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科技公司企業興起辦公室退租潮—疫情催生矽谷遠程辦公熱

2020-12-28 家住美國1

今年4月的一個星期六,位於西雅圖的高科技初創公司Sound Commerce的幾位高管租了一輛U-Haul(即租賃拉貨車),把它開到他們在西雅圖的辦公室,搬走了公司的立式辦公桌、48英寸顯示器以及其他各種小配件和個人物品。兩天來,他們穿過小鎮,把物品送到員工的家和公寓,以使他們的僱員能夠在疫情期間遠程辦公。

疫情催生辦公業態漸變

由於冠狀病毒迫使非必要的員工就地居家避難,這家初創企業的20名左右的員工都已經居家工作了幾周,很明顯他們不會回去了。

儘管辦公室的租約將於7月31日到期,Sound Commerce執行長埃裡克貝斯特(Eric Best)表示,公司沒有延長合同期限,決定終止辦公室的合同。

貝斯特說:「我們對團隊進行了調查,絕大多數人認為,他們更喜歡呆在家裡工作。」「我們現在沒有做出任何長遠的決定。我們正在考慮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在團隊最大安全性和公司最大靈活性方面做些什麼。」

現在無論是在矽谷,還是在西雅圖、紐約和或者其他地方的科技中心,許多高科技執行長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房地產不是一筆值得的開支。那些從未打算完全分散的初創企業正在退租或尋找擺脫長期交易的方法,而更大的僱主則關閉設施,整合空間,並探索如何為僱員提供更接近家的靈活安排和選擇,以避免長途通勤。

今年5月,世界知名地產中介服務商世邦魏理仕(CBRE)預測,從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全美國每平方英尺的寫字樓租金將下降約7%。該公司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的空置率將從2020年前三個月的12.3%升至14.9%。今年以來,美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猛增,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州的感染人數繼續創下新高。

現在,Facebook、Twitter、Okta和Box等科技公司宣布將更永久性地轉向混合辦公的模式轉換。由於延長學校停課時間或縮短上課時間使遠程選擇成為必要,許多其他公司可能也會效仿。洛杉磯和聖地牙哥的官員周一宣布,學校將在秋季才開始網上教學。

在這樣一個不祥的背景下,預計短期內難以生產出疫苗,同時在家工作的上班族幾乎沒有離開的意願,在美國的許多地方,他們甚至沒有選擇的餘地。

Sound Commerce執行長埃裡克貝斯特(Eric Best)說,Sound Commerce省下的辦公成本相當於一到兩名全職員工的工資。他的公司的軟體為在線零售商提供實時數據,大約一年前籌集了650萬美元的種子期資金,現在在如何花錢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

貝斯特說:「我們可以放棄這個辦公空間,這對初創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或者僱傭更多的工程能力,這對初創企業來說更為重要。」

遠程辦公漸成趨勢

在全美國國範圍內,伊恩·懷特(Ian White)也在他的早期初創公司ChartHop做類似的計算,該公司為人力資源部門開發軟體。1月15日,懷特在布魯克林的WeWork公司籤訂了一份為期6個月的租約,租下一間約有15張辦公桌的辦公室

在獲得每月1.2萬美元WeWork會員資格的四分之一時間裡,懷特把9名員工全部送回家。研究小組很快就適應了遠程辦公的生活,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遠離人群時,人們開始離開紐約,前往不那麼擁擠的環境和房價低廉的地區。懷特和他的妻子和8個月大的嬰兒在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湖邊發現了一個Airbnb,他們在那裡住了兩個月,繼續可以遠程辦公。

與此同時,ChartHop的WeWork空間「只是坐在那裡收集灰塵,我們仍在為六個月的承諾而努力。」懷特說。

懷特說:「我要求WeWork做出任何讓步,但他們什麼也沒有提供,甚至連一點價格折扣都沒有。」「他們最後告訴我的是,如果我願意再籤12個月的承諾,他們會給我免一個月房租。」

相反,懷特沒有續租辦公室,租約到期他選擇了退租。由於業務仍在好轉,他繼續招聘,自公司關閉辦公室以來增加了7名員工。懷特說,他給員工提供了永遠在家工作的選擇,對於那些最終想回到辦公室的人,公司會在有意義的時候重新考慮這種可能性。

斯科特·奧恩(Scott Orn )說他從他的客戶群中聽到了這些軼事。他的公司Kruze Consulting為大約250家初創企業提供稅務、會計和人力資源服務。斯科特·奧恩(Scott Orn )查看了客戶的數據,得出結論:截至5月,一半的客戶取消了他們在WeWork上的支出,而26%的客戶減少了他們在WeWork上的開支。

奧恩說,他的公司總部設在舊金山市中心的WeWork,也讓租約到期後退租。

這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奧恩說。因為「至少當人們準備好回去的時候,你至少可以拿到超便宜的轉租。」

美國共享辦公室供應商WeWork發言人拒絕置評,但董事長Marcelo Claure最近向英國《金融時報》提供了積極的消息。

軟銀運營主管克萊爾(Claure)他表示,大型企業正在尋求更大的靈活性,並向辦公共享提供商尋求空間。過去一個月,萬事達、微軟和花旗集團等公司在共享辦公室WeWork上簽署了新的租賃協議。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軟銀運營主管克萊爾(Claure)表示該公司收入「在危機期間持平」,該公司現在準備在明年提前開始產生正現金流。

同行業的美國共享辦公室Industrious·公司的執行長傑米·霍達裡(jamiehodari)表示,該公司與WeWork競爭的時候也看到了類似的趨勢,包括Salesforce、Pivotal和services在內的僱主現在正轉向更為分散的模式。霍達裡說,租約流失率,即決定不續籤會員資格的公司比例,在3月底4月初達到峰值,但現在已經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Industrious已經開始與客戶合作開發一種更加靈活的模式,允許公司租用部分空間並根據使用情況付費。例如,一家公司可以每周在一個地方租用兩天的空間,在另一個地方租三天的空間,並且在這些時間和時間裡有固定數量的辦公桌。

霍達裡說:「大約8周前,公司告訴我們,一旦疫情消失並且解封,人們會想去上班,但沒有人願意一周工作五天。」「公司期望我們努力提供一定程度的靈活性。但是外面很漂亮。傳統上,房地產市場並不存在這種現象。」

近期,位於舊金山玩去的金融科技公司Credit Karma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局面。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去年籤署了一份橫跨奧克蘭市中心海灣大橋辦公區的106000平方英尺的租約。但Credit Karma的1100名灣區員工將於2020年開始遷移至奧克蘭辦事處,但預計整個遷移將在幾年內完成。當初大約100名住在某些地區的人將被允許留在舊金山的辦公室,以保持他們的通勤管理。

在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來襲後不久,這些計劃都改變了。該公司永久關閉了舊金山總部,只允許員工進來取藥品、自行車或貴重個人物品等必需品。每當員工重返工作崗位,奧克蘭將成為灣區唯一的辦公室,而那些原本留在舊金山的員工將可以選擇在家辦公。

Credit Karma的首席人力資源官Colleen McCreary說:「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開始不得不圍繞財務狀況做出一些更艱難的決定。」「我們決定現在全部併到奧克蘭。

儘管如此,Credit Karma在舊金山有六個樓層,每一層的租約也各不相同。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正在尋找出售這一空間的方法,這可能意味著必須為新租戶提供一些成本補貼。知情人士要求不透露姓名,因為談判是保密的。Colleen McCreary說,她沒有參與這些會談,也不知道細節。

隨機待變

隨著疫情帶來的高科技公司業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美國高科技公司提倡居家辦公。

Elevate Security是一家30人的初創公司,在加州伯克利和蒙特婁設有辦事處,該公司的租約將於6月到期,如果不再續租辦公室後,每月可為公司節省約1萬美元。

Elevate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羅伯特·弗萊(Robert Fly)表示,管理遠程員工存在挑戰。他說,試圖重現原先辦公環境的對話,並想辦法恰當地表達對出色工作的感激之情變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在公共環境中茁壯成長的人來說。

羅伯特·弗萊(Robert Fly)說:「剛開始的時候有點不適應,但現在我們已經清理了很多溝通和合作,我真的認為這樣會更好。」他說,每天午餐前後,隊員們都會在Zoom上進行15分鐘的伸展訓練。

當他決定不再續租時,Fly把公司的物品存放起來,並創建了一個電子表格,上面有所有可用的庫存,從電腦和視聽設備到沙發、桌椅。員工們在電子表格上記錄下他們要拿的東西,並讓同事們在一個空閒的渠道裡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拿東西來保持距離。

這些設備和家具最終可能會回到一間高級辦公室。或者不是。

「我們目前沒有積極尋找房地產的計劃。」羅伯特·弗萊(Robert Fly)說。「我無法預測大流行會發生什麼。新的現實可能是我們永遠保持距離,或者我們有兩到三個人的辦公中心。我們會隨機應變。」

相關焦點

  • 2020,矽谷開啟「疫情後大創新時代」元年
    源源不斷的上市潮和上市後不間斷交出的好成績,不禁讓人重新對矽谷燃起了各種希冀:那個用科技改變世界的矽谷,還沒死;意外爆發的新冠疫情,成為了矽谷的強心針,給了它改變的動力和土壤,讓它重新燃起了新的生機。 2020年,對於矽谷來說,必將是個疫情後創新時代的元年。
  • 美國疫情告急 矽谷關門!蘋果、谷歌等巨頭讓員工在家辦公!對A股...
    隨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世界巨頭公司業務受到影響,眾多知名的科技企業發出「在家辦公、取消出差」的通知。著名科技風投公司紅杉資本表示:「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間,一些公司已經出現增長率大幅度下降的情況。隨著病毒擴散的影響增加,一些原本處於正軌的公司現在可能面臨無法完成其2020年第一季目標的風險。預計純軟體公司受影響程度較小。」
  • 美國科技企業紛紛奔向二三線城市哪裡才是下一個「矽谷」?
    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多數科技公司都選擇關閉辦公室,並鼓勵員工遠程工作。現在,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已經宣布,即使疫情危機過後,他們也將允許許多員工居家辦公。新冠病毒的疫情表明,許多辦公室的工作可以遠程完成。與矽谷、紐約和波士頓等傳統科技熱點地區相比,美國其它地區的平均工資要低得多,因此各大公司都可以通過分散員工來節省資金。這種從傳統科技中心轉移的趨勢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當考慮在哪裡設立新辦公室或尋找新員工時,科技企業可能會更關注那些已經擁有成熟科技領域的地區。
  • 疫情期矽谷員工可遠程工作,但工資少了,你怎麼看
    疫情期間,逃離舊金山灣區並遠程辦公的科技工作者面臨著一個新的現實:減薪。過去幾個月,疫情動搖了員工可以固定在一處工作的傳統觀念,很多員工採取了遠程辦公的方式。相比在生活成本相對較高的矽谷,公司正在為員工未來遠程辦公制定減薪計劃。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調整可能會根據員工工作地點減薪15%或更多。
  • 逃離矽谷,奔向德克薩斯,馬斯克在想什麼?
    處在民主黨大票倉,矽谷一直被視作開外包容的代表,舊金山是美國最大的華人聚集城市。但為什麼在拜登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各大科技公司紛紛要逃離矽谷? 面對高科技公司的「投誠」,德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伯特在推特上自豪地表示:「德克薩斯州是名副其實的商業、就業和機會之鄉。我們將繼續吸引最優秀的人才。」
  • 疫情中,在線常態讓我們看到未來的微光
    矽谷始終在線,傳統行業加速轉型在這次疫情中,許多矽谷大公司幾乎可以說是無縫銜接到了線上工作。電商巨頭Amazon在疫情期間銷售額大漲,工程師們雖然在家工作,仍然很繁忙。在shelter-in-place的限制下,大部分企業必須接受員工在家工作的現實,卻沒有機會提前在流程、工具、政策等方面做好準備。美國國家製造業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 ,NAM)的調查顯示,有80%的製造業企業都認為疫情會對自己的經營狀況造成較大影響。
  • 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 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今年12月以來,美國頂級企業家和金融機構的最新動向,讓「逃離加州」和「逃離紐約」成為熱議話題。從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宣布搬離加州,到高盛集團考慮將更多業務遷出紐約,這些人和企業的選擇,反映出疫情對美國科技和金融等行業生態的影響:由於遠程辦公日益普及,低成本和稅收優惠地區變得更受企業和人才的青睞。傳統企業集聚區、中央商務區的重要性日益下降。
  • 盤點:美國矽谷、臺灣新竹等八大公認世界一流園區
    美國矽谷、中國臺灣新竹、印度班加羅爾、英國劍橋、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韓國大德、愛爾蘭、以色列等八個園區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園區的代表。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發展迅速,擁有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的產業領域,關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建立了一套適合園區自身發展的模式。      美國矽谷
  • 聚焦 | 美國科技新貴們背後的家族辦公室是如何運作的?
    與新三板和創業板不同,科創板的目標聚焦在更加成熟的高科技行業企業。提起高科技上市公司,很容易聯繫到美國的納斯達克。一些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比如:蘋果、亞瑪遜、谷歌、特斯拉,微軟……都是數一數二的超牛的科技公司。其創始人同時也是美國乃至全球數一數二的富豪。中國納斯達克版的上海科創板的推出,是否意味著又一次創富的浪潮?特別是與矽谷對應的新興科技新貴人群的崛起?
  • 從測溫員到數位化策劃人 疫情催生了這些新職業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俄羅斯《側面》周刊7月1日一期刊載題為《社交距離大使和測溫員——新冠疫情催生了哪些新職業》的文章,作者系俄羅斯經濟學家亞歷山大·克利申。文章梳理了新冠疫情以來,伴隨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全球出現的各種新職業。
  • ...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
    今年12月以來,美國頂級企業家和金融機構的最新動向,讓「逃離加州」和「逃離紐約」成為熱議話題。從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宣布搬離加州,到高盛集團考慮將更多業務遷出紐約,這些人和企業的選擇,反映出疫情對美國科技和金融等行業生態的影響:由於遠程辦公日益普及,低成本和稅收優惠地區變得更受企業和人才的青睞。
  • 1/10人口搬離舊金山 一個改變矽谷的大勢正在發生
    12月1日,從惠普拆分出來的企業軟體公司慧與宣布,將把總部從矽谷遷往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12月初,馬斯克在一次採訪中透露,他已經搬到了德克薩斯州,專注於特斯拉和他旗下的空間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此前,他已經將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私人基金會遷至奧斯汀(德克薩斯首府)。
  • 加州遭受新冠疫情衝擊,矽谷「戰疫」進行時
    只有攜手共同對抗疫情,才能一道走出困境。 矽谷全面停擺 中國已經逐步走出新冠疫情,目前重點轉向防範外來病例;而美國的疫情則剛剛開始爆發。或許現在的美國疫情,正處於在中國1月底的階段。
  • 中投顧問:疫情背景下遠程辦公行業的興起與發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遠程辦公短期需求爆發。同時,為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要求,有效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疫情擴散和蔓延,大部分省區市分別發布了企業復工時間通知。表1:省區市發布的企業復工時間計劃
  • 疫情催生「共享員工」潮:企業發展壓力緩解 流程及法務問題待解
    在此背景下,盒馬鮮生、步步高、順豐等企業引領的「共享員工」模式被催生:通過為暫時不能復工的企業、商戶的員工提供短期工作機會,在「用工荒」壓力下迅速獲得自身發展需要的勞動力,也為其他企業和員工提供渡過難關的機會,以期解決接收方的「用工荒」難題和緩解輸出方「復工難」多重壓力。
  • 思想界|遠程辦公+網絡授課:疫情將如何改變未來的勞動者與教育業?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矽谷科技公司探索遠程辦公常態化和在線高等教育。Facebook宣布十年內半數員工有望永久遠程辦公:員工得到了自由,又失去了什麼?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持續至今,各國政府採取了嚴格的社交隔離措施,數以億計的職場人被困家中,從事著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遠程辦公。
  • 舊金山灣區租金大跌 掀起「搬離潮」
    這些綜合趨勢表明,美國最昂貴的城市租金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nbsp&nbsp&nbsp&nbsp科技公司工作模式的轉變激發搬離潮&nbsp&nbsp&nbsp&nbsp分析指出,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涉及科技企業的工作模式轉變。
  • 去不了矽谷?那就到深圳!來深圳「矽谷之窗」學習創新生態吧!
    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新興產 業投資機構,主要投資於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先進位造、航 空航天、生命科學等高科技高成長公司。我們擅長發現價值,80% 以上的所投公司我們是首輪投資機構和重要股東;我們陪伴企業 全生命周期成長,70%以上的公司拿到後續融資,甚至已經登陸 資本市場、成為行業巨子。
  • 美國掀起企業破產潮 零售商、能源公司和其他企業已經受到重創
    新冠肺炎大流行正在美國掀起企業破產潮,成千上萬的零售商、能源公司和其他企業已經受到重創。根據法律服務公司Epiq Global的數據,截至6月30日的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3600家美國企業申請破產保護,比去年同期激增26%。僅在6月份,隨著美國各地疫情反彈,經濟復甦陷入停滯,美國企業破產申請比上年同期激增了43%。
  • 遠程辦公能否成為未來趨勢?| 思客問答
    由此可見,儘管此次疫情給社會帶來巨大衝擊,但也一定程度上催生遠程辦公需求的集中爆發。遠程辦公的理念從何而來?此次疫情之下呈現哪些特點?能否成為未來趨勢?不難看出,「遠程辦公」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源自實際生活、由突發事件導致突然加速且進一步催生壯大的理念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