姿色卓絕在公主府中做歌舞伎。沒有父親管教的她沒有那麼多禮數、多了一些活潑自由,相比那些性格木訥、克己復禮、做事循規蹈矩不懂變通的嬪妃更讓人喜歡。
她愛官家(皇帝),愛得純粹自然,愛得熱情奔放,愛得單純,愛得有些任性。她的愛情像現代女性一樣,她把皇帝當自己的丈夫去愛,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讓仁宗覺得自己獲得了愛情,感覺輕鬆自在,宋仁宗可以在張貴妃這裡得到徹底的放鬆。
而曹皇后是那種幾乎完美的女子,讓人有點不敢接近,和她在一起始終讓仁宗有一種束縛的感覺,因此他一直和曹皇后有一種隔閡。(愛情應該是自由的,而不是束縛。)
劉太后去世以後,仁宗以為自己可以做主了,去愛自己所愛的人,可以立自己喜歡的人為皇后,可是大臣們始終認為他喜歡的人出身低微,堅決反對,皇帝的愛情是身不由己。
有人發現後宮有宮女偷偷和一個士兵好上了,被人告發了。你們知道嗎?宮女和士兵私通可是死罪,於是宮女就向張貴妃求情,張貴妃把這件事跟仁宗說了,本著人之常情的仁宗也想赦免了宮女。可這時曹皇后卻找到仁宗,一本正經的說一定要殺宮女,仁宗說重罰之後放了,可否?可是曹皇后卻堅決不同意。仁宗讓坐下說,皇后就是不坐,曹皇后的意思很明顯,今天你不處死這個宮女就是不行。
她就這樣和皇帝僵持了兩個時辰,仁宗只能下令將宮女處死,這樣的女人誰會愛?皇帝白天面對朝廷大臣,夜晚回到了後宮又面對這樣的女人,試問哪個人心裡好受得了?就好像我們工作一天回到家裡,本是要放鬆的,還要被管東管西這樣的生活太累,恰好有張貴妃這樣能讓他輕鬆的女人他能不愛嗎?
宋仁宗的生母李氏是皇太后劉娥身邊的宮女,他就是《狸貓換太子》裡的主角,可是他的故事和《狸貓換太子》完全不同,他被換走是他的父皇是恩準並參與的,雖然大娘娘(劉皇后)這個兒子視如己出,教他讀書學習,處理朝政,可她對兒子的管教很嚴,很多事情仁宗都是做不得的。(父母永遠不知道孩子想要的自由,想做只自由的小鳥,雖然自由是有代價的。)
仁宗的初戀是王氏,可大娘娘卻說此女過於妖豔,不適合皇帝,轉眼就讓王千金嫁給了自己前夫的兒子,那仁宗的心裡陰影面積有多大可想而知!(孩子需要自由的愛情。)
朝政方面劉太后垂簾聽政,仁宗的政治抱負和意見統統不採納,生活上也是由大娘娘做主讓他娶的莽漢一樣的郭皇后。(皇帝當的一點權利都沒有有什麼意思。)
後來在八大王這得知劉太后並非生母,而自己的父親又默認自己被換走,想要孝順生母又遇到百官阻攔,親欲在而子不能孝的痛苦,誰又能理解、自己抑鬱又誰能理解,我為什麼要生在帝王家。
恰好那那縷霞光出現了,那率真活潑,有些任性的張貴妃,做了仁宗想而又做不得的事情,他一時把張貴妃視為知己的感覺。
他明面上允許張貴妃瞎胡鬧,何嘗不是仁宗內心的一種發洩?他內心的委屈與無奈,又能向誰說,又有誰能夠了解?曹皇后太完美了,母儀天下,可她死守著規矩,一點都不通融,有誰願意擁有這樣木偶般冰冷一樣的愛情?
帝王的愛情一向心不由己,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喜歡的張貴妃,他哪能不長時間的獨寵張貴妃,允許她胡作非為,給她撐腰,而張貴妃又聰明知道見好就收。
仁宗獨寵她是有理由的,那就是她是一個特別的女人,給仁宗特別的感覺,她給仁宗自由都感覺,男人是需要自由都,皇帝為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