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我國的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
《易經》原書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這20頁文字,卻能通過64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其中,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
很多事情,看似是很不讓人理解的事情,但其實是有跡可尋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好多次,不但沒有得到感激,還被怪罪是太小家子氣。 而當你很有限的幫忙一兩次,往往能讓對方念念不忘。
這就是俗話"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所體現的道理。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一個"大恩成仇"的人。
《易經》告訴我們,與這3種人的關係再好,也不要施以大恩。
一、心胸非常狹隘的人
有句諺語: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一個人,心胸越寬廣,越懂得寬容別人,越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心胸狹隘的人,總是會斤斤計較,甚至把別人的利益都想方設法據為己有。
你施的是"現在的恩",心胸狹隘的人卻記住的是"曾經的過",他會覺得你的付出都是在還之前的"債",等有一天你不再幫他,他就會"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把你視若仇人。所以對於這種人不要施大恩。
二、自己不努力而只想依靠你的人。
俗話說:"幫困不幫懶;救急不救窮。" 在別人遇到困難急需幫助的時候,你幫他一把讓他渡過難關,他會感激不盡。如果幫懶救窮,只會讓對方貪得無厭,更加依賴你,就像填一個無底洞,最終把自己拖垮。
所以,對於這種不思進取,總想著不勞而獲的人,不要用你的大恩大德慣壞了他。除非你打算養這種人一輩子,否則的話,對這種人施恩就要適度。
三、貪得無厭並得寸進尺的人
這種人最可怕。人的欲望都是沒有窮盡的,所謂的"大恩",只不過滋養了人的貪慾。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旦我們選擇了拒絕,那麼他會把我們曾經對他的恩惠全盤否定掉。
《教父》中有一句臺詞:"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這世上,真心未必能換來真心。沒有理性的善良和仁慈最終會傷害彼此。
所以,對於那些貪得無厭並得寸進尺的人,一定不要施大恩,以免彼此鬧翻,從此變仇人。
你要記住:知恩圖報的,你幫百次都值得,忘恩負義的,你幫一次都算多。悟透易經中的道理能幫你度過人生的坎
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工作、結婚、生子、成家、變老,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由此可見,《易經》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的。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它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答案之書"。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易經》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其中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64卦每一卦都是不同的生命密碼,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對應著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緊跟著不同的人生命運,因此只要跟著《易經》做選擇,你的人生就不會差!
人生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易經》中像這樣的人生道理還有很多,如果你也想讓你的生活更加幸福,但是奈何易經是用文言文寫成的,沒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儲備,讀不懂還如何學習智慧呢?
如果大家想讀,還是建議去讀一些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易經,名為30天學會《易經》。它採用我們平常最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一一深刻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中晦澀難懂的智慧,以白話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每個人可以解讀《易經》的古老智慧。
儘管有著白話文的解釋,但是這本書完整尊重了原著,讓讀者認識到傳承到今天最真實的《易經》。除了精美的圖片之外,這本書還結合了生活實際,從此易經的64卦不再是沒有感情的符號,而是能夠實實在在變成我們自己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的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在晚上讀《易經》,不然你下一次抬頭天就亮了。足見其中的大智慧;#易經周易#
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想要閱讀學習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把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