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頂著烈日高溫,35歲的墣錦環境工程(海南)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宋小毛來到位於文昌市的存量生活垃圾場整治項目現場走訪調查,精細評估土壤汙染環境狀況。
這是過去三年多時間宋小毛常有的工作狀態。2016年至今,宋小毛帶領團隊完成了海南省上百個環境保護工程領域項目,包括為省級部門管理和決策提供技術支持,為多個市縣制定土壤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和汙染治理修復規劃,完成多個受汙染地塊的環境治理方案。
宋小毛是環保專業科班出身,研究生期間,他的研究方向為工業場地土壤汙染治理。大學畢業後,宋小毛在上海一家外企環境諮詢公司工作。這段工作經歷中,他學習到了前沿的生態環保管理理念。「可以接觸到很多優秀跨國企業和資深的業內人士,這些企業投入很多成本在履行環保責任上,對我專業精神的養成很有幫助。」
2016年3月,宋小毛到海南出差,參與到一個土壤汙染治理項目中。他發現海南生態改善需求強烈,而自己也被這裡優良的生態環境所吸引。「作為一個長期與汙染治理打交道的環保工作者,我非常喜歡海南的生態環境,也希望把這一片淨土守護好。」2016年11月,在合伙人的邀請下,宋小毛下定決心來到海南創業工作。
每一個環保汙染治理項目都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技術單位、項目周邊群眾等多方面一起長期努力才能完成。「幾年前,海南很多市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土壤汙染治理還比較陌生,我們所做的是讓他們了解汙染治理的意義,在項目各個環節給他們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宋小毛說。
讓宋小毛印象深刻的是,從2017年開始,他帶領團隊完成了多個市縣的非正規垃圾填埋場調查評估及汙染整治工作。「從項目調查到治理實施完成,我們按標準化操作,讓曾經滿目瘡痍的生活垃圾堆放場變成『綠水青山』,這讓我有很強的成就感。」
他還積極推動海南省的土壤環境調查與治理修復工作,參與了海南首個土壤汙染治理修復項目——昌江鉛鋅礦礦山修復,生態環境部入庫修複試點項目——定安富文金礦汙染修復。
提升項目執行能力需要不斷地充電,宋小毛對自己要求嚴格,工作之餘,他加強自身學習,先後取得環境工程高級工程師等職業技術資格證書,發表《重金屬汙染場地植物修復技術與管理要點分析》《非正規垃圾場垃圾體量估算研究》等專業論文,申請專利《新能源驅動仿生植物系統》《確定城市表層土重金屬汙染源位置的方法》等。
入選「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南海英才」讓宋小毛備受鼓舞。「非常感謝海南這片熱土,我在這裡得到了成長與鍛鍊,也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和生態環保行業發展充滿信心。」宋小毛表示,自己要繼續深耕土壤修復領域,提高技術水平,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生態環境世界一流的自貿港作貢獻。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