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於看到詹妮弗·安妮斯頓以傻大姐角色示人的觀眾,可能看完電影《蛋糕》後,會大跌眼鏡。在《蛋糕》中,安妮斯頓全然沒有了昔日的甜美和可愛,取而代之的是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焦躁。她那用心且逼真的表演,讓人眼前一亮,也獲得了一眾影評人的褒獎。 《蛋糕》是本屆電影節金爵獎入圍電影之一。6月19日,導演丹尼爾·巴爾茲、製片人科特尼·所羅門和執行製片人俞惟中出席了新聞發布會,講述了電影背後的故事。這部影片由派屈克·託賓執筆,詹妮弗·安妮斯頓主演,描述了一位尖酸刻薄、滑稽歡鬧的女性克萊爾,因遭遇車禍而毀容喪子,患上慢性疼痛症。長期依賴藥物的她,加入了慢性疼痛俱樂部,卻在探尋另一位女性病患的自殺疑雲時,深陷於現實與幻覺的糾葛之中,演繹了一個疼痛與渴望相互交織的故事。 導演丹尼爾·巴爾茲表示,雖然詹妮弗·安妮斯頓素來以喜劇作品為眾人所熟知,但她的內在氣質和影片中的角色,有著高度的相符和深刻的關聯。他還提到,與安妮斯頓的合作很順利也很愉快。巴爾茲稱,安妮斯頓熱衷嘗試,勇於接受挑戰。為了最大程度地接近角色,她做出了諸多努力,例如,在拍攝之前大量搜集資料,與深受慢性疼痛症折磨的女人們進行交談,甚至還在該片中素顏出鏡。她在角色上的點滴努力都給她帶來了回報:當一個處於崩潰邊緣的安妮斯頓出現在銀幕上時,不少人都驚呼,當年的「甜姐兒Rachel」已瞭然無蹤。
影片末尾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角色,是《蛋糕》的又一獨特之處。這個新角色是一位逃離父母的女孩。在丹尼爾·巴爾茲看來,這與喪子的母親形成了有趣的對應,兩者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同樣的經歷,這樣的情節設置能適度降低電影的戲劇化和悲劇性特徵。至於,蛋糕具體指代什麼,還需要影迷去電影院裡,尋找答案。
《蛋糕》觀眾見面會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