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犯罪心理》第一季~第五季經典語錄

2021-02-19 奉節人家網


回復「積分」即可進入籤到界面,超值積分禮物等你兌換。

回復「一掃光」即可進入一掃光零食,上千款零食等你品嘗!



犯罪心理第一季

【1集】

   

約瑟夫·康拉德(波蘭出生的英國作家):將邪惡的產生歸結於超自然的因素是沒有必要的,人類自身就足以實施每一種惡行。

Samuel Beckett(當代最著名的荒誕劇作家):再試,再失敗,更好地失敗。 

尤達大師(『星球大戰』中的主角):別試。做或者不做。 

愛默生(美國詩人、散文家、哲學家):所有的事物都是謎團,而解開一個謎的鑰匙……是另一個謎。 

  

溫斯頓·邱吉爾:你回首看得越遠,你向前也會看得越遠。 

尼採: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2集】   

詹姆斯·瑞斯博士(美國精神創傷壓力處理方面的專家):犯罪現場中的某些線索根據它們自己本身的性質,是不容易收集起來檢測的。一個人又怎麼能收集起愛情、憤怒、憎恨和害怕?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則包圍著整個世界。

 

威廉士·福克納(美國作家):別自尋煩惱的只想比你同時代的人或是先輩們出色,試著比你自己更出色吧。

   

【3集】  

   

賽繆爾·約翰森(英國文豪):幾乎所有荒謬的行為均源自於模仿那些我們不可能雷同的人。 

   

【4集】 

     

Jacques Rigaut(法國詩人):別忘了我看不到我自己,我的角色僅限於看向鏡子裡的那個人。

    

羅絲·甘迺迪(甘迺迪總統的母親):鳥兒在暴風雨後歌唱,人們為什麼在仍是陽光普照的時候還不盡情感受快樂呢?

   

【5集】   

 

Euripides(希臘悲劇詩人):當一個好人受到傷害,所有的好人定將與其同歷磨難。 

  

Euripides:愛得太深,會失去所有榮耀和價值。 

   

【6集】   

 

尼採:一件事的荒謬,不能成為駁斥它存在的論據。相反,這恰恰是它存在的條件。 

 

莎士比亞:沒有什麼比希望不平凡而更平凡的了。 

   

【7集】 

     

Dr. Thomas Fuller:遇到狐狸時,我們一定要學會狡猾。 

  

歇洛克·福爾摩斯(柯南道爾筆下的名偵探):當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無論剩下的是什麼,即使是不可能也一定是真相。

 

   

【8集】   

  

海明威:沒有哪種狩獵像人類的狩獵,那些武裝的狩獵者一直樂此不疲,卻從來也不在乎其他的事。

  

榮格: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9集】   

  

Robert Oxton Bolton(作家):信仰不只是一種受頭腦支配的思想,它也是一種可以支配頭腦的思想。 

愛因斯坦:有時我會迷惑,是我瘋了還是其他人瘋了? 

   

【10集】    

  

彼得·烏斯蒂諾夫爵士(文化界名人、諧星、英國老牌演員、劇作家、 表演藝術家、小說家、社會活動家、歌劇導演):不幸的是,多夢的代價就是噩夢也將隨之增多。 

  

尤金·艾裡斯柯(羅馬尼亞荒謬劇劇作家):意識形態分離了我們,而夢想和痛苦使我們走到了一起。 

   

【11集】   

   

哈裡耶持·比徹·斯託(新英格蘭女小說家、反奴隸制度作家,代表作是『湯姆叔叔的小屋』):最痛苦的淚水從墳墓裡流出,為了還沒有說出口的話和還沒有做過的事。 

   

【12集】  

 

W. H. 奧頓(英國詩人):惡魔通常只是凡人並且毫不起眼,他們與我們同床,與我們同桌共餐。

伊莉莎白·巴瑞特·白朗寧(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女詩人):在沒盡全力之前不作評價。 

   

【13集】 

 

盧克萊修(古羅馬詩人、唯物主義哲學家):吾之美食,汝之鴆毒。 

  

孔子:在開始你的復仇之旅前,先挖兩個墳墓。(意譯,非原句)

   

【14集】   

  

舊約 創世紀 第九章: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

 

Albert Pine(英國作家):為自己做的都會隨著死去而消逝,為他人和世界所做的將會延續而不朽。 

   

【15集】

    

諾曼· 麥考連(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教授,他的自傳被改編成電影『大河戀』):總是那些我們相處、相愛、本該相知的人在蒙蔽我們。(即便這樣,我們仍然愛著他們。)

 

亞伯拉罕· 林肯:到頭來,你活了多少歲不算什麼。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度過這些歲月的。 

   

【16集】 

  

尼採:個體必須始終在社會中掙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至幻滅。 

   

Apache部落諺語: 條條大路通羅馬。

   

【17集】    

W. H. 奧頓:謀殺是獨特的,因為它完全破壞了受害人。所以社會必須為死者說話,而且應以死者的名義來要求補償或行使赦免 

 

甘地:如果我們心裡有暴力,把暴力發洩出來。這要勝過披上一層非暴力的外衣來掩蓋虛弱。

甘地:我反對暴力,因為當暴力被用來做善事時,善事也僅僅是暫時的。 

   

【18集】   

黛安·阿勃絲(猶太籍女攝影師):照片是關於秘密的秘密,它揭示的越多,你知道的就越少。 

 

肖伯納:美國人沒有對隱私的認識,他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在這個國家中沒有隱私這樣的事情。

【19集】 

  

Anthony Brandt:其他的事情可能會改變我們,但我們開始並終結於家庭。 

墨西哥諺語:家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 

   

【20集】   

  

伏爾泰:有些人只會用文字來掩飾他們的思想。 

Francois de La(作家):在人前我們總是習慣於偽裝自己,但最終也矇騙了自己。 

   

【21集】   

  

愛因斯坦:當一個人把自己當成真理和知識的法官時,他將被上帝的嘲笑毀滅。

喬治·歐威爾(英國作家):在大欺騙的時代,說出真相才是革命性的舉動。 

   

【22集】   

Elbert Hubbard(英國作家,代表作是『致加西亞的信』):沒有比剛剛度過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 



犯罪心理第二季

【1集】

Francois La Rochefoucauld(法國作家):思想上的缺陷和弱點正如身體上的創傷,就算用盡一切辦法將其治癒,仍然會留下疤痕。

羅絲·甘迺迪(甘迺迪總統的母親):人們都說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傷口,我可不這麼認為。傷口是一直存在著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出於保護,傷口被覆蓋上疤痕,疼痛隨之減輕,但這一切永遠也不會消失。

【2集】

Dietrich Bonhoeffer(德國青年神學家,1906-1945):為孩子們所做的一切應成為衡量社會道德的標尺。

【3集】

馬克·吐溫:在所有的動物中,只有人類是殘忍的。他們是唯一將快樂建立在製造痛苦之上的動物。

哈利勒·紀伯倫(著名黎巴嫩詩人、哲學家和藝術家,1883-1931):受苦能突顯堅強的靈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那傷口痊癒的疤痕。

【4集】

奧斯卡·王爾德(愛爾蘭詩人、劇作家,1854-1900):當人以自己身份說話的時候,便越不是自己。給他一個面具,他便會告訴你事實。

米蘭·昆德拉:羞恥的本質並不是我們個人的錯誤,而是被他人看見的恥辱。

【5集】

海倫·凱勒:雖然世界充滿苦難,但是苦難總是可以戰勝的。

【6集】

柏拉圖: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

【7集】

約翰·伍登(美國大學籃球傳奇教練,曾執教UCLA(即加州大學洛衫磯分校),獲得NCAA(即美國全國大學體育聯盟)男籃1967-1973年的7連霸):誰開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完成了比賽。

弗洛姆(西方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新弗洛伊德主義的最重要的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成員,1900-1980):因不得不超越自我之故,人類終極的選擇,是創造或者毀滅,愛或者恨。

【8集】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法國革命家,1758-1794):罪惡屠殺無辜以保衛戰利品,而無辜者盡其所能與罪惡的企圖抗爭。

【9集】

埃爾伯特·哈伯特:如果男人們相互了解,他們就既不會崇拜也不會怨恨。

甘地:請記住,歷史上那些暴君和殺人犯都曾有一度戰無不勝,但最終他們全部都倒下了。永遠如此。

【10集】

吃一塹,長一智。失敗是成功之母。

愛默生(美國19世紀著名哲學家、文學家,1803-1882):為了汲取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訓,人必須每天都戰勝恐懼。

【11集】

T. S. Eliot(Thomas Stearns Eliot,託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詩人、評論家、劇作家,1888-1965):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在動機與行為之間,總有陰影徘徊。

【12集】

科利·多克託羅(1971年7月11日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多倫多,科幻小說作家和技術激進主義分子):秘密如此深藏,秘密變得如此黑暗。這就是秘密的本質。

歇洛克·福爾摩斯:將事實強加於理論,而非將理論運用於事實。

【13集】

亞里斯多德:邪惡將人聚於一處。

【14集】

Perry Smith(冷血殺手,與同夥Dick Hickock關係微妙;作家Truman Capote的『In Cold

Blood』一書的原型;可參看電影『Capote』『Infamous』):我並不針對他們,他們也沒對我犯過錯,是其他人這麼對我的。也許他們是應該為此償還的人。

【15集】

舊約-傳道書 第七章 第二十篇: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

【16集】

蘇格拉底:最深的欲望總能引起最極端的仇恨。

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古羅馬最傑出的演說家、教育家,古典共和思想最優秀的代表,古羅馬文學黃金時代的天才作家):生者記憶中,逝者長存。

【17集】

達文西:我們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人的死亡之上。

託馬斯·潘恩(十八世紀美國革命家、思想宣傳家,1737-1809):倘若紛亂無法避免,請終結於我的時代,使我的後代永享和平。

【18集】

羅伯特·甘迺迪(美國前司法部長):悲劇是一種工具,讓生者增長智慧。但不能靠它來引導生活的方式。

【19集】

約翰·加爾文(法國神學家,宗教改革先鋒,1509-1564):內疚所遭受的折磨是活生生的靈魂的地獄。

甘地:如同明日將死那樣生活,如同永遠不死那樣求知。

【20集】

俄羅斯諺語:沒有惡,則沒有善。

列夫·託爾斯泰:幸福的家庭都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1集】

作者不詳:一個人的荒野是另一人的主題公園。

James Anthony Froud(英國歷史學家):野生動物從不為殺而殺。只有人類才從折磨以及同類的死亡中尋求快感。

【22集】

赫爾曼·梅爾維爾(美國作家、詩人,代表作『白鯨』,1819-1891):人性中所有荒謬的傲慢裡,沒什麼能超過來自擁有豪宅、溫暖和美食的人對窮人的指責。

查爾斯·卓別林:在這邪惡的世界上,沒有什麼能夠永久,即使是我們的麻煩也不能。

【23集】

奧斯卡·王爾德:我根據長相選擇朋友,根據人品選擇熟人,根據智力選擇敵人。


犯罪心理第三季

【2集】

  

喬治·華盛頓:讓你的內心感受眾人的苦痛與不幸。

 

【3集】 

 

老子: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埃莉諾·羅斯福(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夫人,女權主義者,提倡保護人權,1884-1962):每一次經歷都讓你獲得力量、勇氣和自信,而你也將因此不再害怕。必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4集】  

  

芭芭拉·厄萊雷奇(美國知名作家、記者兼社會評論家,細胞生物學博士):人們認為,城市犯罪象徵階級仇、民族恨,而郊區犯罪常發生的熟人之間,有其心理淵源,它們拒絕被同化,具備個體靈魂的神秘性。

  

【5集】  

 

陀思妥耶夫斯基(19世紀俄國著名小說家,代表作『罪與罰』,1821-1881):沒什麼比當眾譴責作惡的人更容易,也沒什麼比理解他更難。

G. K. 切斯特頓(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神學家,1874-1936):童話故事不會告訴孩子龍的存在,可孩子們已經知道了龍的存在。童話故事告訴孩子龍是可以殺死的。

【6集】  

伊拉斯謨(中世紀荷蘭人文主義思想家、神學家):人生如喜劇,人人皆化妝假面,扮演各自角色,直到戲畢離場。

【7集】  

馬丁·路德: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地球上的國度便無法存在。有些人必須自由,有些人必須不自由,有些人是統治者,有些人是被統治者。

  

【8集】 

 

但丁:棄絕一切希望吧!入門者

弗朗西斯哥·戈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1746-1828):被理智拋棄的幻想,製造出不存在的怪獸。

 

託馬斯·戴倫埃(16世紀英國小說家):上帝贈食,惡魔贈廚。

    

【8集】

威廉·莎士比亞:愛所有人,信任少許人,勿傷任何人。

 

【9集】  

克裡夫·巴克(英國作家,恐怖小說大師):超人畢竟還是外星生物,他只是個擁有人類外表的入侵者。

【10集】

弗蘭克·米勒(美國漫畫小說家,代表作『Sin City』『300』):黑色英雄是個騎士,穿著血染的盔甲,非常髒,但他全力否認自己一直是個英雄這一事實。

【11集】  

安妮·塞克斯頓(美國自白派女詩人,與另一位美國著名女詩人Sylvia Plath——電影『瓶中美人(Sylvia)』的原型——是同班同學,兩人都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我的父親是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中的父親是什麼樣的人。

華茲華斯(英國湖畔詩派著名詩人,1770–1850,此句出自其名詩『We Are Seven』):一個單純的小孩,他呼吸,輕快無比,每隻手腳都充滿了生命,他哪管什麼叫死。

【12集】

 

黛西·貝茲(Daisy May Bates,英國女記者,以研究澳大利亞原住民著稱,於十九世紀末搬到澳大利亞與原住民同住直至去世,1863-1951):凡是按自己的方式追求理想的人,無不樹敵。

  

威廉·莎士比亞:了解孩子的父親才是明智的父親。

【13集】  

 

歐裡庇得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另兩位是埃斯庫羅期和索福克勒斯,480B.C.-406B.C.):我知道我將犯下的罪行是多麼可怕,但比之更甚的是我的憤怒,我的憤怒已經戰勝了我的理智。

泰德·邦迪(著名連環殺人犯,1947-1989):若想要阻止更多的人成為我,別燒《麥田裡的守望者》,燒了《Hustler》吧!

露西·莫德·蒙哥瑪麗(加拿大女作家,代表作為『綠山牆的安妮』,1874-1942):任何世間所取,必付出代價,雄心雖值得擁有,卻非廉價之物。

【14集】

郎恩·喬瑟夫博士(心腦科醫學博士、神經科學學家,他於2005年開始自費近十萬美元拍攝後來飽受爭議的影片『南京夢魘』,該片製作前後籌備近10年):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只是曾經的那個孩子。這個孩子造就了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一切、現在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生活。

阿圖爾·魯賓斯坦(美籍波蘭鋼琴演奏家,1887-1983):成功沒有規律可言,如果有的話,或許就是能夠無條件地接受生活及生活所帶來的一切。

【15集】

丹尼爾·韋伯斯特(美國政治家,曾兩次擔任美國國務卿,以他那個時代第一流的演說家而聞名,1782-1852):除了自殺,懺悔是無法解除痛苦的,而自殺本身就是懺悔。

本· 奧克裡(小說家、詩人,1959年生於奈及利亞,曾多次獲得國際性文學獎,幾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代表作有『飢餓之路』):我們最真實的一面是我們去創造、去徵服、去忍受、去改變、去愛的能力,是我們戰勝痛楚苦難的力量。

【16集】

約翰·斯坦貝克(美國作家,196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02-1968):悲傷的心靈能讓人很快的死去,遠比細菌快的多。

約翰尼·卡什(美國鄉村音樂傳奇人物,1932-2003):一個男人四處行走,奪取生命,他來決定誰獲自由,誰遭譴責。每個人受到的對待不盡相同。

【17集】

蕭伯納:人人揣測的秘密,最不容易洩露。

約翰·柯林斯(英國文學評論家,1848-1908):如果我們知道彼此的秘密,那將是怎樣的寬心呢!


犯罪心理第四季

【1集】

歐內斯特·海明威:任何戰爭都是罪惡,不管是否所謂必須,也無論是否所謂公正。

【2集】

恰克·帕拉尼克(作家,著有小說《搏擊俱樂部》等):人終有一死,活著並不是為了不朽,而是為了創造不朽。

溫德爾·貝瑞(美國詩人,隨筆作家,小說家):過去是我們給出的釋義,我們努力擺脫他,擺脫他的陰影,言之鑿鑿,但擺脫的唯一途徑是添以更美之景。

【3集】

班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發明家,政_治家):僅恪守信仰,讓人盲目。

安·蘭德(1905-1982,哲學家,小說家):理智不是天生的,否認這一點,永遠無法獲得理智。

【4集】

託馬斯·富勒(英國學者):愚者的天堂,便是智者的地獄。

菲德洛斯(羅馬預言家):事物的表象並不可信,大多數人往往被表象矇騙。只有少數智者能夠察覺深藏的真相。

【5集】

豐衣足食日,飢欲起漣漪。——祖魯族諺語

G·高爾特(美國詩人1885-1936):東方紅日出,西方白浪翻,就東難捨西,我心欲狂亂。

【6集】

愛默斯·布朗森·愛爾考特(19世紀美國超越論哲學家,冥想團體「果園」的創設人):與本能對話,即與最深層次的人性對話,能聽見內心最深處的聲音

鮑勃·迪倫(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獲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在我眼中,真正自然的是夢境,不受自然的腐蝕。

【7集】

尼採:兒子承繼父親的沉默,我經常在兒子身上發現,父親心中深藏的秘密。

吉伯特·派克:困在記憶中,無處可逃,無處懺悔,無論是否悔悟,我們曾經愚蠢的行為始終揮散不去。

【8集】

馬克·吐溫:如若假設我們全都瘋狂,彼此之間便有了解釋,許多謎團也將迎刃而解。

馬丁·路德·金:人類必須摒棄所有的衝突和戰爭,尋找拒絕侵略和復仇的辦法,而這種方法的基礎,就是愛。

【9集】

哈蘭·埃裡森:人們墜入了愛河,也墮落成了騙子。

P.J. 奧魯爾克(美國自由論作家):聖潔淡去之時,尤是清潔顯要之際。

【10集】

安·蘭德(原名「艾麗絲·日諾維耶夫娜·羅森包姆」,俄裔美國哲學家、小說家,此句出自其小說《源泉》):皮表之下,我們皆為兄弟,而我,作為其一,願意剝去人性的皮以證明這點。

威廉·莎士比亞:共浴血者,即吾手足。

【11集】

H.L.曼肯(美國新聞從業人員,作家,諷刺家,編輯,著有《美國預言》):每一個人都會不時渴望著,往掌上吐上唾沫,升起黑旗,割破他人的喉嚨。

艾森豪:生命中最悲慘莫過於孩子的逝去,一切面目全非再無法重歸舊貌。

【12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凡人皆無法保守秘密,就算口風嚴實,也會在舉手投足間流露,每個毛孔都散發著背叛的氣息。

【13集】

溫斯頓·邱吉爾:毫無疑問,人類社會中所有最美好的美德都是在家庭中被創造、強化以及保持的。

教父:一個家庭的力量就像是軍隊的力量一樣,在於成員間的忠誠。

【14集】

埃德加·愛倫·坡(1809-1849,19世紀美國著名的詩人、短篇小說作家、編輯和文學評論家,亦是美國浪漫主義者的先鋒,該段出自《Annabel Lee》):就這樣,伴著潮水,我整夜躺在她身旁,我的寶貝,寶貝,我的生命和我的新娘在那海邊的墳冢旁,傍著空闊大海的墳冢旁。

斯圖加特·切斯(普通語義學家):信者,無需證據;不信者,證據亦無助

【15集】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我從不教學生,只嘗試向他們提供能夠學習的條件。

瑪麗·馮·愛伯納-艾森巴克(1830-1016,澳大利亞小說家):年輕時我們學習,年長時我們懂得。

【16集】

卡米爾·帕格裡亞(文化評論家與女性主義學者):女支 女並非如女權主義者所稱是男人的受害者,而是他們的徵服者。是控制著天性與文明間性愛通道的逃犯。

【17集】

萊昂納多·達·文西:對罪惡不加懲罰的人無異是鼓勵人作惡。

詹姆斯·奧古斯汀·艾洛依休斯·喬伊斯(1882-1941,愛爾蘭作家和詩人):對教堂來說最令其厭惡的異端和哲理都是人類本身。

【18集】

普布利柳斯·西魯斯(公元前43年,拉丁作家):禍不單行。

約翰·霍比斯:人類因為不斷犯錯,最終走向邪惡,卻稱其為命運。

【19集】

田納西·威廉士(美國劇作家):我們都生活在火宅之中,沒有消防隊可找,也沒有出路可逃。

弗朗索瓦絲·薩岡(1935-2004,法國女作家,著有《你好,憂愁》):我的愛是那麼深,已近瘋狂,人們所謂的瘋狂,在我看來,是愛的唯一方法。

【20集】

特裡·普拉切特(英國著名幻想小說家,有「幻想小說家超級巨星」之稱):光總是覺得它跑的比任何事物都快,可它錯了,因為無論它跑的多快,黑暗總是先它一步到達,並且等待著它的光臨。

史蒂芬·金:怪物和鬼,都真實存在,它們存在於我們體內,有些時候,勝利屬於它們。】

【21集】

波頓·葛賓醫生(聖瑪麗兒童醫院院長):失去孩子,你也不再完整。

安德烈·莫洛亞(1885-1967,法國傳記文學家):沒有家庭,人們將孤獨於世,在寒風中顫抖不已。

【22集】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文學家、政_治家):光線若要萬分明亮,必須射進黑暗的世界。

喬治·查克裡斯(美國演員):不管此刻多麼黑暗,愛和希望是總在前方。

【23集】

布斯·塔金頓(美國小說家,劇作家):對於汽車我持保留意見,隨著汽車加速前行,文明也許正在步步倒退。

甘地:良心之聲寂靜微小,但它傳遞的距離是人聲永遠達不到的。

【24集】

海倫·凱勒(1880-1968,19世紀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障教育家):安全感多半是迷信罷了,它本不存在,也不曾有人感知過。

《出埃及記》9:9:它會在整個埃及大地上變作塵土,而生活在埃及這片土地上的人和牲畜身上,必生出疹病和濃瘡。

【25集】

Flannery O`Connon說過(美國短篇小說家)說過:如果沒有地獄,我們就會如同野獸,沒有地獄便沒有尊嚴。


犯罪心理第五季

【1集】

卡爾·克勞斯[奧地利作家及記者]:弱者抉擇前猶豫,強者抉擇後質疑。

【2集】

埃米莉·狄更生[美國詩人]曾寫道:若要恭候幽靈造訪 你無須變成一間屋子,一棟房。越過具體的某處 大腦中密布盤廊

人若都可心存善意,就不會再有驚恐的證人,恐慌的原告。波裡比阿[古希臘歷史學家]

【3集】

沒有武力的公正是無力的,而沒有公正的武力是暴虐的。布萊士·帕斯卡[法國著名科學家]

現實總是告訴我:寬容比嚴苛的司法制度更有益處。亞伯拉罕·林肯[第16任美國總統]

【4集】

金曼·布魯斯特二世[1919年6月17日-1988年11月8日,美國外交官、耶魯大學校長]曾說過:暴力中沒有長存的希望,只能從絕望中得到暫時解脫。

威廉·莎士比亞[英國詩人、劇作家]曾寫道:強烈的歡樂會帶來暴力的結果。

【5集】

記者 William D. Tammeus曾寫道:除非你明白一個孩子玩旋轉木馬的時候,每轉一圈就給他的父母揮揮手,父母也會向孩子揮手的意義;否則你就不會理解人性的含義。

【6集】

馬太福音 5:29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

聖人那納克(印度錫克教創始人,1469 -1539):生於靜,生於汝生之本;則死亡之兆,亦將不得近汝。

【7集】

Montague Summers (作家,1880-1948):在所有描述邪惡鬼怪的黑暗文字裡,沒有比描述吸血鬼傳統更可怕的了,他是魔界的賤民。

Cyril Connolly(英國作家,1903 -1974):為自己寫作無人問津,好過為人寫作失去自我。

【8集】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1879 - 1955):人通常不會承認別人比自己更智慧,除非他是你的敵人。

【9集】

弗裡德裡希·尼採 (德國著名哲學家,詩人和散文家, 1844 - 1900):與惡魔鬥爭的人要時刻警惕,以免自己也變成惡魔,如果你久久地注視著深淵,那深淵同時也在注視著你。

哈尼爾·龍(詩人,1888 - 1956):我們心底所有美好的感情都凝結在我們對家人的愛裡,這份愛留住屬於我們的安定,因為也正是這份愛衡量著我們內心的忠誠。

【10集】

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美國著名法學家、大法官):家是我們情之所系,雖然可能離家在外,但始終心繫家園。

Ralph Waldo Emerson(美國作家、詩人和思想家):與我們心靈深處的東西相比較,身後眼前之事皆是微不足道。

【11集】

華盛頓·歐文(美國著名作家)曾說過:淚水中所浸染的神聖,非軟弱的體現,而力量的制衡,淚水傳遞著不能逾越的哀傷和無法言喻的摯愛。

【12集】

Mildred Lsette Norman寫道:那些已經失去物質實用價值的東西,你卻仍然無法割捨它。在這個唯物主義的年代,我們之中很多人,都被我們佔有的東西侵噬了靈魂。

艾薩克·阿西莫夫曾寫道:生活像棋亦勝似棋,棋終人散,前路漫漫。

【13集】

特蕾莎修女(著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生活如戲,樂在其中。生命似金,敬請珍重。

C·S·Lewis:經歷是殘忍的老師,可你會從中有所收穫。我的上帝,你有所獲悉嗎?

【14集】

弗洛姆(德國心理學家):如果這就是我的一切,如果我失去了這一切,那麼,我又是誰?

沃爾特·斯格特爵士(蘇格蘭歷史小說家和詩人):謊言之心初露端倪,作繭自縛避之不及。

【15集】

斯考特·菲茨傑拉德(美國作家):每一個英雄背後,都包含著一段悲劇故事。

威廉·莎士比亞曾寫道:父寄子承,皆大歡喜。父承子寄,悲從中來。

【16集】

尼採寫道:希望是萬惡之首,帶給人無盡的痛苦折磨。

艾米麗·狄更生(美國著名詩人)曾寫道:希望長有翅膀,棲於心靈之上。吟唱曲調,無須言表。天音嫋嫋,始終環繞。

【17集】

田納西·威廉士(劇作家)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軀殼內,被孤獨的囚禁終生。

克里斯多福·拉什(美國著名史學家)說道:現實生活鐵石心腸,唯有家庭宛如天堂。

【18集】

特蕾莎修女說過:假如你愛至成傷,你會發現,上已殆盡,唯有更多的愛。

【19集】

恰克·瓊斯:獅子只在飢餓時打獵,一旦果腹,捕獵者和獵物和平共處。

海倫·凱勒:很多人對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理解錯誤。快樂不能因為自我滿足而獲得,但卻能通過為崇高使命服務而獲得。

【20集】

William Dobell(畫家):真正的藝術家想要創造的是有生命的作品。

甘地曾說過:我曾親睹那幼小的靈魂,克服罪惡的傳承。只因純淨心靈,與生俱來,不可磨滅。

【21集】

John morley:自然界深遠廣博,絢麗浩瀚,卻只是一幕幕人間悲劇的背景和舞臺。

Ralph W.Sockman曾言:沒有生命比溫柔更堅強,而沒有什麼比實力更溫柔。

【22集】

George Bernard Shaw:溝通的最大障礙,來自已經產生的錯覺。

Eric Schmidt(谷歌執行長):人類創造了網絡首次以來,身為創造者卻不明其理,也是有史以來,無政府狀態下最瘋狂的嘗試。

【23集】

Alfred Lord Tennyson寫道:在黑暗盡頭,冥冥之中一雙命運之手,塑造者人類。

推廣

商務/公益合作電話:13996665025

相關焦點

  • 經典美劇---《犯罪心理》共11季
    [美劇]犯罪心理第二季/全集Criminal Minds    本季Criminal Minds Season2(2006)看點:一個專門針對BAU小組的變態殺手出現了,為小組成員設置了一系列規則,他們爭分奪秒追蹤一個又一個線索,以拯救一個人質女孩的生命,上一季的懸念留在本季第一季解答。
  • 最新美劇排行榜前十名2019 經典好看的美劇推薦2019
    美國2019有哪些新劇1、《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第三季2、《權利的遊戲》第八季3、《毒梟:墨西哥》 第二季4、《哥譚》第五季5、《維多利亞》第三季6、《犯罪心理》第十四季7、《國務卿女士》第五季
  • 本周美劇更新表!犯罪心理完結!
    本周美劇更新:犯罪心理第十五季第十集季終完結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第三集第四集行屍走肉第十季第九集古戰場傳奇第五季第一集國土安全第八季第二集黑死病第二季第五集蝙蝠女俠第十二集女超人第五季第十二集神秘博士第十二季第八集局外人第七集9號秘事第五季第三集吸血鬼後裔第二季第十三集緊急呼救:孤星第六集命運航班第二季第七集良醫第三季第十五集閃電俠第六季第十二集明日傳奇第五季第五集我們這一天第四季第十四集聯邦調查局:通緝要犯部第六集摩登家庭第十一季第十四集
  • 美劇《犯罪心理》經典臺詞
    有這麼一部美劇《犯罪心理》,主要講述FBI下屬部門行為分析科剖析最棘手的案件,分析兇手的心理和作案特徵,其中的臺詞非常耐人尋味,每集都會根據劇情穿插幾段經典臺詞,我覺得非常有哲理,值得收藏!這些經典臺詞都能讓觀眾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
  • 美劇《心理神探》第一季劇情介紹 主演陣容
    《心理神探》該劇根據1996年前FBI探員約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和馬克·歐夏克(Mark Olshaker)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改編。
  • 2019美劇排行前十名,推薦10部高分的美劇!
    美劇雖然劇集比較長,一季接著一季,但是劇情環環相扣,實在是很難棄劇。說到美劇,很多人都會想到近年熱播的幾部高分美劇,比如《紙牌屋》、《老友記》、《傲骨賢妻》等,除了這些,2119年還有哪些美劇是值得一看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10部高分的美劇,《犯罪心理》堪稱長壽劇,每一部都值得一看哦!
  • Kellyshow聊美劇死法 查可欣探班《犯罪心理》
    搜狐娛樂訊 《The Kelly Show》第一季第9期血腥盤點美劇末日的離奇死法,外星人病毒殭屍大爆發拉開末世序幕。男女接吻口吐黑血身亡,肌肉男遭活體燒烤,男子觸電血肉橫飛,奶牛被外星人劈半截……世界上每時每秒都在上演著令人錯愕的意外身亡。
  • 時隔多年,經典美劇《越獄》居然出了第五季,但卻把經典給毀了
    《越獄》是非常經典的美劇,曾經很多人為了看更新的劇集,而選擇熬夜等待,這樣瘋狂的真愛粉不在少數,《越獄》的魅力主要在於邏輯推理,觀眾在推理的同時,其實導演也在推理,因為《越獄》並不是提前就有劇本的,而是一邊拍攝一邊寫著劇本,這其實大大的增加了難度,《越獄》在很多人眼中其實只有四季,因為在第四季結尾,男主局麥可死掉了,這樣的結局其實是個完美收尾了
  • 5部科幻美劇,最經典的!
    科幻美劇可謂層出不窮,真正談的上經典的,鳳毛麟角。今天推薦的幾部美劇,都是熱門經典的,保持高水準的,經過時間檢驗的1.第74屆金球獎 電視類 最佳劇情類劇集(提名)第69屆黃金時段艾美獎 劇情類 最佳劇集(提名)第69屆美國導演工會獎 最佳劇情類劇集導演(提名)豆瓣評分 第一季8.9 第二季8.8 第三季8.33.
  • 《犯罪心理》S15——最終季,且看且珍惜
    回想起我第一次看《犯罪心理》時,此劇已經播出了4季。和我觀看《邪惡力量》時是同一時間。巧合的是當時也是《邪惡力量》播出了4季之時。而這兩部經典美劇也更加巧合的都在第15季宣布完結。說起來有些傷感,或許很多人一樣,自己的十幾二十代也跟隨著他們結束進入了三十代走向四十代。
  • 10部高分美劇排名榜單揭曉!《權利的遊戲》第八季排名第一!
    說到美劇,很多人都會想到近年熱播的幾部高分美劇,比如《紙牌屋》、《老友記》、《傲骨賢妻》等,除了這些,2119年還有哪些美劇是值得一看的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10部高分的美劇,《犯罪心理》堪稱長壽劇,每一部都值得一看哦!
  • 美劇《犯罪心理》經典不容錯過 根據真實FBI設計劇情
    劇荒了怎麼辦,給大家推薦一部經典美劇《犯罪心理》,帶你度過不一樣的閒暇時光。《犯罪心理》從2005年9月22日在美國上映以來,已經有15年的時間,總共有十五季,合計300多集。這部美劇講述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總部(FBI)下屬的行為分析科部門(簡稱「BAU」)中行為分析師們(側寫)剖析較為棘手的案件,分析兇手的心理和作案特徵,並在他們再次施暴前預測出他們的下一步行動,協助當地警察捉拿兇手的故事。
  • 權力的遊戲最終季定檔 2019最新美劇新劇還有哪些
    美國2019有哪些新劇  1、《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第三季  2、《權利的遊戲》第八季  3、《毒梟:墨西哥》 第二季  4、《哥譚》第五季  5、《維多利亞》第三季  6、《犯罪心理》第十四季  7、《國務卿女士》第五季  8、《少年謝爾頓》第二季  9
  • 裝X神奇丨2019年最值得一看的美劇都在這裡了
    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十部高分美劇的經典之作每一部都值得一看哦10、《天賦異稟》第二季美劇《天賦異稟》第一季播出後就火爆全網7、《國務卿女士》第五季《國務卿女士》這部美劇講述了一位女性的從政生涯,從第一季到第四季,受到的好評都很多,2019年將迎來第五季
  • 【今日美劇】犯罪心理1-12季
    犯罪心理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 · · · · ·  犯罪心理研究小組隸屬FBI,他們跨州行動,主要針對連環殺人案,從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行為模式入手建立人物側寫,圈定罪犯的性別、年齡、職業特徵、居住環境乃至成長經歷,從而預測罪犯下一步行為,直至緝拿罪犯。
  • 美劇 || 犯罪劇情類長壽巨作《犯罪心理》,終是落幕了……
    2月20日,由CBS出品的《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終是迎來了它的大結局。
  • 【經典美劇】犯罪心理 十五季 網盤資源
    犯罪心理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 · · · · ·  犯罪心理研究小組隸屬FBI,他們跨州行動,主要針對連環殺人案,從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行為模式入手建立人物側寫
  • 2016 年美劇大全集出爐!來看看哪些美劇會續訂或者被砍掉
    《盲點》第一季海報和《藍海暮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說到 CBS 的經典劇目就太多了,一度主打犯罪偵破劇集讓《犯罪現場》系列和《犯罪心理》收視一直居高不下老劇回歸《破產姐妹第五季》、《警察世家第六季》、《犯罪心理第十一季》、《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第四季》、《傲骨賢妻第七季》、《疑犯追蹤第七季》等這些發揮穩定的經典劇集在明年將會十分安全
  • 美劇良醫第一季 2020美劇收視率排行_美劇收視率排行榜前十名
    第五季時,就連FX臺鐵粉,《美國諜夢》忠實觀眾都開始埋怨,故事節奏慢到了極點。作為劇集劇終季,第六季足以讓那些質疑和抱怨消聲滅跡。以熱血沸騰,充滿張力的首集拉開劇終第一幕,最後結局讓粉絲喘粗氣地緊張。粉絲永遠不會忘記假髮、口音、俄國之旅、Rezidentura、鄰居間的啤酒……他們會永遠記住凱麗·拉塞爾(Keri Russell)和馬修·瑞斯(Matthew Rhys)在最後一集拼了命的精彩演出。
  • 看美劇《犯罪心理》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我是在《超感警探》和《lie to me》中間開始看《犯罪心理》的,這三部都是刑偵探案劇。《超感警探》是利用人的各種各樣的心理的來破案,其中夾雜某種類魔術的東西來輔助,劇情較為輕鬆,節奏輕快。心理學在這部電視劇中顯得十分有趣,犯罪心理在這部電視劇往往得到某種合理的解釋。 《lie to me》利用心理顯現在人的臉上的表情來破案,通過偶爾或者不間斷的試錯來確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