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么
看了那麼多年宮鬥戲,不得不說,最最霸屏的還是瓊瑤的大作——《還珠格格》。主要是這部劇的宮鬥成分不是太多,所謂反面人物就是一個皇后及其幫兇容嬤嬤,其他的有也只能算是小嘍囉了。不像其他劇,苦肉計連環計各種恐怖戰術,看得人心驚膽戰。《還珠格格》的可愛之處是兩位格格一個可愛一個可親,所以讓人看了又看,不會生厭。結合各種宮鬥戲裡各宮主子們的命運來看,最大的贏家還要數她——崇慶太后。說起崇慶太后大家或許不怎麼清楚,但是一說起《還珠格格》裡的太后,是不是一下子拉近了距離?真正的贏家不用鬥,就等著好運從天而降吧。
(1)跟著兒子去旅行
乾隆朝是盛世,經過康熙六十年、雍正十五年的內外發展,咱們的乾隆爺也算是躺贏的。他多次出巡,西巡洛陽,東遊泰山,三上五臺山,木蘭秋狩,六下江南等等。而乾隆皇帝特別孝順,大多數出巡都帶著母親,崇慶太后也樂得跟著兒子遊山玩水。在封建時代能夠享受這樣的自由的女子,也只有她了。看遍世間美景,嘗遍南北美食,與兒孫子侄朝夕相伴,這是宮廷女子無法想像的快樂生活。
乾隆生母鈕鈷祿氏,是四品官凌柱的女兒。雍正皇帝的嫡妻烏喇那拉氏是一品大員費揚古的女兒。這麼一比較,就看出鈕鈷祿氏的地位了,在雍正的嬪妃中實在是不高。鈕鈷祿氏嫁進愛新覺羅家,被封為格格。甚至是生下兒子弘曆,地位也不見升高。「格格」是清代親王的妾,地位次於側福晉。到雍正登基,被封為熹妃。到她兒子乾隆登基後,她的地位一下子升上來了,被乾隆封為崇慶皇太后。
崇慶太后年輕時在王府過的是低調內斂的生活,史書上說她勤理家務,也就是不參與爾虞我詐的派別鬥爭,這樣為她贏得了貞靜的性格和健康的體魄。因為醫學條件限制,古代人壽命沒有現代人長。崇慶太后是個長壽的老太太,活到八十六歲,所以可以跟著兒子四處遊玩,兒子孝順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自己的身體也爭氣。
(2)精神上享盡尊崇
乾隆皇帝的孝,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尤其是禮數。他本人是早晚問安,無形中就抬高了老母親的地位,萬人之上,誰都不能相比。
我們就說說乾隆為老母親舉辦的六十大壽吧,真是要讓她享盡尊崇啊。
乾隆十六年,11月25日,乾隆舉辦崇慶太后六十壽誕慶典。皇太后住在暢春園(圓明園南),11月19日,皇太后去萬壽山遊幸,次日,從萬壽山進皇宮。
實際上慶典準備從春天就開始了。從萬壽山到京城的一路,分段預備,恭祝聖壽。各省進京,按照分派的地段,搭建經壇、戲臺等,「可仰承生母歡心」(《高宗實錄》)。城外自萬壽山,城內自西直門到皇宮西華門,沿途遍設彩棚。湖北省搭建的「黃鶴樓」,三層重簷,用玻璃做牆壁。在現代玻璃不算什麼,在古代,玻璃是奢侈品。廣東省搭建了翡翠亭,亭上的瓦用孔雀尾的翎毛,珍貴至極。
皇太后回宮之日(19日),在京文武官員、命婦、八旗子弟及親眷,皆盛服跪伏道路兩側,恭祝太后壽誕。25日,乾隆親作《慈聖萬壽九如頌》9章,書寫於屏風上進獻。在京文武官員俱晉升一級,宮廷內外的太監宮女、八旗兵丁皆有賞銀。真正是普天同慶,普天同樂!
所謂「洪福齊天」,崇慶太后是真的享受到了。
(3)物質上享盡榮華
乾隆皇帝的盡孝,是全方位的,無微不至的,吃穿住行等細節上面面俱到。
吃:有專門的廚師,按照太后的喜好烹飪。說白了,就是頓頓可以點菜吃。餐具是景德鎮御窯燒制,均是上等器物。
穿:江寧織造、蘇州織造和杭州織造是有名的三大織造,專辦宮廷紡織品,各地進貢的綾羅綢緞、精美繡品,崇慶太后是要多少有多少啊。
住:崇慶太后比較文藝,喜歡美景,她喜歡住在暢春園裡。暢春園在圓明園南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600米,佔地900多畝。是仿江南建造的園林景觀,亭臺樓閣不必說了,植物多樣,林間還散養著一些動物,景色宜人,十分適合居住。崇慶太后在這裡一住就是四十多年。
乾隆皇帝為慶祝老母親壽辰,還先後修建了清漪園(頤和園前身),改建了壽安宮,建造了萬佛樓。皇太后去世之後,乾隆下令製作了一座金髮塔,塔高147釐米,使用黃金、寶石、珊瑚若干。塔內珍存著太后的頭髮,安放在壽康宮佛堂內。
孝是中華美德。乾隆因其特殊的身份和權力,給了母親前無古人的孝敬。使得這位後宮普通佳麗,享盡人間榮寵,實在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