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廣告行業,每天過著看不到頭的朝九晚九的工作,下半年的電商活動更是多到摳腳,活動當天要對著電腦肝到深夜,電腦、鍵盤、滑鼠成為了陪伴我最久的"情人",讓我的眼睛近視、脖子僵硬、手腕作痛。
不過作為一枚數碼控,歷來堅信科技創新的偉大,這些電子產品會隨著人類日臻懶惰的生活習慣而進化得更加適應人類的身體機能。好比說我們最常使用的滑鼠,自發明以來,四十多年間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笨重的大木塊,逐漸演變成桌面精美的藝術品。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學校的微機房接觸滑鼠還是機械式帶滾珠的,現在則是用整塊面板都是觸摸的Magic Mouse,雖然Magic Mouse很好看也很輕薄,但毫無手感可言,也很容易變成滑鼠手。作為數碼迷的我在公司依然是用Magic Mouse,在家裡用的是雷柏這款帶機械滾珠情懷的ralemo Air 1氣墊滑鼠。
雷柏ralemo Air 1氣墊滑鼠支持藍牙5.0、3.0和無線2.4G多模連接,功耗低、延遲低,適合辦公和輕遊戲。
使用Type-C有線和Qi無線兩種充電方式,續航可達25天,因為有無線充電的功能加持,用完可以放到充電板上充電,完全不用擔心沒電的問題。
另支持連接3臺設備,實現在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上快速進行切換。DPI也有4檔可調,滿足不同滑鼠靈敏度要求的使用者。
雷柏ralemo Air 1氣墊滑鼠的外觀很是新奇,和常見的滑鼠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它外形小巧輕薄,10.2cm*5.9cm*3.5cm的體積,採用金屬掌託材質卻只有74克重。這令它極易掌控,長時間握著滑鼠辦公看報表也能久用不累。
在工作中,我的Magic Mouse握一會兒就會出汗和累,實在是不貼合手掌啊。而雷柏ralemo Air 1氣墊滑鼠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中間採用了鏤空設計,缺少的那塊剛好是手指接觸左右鍵後與手掌形成的空域,鏤空這塊部位不僅起到了減重的作用,底部弧面的設計,也讓這塊鏤空區域能夠通風給手掌心散熱。通過巧妙的設計讓使用者即使容易出手汗也不會覺得手掌悶熱。
因為長時間的辦公,以及需要在多臺設備中來回切換,舒適的手感是第一位的,雷柏ralemo Air 1氣墊滑鼠的握持感在滑鼠中屬於中等偏上的,金屬觸感在冬天稍有些涼,但廣東又一次入冬失敗,影響不大。
機械滾珠真是情懷,第一眼觸摸到實物時,一下讓我回到第一次上微機課的年代。觸感不錯,直擊情懷,但不能左右移動有點可惜,本來是個很好兼容Mac的操作邏輯,希望未來有迭代的可能吧~
雷柏ralemo Air 1氣墊滑鼠除了可以用2.4G接收器來使用外,還支持無線藍牙5.0和3.0。所以像我這種沒有USB藉口的Mac電腦都能正常使用藍牙連接,低版本兼容3.0,高版本兼容5.0,且延遲都很低,辦公毫無察覺。有USB或使用擴展塢的電腦就可以使用USB進行連接,兼容性有多種選擇餘地。
滑鼠內置了300mAh可循環充電的鋰電池,並支持有線和無線充電兩種方式。有線接口採用的是時下最為通用的Typc-C接口,實乃良心,不用在桌面上多備一根線。但很遺憾並不能用Mac的充電線直接充,試過87W、65W以及新款的30W充電器C to C線無法充電,需要搶佔一下安卓手機的USB to C線來充電。
無線充電兼容Qi標準的無線充電座,放上去即可充電,桌面本來就有用來充手機和手錶的,晚上睡覺時,拿走手機,把滑鼠放到充電位置即可充電,不用擔心多久充電的問題,非常方便。
即便忘了充電,續航也高達25天,臨時充一下也莫得問題,只是這充電的方式嘛,真誠建議不要學Magic Mouse…
側邊按鍵可調DPI靈敏度,4檔可調,分別是600、1000、1300、1600,按一下大拇指可觸及到的側鍵,再看閃燈就能分辨檔位,閃1下是600,2下是1000,3下是1300,4下是1600,我個人習慣1300高靈敏度,操作順手。
雷柏ralemo Air 1氣墊滑鼠支持同時連接3臺設備切換,方便在多臺設備之間切換,我們經常需要多個帳號拉去數據,除了多開瀏覽器之外,也需要兩三臺電腦跑數據分析,一個滑鼠就可以搞定就很方便使用了。
看到如此高顏值且實用性不打折扣的滑鼠,是不是也被它吸引了呢?我在考慮是否要用雷柏ralemo Air 1氣墊滑鼠帶去公司,用它來辦公,因為這段時間切換體驗下來,的確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輕鬆,手感好不少,忙起來出的手汗也能很快緩解。有顏有料,良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