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疫情當下,通過一部電影了解流行病學

2020-11-19 來之電影


序言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決定因素,並研究防治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是預防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預防醫學的基礎。


摘要


《傳染病》劇本的靈感取材並改編自SARS病毒事件,史蒂文·索德伯格指導,馬麗昂·歌迪亞、馬特·達蒙、勞倫斯·菲什伯恩、裘德·洛、格溫妮斯、帕特洛、凱特、溫斯萊特、布萊恩、科蘭斯頓領銜主演的劇情/災難類電影。影片講述了一種致死率以及傳播速度極高的新型病毒在全世界範圍內擴散的過程,並在該過程中通過展現世間百態對於病毒的反應刻畫出了不同人物內心世界對於災難的態度。整部電影主線是講述病毒的傳播以及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動,另一條隱藏線則是為觀眾傳授了一節流行病學概論的課程。


引言


影片從幾聲咳嗽開始,同時交代了這是某個事件的第二天。隨之而來的是十分緊張且詭異的旋律,鏡頭下只是一些簡單瑣碎的鏡頭,似乎與這旋律十分不搭。開始一連串的鏡頭好像是在平靜地述說著什麼,但似乎又不明所以。在接連報出幾個城市的名字和人口之後,線索就慢慢出來了。


新型病毒傳播的基礎就是人群,所以開頭的幾幕是在暗示病毒可能爆發的城市,而開頭的那幾個人則是最初一批被感染病毒的人。一般來說,新型病毒入侵人體後,人體所表現的症狀與流感的症狀相似:發熱、咳嗽、頭暈等等……所以人們很容易忽視自己到底患了什麼病,權當多休息休息就恢復了。殊不知,他們的這一舉動,再加上在一些公共場所與其他人的密切接觸,將引發一場災難。



背景


米爾斯醫生提到的R0值,是傳染病學中用來評估一個傳染病的「基本傳染指數」的一個指標。若R0<1,則表示該疾病處於可控範圍內而且可以逐漸縮小;若R0=1,則表示該疾病會在當地的人群中開始傳播,並像多米諾骨牌一傳一;若R0>1,則表示該疾病會以指數爆發,並難以控制。電影中多名醫生討論R0值,則已經暗示了病毒將呈指數增長



接著就是治療藥物,很多人在被感染之後很快就死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病毒會在人體正常的細胞中「矇混過關」,而這樣的結果則是會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對自身的細胞和病毒進行無差別攻擊,從而使得很多組織結構被「誤傷」。病患們所需的治療藥物,則不能十分有效地直接作用於病毒,這也是為何人們都在期盼疫苗。而製作疫苗的第一步,就是培養並分離病毒以弄清病毒的生理學過程,這樣研究人員才能找到對策。



要想分離病毒,首先要確保科研人員的安全。而電影中BSL實驗室在現實世界中是真實存在的,BSL表示的是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等級(1-4,4為最高級別)。而能做新型病毒分離實驗的,一般都會交給BSL-4實驗室處理。


在研發新的藥物之後,不能馬上投入使用,在這之前科研人員需要評估藥物的安全性、劑量、副作用、適用人群、以及藥效,這一系列的實驗就是我們熟知的臨床試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電影提到了流行病學的重要概念,這些定義都是真實還原了流行病學的內容。



傳播過程與結果


電影從首批病人、病危患者、醫務人員、傳染病學家、媒體人、民眾等多個角度講述了傳染病爆發的過程。首先是病人和他們的家人,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已暴露在致命的病毒環境中,在與別人的接觸中無意識地將病毒擴散了出去。對於家人突如其來的死亡,人們更多的是無法相信、不知所措,仿佛在做夢。


緊接著就是在一線工作的傳染病學家們。米爾斯醫生在兢兢業業的同時不幸也感染了病毒,但她生前經過努力還是隔離了大部分病人,也總結了病毒的傳播方式。傳染病學家們也是在馬不停蹄地尋找病毒傳播的軌跡並試圖把損失降到最小,但也不乏對於家人的關心,偷偷地把未公布的疫情通知了家人讓他們儘快遠離災區。



電影中的媒體人則讓人憤怒,他先是散播一些不實消息引起了民眾的恐慌,又謊稱自己服用連翹戰勝了病毒引發民眾哄搶連翹,甚至喪失了人性;更是有高官政要在封鎖城市之前乘坐生化隔離的飛機撤離。而民眾在封城之後,為了拿到物資,不惜傷害別人,破壞社會秩序,讓一個城市在短短幾天內變得如同廢墟。


科研人員們盡心盡力企圖戰勝病毒,甚至有人為了檢測疫苗效果,直接注射到自己體內並直接把自己暴露在了病毒環境中。好在海科斯託醫生的冒險為這一次人們狙擊病毒成功製造了轉折點。然而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疫苗的生產力有限,民眾還是需要為注射疫苗等上一年半載的時間,這段時間人們仍將生活在不安之中。這時甚至有人綁架傳染病學家以疫苗作為贖金……



討論


相信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會對流行病有一個新的認知。這也要求我們掌握一些基本的預防疾病的知識:

1) 當一個新型病毒來臨,首先要弄清楚病毒的傳播途徑,然後再根據已知的信息採取預防措施

2) 隔離是控制病毒傳播的最有效途徑,大多數的流行病毒都具備人傳人的能力,因此若病毒攜帶者被限制在一個區域,未感染者減少與人群的接觸,則病毒會極大地被抑制;

3) 對於飛沫、空氣等途徑傳播的病毒,我們要酌情佩戴衛生手套、口罩、護目鏡,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4) 病毒不光會從口腔和鼻腔進入身體,眼睛、皮膚都有可能是其入侵人體的途徑。因此,佩戴口罩之後,一定不要將手伸進口罩,否則手上可能攜帶的病毒、細菌還是會進入到口腔或者鼻腔裡;

5) 對於新型流行病,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共享信息,在疾病面前,全人類都會統一戰線。



結語


影片的最後揭示的這個病毒開始的第一天:工人們在砍伐森林,導致蝙蝠流離失所,蝙蝠覓食之後途徑豬圈並掉落了部分食物,豬吃掉食物之後就被某餐廳買走。廚子在處理豬肉後並未洗手,而是與影片開頭那個咳嗽的人握手合影。之後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流行病學的意義,首先是前車之鑑,在以往的流行病爆發史中學習並總結規律,然後不斷完善應對策略並加強預防。再是亡羊補牢,再有新型病毒時立即採取措施將損失降至最小。


文 / Zedd 排版/ 默恩


歡迎到公號「來之電影」說說你的見解

合作&投稿:laizhidy@126.com

相關焦點

  • 我市舉辦新冠肺炎疫情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暨疫苗針對性傳染病防控培訓
    為進一步提高疾控部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水平和疫情處置能力,做好疫苗針對性傳染病防控和秋季入託入學接種證查驗補種工作,永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8月14日,在冷水灘區創發城戴斯酒店成功舉辦了永州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暨疫苗針對性傳染病防控培訓。
  • 流行病學調查發揮至關重要作用
    本報26日訊(記者蔣平)「從流行病學角度看,傳染病能形成流行,是通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實現的。因此,防治傳染病的要訣是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早發現是打好主動仗、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基礎,也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核心要義。
  • 新冠新增5例確診,流行病學調查過程公開
    北京市疾控中心指出,當局在這一波疫情首宗病例確診後24小時內,鎖定了新發地為疫源地,並迅速實施休市,是阻止疫情擴大的關鍵,並首次披露了整個流行病學調查的過程。在連續56天沒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後,市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上月11日凌晨零時30分接獲西城區疾控中心通告,指該中心發現一宗核酸檢測陽性病例,值班醫生竇相峰立即對相關病例的樣本進行復驗。
  • 羅江區衛生健康局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培訓會
    羅江區衛生健康局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培訓會 2020年11月13日 18:33:23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唐世海)為進一步提高羅江區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的技術規範和處置能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羅江區衛健局於近日對流調工作組全體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的專題培訓,由區疾控中心專家進行授課。
  • 通過這十部電影放縱您對傳染病大流行的好奇心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斯裡弗納擅長研究病態好奇心,令他感到震驚,尤其是當他注意到1995年電影《極度恐慌》的受歡迎程度出現類似飆升時。人們為什麼會尋找可能會避免受到傳染病威脅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呢?斯裡弗納的假設是,這種「病態好奇」的行為是一種通過從想像中的經驗中學習來應對威脅的進化響應機制。他在論文中寫道:「我們可能會認為這些搜索詞的普及率飆升,是因為人們正在嘗試了解有關冠狀病毒爆發的最新信息,以應對該時期最近對其日常生活的影響。」 「國際邊界的關閉可能已經向美國發出信號,表明冠狀病毒實際上是一種真正的威脅。」
  • 這部講述《傳染病》的電影,適合疫情結束、春暖花開之後再細品
    在這樣的疫情形勢之下,一部2011年的上映的電影《傳染病》在「米國」線上被衝到了付費觀看榜的前幾位,並且許多的媒體開始把這部接近於十年前的電影拿出來重新談論。這就是2011年的Contagion,中文譯名: 傳染病。該片在豆瓣上評分並不算高,7.0的打分,算是不錯的成績,現在看起來這部電影的卡司強大到不要不要的。
  • 這幾部傳染病電影中,我看到了一些新問題
    這段時間我看了二十多部關於傳染病的電影。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人們發現這個病人從東南亞某國回來的嶽父也有同樣的症狀,但嶽父卻只在他家住了一天就返回了東南亞。劇中男主角便和一位老教授一起踏上了前往東南亞尋找已經感染病毒的嶽父以及更早感染病人的旅程。終於,他們在一座小島上看到了一批奄奄一息的從事大蝦養殖業的工人——他們就是較早被感染的病人。從這群人出發,病毒的最初宿主——蝙蝠也被發現。
  • 【吳尊友稱口罩仍是老百姓標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2020-09-29 22:37:28來源:FX168 【吳尊友稱口罩仍是老百姓標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 【提醒】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最新判斷:學校可以考慮逐步放開
    【提醒】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最新判斷:學校可以考慮逐步放開 2020-10-10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染病流行及其相關名詞解釋
    傳染病流行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流行的過程,即病原體從感染者排出,經過一定的傳播途徑,侵入易感者機體而形成新的感染,並不斷發生、發展的過程。染病在人群中發生流行需要三個基本條件,也稱三個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相互依賴、相互聯繫,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就不會發生。
  • 按甲類傳染病防控 措施有哪些?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公告稱,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基於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徵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 防範聚集性疫情發生,廣東將實行流行病學調查分區分級指導
    一是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小組對口指導復工復產。為進一步指導省內重點地區疫情期間安全健康有序復工復產,廣東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小組並分別派駐佛山市、東莞市,對口指導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每個小組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任組長、省疫情防控專家組顧問任副組長,省疾控中心、省級醫院、省衛生監督所等單位的專家為小組成員。
  • 疫情期間,這5部高質量『傳染病電影』你不容錯過!
    作為一個影視號,現在似乎發什麼內容都如隔靴搔癢,偏離當下的關注點。既然如此,那今天乾脆正面迎擊疫情,發布一篇安利『傳染病電影』的應景文。二是介紹電影的內容太過簡略,很難起到「觀影指南」的效用。為此,小編近期特意觀看了大量『傳染病電影』,並從中挑選出質量最高、口碑最好的5部推薦給大家,幫大家排雷。在當下,觀看這5部電影,你將獲得難得的體驗、警示與收穫。也希望各位能從這些電影中獲得更多戰勝疫情的勇氣。
  • 廣東:實行流行病學調查分區分級指導,全力防範聚集性疫情發生
    廣東實行流行病學調查分區分級指導省衛生健康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在會上介紹了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進展。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小組對口指導復工復產。為進一步指導省內重點地區疫情期間安全健康有序復工復產,廣東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小組並分別派駐佛山市、東莞市,對口指導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每個小組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任組長、省疫情防控專家組顧問任副組長,省疾控中心、省級醫院、省衛生監督所等單位的專家為小組成員。 建立聚集性疫情應急處置機制。
  • 《傳染病》:一部寫實抗疫電影,對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神預言
    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讓一部2011年的經典電影重新被拿出來熱議,那就就是由馬特·達蒙、裘德·洛、凱特·溫絲萊特的《傳染病》!這部電影從2003年爆發的SARS與2009年的H1N1豬流感獲得靈感,講述一種全新的新型病毒在全球擴散,造成的泛世界末日效應。
  • 隱私洩露被全網圍觀後,流行病學調查還怎麼讓受訪者說實話?
    而在地方衛健委每日疫情通報中,也會對流調信息進行公開。公布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行動軌跡有助於流行病學調查,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也作出了規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洩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 跨越百年的希望與恐懼:以傳染病為主題的好萊塢電影
    一方面,電影作品能夠通過生動形象的場景刻畫,為我們展示、科普現實中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叫「原來如此」;另一方面,電影作品還能夠起到預示性的作用,用藝術手法告誡人們「不該怎樣」。從傳染病和大流行的角度來看,電影則像是一種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文化記錄,不僅歷史性地描述了疾病的爆發起始過程,更反映出人們在疫情期間的真實心理狀態。
  • 流行病學調查人員不是「黑面神」,要做鄰家小哥知心大姐
    會上,中國疾控中心駐武漢流行病學調查隊隊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主任醫師丁鋼強表示,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鎖定控制傳染源,及時隔離密切接觸者,精準切斷傳播途徑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流行病學調查隊員在這次疫情的防控中也扮演了偵查員、情報員、戰鬥員、教導員和宣傳員的「五員」角色。
  • 歷史與新域:新型傳染病流行與控制的新敘述
    縱觀人類社會同傳染病鬥爭的漫長曆程,儘管在預防與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但當下處於以某類疾病為主、多類疾病交叉並行的時期,一旦發生新型傳染病流行,其危害將超越以往。而新型傳染病有著不同於以往傳染病的生物—社會文化特徵,其無差別流行往往超越國別所處以某類疾病為主的時期,使國際合作更加重要。
  • 中疾控駐武漢流行病學調查隊隊長:流調注重細節,「揉沒揉眼睛」都...
    中國疾控中心駐武漢流行病學調查隊隊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主任醫師丁鋼強介紹了流行病學調查在武漢疫情阻擊戰中起到的作用。丁鋼強介紹,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防控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鎖定並控制傳染源,及時隔離密切接觸者、精準切斷傳播途徑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流調排查隊在這次疫情防控當中也扮演了偵查員、情報員、戰鬥員和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