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北京環球度假區首次發布北京環球城市大道的特色亮點。根據規劃,明年,環球城市大道將與備受關注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環球影城大酒店及諾金度假酒店同期開業。消息發布後,相關概念股持續走強,帶動北京本地購物、餐飲、酒店等消費股上漲。
難掩興奮的不止投資者和影迷,度假區附近的一些居民已將自家居室改造為民宿,以便明年開園後,滿足一些遊客的個性化需求。
中信建投社服團隊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北京環球度假區若2021年中開業,全年將吸引客流約600萬~700萬人次,運營成熟後年接待遊客數量約1500萬~2000萬人次,每年營業額約250億~300億元,直接和間接產生的年經濟效益增量或接近1000億元。
一個千億級的娛樂航母似乎來年就會誕生。
超級IP加持
「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的一些項目還是很刺激的,冒險島、火山灣等項目很震撼。」劉暢是《變形金剛》《小黃人》鐵粉,她在美國與新加坡體驗過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因此對北京環球度假區抱有很大的期盼。
人們對於環球影業的認知更多是其在製片與發行業務領域的成功,像《大白鯊》《侏羅紀公園》《諜影重重》《速度與激情》等系列。但劉暢認為,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基於環球影業自身擁有的IP項目並不多,「它更像是一個充滿探索精神的孩子,將科幻、動畫的大IP都納入自己的懷中」。
事實上,環球影業在主題樂園領域的探索已有百年。早在1915年,其創始人曾通過收取0.25美元的門票,將製片廠開放給公眾參觀,最早的好萊塢環球影城便是以電視製片廠以及電影題材展現為主,設置了石電車之旅、影城中心、娛樂中心、侏羅紀公園等特效場景。經過長期發展,環球影城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更注重電影真實場景以及遊樂場項目的體驗與娛樂性。
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德良認為,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對IP有著獨特的挑選機制,遊樂項目、景點、商品更多的是通過第三方IP授權或者與第三方共同開發合作的形式獲得。比如,它從20世紀福斯獲得《辛普森一家》授權,又從漫威那裡拿到部分漫威英雄授權。
這些購買或者合作的項目中,超級IP《變形金剛》與《哈利·波特》最知名。
作為最成功的商業動畫形象之一,《變形金剛》前五大系列收穫54億美元票房,成為全球最賺錢電影系列之一。2008年,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集團聯合孩之寶和夢工廠影業,意在好萊塢和新加坡兩地,各建設一處變形金剛主題公園。這兩處主題公園的設計,以電影《變形金剛》為基礎,運用最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創造出電影中人們熟悉的變形金剛實體。2013年,美國奧蘭多環球影城主題公園迎來了變形金剛3D遊樂設施。
另一超級IP《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在2004年與另外一家全球知名的主題公園曾籤訂意向協議,擬建主題景區,但雙方談判並未成功。三年之後,環球影城通過支付授權費,將華納兄弟製作發行的《哈利·波特》電影引入自家主題公園。2010年6月,哈利波特主題樂園在奧蘭多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冒險島樂園開業;2014年7月和2016年4月,日本環球影城和好萊塢環球影城推出哈利波特主題樂園。
角逐中國市場
兩大超級IP對於遊客的吸引可見一斑。
以《哈利·波特》為例,環球影城旗下三大主題公園2016年遊客量增加,主要得益於哈利波特主題樂園品牌效應帶來的遊客量。數據顯示,當年,佛羅裡達環球影城遊客量增長4.3%至近1000萬人次,冒險島樂園遊客量增長6.5%至930萬人次。相比之下,在佛羅裡達的另一超級主題公園中的四個主題樂園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目前全球主題公園的競爭,主要來自前十大主題公園的競爭,包括迪士尼、環球影城在內,而中國市場成為這些主題公園的重要角逐地之一。」劉德良認為。
中國的主題公園發跡於上世紀80年代,因資本跟風以及市場不夠成熟等諸多原因幾經沉浮,發展起來的品牌主題公園並不多,但高漲的休閒旅遊需求又吸引國際知名主題公園紛紛搶灘中國市場。目前,除了迪士尼、環球影城外,樂高、華納夢工廠等主題公園都在落地中。
「對於觀眾而言,吸引我們的還是IP體驗。」劉暢認為。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中,有變形金剛基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以及小黃人樂園等諸多景區,而《變形金剛》與《哈利·波特》兩大超級IP在中國影響力同樣巨大,中國觀眾曾為《變形金剛5》貢獻了一半全球票房,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中國有上億粉絲。這些都是市場看好北京環球度假區的原因。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