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華蘭高嫁,伯爵府為何選擇了一個通判家的女兒做媳婦?

2020-12-22 影視控

《知否》中,尚未出閣少女的婚姻,往往與利益有關,兩家人結親,實則是利益的交互,家世和站隊都是婚姻中必須考慮的因素。

華蘭雖然是盛家嫡出的大小姐,但盛紘當時僅僅為六品官員。

袁家則是忠勤伯爵府,按照身份來說,兩家實際並不對等,華蘭的出嫁屬於高嫁,為何兩人的這段婚事能夠成呢?

其一,從兩家的背景來看。

袁家,雖有忠勤伯爵的名聲,但實際上已經徹底落魄,這點從王大娘子與盛紘之間就華蘭議親時的對話可以看出,一個僅僅是六品的官員都知道袁家不過是維持著一個伯爵府所謂的體面,這證明袁家是真的處於最末流伯爵的狀態。

自古以來,若皇位站隊選擇的好,意味著一個家族未來的百年昌盛,可若是遲遲不站隊,雖然不會被新帝追究,但也不會加以重用。袁家當初就並沒有站隊,不支持就不重用,漸漸的袁家退出了權力中心,不復往日的榮光。

同時,華蘭議親的是袁家的二公子,袁文紹,伯爵一位雖然是家世傳承,但在袁家,基本上已經默認是由大公子繼任。袁文紹作為嫡次子,他的成就是未來自己奮鬥出來的,華蘭雖然嫁入了伯爵府,卻當不成伯爵夫人,未來能否享受榮華富貴,是要看丈夫是否努力,伯爵府不過是個虛名而已。

盛紘,當時正處於事業的上升階段,六品小官看似不起眼,但盛紘卻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盛家的蒸蒸日上與袁家的衰敗落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盛家是一個標準的書香門第,名聲極好,宋朝之時,崇拜讀書人,風骨與名譽是盛家最為出名的兩樣東西。袁家以武出身,若能夠和盛家結親,實則是再合適不過,借盛家的名聲提升自家,袁家選擇與盛家結親,正是看中了盛家的家風和盛紘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其二,從家中的具體情況來看。

袁家,由於落魄,退出中心權力圈後,與其位於同一檔次的皇親貴族以及家族,都看不上袁家。所以,袁家若想要給袁文韶娶親,自然要將標準降低。

袁家被諸多家族避諱有一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袁家的當家主母,脾氣差,暴躁,蠻橫無理,並非一個好相處的人,關於這件事情全京城都有所耳聞。若與袁家條件差不多,聽到這一傳聞後,必定不會忍心將女兒嫁入袁家受苦。

從劇中可以看到,華蘭在嫁入袁家後,過得並不好,被婆婆刁難,立規矩,讓其用自己嫁妝填補家中虧空。若非華蘭的丈夫一向信任並保護她,恐怕她會是一個悽慘的結局。幸虧,有明蘭給華蘭支招,使計謀,讓自己公公納妾,自己的丈夫出現問題,婆婆自然也就沒有功夫去找華蘭的麻煩。

盛家的家中情況,可比袁家好太多了,雖然盛紘的官並不大,但盛府中可有盛老太太坐鎮。盛老太太是勇毅侯的嫡女,自幼受盡嬌寵,若非是她喜歡盛老太爺,以盛家的身份,是根本就配不上盛老太太的。

在老太爺去世後,盛老太太是可以完全不管盛府的狀況,回家,以她的條件改嫁並不是難事。可她卻並未選擇拋下混亂一片的盛府,親手將妾室生育的盛紘帶了出來,讓本該破敗的盛家重新煥發活力。

盛老太太在京城的名聲雖然不顯,但從吳大娘子,齊家的郡主娘娘對她的態度,就足以看出她的地位。

袁家與盛家結親,自然就搭上了盛老太太這條線,當初墨蘭做出與梁唅私通一事,最終吳大娘子同意讓墨蘭進門,不也是看在盛老太太的面子上。本質上來說,在外人眼中,盛家高攀了袁家,實際上從兩家的實力來說,這場婚事本就是對等的,兩家都在彼此身上選擇了對方所需要的東西,形成的一場利益結合。

其三,華蘭與袁文紹的性情。

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她是盛紘的第一個女兒,也是王大娘子的第一個女兒,王大娘子,她的父親是當朝的一品官員,內閣的大學士,赫赫有名的人物,袁家娶了華蘭,相當於間接和王家有了聯繫。

更何況,華蘭是盛老太太帶在身邊教養長大的,盛家,被盛老太太親自撫養的一共有兩個人,華蘭和明蘭。也許大多數人都看到了明蘭的機智勇敢,獨立自信,實則華蘭,也是一個標準的天之驕女。她的琴棋書畫,女工等無一不精通,溫柔大方還善解人意,絕對是婚嫁的一位極好的人選。

華蘭在嫁入袁家後,也將袁家的內務打理得井井有條,袁家娶了華蘭絕不是一件吃虧的事情。

更加重要的是,盛家曾經是商賈世家,最不缺少的就是錢,本身華蘭與袁家二公子的婚事是高嫁,為了給華蘭在婆家的底氣,華蘭的嫁妝拿出了十裡紅妝,風風光光地出嫁。可惜,這門婚事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婚後華蘭受到婆婆的百般刁難,自己的嫁妝被用來補貼家中的虧空,光鮮亮麗的表面背後是滿滿是傷痕與悲痛。

袁文紹,這個人,盛紘的眼光不錯,他的確是一個上進又努力的人,對待華蘭也很好。可惜,他擁有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家庭背景。

在袁家,袁文紹遠不如自己的大哥受母親寵愛,華蘭嫁入袁家後,婆婆就尖酸刻薄,又逼迫華蘭將自己的嫁妝補貼家用。每次華蘭回門,可看出她憔悴的樣子,但因盛家與袁家結親,畢竟是高嫁,心疼女兒的王大娘子也無法說什麼。

本質上來說,若華蘭不選擇嫁給袁文紹,她或許過得會比現在要幸福很多,她的這場婚事,實則是在給盛家以及未來的弟弟妹妹們鋪路。這場婚事,對於盛家來說,與伯爵府成為親家,對袁家來說,有人能夠填補家中的虧空,兩方都藉此獲利,唯一悲劇的大概只有華蘭了。

相關焦點

  • 《知否知否》如蘭下嫁寒門,墨蘭嫁入豪門,為何如蘭比墨蘭幸福
    盛如蘭,是盛家嫡出的千金小姐,她愛上了寒門舉子文炎敬,並放下虛榮堅持嫁給了心上人;而庶女墨蘭,卻被伯爵府的梁六公子喜愛,「鯉魚躍龍門」般的做了伯爵府的六兒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段對比,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可謂十分經典,讓人感慨姻緣交錯,命運無常。
  • 知否:盛家三個女兒高嫁,低嫁的嫡女如蘭反而給盛紘帶來了讚譽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時代大背景是宋朝,在這一時期,中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重文輕武時期,文官清流備受推崇,而武官即使官位在高,也感覺不如文官有面子,所以電視劇裡武將出身的國公爺家的齊衡會立志參加科舉。經過原著改編的顧廷燁前期也是一心希望通過科考改變命運的,科舉失意,一度讓顧廷燁失落不已,把自己放逐在江湖,直到經過盛明蘭的一番勸導,才決心以武力報效國家。
  • 知否:華蘭的夫家好歹是個伯爵,為何看中通判家閨女,原因有3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視劇,出品單位是正午陽光,畫面精緻、劇情精彩。主要圍繞著盛家六女兒盛明蘭展開敘述,劇中反映了很多現實。 明蘭是盛紘的第六個孩子,她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和三個姐姐。電視劇的開端,盛家就在嫁女兒,嫁的不是旁人,正是盛紘的嫡女華蘭。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袁家為何選小通判家的女兒華蘭做兒媳?
    在影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第一集,華蘭嫁給袁家時,正是袁家最落魄之際,華蘭十裡紅妝嫁進伯爵府,雪中送炭最難能可貴。而且盛家雖然官位不高,軟實力卻匹配得上伯爵府!不信你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中,盛家的四個女兒,除了如蘭下嫁了文炎敬外,其他三個女兒均是高嫁。
  • 知否中盛紘四個女婿,文炎敬被稱鳳凰男,他和如蘭發生什麼?
    知否中盛紘四個女婿,文炎敬被稱鳳凰男,他和如蘭發生什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步步高升的盛紘大人有四個人人羨慕女婿,大女兒盛華蘭女婿袁文紹、四女兒盛墨蘭女婿梁晗、五女兒盛如蘭女婿文炎敬、六女兒盛明蘭女婿顧廷燁,不是達官顯貴就是後起之秀,盛紘的仕途之路也就更加步步高升了。
  • 知否:盛如蘭的結局是什麼?嫁給文炎敬是她最正確的選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代社會家庭題材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盛家的幾個姑娘誰最幸福?大姐華蘭,為人聰慧,卻在婆家也是受盡了婆婆的氣。
  • 《知否》原著:顧候女兒結局美滿,嫻姐兒嫁梁府,蓉姐兒嫁常年!
    》中顧廷燁也算的上是有兩位女兒的,這兩位女兒的結局也算是比較美好的,實際上蓉姐兒才是顧廷燁的女兒,嫻姐兒是顧廷煜唯一的女兒,侯府的嫡出大小姐,但在顧廷煜死前把嫻姐兒委託給了顧廷燁夫婦照顧,顧廷燁和明蘭都是有情義的人,把嫻姐兒當自己的女兒一樣撫養長大,而蓉姐兒也是顧廷燁唯一的女兒,儘管她是一個庶出,但是顧廷燁夫婦還是把她視為掌上明珠,她們的一生都還是挺好的,婚嫁也都還不錯,下面就讓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她們的婚嫁吧
  • 《知否》從孔嬤嬤對盛府四個蘭的責罰,可看出四人此後的命運如何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孔嬤嬤是被盛老太太邀請至盛家給準備嫁人伯爵府的長孫女盛華蘭教禮儀學規矩。不過孔嬤嬤來一次非常不易,為了物盡其用,盛老太太順帶讓盛家其他三女盛墨蘭、盛如蘭、盛明蘭跟著蹭課。
  • 《知否》告訴你:娶妻當娶盛明蘭,嫁夫當嫁盛長柏
    電視劇也從側面交給了我們一個道理:現代婚姻社會,娶妻當娶盛明蘭,嫁夫當嫁盛長柏。只有明大理,心地善良、有責任心,有格局的女人才能使男人的好幫手;同樣,一個理解妻子,尊重妻子,時刻護著妻子的男人才是女人值得嫁的好男人。02婆媳矛盾是幾千年來的傳統問題,也是現代女性最不能忍受的問題。婆婆的刁難或者媳婦的霸道總是弄得整個家庭雞飛狗跳,上下不得安寧。
  • 知否中,盛家四個女兒誰嫁的最高?小公爺與顧廷燁,誰更尊貴?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的四個女兒中,除了如蘭之外,其他三人都算是高嫁了,那誰嫁的更高貴一些呢?
  • 知否:華蘭如蘭明蘭墨蘭,誰是盛家女兒中最大的潛力股?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的老爺有四個女兒,分別是華蘭,如蘭,明蘭,墨蘭,那麼這四個女兒誰是盛家女兒中最大的潛力股?1-華蘭謹慎持家華人自小養在盛家老太太身邊,所以知書達理,能盤算有謀略。她的父親為了前程把她高嫁給伯爵府。
  • 《知否》:為什麼林小娘覺得墨蘭配得上伯爵府
    華蘭是盛家嫡女,嫁到伯爵府做大娘子,所有人都認為她高攀了,而且在婆家經常受氣。墨蘭只是庶出,可林小娘卻覺得自己閨女配得上任何人。剛開始想著配小公爺,後來又想著伯爵府梁六郎也不錯。梁六郎的伯爵府比華蘭嫁的伯爵府更有錢,如果墨蘭嫁了,那不是高攀,簡直是一步登天。
  • 知否:原本恨透明蘭的墨蘭,為何在她發瘋時,悄悄紅了眼眶?
    導語:《知否》中明蘭和墨蘭雖然是兩姐妹,但卻是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物,明蘭低調收斂,從不逞強出頭,能不惹事的就一定不會惹事;可墨蘭完全是相反的,她不僅僅爭強好勝,還會耍一些小聰明。墨蘭之所以會變成這個樣子,大部分的原因都是自己的母親林噙霜,林噙霜從小就給墨蘭灌輸要出人頭地,嫁入豪門的思想,讓她在所有事上都要超過自己的妹妹,要比自己的妹妹過的更好。但是在後來看見自己的妹妹明蘭在街邊發瘋時,又偷偷的心疼起來,還紅了眼眶呢?下面就由我來為你講解一下吧!
  • 知否:盛家的3個女兒,為何結局如此不同?明蘭為何成功逆襲?
    這樣做,雖然在禮教很重的宋朝,被人所不齒。但是,在面對殘酷的生存面前,所謂的禮教也不過是一塊隨時可以被丟棄的遮羞布。為了保證自己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林噙霜害了明蘭的生母,為了能讓自己的女兒墨蘭可以嫁入伯爵府,不惜讓自己的女兒重走自己的老路,在寺廟私會伯爵家的五公子。
  • 《知否》:如蘭下嫁文炎敬,是女人一生做的最傻的事
    《知否》裡面,盛老爺生有4個女兒,取名分別是華蘭、墨蘭、明蘭和如蘭。姐妹4個當中,論婚姻質量,如蘭是最低的。如蘭嫁給了文炎敬,是如假包換的下嫁。在我看來,如蘭當時完全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完全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做了選擇。因為,婚姻是經過多方面合算、權衡的決定,是理智決定後的一種結果。
  • 《知否》原著:文炎敬攜如蘭去往泉州生活,墨蘭終究是後悔了!
    這俗話說得好「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在「嫁錯郎」這件事上,《知否》裡墨蘭的結局體現得淋漓盡致。 墨蘭原也不至於嫁錯郎,她雖是庶女,但由於盛紘寵愛林噙霜,她的風頭可以說比嫡女還大,因為看重這個庶女,父親盛紘在為她選擇夫婿的時候也是費盡心思。最終,盛紘看中了貧苦出身的文炎敬。
  • 如蘭下嫁大娘子不允,明蘭一句高情商的話,大娘子滿心歡喜嫁女兒
    如蘭下嫁大娘子不允,明蘭一句高情商的話,大娘子滿心歡喜嫁女兒《知否》現在的情節也越來越精彩了,劇中盛家的女兒們也開始陸續的出嫁。墨蘭上演一出未婚先孕,堵上自己和盛家的名聲,如願嫁給梁晗,入了伯爵府。可能明白自己從小驕縱慣了,也或許明白姐姐嫁進高門之後生活不易,所以,她從不想嫁入高門,只想嫁給平常人,過平常日子,被相公寵著,過這有點任性又被嬌慣的日子,所以當姐姐嫁進伯爵府,自以為風光無限的時候,如蘭卻表現出一副看笑話的樣子。盛紘開始給墨蘭物色的有一位書生,墨蘭和林小娘那是一百個瞧不上,即便對方家裡並不是一貧如洗,其實日子還算可以。
  • 《知否》同樣是「低嫁」,餘嫣然和盛如蘭有什麼區別?
    在電視劇《知否》中,高嫁高娶的例子數不勝數。相對而言,「低嫁」的現象倒是比較罕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盛如蘭和餘嫣然了。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人物結局,最慘的居然是她!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宅鬥類型的電視劇,這部劇整體的畫面感也是很強烈的,能夠將觀眾帶入當時生活的場景中,無論各個方面的細節,都是做得很完美,對於一部追求完美的電視劇來說,自然得到的反響也是巨大的,無論在收視還是口碑上,都達到了非常高的地步,就目前來看,同時期播出的電視劇中,絲毫沒有可比擬的一部,由此可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真的火了起來
  • 《知否》盛家女兒的結局,三種不同的婚姻觀背後,選擇大於經營?
    正午陽光出品的宅鬥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經播出,就引起了一波好評,其中盛府的幾個姑娘的婚姻也是歷經了坎坷。面對婚姻,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選擇,盛家的三個女兒也是一樣。,為了爬上高位不擇手段,在她的眼裡,比愛情更重要的是權勢,為了攀上伯爵府的高枝,她可以不顧家族臉面,不顧女兒家聲譽,即使丈夫風流成性,也在所不辭,她得到了渴望已久的權勢與地位,卻早就失了禮節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