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一條《90 後小夥耗時四年時光,被人嘲笑,成為從中國開車去冰島第一人》的視頻,讓楊蒞童在好看視頻上火了。
當你在工作之餘計劃著下一個長假要去哪裡旅行,他從巴基斯坦一路開房車去往冰島,成為第一位將中國牌照汽車開上冰島的旅行者,也完成了自己環球旅行的「畢業篇」。
當你正困於日復一日的兩點一線時,他從中國啟程,反季穿越極寒的歐亞大陸,花 150 天、穿越大半個地球,靠擺攤掙旅費,開了 45000 公裡,巡遊 17 個國家。
生活方式沒有高下之分,但是對於 23 歲起選擇了後一種生活方式的楊蒞童來說,他很慶幸自己放棄了前一種,換回了許多時間,在路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曾經靠著不間斷的旅行直播攢下了 700 萬粉絲,卻在巔峰時期決定放棄——因為想做點真正有意義的事,用Vlog短視頻將一段段旅程沉澱下來,不為成名,起碼,能留給自己的孩子將來一一翻看。
楊蒞童,出生於 1993 年,山東人,他是 90 後房車環球旅行第一人,是好看視頻上的旅行創作者。他已經開車環球創業旅行超過 1800 天,走了 60 個國家、22 萬公裡。
好看視頻上的 77 萬粉絲,看著他在一個個視頻裡開去西藏、穿越歐亞大陸、研發創業餐車、開車往返冰島,又去一一探訪隱居在中國鄉村僻壤的手藝人。
許多一路追看他 vlog 的人或許更熟悉另一個名字——「自由公路」。
他用一條又一條精心製作的視頻告訴你:「看,這或許就是你想要而不敢要的生活!」
從一個旅行餐車的Vlog開始
邊創業邊環球旅行,在許多人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對於楊蒞童來說,那是從 9 歲跟隨父親第一次公路旅行,就種下的種子。
23 歲,大學剛畢業不久的楊蒞童離開了短暫工作幾個月的設計公司,從山東來到父母開民宿的珠海,在淇澳島度過了一段隱居的日子。他一邊接些設計工作,一邊思考下一步去往哪裡。
一部電影《落魄大廚》啟發了他,電影裡男主角是一位曾經充滿創意和激情的大廚,在人生低谷改造了一輛移動餐車,靠著一道古巴三明治找回了自己,也找回了事業。楊蒞童則花了近半年的時間研究古巴三明治的做法,改造了父親停在家門口榕樹下的舊房車,踏上了眾籌旅行的路。
「我就想,那是不是我也可以用以遊養遊的方式去看看這個世界。反正自己還年輕!」
在那場歷時 60 天、全程 20000 多公裡的旅程裡,他們吸著氧氣給珠峰腳下的孩子們做古巴三明治,也深入少數民族地區探訪民間傳統手工藝,靠著沿路販賣古巴三明治,楊蒞童在車手與廚師的身份轉換間走完了中國 50 多個城市。
自給自足的房車旅行方式,讓他覺得,這種「旅行+工作」的方式可行,也就成為了自由公路創業旅行的第一季。接下來的五年,楊蒞童開著房車環遊了大半個地球。
他把自己每一段旅程稱作一季,通過好看視頻分享給更多嚮往自由的人。從中國西南行開始,自由公路從第一季,一直更新到了第五季。
開著餐車出門旅行的這條短視頻,是好看視頻的用戶第一次認識楊蒞童。
接下來,楊蒞童通過視頻帶給用戶的,是越走越遠的旅程,和精彩萬分的生活。許多視頻的後期製作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高速公路的不同服務區接力完成,每天沉浸在剪輯世界裡的時候,他往往已經在路上開了 10 個小時。
從直播到 vlog,一種記錄
許多人問過楊蒞童,為什麼起名叫自由公路。
他說:「真正酷愛自由的人並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們要在沒有自由或失去自由的地方創造自由,奪回自由。」
接下來去哪裡?楊蒞童無意間翻到了父親的秘密抽屜——那是滿滿一抽屜的路書,十年前老楊曾經計劃過開車穿越歐亞大陸,路書詳細到開到哪條公路、開出多少公裡有補給站,但那個計劃因為女兒(楊蒞童的妹妹)的出生而擱置。
環遊世界原先並不在楊蒞童的計劃裡,但那一抽屜的路書讓他覺得,是時候實現父親的夢想了,於是就有了冬季穿越歐亞大陸的 150 天,帶上銀行卡裡僅剩的兩萬九千元,他又出發了。
也是在這段旅程裡,楊蒞童開始拍攝、製作 vlog。
在那之前,楊蒞童和世界對話的方式是直播,靠著不間斷旅行直播,楊蒞童收穫了 700 多萬粉絲。有時候一場直播刷禮物也能收入好幾萬,楊蒞童卻萌生了退意——他找不到直播的意義了。
很多人在直播裡看到了楊蒞童快樂的樣子,卻沒人看見他為了下一段旅程的油錢愁得躺在零下40度的俄羅斯大雪裡;很多人看著他在芬蘭直播房車上豐盛的晚餐,他沒有在直播裡說出口的卻是那頓飯的食材是省了多少天才攢下的的;也有很多人看他直播吃鯡魚罐頭,問他怎麼忍得下來,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樣一場直播,他能獲得很多打賞,就能多支撐一段接下來的旅程……
「一件事情得有意義,我才會願意去做這件事,如果只是為了名利和博眼球,那對我來說不是很有價值。」
他厭倦了作秀式的直播,想要換一種不那麼商業化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旅程,從而將勇敢上路的理念傳播給更多需要激勵的人。
一路向北開,楊蒞童一直思考著這個問題。他想把故事,好好說給懂得的人聽。
車開到北極圈,楊蒞童遇見一位獨自對著相機鏡頭拍攝的芬蘭旅行者,從對方的口中,他第一次聽說了 vlog 這個詞。楊蒞童的車壞在半路,那位旅行者一邊幫他修車,一邊給他介紹 vlog 是怎麼回事。
「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和直播不一樣,是永遠屬於我的影像記錄,我不一定非要成名,但是以後我老了,回頭翻看自己人生的時候,都是一種記錄。」
拿起手邊的 iPhone,楊蒞童就開始拍攝了。
在路過的每一個城市擺攤、在布魯塞爾度過中國春節、在拉脫維亞一家用長麵包車改造的酒吧向女友求婚……他們在路上一一拍攝下的畫面,在旅程結束回國後,才慢慢製作成了一支支有態度、有溫度的旅行 vlog。
在選擇發布平臺的時候,楊蒞童也有自己的考量。「幾年前剛出發時,我們只是將旅行日記發在公眾號裡,算是自己的私域,那如何讓更多對我們內容感興趣的公域流量看見我們?我希望這個平臺的用戶能看懂我作品背後的意義,而不是只想看一些有噱頭的東西」
在對比了幾個主流視頻平臺後,好看視頻本身的屬性讓楊蒞童覺得值得一試,不希望 「作秀博眼球」的他需要一個承載和沉澱自己態度和夢想的地方,平臺上同類型內容相對稀少,也有更多政策扶持泛知識型創作者快速成長 。「百度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平臺,大家都會去上面搜自己想看的內容和知識,從流量和平臺的屬性上我認為是契合創作需求的。」
事實證明,好看視頻上的粉絲對自由公路的內容反響十分熱烈。「我本以為很難和那些流量 IP 競爭,沒想到好看上的用戶給了我很多意料之外的支持與鼓勵。」粉絲對楊蒞童作品的喜歡和互動讓「自由公路」越開越遠,經過仔細地考慮,楊蒞童決定將視頻作品放在好看視頻首發,也將運營的重心放在這裡。
好的創作者與好的觀眾是能夠相互成就的,楊蒞童相信這一點。
再出發,去往夢想之地
如果說穿越歐亞大陸的 150 天完成的是父親的夢想,開車去冰島,去往世界的盡頭,則是楊蒞童自己的夢想。
圖:在保加利亞陷入大雪
這一次,他開著自己的房車從巴基斯坦出發,經中東、歐洲到達了冰島,又從俄羅斯回到了中國。全程 65000 公裡,歷時 210 天,經過了 40 多個國家。
去往冰島的旅程被楊蒞童視作是環球旅行的「畢業篇」,這一趟旅程卻出乎意料地驚險萬分。汽車自燃、穿越塔利班出生入死,在保加利亞深陷飛碟紀念碑的積雪,途經馬其頓首都斯科普裡被洗劫一空,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遇見鑽石大亨的神秘贊助……
楊蒞童在路上遇到過許多普通人一輩子也遇不到的突發狀況,也收穫了許多來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溫暖。
那條講述冰島旅程的視頻《90 後小夥耗時四年時光,被人嘲笑,成為從中國開車去冰島第一人》,在好看視頻上播放了 127 萬次,獲贊超過 2.27 萬次。
有79 萬粉絲在好看視頻追他的更新,鏡頭下的風景並不是粉絲追看自由公路最主要的目的,他們更多地還是想看看,這種少有人能堅持的旅行方式,究竟對一個人意味這什麼。
據楊蒞童自己觀察,在好看視頻上各個年齡段的粉絲都有,有 60 多歲的阿姨,也有初中生、高中生,其中有不少活躍的粉絲是 30、40 歲的用戶,這些以 70、80 後為主的用戶本身更關注旅行、自駕類的內容,也更喜歡有價值沉澱的優質內容,他們打開自由公路的視頻,並不僅僅是為了殺時間。
「我常常在想怎麼會有人喜歡自由公路呢?或許就是真實這一點吸引了他們。他們可能是在現實中不敢像我這樣出發的,看見自由公路就有一個寄託。」
圖:在冰島
最近,楊蒞童收到好看視頻為他頒的獎,就叫「自由之路獎」, 楊蒞童在朋友圈轉發了頒獎海報,寫下一句:「嗯,實至名歸。」
跟他的ID僅一字之差,碩大的「自由之路獎」下面是八個字的頒獎詞:「重新出發,定義斜槓。」
楊蒞童的身上有許多標籤,房車旅行者/vlogger/設計師/移動攤販/民宿經營者/街頭文化傳播者……他過著典型的斜杠人生,也從沒放棄堅持自我。
這樣的人生不輕鬆,就如他在採訪中告訴我們的:「斜槓不僅是潮的標籤,還是你報復平庸的最好方式。它需要你更多的好奇心和勇氣,才能收穫人生彩蛋。」
他的視頻裡沒有獵奇,沒有吹噓,只有他是如何用「創業」二字,怎麼堅持走完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過了那麼多風景,楊蒞童卻不是一個為了旅行而旅行的人,他說,「我們一直想傳達給更多人,生活總不可能只有一種追求和目標。」
最近,楊蒞童迎來了女兒的降生。9 歲起就跟著老楊自駕旅行的楊蒞童,如今也成為父親,迎來了小小楊。至於以後要不要帶女兒一起出發環遊世界,楊蒞童說:「我想留點時間傾聽新生命的選擇。」
「因為旅行只是我的人生選項,她的人生,要留給她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