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與《畫雲臺山記》

2022-01-03 雲臺山道觀

 

顧愷之與《畫雲臺山記

 常弘道長

面對《畫雲臺山記》,可以看見眾生相。《洛神賦圖》與《女史箴圖》也被質疑是不是顧愷之的作品。同樣,有人質疑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錄的《畫雲臺山記》是不是顧愷之的作品。《四庫》以來對《歷代名畫記》評價都很高,二《畫雲臺山記》是在文獻保存方面被館臣重點提及的。須知,張彥遠是比較嚴謹的,加上時代早在可靠性上是沒有異議的。像餘紹宋的提要繼承了《四庫》說法,美術史家也都承認為事實。溫肇桐有《顧愷之研究五十年》,對近代到五六十年代都總結到了。這篇綜述也提到已有研究者對作者提出了懷疑,而且懷疑的觀點差不多是八十年代左右開始的。八十年代及以後一段,溫肇桐和陳傳席都認為《畫雲臺山記》中描述的畫面結構和當時的畫風對不上。劉屹的文章最晚出,不過他是從道教史角度寫的。如果說張彥遠故意作偽,這種可能性並不高,所以懷疑一方的學者以《畫雲臺山記》是後人將後出文本摻入《歷代名畫記》立論,侗廔和劉屹都是如此。劉屹對東晉時期巴蜀和江南之間教團關係的分析看起來還是有道理的。不過,懷疑方有一些外證卻沒有鐵證;但如果說沿襲傳統觀點但他們確實發現文本和時代有點矛盾。回到文獻層面上,《歷代名畫記》時代確實早,但傳本只是明本(即使看做是宋本面貌,時間跨度也不短),流傳中文本出現問題很正常。就《畫雲臺山記》來說,在唐宋文獻裡貌似也很難找到他書引用(逐句檢索也許有一丁點可能),所以作者問題很難說能有什麼進展。現在大家基本都覺得顧愷之這個人物在畫史上有一點神話性質,所以出現偽託文本不是沒有可能。如果說這篇文本是晚出,那麼這些文字基本是在唐末五代到宋初左右被摻入,但摻入這篇的人所依據的文本又是什麼情況就難說了。在用這篇文本的時候,它仍然可以作為一個比較早出的山水畫論來用,但它是不是要放在東晉繪畫的坐標系裡就要比較謹慎了。我的意見大概這樣。——這一大段論述,或者凡此種種,實屬疑古之類。疑古是沒有問題的,是探究真相的途徑,同時也是製造迷霧的手段。迷障既起,則難免謬種流傳,歷史虛無盛行。《畫雲臺山記》有此際遇:一篇畫論,遭到全方位的拷問,包括文本的、地域的、作者的方方面面,實屬奇崛得可以。《畫雲臺山記》所指在何,一如謎題原本無迷,幾經翻炒則成了問題和對驚人大發現的揭秘、破解,駭人身心,悚然視聽。即便考察也罷,遊歷也罷,總於此中作翻案文章,別開新說,蔚為大觀。四川省蒼溪縣和閬中市交界的雲臺山、雲臺觀,固然歷經兵燹、疫旱及朝代更替,在在皆毀,多所無跡,然則山川勝概並無太大翻覆,地形地貌並無造山改觀,而畫論中人物白日諸般,當不存在畫景和實境的「相去甚遠」問題。稱《畫雲臺山記》非實有之境似可否定,而謂藝術加工或對洞天福地的造景云云應該肯定。對於四川省蒼溪縣、閬中市之界山的雲臺山及雲臺觀,蒼溪縣誌、閬中市志、保寧府志、道藏、雲笈七籤等代不絕書,傳說故事及地名文化口耳相延,其在文化和宗教上的存在意義,自夏商周以降,至秦漢魏晉及於唐宋明,莫不人文富集,晦明旨在。王世襄為了幫助理解原文曾據文作圖(今試擬一圖,以備參考。當草擬上圖之時,實無期以必成之自信心。但據上文一一畫去,居然各段俱能交待銜接。畫成之後,復與原文對照,亦能一一符合,竟無脫落及十分牽強之處)。

如果實地考察,並對景寫生則與實景自為密合。俞劍華認為從《畫雲臺山記》不難看出,作為道士的顧愷之所苦心經營的設計和匠心獨具的創作構想,造就了中國美術史上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篇繪畫設計書(畫論),對山水畫的發展和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在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上佔據著的重要地位。海桑如劫,人事異代。至今近兩千年,中國道教二十四治之下八治第一的雲臺觀所在的雲臺山,畫者多有不識其深源者,當為不諳個中關係使然,又或與《畫雲臺山記》的年湮事遠而不知道。中國畫表現人物山川,三代及秦漢魏晉自是別有隱秘所系,而巴蜀自古巫靈、鬼神、仙道興盛,顧愷之據張道陵在蒼溪、閬中間的雲臺山布道撰《畫雲臺山記》,標誌著中國畫山文化的成熟(傳吳道子《三百裡嘉陵江風光圖》即以閬中錦屏山為畫幅中心所建構)。蒼溪、閬中間崇山仙道文化,與自然山水氣象和巴巫鬼神信仰相契合,催生了中國山水畫的道家、道教,及變革了紙上臥遊。顯而易見,雲臺山、雲臺觀不僅僅是單一的道教、宗教和信仰的指向,肯定也關涉哲學、民生和民俗的指證。尤其是藝術、美學、繪畫和筆墨的指認。顧愷之《畫雲臺山記》的經典性,就在於不竭的挖掘和闡幽發微,竟可以圍繞《畫雲臺山記》、圍繞雲臺山、圍繞雲臺觀進行相關的文化和學術研究。今輯錄與之相關的諸多論述和發見,是基於雲臺山、雲臺觀的道教文化及由此衍生的關聯門類,自散佚各處而歸納於一處,以資典藏,以饗後來。對相關文章的作者,除了表達謝忱之外,需要深表致歉的是文章下載和編輯過程中,對有關圖片進行了刪除,對有些字詞、語句和段落和篇目進行了調整或節錄,甚至有些作者名也無從查證。又因包括技術在內的種種條件所限而多有錯漏不周之處,在此再度致歉。另外,既然顧愷之研究幾乎是中國美術史研究中的一門國際學,一座只有少數人才能夠攀登的學術高峰,涉及其他的人文學科。包括難度極高的鑑定學、史料學,還有美術史、山水畫史、服飾史、民俗史、鑑藏史,涉及到版本學、訓詁學,道教史等,學術難度極高。那麼就顧愷之在繪畫史上的影響和文化史上的意義(對顧愷之的感受史或接受史),能否創造性地在四川蒼溪、閬中之間的雲臺山、雲臺觀進行與顧愷之、雲臺山、道教文化和中國畫等諸議題的研討,並見證顧愷之研究之旅、顧愷之研究視野的學術語境轉換及多方位和跨學科盛舉。如有可能,以期來日,方不負初心。


《畫雲臺山記》資料輯錄

 

目   錄

 

◎道教與畫雲臺山記

 

道家思想在顧愷之身上的體現/原天羽

題畫詩為什麼產生於六朝/曾磊

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對美術的影響/陳聰

國畫山水畫的道釋意分析/佚名

道教與方從義山水畫研究/石榮芝

道釋畫中的宗教信仰特色/劉曉峰

逍遙歸上玉京山/劉子琪

論宋前道教小說中的仙境敘事與圖像的互文關係/萬晴川 萬思蔚

畫中道觀:元代文人山水畫竟是道教信仰下的產物/佚名

從道教史的角度探討藝術史疑案/劉屹

 

 

◎山水畫與畫雲臺山記

 

顧愷之的《畫雲臺山記》/米澤嘉 圃 宋紅

傅抱石繪畫的傳統淵源與師承/蕭平

語像的圖像演繹/葛佳薇 沈其旺

傅抱石繪畫的激情勃發期/莊天明 趙啟斌

學術與繪畫的互動/萬新華

雲臺山與畫雲臺山記/袁有根

追本溯源解讀《畫雲臺山記》/馬曉光

顧愷之《畫雲臺山記》試論/溫肇桐

從《畫雲臺山記》中來看顧愷之的寫實精神/靳晶

顧愷之《畫雲臺山記》「日」字考釋/陳彥平

顧愷之《畫雲臺山記》「到身」詞考/蔡顯良

略論中國山水畫的布置/劉曉楓

淺析顧愷之《畫雲臺山記》中的「置陳布勢」/杜星蓉

《畫雲臺山記》中的光影意識/賈喻博

《畫雲臺山記》中的色彩與情勢/鄔  建

顧愷之《畫雲臺山記》與傳神論/佚  名

由顧愷之《畫雲臺山記》理解「傳神論」/杜旭珍

中國山水畫長卷溯源/杜巽

分科之源頭 山水之濫觴/莫雲峰

從顧愷之《畫雲臺山記》看魏晉時期山水畫風貌/馬苑

顧愷之《畫雲臺山記》校釋/馬採

顧愷之《畫雲臺山記》復原之思考種種/佚名

淺談顧愷之《畫雲臺山記》/曹小芮

《畫雲臺山記》句讀考釋辨/梁敦睦

解讀顧愷之《畫雲臺山記》的藝術構思/王金環

淺談顧愷之《畫雲臺山記》/郭偉傑

人物畫與顧愷之的「形神兼備」理論/佚名

顧愷之: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座高峰/鄒清泉

士人繪畫美學:以顧愷之為中心/李修建

《歷代名畫記》與考古發現和傳世文物/宿白

山水畫的興起與魏晉自然審美觀的初步形成/魯夢怡

《畫雲臺山記》、顧愷之論畫及其他/陸輯

 

 

◎園林與畫雲臺山記


《畫雲臺山記》的園林設計觀/劉庭風 陳志菲 劉燕



近期法會:

2021考前文昌法會

法會時間

第一場:四月初五(5月16日),14日截至報名

第二場:四月十五(5月26日),24日截至報名

第三場:四月十八(5月29日),27日截至報名

提供資料

需提供:姓名、農曆生辰、常住地址

注:  參加法會者可報一場,亦可三場

「香者,天真用茲以通感,地祗緣斯以達信,非論齋潔、祈念、存思、必燒香。」

香是向神靈溝通的媒介和通途。存想、意念、祈禱、祝願、希冀等,通過香菸傳達給上蒼幽冥,故此說「九天之上,惟道獨尊,萬法之中,焚香為先。」

爐香乍熱  煙霧盤旋

齋誠頃刻達三天

上帝降臨軒  宥罪消愆

惠澤得旁沾

天師祖庭·雲臺觀代敬香列表

(因疫限流,由道長代勞,回傳圖片)

祈福還願(宜:許願、還願)香金108元

籤香一組

1天長明燈一對

加印金箔一萬兩

酬神表文一道

 

八方來財(宜:求財、旺市)香金188元

籤香一組

1天長明燈一對

加印金箔一萬兩

招財表文一道

 

金榜題名(宜:功名、考試)香金200元

籤香一組

1天長明燈一對

加印金箔一萬兩

鞭炮兩千響

文昌表文一道

 

當年太歲(宜:生肖為牛、羊、馬、龍、狗屬相)香金288元

籤香一組

7天盤香一組

3天長明燈一對

加印金箔一萬兩

鞭炮兩千響

太歲隨表一道

 

萬事勝意(皆宜)香金288元

烏沉籤香一組

7天盤香一組

3天長明燈一對

加印金箔一萬兩

鞭炮兩千響

平安表文一道

☯ 可通過微信諮詢,成功登記後,由本觀道長代勞供奉。

「夫禮燈之法,出金錄簡文。凡修齋行道,以燒香燃燈最為急務。香者,傳心達信,上感真靈。燈者,破暗燭幽,下開泉夜。長夜地獄,苦魂滯魄,乘此光明,方得解脫。」

丹精寄太元  玄陽空中響

舍形滅苦根  幽妙至真想

垂華不現實  因緣示光象

我身亦如之  乘化託流景

燭者,有光之物,佐月輔日,開昏朗暗,用其明得有所見也。邪曲無法則無以自正,用法無明則莫見得失,欲正不可無法,用法不可無明。

☯ 可通過微信諮詢,成功登記後,由本觀道長代勞供奉。

隨 表 文

表文是以文字形成的章表文函,簡單的說就是凡人祈求於神靈的文函。通過玄門儀軌,書之於紙,徹於琅函,焚化後由四值功曹、飛雲捧送天尊,再上達天庭。

表文架起仙凡之間的橋梁,從而溝通人向神所表達的願望,來實現人們所祈求的目的。祈求財源、學業、事業、姻緣、子嗣諸事順達,所求如願。

☯ 可通過微信諮詢,預約登記。

香燈供養.招財法會

預約諮詢 請識別上方二維碼

- END -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無量壽福

相關焦點

  • 顧愷之的繪畫理論貢獻
    顧愷之的畫論著作有三篇:《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畫雲臺山記》。三篇文字都由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的記載而流傳下來。
  • 顧愷之
    畫絕,是指他傑出的繪畫才能。有這樣一則傳說故事足以 表明顧愷之的繪畫所享有的聲譽:當時建康(今南京)城修建瓦棺寺,寺中的主事僧人向京城士大夫募捐。一般人認捐多在十萬錢以內,可是顧愷之出口就認捐了一百萬。
  • 你想到了各種浪,沒想到的是山水,這一次,水墨畫的認識被顛覆了!收藏7日談㉔·直播回顧
    」第一講:水墨畫是怎麼來的?此外也曾有一種說法是,秦漢人崇尚黑色的觀念促進了水墨畫的產生。這其實是些穿鑿附會的觀點,先秦怎麼沒有水墨畫?老子否定五色、秦漢人尚黑的時代都沒有水墨畫,這種說法是根本經不起推敲,也是站不住腳的。湯哲明又是如何看待水墨畫的起源呢?
  • 細筆遊絲,定義中國式美女——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賞析
    出現在東晉畫家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洛神宓妃,就是一副苗條的樣子,憑著「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姿態,引得畫中河岸上的曹植心神蕩漾。  在中國美術史上,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地位非凡。畫中的洛神宓妃和《女史箴圖》、《斫琴圖》裡的女性形象一道,為後世的畫中女子樹立了標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中國式美女。出現在動畫片《大鬧天宮》中的七仙女,身形姿態、髮式衣著都與洛神宓妃頗為近似。
  • 看東晉百萬修圖師顧愷之如何在線無痕修圖?
    畫過的前代人士有阮籍、嵇康、謝鯤、王戎、王安期、裴楷,而和自己同時代的有桓溫、桓玄、謝安、殷仲堪和劉牢之。一眼望去不是王、就是謝,「舊時王謝堂前燕」,那可都是些魏晉各大家族的C位。魏晉能搞人像藝術的一抓一大把,畫得一手好人像也不是什麼稀罕事,顧愷之能那麼受追捧,還因為他是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百萬修圖師」!我們現在後期修圖中常用的畫眉毛、補頭髮、換背景、祛瑕疵、柔光效果……幾千年前的顧愷之早就玩剩下了!
  • 觀點丨司馬金龍墓漆畫是否受到顧愷之《女史箴圖》等的影響
    但從服飾特點推斷,該畫跡又有可能受到傳顧愷之《洛神賦圖》的影響。司馬金龍墓漆畫司馬金龍墓屏風漆畫是考古發現的最重要畫跡之一。這一畫跡的重要性與顧愷之有直接關係。畫史材料表明,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繪畫發生質變的時期,這個質變首先是南方發生的,推動這個質變的主要人物是東晉的顧愷之。
  • 《小石城山記》與《陋室銘》思想感情的比較
    今天由我代表全組來進行《小石城山記》與《陋室銘》的比較。「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這是柳宗元不甘於此地慰於山石之憤懣,亦是不甘沉淪而名摩滅。「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雖是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後的稍許欣喜,其憤然之情卻亦溢然紙上。不同之處,便是柳宗元被貶之後的沉痛深切,抒發自己徒有經邦濟世之才卻壯志難酬,字裡行間流露傷痛之感。劉禹錫則不然。
  • 此人是史上唯一號「祖」的畫家,畫人不敢畫眼睛,因一點睛就活了
    比如書法家王徽之,而畫家就是顧愷之。據說他很小就博覽群書,嶄露才華。他能詩善賦,擅長書法,尤其精於繪畫,是少年成名的天才藝術家。 後人稱顧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和痴絕。才絕,是說顧愷之聰穎,多才多藝;畫絕,是說顧愷之擅長繪畫;痴絕,就是顧愷之對藝術研究專心致志的精神。
  • 王羲之、顧愷之、祖衝之他們名字背後的大秘密
    在很多魏晉名士中,例如王羲之、顧愷之、祖衝之等人,令人好奇的是他們名字都有一個「之」字,尤其是王羲之和顧愷之,一個兒子叫王獻之,一個親爸叫顧悅之,難道都不需要避諱嗎?原來,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大秘密。這個秘密當然不是小編考據出來的,而是現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陳先生在論文《崔浩與寇謙之》(《金明館叢稿初編》三聯書店2001年版)中破譯了這一文化謎題。
  • 每日畫|最是悱惻悽美《洛神賦圖》
    (圖1:顧愷之《洛神賦圖》宋摹本局部)一幅畫,悱惻悽美一篇賦,哀婉動人人從畫中來
  • 為菩薩講經,顧愷之吳道子李公麟為他畫像,王維名字來自他
    因為宗教畫在中國傳統繪畫中佔了很大一部分(其實西方也一樣,畫家們主要靠畫宗教畫和貴族肖像來賺錢維生)。PS:所以請審核的編輯們不要一看見我講宗教就封我——我也是沒辦法,繞不開啊!我不會宣揚或者歪曲、侮辱任何宗教,本人是恪守宗教自由、信仰無神論的小民一個。
  • 「竹林七賢磚畫」上竟有八人 南博鎮院之寶
    「竹林七賢」磚印壁畫中的人物線條即屬「鐵線柔絲描」,只有南朝頂尖畫師顧愷之等人能畫。「六朝時期顧愷之等人的繪畫真跡作品早已消失。」朱向東進一步解釋說,該壁畫的發現,填補了中國美術史處於空白的六朝繪畫遺存,在中國美術史上彌足珍貴。朱向東說,細看壁畫八位人物之間,包括五株杏樹、兩株垂柳、一株槐樹、一株青松、一株闊葉竹。「竹林七賢」,卻不畫竹子與他們相伴。
  • 【冰雪世界、雲臺夜景、人間瑤池】雲臺雪鄉(堂會、星空)、夜遊雲臺山、峰林峽二日遊
    這裡有夢幻唯美的星空館、不可思議的錯覺空間、炫酷的體感互動光影,美輪美奐的網紅打卡聖地、讓你驚聲尖叫的經典5D畫,感受到夢幻星空館所帶來的無限樂趣,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之旎。滿足您及家人愛玩、愛拍、愛秀、愛看的好去處。
  • 《人物龍鳳圖》是最早的獨立仕女畫 唐畫追性感,宋畫講美貌
    《女史箴圖》惜為唐人摹本魏晉時期,衛協曾畫《大列女圖》、戴逵善畫世俗人物曾畫《阿谷處女圖》、顧愷之曾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顧愷之女性人物作品的出現,可以說明描繪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美麗女性形象的仕女畫形制已見雛形。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曾記載南朝畫家沈粲、姚最:「筆跡調媚,專工綺羅。」
  • 二月二,賞歷代名家畫龍!
    ,顧愷之、張僧繇、馮邵正、吳道子、孫未等等,據傳也擅畫龍。據唐朝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記載,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白龍,形態逼真,畫完後,卻不給龍點眼睛,說點了眼睛龍就會飛走。眾人不信,非讓他點。結果,畫完眼睛的兩條龍飛天而去。從此,張僧繇聲名大噪,「畫龍點睛」的成語亦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