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為涇縣爆料嗎?加入【真太狼 涇縣新聞群】,長按上方二維碼,添加真太狼個人微信,暗號:我要爆料,即可
本文作者:鮑克強 王魁武
相傳唐代才子羅隱.
少時家住黃田湧溪碗豆山。
羅隱從小就聰穎好學,
長大成人後雖與仕途無緣,
但他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他善詩賦,精地理;
他通天文,尤愛遊山玩水;
他體察民情,樂善好施。
因為他飽覽涇川秀色,足跡遍及佳境,所以關於他的故事,我縣廣為流傳。
人們通常稱一個分析精僻、判斷準確、預言必應的人是「金口玉言」。羅隱就是人們公認的「金口玉言」之人。要說羅隱「金口」的由來,這還得從他幼時讀書之事說起。
羅隱小時,在雙嶺裡上學要路過一座土地廟,蹚過一條河。一日羅隱和一群孩子和往常一樣去上學,路經土地廟時,有個孩子提議去拜拜土地神,讓他保佑我們讀書有長進,長大能成才。
大家應著,蜂擁至土地廟磕頭作揖。羅隱是個心細的孩子,他邊磕頭,邊瞅著土地神像,偶爾發現土地爺微微彎腰向孩子們還禮。
土地神
羅隱很是驚奇,放學回家,便把這件奇事告知了母親。母親即刻吩咐小羅隱:「隱兒,明日你獨去磕頭,看看土地爺是不是給你還禮!「
次日,羅隱把媽媽的話牢記在心,來到土地廟前,單獨給土地爺下叩拜。羅隱果然發現土地爺在向他還禮。放學回家羅隱趕忙把經過如實告訴了媽媽,媽媽頓時欣喜欲狂:「我兒將來必成大器,大富大貴!」
此後,羅隱每天上學過河時,總有一位老人背他過河,一連三年,從不間斷。
羅隱讀書處
冬天到了,河水冰凍刺骨,媽媽心疼地問小羅隱:「隱兒,上學打腳過河,冷吧!「小羅隱不屑一顧,回答說:「媽媽,我過河有個老人家背我,從未打過赤即!」媽媽一聽又是一陣驚奇:「隱兒,明日你問老人家他是誰,為什麼天天要背你過河?「
第二天,小羅隱早早就看見老人在等著他了,他邊跑邊鹼:「老人家你是誰?為什麼天天背我過河?"老人捋看鬍子一本正經地回答」我是本方土地神,因為你是未來的一朝天子,我當然要背你過河!」小羅隱聽後似懂非懂,放學回家又把經過告訴了媽媽。
媽媽大喜:「這可好了,我兒今後若得天下,一定要先殺娘舅開刀!」媽媽說話間,正在洗測碗筷,她邊說邊用筷子敲打鍋臺。豈知這一敲卻怒了灶神菩薩,引來了一場大禍!
這年臘月廿四,灶神上天向玉帝奏報人間善惡事時告狀說:「羅隱之母無德,口出狂言,要她兒一旦登基先殺娘舅開刀不算,還用竹棍責打小神四十軍棍,這種人的兒子還能當皇帝!「
玉帝一聽龍顏大怒,即下玉旨:「明年五月初五午時三刻,拆去羅隱龍骨、換上驢骨!讓他遠離官場,勿沾半點皇氣,不得有誤!」
第二年五月初四下午,羅隱放學回家來到河邊,土地老爺說:「小羅隱,我今天背你過河是最後一次了,明天起我就不能背你了!「羅隱即問何故土地神將灶神爺上天奏本一事如是相告。
羅隱一聽,不覺大驚失聲,急切懇求土地神相救。土地神為難地搖了搖頭後說:「現在唯個辦法可以保住你的『金口』…"土地爺如此這般地交待了一番便揚長而去,小羅隱久久跪地連連叩謝。
第二天五月初五端陽節午時三刻前,羅隱按照土地神的指點,將母親生他時穿的圍裙未洗淨的經血處緊緊咬在嘴裡。
午時三刻一到,頓時,天色乍變,烏雲翻滾,風雨交加,雷電齊鳴,羅隱忍受著常人無法承的一陣又一陣的全身抽筋拆骨疼痛之苦,緊咬牙關死不鬆口,從此後,羅隱喪失了一身皇氣,僅留下了皇帝的一個「金口」。
一日,羅隱騎著毛驢出外遊玩。他來到平原一望無際的田野裡,見許多農夫在田裡鋤草。
他下了驢,徒步走到一個農夫身邊,想與其搭訕,拉家常。只見農夫烈日下汗流浹背,煞是辛勞,便動了惻隱之心,助他一臂之力。
羅隱看見田頭放一滿壺茶水,才感自已口渴,便開口向農夫討碗水喝:「老大哥,我實在口渴難忍,想問你討碗水喝!「
不想,這農夫十分吝嗇,一邊搖頭一邊說:「哪裡有水給你喝!「羅隱心想:這麼憨厚的農夫,卻這麼小氣,得治治他!便開口說「你這草鋤不盡,前面鋤了後面青,水永遠不斷根!「說著說著,農夫鋤過的草,都棵棵活著站起來了。
農夫一聽便回頭細看,頓時自知這是得罪這位「聖人」,連忙放下鋤頭拉著羅隱連說:「小人失禮,多有得罪,先生請喝茶!」說著就倒了一碗茶遞於羅隱。
羅隱看看農夫:九分憨厚勤勞,一分吝嗇小氣,還是幫幫他,讓所有農家今年有個大豐收吧!
於是,他一邊揮袖遠去,一邊大聲呼叫:「只要功夫深,鋤頭口裡出黃金!」
秋收季節到了,果然,平原這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涇縣城北郊十裡處,有個村莊叫高村井。因為有一口吃水井,無論春夏秋冬,還是洪澇乾旱,這口水井一年到頭都沁出一大水車的水量,從不乾涸,這個村莊因此井而得名。
涇縣高村
傳說很久以前,高村這一帶沒有水源,人要吃水,上要到烏龜山挑水,下要到下坊河挑水,這裡的老百姓叫苦連天。
有一年夏天,羅隱先生週遊到此。時近正午,汗流浹背,口渴得很。他走到路邊的一戶農家,見一少婦正在曬稻,便上前討口茶水解渴。
這位少婦女抬頭一看,見是一位過路老先生,忙說:「對不起,家裡的水剛剛喝完,請你老人家在我家體息一會,我馬上就去挑水回來燒水泡茶!「她一邊說,一邊拿了把扇子遞給羅隱先生說:「你先扇扇,我馬上回來。「說著拿了一條毛巾搭在頭上挑了水桶,大步流星地走出家門。
羅隱先生看著少婦倒也熱情、客氣,便在大樹下坐了下來。一邊扇著扇子,一邊等那少婦挑水回來。一等也沒來,二等也沒來,足足半個時辰過去了,挑水的少婦還沒回來。
羅隱畫像
羅隱先生很是納悶,就進堂屋,只見堂屋裡坐了一位跛腳老人。羅隱說:「剛才那位好心的姑娘是你閨女嗎?「老人說:"她是我兒媳,先生別急,她馬上會回來的!「
羅隱先生問:「你兒媳到哪裡去挑水呀,得這麼長時間!「老人說:」先生你不知道,我們這村莊的周圍沒有水源,我們吃的水要到下坊河裡去挑,足足有六裡路呢!「羅隱先生一聽,又驚又喜:驚的是,這裡方圓五、六裡沒有水源;喜的是,他出門在外意外遇到了厚道人家!
兩人正嘮著時,少婦挑水回家了。只見她上衣汗水溼透了,額頭上豌豆大的汗珠淌得連眼睛都睜不開。她放下水桶,汗都沒來得及擦一把,就麻利地點上火,先燒了一瓢水,泡了一大碗茶,送到羅隱先生面前說:「您老慢慢喝,我再去燒。對不起,我挑水回來晚了。「
「姑娘如此賢德,必有好報。「羅隱先生感激地說。羅隱先生喝了這一大碗茶,舒服多了,便起身告辭。少婦一把拉住了羅隱先生說:「現在正是最熱的時候請先生等涼快一點再走。我家窮,沒什麼好東西吃,我熬了點綠豆粥,你老吃一點粥再走不遲!「
這時候她的丈夫也從田裡幹活回來,她一邊向丈夫介紹羅隱先生,一邊端上鹹菜稀粥。小夥子一聽,很禮貌地對羅隱先生說:「我們一同吃點粥吧!」
羅隱先生吃飽喝足,千恩萬謝地拿起包袱雨傘告辭上路。走出半裡路的時候,他站住了。
仔細看了看高村的地理環境和山勢走向,又回到了少家裡,少婦問:「先生為何去面復返?「羅隱先生說:「你們拿把鋤頭跟我去找水!「少婦夫妻倆聽說是找水,馬上放下手中的活,拿了鋤頭和鐵鍬跟者羅隱先生走出了大門。
羅隱先生領者他們來到他家東邊菜園地裡,用拐杖在一個坎子下邊搗了搗,對他們說:「這裡有一車水,你們]向下挖坑!「當少婦和他的丈夫一聽這裡有水,全身都來勁,掄起鋤頭使挖,挖到三尺來深的時候,突然一股清泉噴射而出。夫妻倆驚喜若狂,又蹦又叫:「有水了!「
左鄰右舍的人聽到叫聲,全都出來了,一齊擠到出水的地方雙手捧著清泉,歡呼跳躍,整個村莊沸騰了!
好半天,才有人問起少婦,怎麼找到這水的,待少婦正要給大家介羅隱先生時,可羅隱先生卻早已不知去向了……
一次,羅隱先生從樂琴到馬頭去遊玩,途經馬鞍山上的一片松樹林時,覺得有點疲累,便翻身下驢,坐在一棵大松樹樁上休息了一會。當他起身再行時行動過快,樹樁掛住了長袍,把長袍後擺撕了一道大口子。羅隱先生心中甚是不悅,立即罵道:「你這死爛的松樹樁,一輩子也不能再發芽!"
從此後,松樹被砍後剩留的老樁就再也不吐新芽了。
恰巧,這天觀音菩薩正在蓮花臺上打坐,掐指一算,不好,這羅隱要叫人間松樹斷根滅種,這還了得!於是便化身為一位老農婦來到松林,手持竹杆打松樹花。
一會兒,她見羅隱來了,便坐在樹蔭下邊休息邊吃著松花餅。此時已是中午時分,羅隱腹中正覺飢餓,便向老婦人討餅充飢。老婦人即遞給了羅隱几個松花餅。羅隱吃著很感可口,即向老婦這餅是什麼東西做的。老婦人告訴他:這是松樹花和糯米粉做成的,說完立刻不見了。
松花餅
羅隱深感奇怪,便四處尋找,待他抬頭一看,只見半空中觀音菩薩駕著祥雲飄然而去。羅隱頓時感悟,便對空深深一拜。
羅隱先生迴轉身來,對著松林裡大聲喊道:「松樹!松樹!你日後就飛籽成林吧!「
一日,羅隱騎著毛驢從湧溪出來到黃(山兌)山去遊玩,行至山腳,突然天色大變,烏風黑暴,下起傾盆大雨來了。羅隱沒帶雨具,周圍又無人家,一時無處避雨,正在為難之際忽然看見兩個牧童跑到峭崖壁下一個石洞裡避雨。
這峭崖壁上面有一塊向外伸出的扁形石頭,恰似一個雨棚,僅能勉強供這兩個孩子避雨。此時,羅隱先生心想與孩子嬉戲一番,找個樂趣,便大聲說道:「不好了!那上面石頭快要塌下來了,你們趕快出來呀!」那兩個孩子一聽,信以為真,隨即跑了出來。
羅隱乘機一下鑽了過去。就在羅隱尚未站穩身子之時,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那上面的扁石塌了下來正好把羅隱先生完完整整地壓在了下面。
羅隱的那匹驢子見主人死了,也不再吃草喝水了,它緊緊依靠在主人身邊的山崖上,變成了一塊大石頭,這就是人們稱呼的「白馬石"。
涇縣出人才啊!沒想到羅隱居然有那麼多好玩有趣的故事!
是不是還想看到更多精彩故事?!
近期真太狼將為各大微友搜羅【涇縣民間故事】,每期一個精彩故事,下一個是什麼呢?敬請期待!
點擊【閱讀原文】真太狼涇縣農土產微店歡迎您的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