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
01低落的情緒很可能上癮
在面對困境和難過的時候,人們往往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特別是女性群體因為更為敏感、多維和內斂的性別特徵,不同於男性直接外放的情緒處理方式,她們不能通過簡單地喝一頓酒,找朋友聊聊天就釋放自己的壓力和難過,即便是使用了這樣的途徑,但也只會獲得短暫的歡愉。
當曲終人散一個人的時候,低落的情緒還是會席捲而至,並且沒有任何減退的痕跡,這個時候很多女性就會從心裡滋生出一種自憐自艾的情緒,開始自我同情,抱怨運氣不佳,世道不公,遇人不淑等等來自外部環境對自己的攻擊和傷害,以此獲得心理安慰。
但這種情緒恰恰是最危險的,而且會上癮,慢慢蠶食掉一個人的意志,走向不可回頭的歧途。
《楚喬傳》裡的元淳,曾經單純、善良、高貴的公主,因為皇權的陰謀,葬送了自己的愛情和人性,她很可憐,最信任的父皇和最愛的男人都在騙他,得知真相之後受不了打擊的元淳陷入了深深的自憐和怨恨裡,可憐自己一腔赤誠真心錯付,怨恨時局不公人心險惡。
她把自己深深捆綁在這樣陰暗的情緒裡,找不到宣洩的出口,於是她恨自己、也恨身邊所有人,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自己,都應該為自己的遭遇付出代價,於是她一次次的衝動,一次次的越陷越深,最後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這種自憐的情緒,在面對困境的時候並不能起到任何積極有效的作用,反而會讓人在不斷的自我可憐中滋生出更為嚴重的自我否定,洗腦式的認定自己的失敗和可憐,繼而又對外部環境產生更大的怨念和不滿足,不斷擴大困難的影響力,增強自己的無助感,於是在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越陷越深,最終被自憐的情緒吞沒,可見這種情緒是非常危險的。
而相反的,有很多人面臨糟糕的境遇,從不糾纏在自憐的情緒,還能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著名心理學家埃米·莫林在23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之後的第三年丈夫又不幸遇難,在這樣的慘痛的打擊之下,她沒有陷入無盡的悲傷,而是選擇用丈夫喜歡的冒險來紀念逝去的愛人,因為她知道他們更希望她能幸福的活下去。
學會面對現實,接受生活的悲涼和暗淡,才能遏制自憐的情緒,勇敢的繼續向前。
02為什麼會常有自憐情緒
首先,自憐源於自卑,在失敗和困境裡,女性更容易滋生出自卑的情緒,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優秀,覺得自己擁有的不如別人多,又或者覺得自己失去了太多,不能冷靜客觀的分析原因和尋找解決途徑,因此通過自憐的方式尋求心理安慰和情緒的宣洩,往往在內心通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我安慰,自我同情,並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內心的平衡。
其次,自憐來自於內心的孤獨,這種孤獨不是現實中的,即便是非常外向開朗的女性,也許表面上雲淡風輕,肆意灑脫,但依舊很難找到能與自己產生共鳴的精神夥伴,所以大多數女性在內心上都是孤獨的,這就導致在面對現實危機和困難的時候,很難尋求到能夠信任的並且能夠幫助自己的人,與其把狼狽不堪的自己暴露給不懂自己的人,不如自己憐惜自己更加穩妥。
最後,自憐可以滿足自我開脫和逃避,其實自憐自艾往往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情緒,面對傷痛情緒的時候,人們是更希望能夠得到外界的諒解和幫助的,但是這種完全契合的精神滿足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然而,自憐的情緒恰恰可以通過轉移客觀因素,將外部影響不斷放大進而縮小自身原因,來達到自我救贖和諒解,繼而逃避真正的現實和失敗的誘因,正所謂"能渡人卻不能渡己"。
這種自憐情緒的來源有時候並不一定是要遇到了什麼天塌下來的大事兒,有時候可能僅僅是一鍋燒乾的湯,一件扯壞的衣服,一隻總也攢不夠錢買下來的挎包,有些甚至說不清來由的情緒,會突然將一個人層層包圍。
於是,我們開始憐憫和同情自己,以便效釋放內心的焦躁和不安,平衡糾纏如麻的混亂情緒,但是如果長期淪陷在這樣的情緒裡,最終長會被這樣自憐情緒吞沒,走向無盡的深淵。
就像亦舒說的,"情緒這種東西,非得嚴加控制不可,一味縱容地自悲自憐,便越來越消沉。"
03如何有效控制和擺脫自憐情緒
當下社會女性面臨的壓力和環境更為複雜多維,承擔的角色也更加多元化,事業家庭都要兼顧,愛情親情都要平衡,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不會因為攻擊對象是女性就有絲毫的手軟,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女性從內而外的自強自立,繼而獲得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社會認同,更應該學會正確面對困難和失敗,有效控制和擺脫自憐情緒。
首先,要學會面對現實,無論生活中發生了什麼,都不會重來一次,與其不停的幻想如果重來一次會怎樣,或者糾纏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不如就坦然地接受現實,工作失誤已成事實,需要做的是儘快找出問題,解決補救;感情上遇人不淑真心錯付,就要下定決心快刀斬亂麻,儘快翻篇開始新的生活,想在黑暗裡尋求光明,首先你要敢於直面黑暗。
其次,要學會自我和解,變強大是一個修煉的過程,沒有誰規定強大就是不能哭泣和宣洩,與其壓抑自己在孤獨的角落裡自憐自艾,不如找一個空曠的環境放聲大哭,試著與自己和解。都是肉體凡胎,都會犯錯和失敗,自強不息不是自我逼迫,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失敗,承認自己改變不了的事實,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有清醒地認識自己,才能不斷升級和強大。
最後,要學會積極生活,這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問題,生活是不是美好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貧窮或少富貴都是外部條件,幸福的真諦是來自內心的豐足和慰藉。越是面對困境,越應該善待自己。
給家裡換一束鮮花,每天精心的打扮自己,寵幸那些彩妝和香水,學會經常照鏡子,學會欣賞自己,即便生活已經是千瘡百孔,也要讓自己看上去容光煥發,這些都會變成戰鬥的鎧甲,用來抵禦那些生活的刀槍劍戟。
越是困境逆境,越要善待自己;越是失敗傷心,越要愉悅自己;越是孤獨寂寞,越要豐盈自己,只有從外由內的自給自足,才能激發由內而外的自信自強,才能徹底擺脫自憐情緒的束縛,脫離自怨自艾的泥潭。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