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傲江湖
作為90後的我們,應該沒有機會看到過90年代的經典電影,但香港的影片對於那些70、80後朋友們早已是深入人心、難以分割的一部分,更不要說是中國的武俠片,它們在國內已經是數一數二的,憑藉高超的武打動作、精湛的演技博得不少觀眾的喜愛,像是周星馳、李連杰、周潤發的名字都會不絕於耳,90年代可能是你還未懂事的年代,有可能你剛剛出生,但李連杰已經踏入香港電影界,有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徐克導演和一些港臺演員都合作過很多作品,他們之間有了相當不錯的默契。不過真正讓人震驚的是《黃飛鴻》這部武俠電影,也讓作為主角的他迎來了自己在武俠片的高峰,不得不說這部影片和根據金庸改編的電影《東方不敗》等武俠片,都讓他掌握了電影的主導權。
可是卻因為這樣的問題,他也招來了不少矛盾和禍事,他和之前合作的嘉禾公司產生了不可調節的矛盾。李連杰就想自立門戶,在香港功夫片另外立足。他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影視公司,取名為正東。因此正東公司出品的第一部電影《方世玉》在香港一上映就頗受歡迎,票房大賣。
這部影片緊緊跟在方世玉之後,讓中國的武俠片再一次綻放,這部影片於93年11月份上映,講述的是是張三丰的求學經歷以及成長經歷,這部電影演技炸裂、顏值爆表,劇情緊湊,可謂是完美得不能再完美。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從頭至尾酣暢淋漓、令人難以忘懷的童年回憶。
影片遵循的是李連杰功夫片的基本套路,對武學宗師進行年輕化和立體化,讓整個影片更有可看性,著力描繪英雄的傳奇故事,此影片是由袁和平所指導,也保證了武打動作的流暢性和可看性。影片的成功就在於袁和平的武打動作和李連杰功夫的有機結合,這樣的高度契合也是技術和力量的巧妙集合。電影剛開始就是在少林寺招募的弟子中就有兩位主角,他們一同到少林寺學藝,也展現了少林之精神。
少林寺武功講究的是硬朗陽剛,而少林拳則是大開大合,在董天寶和張軍寶對武學的研究中,力量和速度一定要追求極致,同樣也要遵循少林武功至剛至陽的精髓。不論是武功招式,還是瀟灑的少林功夫,都備顯輕快,給人明麗清新之感,又讓人難以忘懷。
電影一開始就表現了二人性格的差異,也為後續的隱患埋下了伏筆。張君寶性情十分溫順恬淡,隨遇而安,而天寶則是心胸狹隘,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二人在逃出少林之後,佛門的四大皆空皆被拋到腦後。可以看出天寶是一個十分隨性之人,對於花花世界並不留戀,他和君寶的想法不一。
二人從三觀不合到最後的生死決戰,這一切都是受欲望的誘惑,這樣的設定能夠增添故事的合理性,也能夠讓正反派更加的生動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除李連杰外,錢小豪的表現也非常出色,他在太極中展現出的狠辣獨到的一面,幾乎前所未有,不過他徹底演活了,董天寶讓整個故事更加的立體化。再加上實力演員楊子瓊、袁祥仁的加盟,讓這部影片更加富有層次感。
除去張君寶和董天寶你死我活的兄弟情,影片更展現了董天寶對他人的強行佔有與毀滅以及張君寶和秋雪的情感線,豐富了人物的情感。
影片名為《太極張三丰》,便著重展現了太極的厚重感和重要性,影像下所展現的太極更顯立體性和真實性。依託於真實太極的基礎,更加入了他自己的想像力,其中包括舞蹈和武術的完美融合,讓太極具有張力和美感。
但對於傳統武術出身的李連杰而言,太極並不是他的特長,但為了演好這部電影,他更是深刻鑽研,進行領悟和演習,李連杰對太極展現得非常優雅,自然也把太極拳剛柔並濟的特點發揮得非常完美。
通過主角對水缸的練習,更突顯出整部影片對太極的嚴謹和尊重。伴隨著背景音樂《隨緣》的插入,更讓太極這一武學有了十分生動的體現。雖說這部影片在當時的武俠電影史上並不是非常優秀,但這應該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對於那些不熟悉文化領域的人,他們可能也只是隔岸觀火、隔靴搔癢,但如果放在武俠影界,絕不僅僅是一部武打片。
除去全場的武打動作和場景,這部影片也揭示了中國最樸素哲學的佛道文化,太極拳這門道家武術本身是由佛家武學脫胎而成,那麼這部太極更是在佛道的相互融合之下應運而生,本身由佛入道便是有武入道的法門,而清心寡欲便能夠尋得大道,張三丰所練成的太極拳也是一個在萬念俱灰的情境之下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符合了道家能量守恆和轉化的定律,更讓負陰抱陽的學說在武學上更加有說服力。
影片的導演袁和平對太極系列武俠電影本身是有很大的熱情,在拍完李連杰之後,他又創作了《太極拳》以及《太極宗師》這兩部影視作品,足見他對太極的熱愛。這部影片是李連杰唯一一部下苦功夫的武俠片,這也足見他對影視作品的尊重,更加顯示了影視作品的經典性。
在當時網絡不發達的九十年代,港人們大多數都是購買VCD或者DVD進行欣賞影片,這也成為大眾獲取影視資源的重要媒介。伴隨著之後盜版影碟的盛行,《太極張三丰》更凸顯價值,它也逐漸讓大眾熟識。
不得不說這部影片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更讓不少觀眾引為武俠經典。《太極張三丰》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更讓當時的青少年緩解了壓力和痛苦,是他們兒時的經典。多年後再回看,依舊會熱血沸騰。那份武俠夢,那種對於武俠電影的留戀似乎從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