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行走的滴滴。
近日,漢服圈發生了一件「熱鬧」事。
華裳九州聯合螢火蟲和IGS主辦的漢服表演秀因「不可抗力」被迫取消,此事鬧得沸沸揚揚。
還有傳言說有商家為了此次的宣傳貸款參展,有模特得知展會取消後當場哭成了淚人。
讓人不由得為他們惋惜,辛苦準備多日臨到上臺才被告知不能參加走秀,無疑會給當事人造成精神加物質的雙重打擊。
而這次事件幾經波折後上了熱搜。本以為能通過網友評理的方式間接彌補參展當事人的一點精神損失,沒想到評論區裡卻烏煙瘴氣。
此次事件起因是活動主辦方開場前才告知參加展會的人員,原本定好的漢服表演秀臨時取消,從各地趕來現場參展的商家得知這個消息後和活動主辦方發生了「肢體」衝突。
最後,經由各方協調表演秀雖照常進行,但是原本計劃3個小時的秀展被壓制到1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來完成,直接縮減了三分之二的時長。
對於參與走秀的模特來說,突然要加快進程絕對是個不小的挑戰。很多原本計劃好的形式都因為時間的壓縮不得不做出調整,從而影響了模特的發揮,導致效果有些不盡人意。
按理說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對這場表演秀的要求也不會那麼嚴格,畢竟事出有因。
但就是這場倉促完成的表演秀,上熱搜後得到的卻不是人們的寬容與諒解,反而頗受質疑以至謾罵。
平心而論,就算現在大多數人都只注重最後的結果而不在乎過程如何,評論裡的一些言論確實太過激了。
因為不認同熱搜#漢服到底能有多仙#的詞條,覺得這場表演秀達不到「仙」的高度,明確提出自己的想法沒人會覺得你不對,但是因為這樣就揚言參加這場表演秀的模特做作甚至搔首弄姿,未免也有些刻薄。
有人覺得不好,自然也不乏有人認可這場表演秀。認可的人看到對方說話過激,自然會出言維護,由此雙方的言辭發生碰撞,直接把本該理性討論的問題上升了一個高度。
本來說的是這場秀好不好的問題,結果演變成了問候對方全家、成了「你不喜歡漢服就是不愛國不愛傳統文化」。
不由讓我想起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一位女孩子回答自己為什麼突然不喜歡漢服了,說:「我的爸爸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平時開車對待客戶很是熱情周到,一次他拉了幾個穿漢服的女生,坐好後他照例找話題和乘客聊天。
剛說了一句你們穿的衣服好別致,有個女生就說漢服你都不認識,接著就是一通數落,說漢服如何如何。這件事是爸爸輕描淡寫說出來的,但之後看著滿衣櫃的漢服,我突然就不喜歡了」。
故事很簡短,但並不妨礙我們想通其中關鍵。過激的愛和態度,會毀了很多東西,咄咄逼人的樣子真的很難看。
(圖片來源於知乎問答「在哪一個瞬間你會覺得漢服圈很噁心」)
身為國人,本身並沒有人覺得漢服不好,誰都會為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
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漢服只是其中一種。而漢服的款式多樣,每個人欣賞美的類型又不一樣,喜歡的款式自然也會不同, 對於一件漢服要搭配什麼樣的動作表情才能展示出這件漢服美的理解也不同,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因為對一場漢服表演秀有不同意見上升到人身攻擊以至滿口汙言穢語,只會讓不了解這個圈子的人對其產生不小的負面印象,從此敬而遠之。
寒的,是那些真正喜歡漢服的心,得不償失。
最後,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