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論節目靠「黑大陸」作為賣點,電視臺賺了,名嘴也賺了,島內觀眾則賠掉了「三觀」。
《網絡溫度計》近日公布了一份島內名嘴網絡聲量排行榜,大陸網友所熟知的「田鼠哥」李正皓、「榨菜哥」黃世聰分別排前兩名,在「流量為王」時代,有流量有聲量就意味有收益,「田鼠哥」、「榨菜哥」平時在節目中屢屢抹黑大陸,如今他們卻盤踞聲量排行榜的前兩名,讓人感嘆在臺灣越黑大陸越賺?
李正皓(來自網絡)
曾幾何時,臺灣東森電視臺的《關鍵時刻》成為大陸自媒體最愛「搬磚」的對象,主持人劉寶傑與「田鼠哥」、「榨菜哥」等嘉賓猶如說相聲,一個捧哏一個逗哏,有大陸網友諷刺說,如果他們幾個來大陸發展,德雲社恐怕都要關門、郭德綱都要失業了。
《關鍵時刻》之所以受大陸網友「偏愛」,主要是節目中對大陸的無腦抹黑,已脫離了人們的正常思維,以至於被網友拿來當笑話聽。像是李正皓曾說「大陸鬧糧荒,人們只好吃田鼠」,黃世聰則稱「經濟轉差,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大陸網友群嘲,他們也分別獲得「田鼠哥」、「榨菜哥」的稱號。
李正皓曾是中國國民黨青年軍出身,自打退黨投身政論圈後成為「反中急先鋒」,提到大陸則以「中國」稱呼,在節目中評論大陸也基本上是抹黑;相比,黃世聰似乎要「友善」一些,他通常用「中國大陸」來稱呼大陸,對大陸則是有貶是有捧,有網友發現,他在發表「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的言論後,又改口誇讚大陸的北鬥衛星系統範圍大又精準,超越GPS成為霸主。
島內政論節目同質化的太多,為了收視率,名嘴需要劍走偏鋒搏出位,怎麼吸引眼球就怎麼來。在臺灣,什麼題材最受關注,除了島內熱點外,也許就是兩岸話題了,特別是有關大陸負面的消息,總能收穫關注度。
從拼流量的角度看,《關鍵時刻》無疑是成功的,這份網絡聲量排行榜的前三名都是其常駐嘉賓,除了李正皓、黃世聰之外,第三名則是《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
臺灣政論節目靠「黑大陸」作為賣點,電視臺賺了,名嘴也賺了,島內觀眾則賠掉了「三觀」。
來源:海峽導報 記者 薛洋
編輯: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