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震撼的歷史記錄大片 | 【地球脈動】附視頻!

2021-02-15 分享奇蹟分享愛

10年後《地球脈動II》來了,全新紀錄片特別採用4K攝影機拍攝製作,部份鏡頭用無人機拍攝及遠程控制拍攝技術,這意味著畫面的每一幀都美成壁紙。在真實到令人窒息的內容之外,畫面、旁白、配樂,每一個部分都堪稱精緻。上線之後,豆瓣文藝青年們一度給出了高達10分的滿分,可是更多的網友卻說:其實我願意給11分!

《地球脈動II》 

一位心中靜水流深的老人,也將一生貢獻與此。

David Attenborough 大衛·愛登堡是英國生物學家、博物學家、英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主持人及製作人。多年來他用腳步丈量我們生活的這個美麗星球,製作出了一系列高水準的紀錄片,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藍色星球》(The Blue Planet),《活力星球》(The Living Planet)及《生命之源》(The Trials Of Life)等……

從1950年代開始在BBC的紀錄片裡擔任解說。愛登堡爺爺的解說是那種能讓你回憶起小時候,痴迷地聽著爺爺講故事的時光。就像Twitter網友說的:如果愛登堡是你的爸爸,那你到50歲的時候一定還想聽睡前故事(^_^)。

如今,他已經90歲了,但他內心仍然充滿激情,對自然痴迷熱愛,他的腳步從未停歇。這一次的《地球脈動Ⅱ》由David老爺子監製,仍由其親自解說!《地球脈動Ⅱ》也有可能成為他的謝幕之作。

《地球脈動Ⅱ》配樂也是大師級的作品

在整部紀錄片中,由Hans Zimme監製的音樂,為《地球脈動》寫下四十九段標題交響曲。

而由他配樂的電影超過一百五十部,包括《雨人》、《獅子王》、《珍珠港》、《盜夢空間》、《小王子》、《超人》、《蝙蝠俠》、《功夫熊貓》、《星際穿越》等,可見BBC對這部紀錄片的重視程度和精益求精。

6小時紀錄片的背後,是2000多個日夜的汗水

第二季以超清技術(UHD)拍攝,大量運用無人機和更加成熟的攝影機穩定技術……多小的動物都能被清晰捕捉到。還有各種黑科技,比如在金雕身上綁攝像機,從而獲得鳥的視角來俯瞰雪山。

為了能給觀眾提供絕佳的金雕視角,將一個微型攝像機綁在鳥背上,並讓世界冠軍級的滑翔傘運動員用特殊的降落傘從山上滑下,來拍攝這種身臨其境的鏡頭。

光有科技還不夠,攝製團隊歷時2089個拍攝日,歷經117趟攝製之旅,走訪40個國家,用了42位攝影師,才拍出這些震撼人心的畫面。

為了拍攝《草原》一集,工作人員在兩年時間內駐紮在奧卡萬戈三角洲露營長達五個月之久,拍攝沼澤雄獅獵捕非洲岬水牛的鏡頭。他們身處險境之中,不但衣服被劍葉草劃了個稀巴爛、身上被蚊子咬了個遍,而當他們赤腳趟進沼澤地時,有致命危險的鱷魚就在他們腳下。

可以說,Planet Earth中每一個撞擊心靈的畫面都是攝影師們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來的。如若不是心中的那份執著和著迷,又怎麼會將自然之美、地球之魅完美的呈現。

這一季拍攝中,令製片人最深刻難忘的便是對雪豹的拍攝過程。

雪豹,在高原地區距離人類最遠,最神秘的物種。它站在整個青藏高原生物鏈的最頂端,在整個野生動物的科研界,對這種動物的認知甚少。

20多年前,鑑於從來沒有人拍攝過這種野生動物,團隊考慮過拍一個有關雪豹的系列。但是隨著研究和討論的深入,大家卻發現實現想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最主要的問題是拍攝設備跟不上,最後只能懷抱遺憾的放棄。

這一次,《地球的脈動 II 》 的團隊又一次把目光瞄向了雪豹。他們動用各種自動感應拍攝小型攝像機的高科技,把攝像機放在絕壁上雪豹可能經過的各個角落,守候了整整幾個月。

在布設了無數自動感應攝像機的守株待兔下,終於,他們拍到了無與倫比的畫面。

雪豹無比的接近攝像機,從觀眾角度看,就好像雪豹從自己面前經過一樣……

科技的革新,使得BBC帶著這些先進的設備,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讓大家能更深入的了解這個自然世界。

必須說的是《地球脈動 II》是最早完全以 UHD 和 HDR 技術播放的節目之一。

如果擁有頂級的播放設備,你將細緻地看到墜在科莫多巨晰嘴邊的大團黏溼唾液,以及四隻雪豹齊聚攝像機前的場面,再配上世界級大師所創作的管弦樂,這種體驗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

再看一些精彩畫面:

它就是《瘋狂動物城》中動作超慢的「閃電」先生——侏三趾樹懶

逗比的棕熊


它可不是七上八下的猴子,它是一隻飛行的蜥蜴


小企鵝出生後,必須由父母輪班守候,一個出海打魚,一個帶娃防鳥。上有飛鳥盤旋,下有驚濤拍岸


求生從來不易,何況浪急巖堅

回來後,還要走上好幾裡地,在茫茫鵝海中,辨音識聲,尋找自己的家人


擁有精緻妝容的五彩犀鳥


迷人的熱帶島嶼讓人心曠神怡


無人機高空航拍,從皚皚白雪到荒涼沙漠


4K高清攝像機,捕捉150萬隻企鵝的震撼場面

觀影說明:

《地球脈動II》共分為群島篇、山地篇、熱帶雨林篇、冰天雪地篇、人與動物的城市和諧生活篇等6個部分,每一篇都讓人驚嘆不已,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沉浸其中去了解這個星球。

紀錄片6個系列目前在騰訊視頻上可以觀看,其中最後一集《城市》需要成為VIP會員才可收看(小編覺得也很值)。因微信平臺有連結限制,本文中只能加入三個視頻,其他幾集請自行搜索觀看(有超清及藍光版本)。

第一集《島嶼》

看完之後,再送一個《地球脈動II》幕後故事——執導人David Attenborough 大衛·愛登堡。

他是英國「國寶」

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

59歲時被授以爵位

是大英博物館、皇家植物園、

國際自然基金會的託管人

而他也曾被起重機吊起在雨林上空

曾被眼鏡蛇噴過毒液

曾被蘇格蘭松雞扇倒

耄耋之年

他仍能乘坐熱氣球

飛越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

還能吊在樹上,講解飛蛙

是什麼力量

讓90高齡的他仍能堅持至今呢? 

愛登堡與自然的結緣起於7歲

那時的他幾近痴迷

收集了很多鳥蛋和化石

10歲就積極參加著名自然學家

Grey Owl的講座

高中畢業,在劍橋大學

他依舊選擇自然相關的專業——

自然科學


1958年1月4日,愛登堡向查爾斯王子和安妮公主介紹鳳頭鸚鵡

進入BBC

他的工作核心仍是自然:

節目《動物、植物、礦物》

和《動物圖鑑》

不過,他對這份工作並不滿意

出於節目需要

動物們被迫離開它們的棲息地

在氣氛高度緊張的攝影棚裡戰戰兢兢

因此,他總想著

該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 

在BBC任職期間

他瘋狂大補自然歷史知識

28歲這年

由他擔任製片人的《動物園探奇》問世

攝影團隊得以走出演播廳

去往全球各地拍攝各樣的野生動物畫面

對於BBC和愛登堡來說

這部紀錄片是裡程碑式的存在

因為它

BBC建立了自然歷史項目

現代自然紀錄片拍攝有了準則:

在野外要遠距離拍攝野生動物

 此後,有了《人類的攀升》、

《文明的軌跡》、

《植物私生活》

……

而愛登堡的腳步似乎從不停歇

離開BBC之後

他作為一名自由作家

開始自己撰寫和製作電視節目

《與愛登堡向東進》記錄了

在印度尼西亞的人類學研究

《部落之眼》探尋世界各地的部落藝術


在澳大利亞紐幾內亞,愛登堡的團隊們給當地的部落送去禮物

如果沒有他

有些完全與世隔絕的部落

根本就不會被人所知

為了將自己完全沉浸部落中

他和原始人一樣

除了一塊腰布,其他什麼也不穿 

而他真正的巔峰在50歲:

《生命的進化》

為了這部紀錄片

愛登堡的團隊幾乎走遍全球

運用了當時最尖端的攝影器材

讓世界範圍內的野生動物影像

出現在每戶家庭的電視機上

那一年,5億觀眾知道了這麼一個名字:

大衛·愛登堡

載譽無數、名聲正盛

他依然選擇五年磨一劍

全心投入高清巨製野生動物紀錄片

《地球脈動》

而如今,十年寶劍方出鞘

他的紀錄片作品採用的

都是最先進的攝影器材

從彩色電視節目到3D技術

他永遠走在技術的前列

但事實上

愛登堡可不是一位科技發燒友

他不會開車

連用手機接電話都感到困難

然而,卻在客廳裡擺著

一臺50英寸的三維電視

他說,雖然自己被科技束縛

但卻熱切地希望

能通過科技向公眾展示奇蹟 

如果沒有愛登堡和他的團隊的堅持

也許很多普通人一輩子

也看不到這些珍惜生物

2001年,人們第一次在屏幕上

看見深海裡成千上萬的奇景

第一次知道小飛象章魚是怎麼活動的 

他說,感謝這個時代

能實現他們心中所想 

從冰天雪地的兩極到炙熱的火山口

從荒蕪的撒哈拉到生機盎然的雨林

愛登堡的足跡似乎無處不在

他熱情洋溢

將這個絢爛的世界呈現給公眾

年齡的增長似乎並不能阻止

愛登堡無畏的步伐

如今,他仍然各處旅行

各處拍攝、各處解說

去年,他的團隊在澳大利亞海岸潛至300多米

去拍攝大堡礁不為人所知的一面

打破了這個區域的潛水記錄

而他已經步入90高齡了

是否難以置信?

歲月似乎沒有留下過多痕跡

或許是常年與動植物相伴

他的身上透出一股

親切而充滿活力的氣息

BBC節目主持人Michaela Strachan說,

很多人都不喜歡我們

但幾乎沒有人不喜歡愛登堡

 愛登堡的一生可謂是大寫加粗的傳奇

他創造了很多個「最」:

2014年,他被投票選為

英國最值得信賴的公眾人物

他是可記載的旅行路程最長的人

他是登上北極中的人最年長的

 愛登堡說,

如果人們不了解自然

那麼就不會去拯救自然


2015年愛登堡和歐巴馬見面,討論氣候問題

他的初衷只是單純地

享受觀察自然世界的過程

然而,逐漸地,他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這些動物和棲息地正面臨著

前所未有的威脅

他的紀錄片要用一個巧妙的角度

去說明當前的環境問題

向人們展示一個真實的自然世界

啟發人們自覺去維護周遭環境

(文章來自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

=======傳播正能量=======

未來不屬於有錢人,更不屬於沒錢人,是屬於有能量的人,要向有能量的人靠攏。每個人的生活都一樣,在細看是碎片,遠看是長河的時間中尋找著幸福,尋找著能夠讓自己幸福的一切人事物。這一切富足是在身心安寧中自然擁有的,是在身心靈合一狀態下獲得的,身心靈合一的狀態應該是安康、安心、安穩、安詳、安定、安全、愉悅的!

就讓我們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愛、喜悅、自由和感恩裡!

◎ 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可以發送給更多朋友一起成長!

◎ 感謝關注「分享奇蹟分享愛」公眾平臺!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或者打開微信-朋友們-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輸入"chengsf100"。或者掃描二維碼。

◎ 個人微信:打開微信-朋友們-添加朋友-搜號碼「16014608」

◎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關注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sf999

◎ 音頻資料敬請關注「行雲之聲_中國」喜馬拉雅電臺

相關焦點

  • 一部震撼的歷史記錄大片 | 【地球脈動】附視頻
    2006年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一經推出就被奉為經典,收穫了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10年後《地球脈動II》來了,全新紀錄片特別採用4K攝影機拍攝製作,部份鏡頭用無人機拍攝及遠程控制拍攝技術,這意味著畫面的每一幀都美成壁紙。
  • 直擊心底的震撼!BBC《地球脈動II》全球同步首發!
    10年前,一部《地球脈動》的出現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
  • 比大片更值得觀看的BBC紀錄片《地球脈動2》
    2006年BBC 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I》一經推出就被奉為經典,收穫了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 實現了自然類題材記錄片的一次質的飛躍,被稱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 一部震撼心靈的BBC紀錄片《地球脈動》,驚嘆生命的真諦,紀錄片只服BBC
    2006年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一經推出就被奉為經典,收穫了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這一次的《地球脈動Ⅱ》由David老爺子監製,仍由其親自解說!《地球脈動Ⅱ》也有可能成為他的謝幕之作。
  • BBC《地球脈動II》丨享譽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
    2006年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一經推出就被奉為經典,收穫了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這一次的《地球脈動Ⅱ》由David老爺子監製,仍由其親自解說!《地球脈動Ⅱ》也有可能成為他的謝幕之作。
  • BBC紀錄片丨《地球脈動》,驚嘆生命的真諦,震撼心靈!
    2006年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一經推出就被奉為經典,收穫了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這一次的《地球脈動Ⅱ》由David老爺子監製,仍由其親自解說!《地球脈動Ⅱ》也有可能成為他的謝幕之作。
  • 《地球脈動II》最值得看的紀錄片!
    每一個生物都是地球的居民, 我們有責任保護我們的環境,一起生活,這也是素友們喜愛的話題。  除了《地球脈動 第一季》,他擔任主演的還有 《獵捕 The Hunt(2015) 》《 生命故事 Life Story(2014) 》《冰凍星球 Frozen Planet(2011)》,均分都在9.7分以上。經驗豐富的他,加上BBC這個強大的靠山,十年後磨出了第二季。
  • BBC記錄片:地球脈動2、雄偉高山
    而有這樣一種劇,看完後你心裡反而會感到後怕:因為它太震撼了。      震撼到讓你突然意識到,如果你當初沒有鼓起勇氣打開第一集,耐心看完前5分鐘,你就會和這樣一部絕世好劇失之交臂.豆瓣9.9分!       由獲多項國際紀錄片大獎的《藍地球》原班人馬拍攝製作,這是對地球空前絕後的禮讚。本節目對地球生物多元性做了一次權威性的觀察。以空前絕後的投入製作拍攝長達四年時間,創自然電視史的新記錄。
  • 騰訊視頻全網獨播《地球脈動Ⅱ》,紀錄片或成視頻網站下一個風口?
    耗數年斥巨資,用一絲不苟的的態度記錄最真實的畫面,將自然之美、地球之魅完美地呈現。
  • 經典電影紀錄片 | BBC神級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二季,驚嘆生命的真諦,震撼心靈!
    編者語:《地球脈動》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敬請閱讀。  2006年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一經推出就被奉為經典,收穫了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
  • 《地球脈動》觀後感8篇
    看完了《地球脈動》,我了解了許多東西。到現在,我才發現地球是多麼奇妙啊!  《地球脈動》觀後感【3】  最近在看一部紀錄片,它的名字叫地球脈動(PLANETEARTH)。  實際上,「地球脈動」是五張碟片,但是它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後面再加上五千萬個非常)的好看!
  • 在家就能製作「地球脈動」一樣的神級大片
    如果只是遊覽世界還不能滿足你,想記錄下你完整的「地球旅行」,谷歌還有更強大的工具。用過它的攝影師航拍師們,都想燒掉手中的無人機了!法國電視紀錄片導演Victor Rault利用Google Earth Studio製作了這支關於我們星球的電影,請享用~片中涉及了世界各地壯麗震撼的自然場景,並最終通過渲染達到更高清,更為真實的畫面效果,酷似BBC《地球脈動
  • 創造世界奇蹟的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地球脈動1》於2000年開始拍攝,BBC投入了約7000萬人民幣,130人的龐大攝製隊伍,走遍62個國家,歷時五年拍攝,2006年正式播出,震撼全球。該片據《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是一部充滿了愛的地球風光片。
  • BBC紀錄片推薦 《王朝》《地球脈動》《藍色星球》《地球的力量》
    本片描述了構成地球歷史的幾個重大事件,它們使生命得以在地球上繁榮,每一集將揭示一種不同的、對地球演化起到關鍵影響的作用力——包括:火山, 海洋, 大氣層以及冰層。根據「稀有地球」理論,地球在宇宙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性,使得生命可以在這裡幸運地產生和繁衍,它為生命提供了完美的生存條件。地球脈動
  • 電影視界|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BBC投入了約7000萬人民幣,130人的龐大攝製隊伍,走遍62個國家,歷時五年拍攝,2006年正式播出,震撼全球。《地球脈動1》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幅關於地球、環境、自然萬物的恢宏畫卷。 10年後,《地球脈動2》強勢歸來,2016年11月《地球脈動2》正式上線,這季BBC更是首次採用全程4K高清攝像機進行拍攝,走遍40多個國家,拍攝時間長達三年。
  • BBC史詩紀錄片: 《地球脈動 Planet Earth Ⅰ/Ⅱ》(震撼心靈!強烈建議收藏觀看)
    2006年BBC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一經推出就被奉為經典,收穫了艾美獎、皮博迪獎等34項大獎。這部享譽全世界的自然歷史紀錄大片,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地球脈動Ⅱ》(2016)這一次的《地球脈動Ⅱ》由David老爺子監製,仍由其親自解說!《地球脈動Ⅱ》也有可能成為他的謝幕之作。
  • 豆瓣驚現10.0滿分佳作 《地球脈動2》到底好看在哪裡?
    為一個影迷你可能經常聽說「豆瓣高分電影」,一般一部電影的豆瓣評分能達到9.0基本可以被列為佳作一類。但是我們卻極少聽說「豆瓣滿分電影」,這兩天就出了這麼一部讓看過的人挑不出毛病的紀錄片《地球脈動2》。嚴格意義上講《地球脈動2》並不是一部電影,它是一部由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BBC)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
  • ...bbc|life|王朝|紀錄片|地球|地球的力量|荒野間諜|地球脈動2...
    這麼難得的充電時光,就來通過這些神級紀錄片讓孩子足不出戶就遊覽全世界甚至宇宙的大好風光,通過看視頻輕鬆的方式來學習歷史、藝術、科學等知識,讓孩子的眼界見識從此提升不少。《地球脈動》出品時間:2006-02-27豆瓣評分:9.7分2006年BBC出了一部直到如今都被很多人奉為絕對經典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這部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討論,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
  • 《地球脈動》感受生存之美——觀BBC紀錄片製作團隊精良作品有感
    本期主播徐菽杋現如今日劇韓劇美劇充斥著電腦屏幕,動漫綜藝遊戲佔據著網絡娛樂,紀錄片似乎已經淡出了大眾的視線,從而成為小眾人群淨化視野認知世界的心靈之旅,而優秀的紀錄片背後的製作團隊付出難以想像的艱辛,只為給受眾奉獻出一場震撼創意的視覺盛宴,精益求精,精彩絕倫。
  • 紀錄片推薦--地球脈動第二季
    《地球脈動第二季》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16年11月6日在英國首播。      《地球脈動第二季》將運用同樣的前瞻性思維,在三年中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了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