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李平 德化法院
當一名好法官,這樣的念頭在童年時期就已萌生,從那時起我便開始為實現心中的夢想而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我有幸進入德化縣人民法院,實現了童年時種下的夢想。自2011年開始辦案以來,經手辦結了一千多起案件,因為深知案件無大小,對待每一起案件,我都謹小慎微。每辦結一起案件,我的心中便增添一份自豪感和價值感。在近期審理的一起案件中,與當事人徐某的接觸,讓我更加堅定了這份信心。
這個徐某早在2012年因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兩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2013年因僱傭的工人在作業中受傷被判決承擔部分賠償責任,兩個案件均是由我承辦。2019年,因妻子起訴離婚,他的名字又一次出現在我的面前。他到法院來拿應訴材料時,我剛好在走廊遇見他,心裡不免有些忐忑,我原以為他會惡狠狠罵我幾句,沒想到他竟主動叫了一聲李法官,笑著對我說:「前兩次的案件,我問過律師,律師說你判決很公正,這次又是你來辦我的案件,我信任你!」
回想前兩次的案件,當時我還是個新法官,能得到他的認可,也許離不開自己辦案過程中的耐心和認真吧。其實有時候,在與當事人的接觸中,我們不經意的眼神交流、點頭或者輕輕的一句「嗯,我能理解」,都可能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開完徐某離婚案件的庭,進行庭後調解的時候,我讓夫妻雙方各自做一份《愛的五種語言》問卷,並逐一進行分析,引導雙方尋找各自的愛語,發現他們之間婚姻危機的根源所在。最終,這對夫妻重歸於好。當我送他們出門,兩人連聲跟我說感謝再見,我開玩笑地說道:「希望我們以後不要在法院見了!」他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一定,一定!」
本以為真的不會在法院「再見」,沒想到今年4月的一天,值班人員打電話給我說徐某要來找我,我有些疑惑他因何而來,到門口接待他時才知道,原來他要買房時發現自己被列入失信名單,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跑來法院問,值班人員問他找誰,他說不上來,就說要找李平法官。經了解,原來他在2012年因危險駕駛罪被判處4000元罰金一直沒有繳交。他得知後,連忙跟我道歉,解釋說別人告訴他被判拘役了就不用交錢了,不然當時就會繳交。於是馬上到執行局繳交了該筆罰款。臨走前,他忽然向我深深鞠了一躬,我一時之間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寫下這些,其實都是很小很平常的事情,但作為一名法官,能夠得到當事人的信任和尊重,我感到欣慰和滿足。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辦好手上的每一起案件,這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小事」,但在當事人看來卻是實實在在的「大事」。而司法的公平正義,我想正是從這樣的每一件「小事」中實現吧。
原標題:《天街小雨潤如酥——記我與當事人的「小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