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對華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客從博弈角度看待中美關係,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美國政府對待中美關係的立場,讓中美兩國面臨著嚴峻挑戰。對於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走向,北京傳來一個重要聲音。趙立堅在12月9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斬釘截鐵,態度鮮明。
據北京青年報12月9日報導,在當天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記者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採訪中對中美關係發表看法稱,美國對華政策是不可逆轉的」向發言人趙立堅提問。趙立堅回應稱,中國和美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但雙方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廣闊的合作空間。中美關係之所以呈現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根本原因在於美方一些人固守陳舊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從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國、看待中美關係。
趙立堅指出,未來中美關係何去何從,有待於美方做出正確抉擇,取決於雙方為之共同努力。當務之急是雙方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同時沿著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對華政策的問題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曾在12月7日在北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上就明確表態。王毅表示,中美關係之所以呈現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根本原因在於美方一些人把中國視為對手甚至敵人,攻擊中國人民選擇的制度和道路,對中國進行全方位遏制,甚至鼓吹搞「脫鉤」和「新冷戰」,這是犯了歷史性、方向性和戰略性錯誤。王毅強調,我們期待並相信美國的對華政策遲早會回歸客觀和理性。
實際上,美國總統川普在執政期間不斷對華施壓,打壓中企。自新冠疫情暴發後,美國政府對華立場更加強硬。川普頻繁就疫情溯源問題在國際社會和公開場合指責中國,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對中企實施制裁,限制中國記者在美的正常採訪報導。川普大選期間還將攻擊中國作為競選連任的籌碼,並在聯大會議上污衊中國破壞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