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冷淡,是最高級的情商

2021-02-08 心靈麵包

從下午1點到晚上7點,蔡康永無縫接受一輪又一輪採訪,高密度地輸出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觀點和金句。

從金庸到克裡希那穆提,從時下新聞到康熙舊事,應對著甚至有些重複的問題,解答著讀者們的困惑。

有人刁難他:如果女朋友突然說:「親愛的,我做的菜好難吃。」我該怎麼高情商的回應?

蔡康永秒回:「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賺多一點讓阿姨做飯,不應該讓你這麼辛苦的。

全場為他的幽默和高情商驚呼。

蔡康永一直是「高情商」的代名詞。

在各種節目裡,總能波瀾不驚地表達自己,能在頒獎典禮上逢兇化吉,《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賣出了400萬冊,靠教人說話就創造了超級暢銷量。

什麼是情商?很多人覺得用一句話講就是讓別人舒服。

30歲之前,蔡康永也是這麼認為。

但是30歲之後,他慢慢意識到:

所謂高情商,不是迎合別人,而是關注自己

我們和蔡康永聊天時,這位公認高情商的人對我們說:「我已經不祝別人生日快樂了,什麼都不說。」

可是,大家還是喜歡他。

因為,他用這種冷淡,迴避隨意送出的祝福,然後把溫暖留給自己真正重視的人。

迎合別人,不過是稀裡糊塗地人云亦云。

活明白了,才懂輕重緩急、才懂怎麼爭取。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在如今的蔡康永看來,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一直很溫柔、但有點忽略了自己的「林志玲」,而是一直很敢做自己的「小S」。

不要卑微地追求快樂,
也別讓熱情,

成為待人處事的負擔。


那些都不重要。

正如他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中的一句話:

「我們訓練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

高情商的人,懂自己要什麼

去選擇去承擔,才算享受過人生

我覺得低情商的人,會把一切責任都丟給別人。

低情商的人會覺得,別人覺得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然後最後事情出差錯,活得很痛苦的時候,他們會統統都算在別人的帳上。

問題在於,算在別人的帳上對自己沒有幫助。

你指控這個世界的時候,

世界並不會倒過來安慰你,


世界不會拍拍你的肩膀,

說你辛苦了,

我把一切你的損失都彌補給你,

不會,這樣的世界並不存在。

就像有些人被爸爸媽媽勒索了,毫不掙扎,爸媽叫我嫁誰,我就嫁誰;爸媽叫我搬去哪個城市住,我就搬去哪個城市住。

然後離婚了之後就兩手一攤,跟爸媽哭訴說:

「你看你們叫我嫁這個人,結果害得我現在離婚了。」

爸媽一定不會背這個鍋,我們叫你結你就結嗎?你幹嘛不能自己選一下,然後結了以後你不好好經營婚姻,離了婚怪在我們頭上。

高情商的人一開始就會知道,爸媽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服從的。

所以愛情是我自己要談的,婚姻是我自己要結的,而不是倒過來去丟給爸媽說,你替我決定要不要嫁吧,替我判斷這個人夠不夠好。

我覺得高情商的人,會自己扛起這個責任,然後做了選擇之後,如果出了狀況,他會心甘情願。

他會知道我享受這當中我在乎的部分,然後現在我失去它了,可是我已經享受過了。

我們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所謂的易於放棄,我覺得無所謂。那是他的人生,他要放棄就放棄。

我在節目裡說過,沒有上進心不是「過錯」,可是我也的確相信沒有上進心會「錯過」。如果你兩手一攤說,老娘就是愛錯過怎麼樣呢,那就沒辦法,那你就錯過。

我們一邊嚮往著「做自己」  

一邊委屈著遷就別人

你看金庸小說裡面,比較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的這些英雄人物,像令狐衝,像楊過,其實都是頗為做自己的。

可是當那個英雄,不是那麼做自己的時候,讀者常常會為他感到著急。

比方說張無忌,張無忌常常會委屈自己,然後郭靖常常會委屈自己。所以在那種時刻,讀者反而會覺得你幹嘛不就做自己呢?

可是偏偏輪到讀者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卻都比較像張無忌跟郭靖。

我們常常委屈自己,常常在覺得這個不好吧,我們還是合群一點吧,配合一下別人吧。

就是活在這種氛圍裡,所以很妙,我們心裏面其實隱藏著,我們對於令狐衝跟韋小寶的認同跟嚮往,可是我們覺得那樣做好像太過分了。

你要溫暖,但不要一視同仁

我現在已經不祝別人生日快樂了,這些社交上的事情,你越是做減法,你越是能夠省下很珍貴的心力去好好對待他,而不是很敷衍地東送一個生日快樂,西送一個結婚快樂。

不要把溫暖當成是本能。

我覺得你跟人相處,然後你從冷淡開始,你就給了自己每一次都進步的機會。

你如果想對這個人變溫暖一點,你很容易做得到。

先站在一個可以加分的基礎上,然後一次一次地往上加分。

而不是先站在一個沒有退路的立場,然後一次一次的扣分。所以怎麼想都是應該先從平靜與冷淡開始。

然後才有選擇:我對這人要不要更溫暖一點?而不是無條件的對所有人溫暖。

你如果對所有人都無條件的溫暖,那我被你溫暖的對待,我會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是被你珍視的,我覺得你只是一視同仁而已。

把人生的鏡頭拉遠一點

所有的問題都不值一提

我覺得人生就是很悲慘,每一個時代都很慘,只不過以前慘的人我們聽不到他的聲音而已。

就是唐朝一個種田的,辛苦種田卻收穫不好的農人,他沒機會上網,哭訴他的心中的悲慘而已。

只是我們現在展示焦慮的空間變得很多,展示焦慮的速度變得很快,然後很容易被別人看見我們的焦慮。

我一直鼓勵大家,沒事就把人生的鏡頭拉遠一點,你不要老是特寫,你知道我們講的販賣焦慮的人,就把鏡頭特寫在每一個焦慮上面。

我覺得流行歌曲,連續劇,其實也都經常放大了我們的很多情緒,比如它會把愛情講到神聖不可侵犯,可以生死相許。

可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經驗當中,真正為了愛而生死相許的人沒那麼多。

我們就是要保持清醒,不要被這個方式帶著走,覺得這個情緒真的那麼重要,那麼大。

你一把鏡頭拉遠你就發現,它只不過是眾多場景其中一個,你現在的失戀三年後,看起來就是這個人生階段中間的一段而已。

練習把鏡頭有時候拉遠一點,會給自己很大的、舒服的、豁達的空間。

人生值得活

可它與意義無關

意義根本沒那麼重要,人活著可以沒有意義,只要有滋味,有樂趣就可以了。

當時在書裡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挺緊張的,因為說人生沒有意義這件事情,會打擊到很多人,包括打擊到我自己。

我們人類是一個非常著迷於意義的物種,我們很喜歡很多事都有意義。

後來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思想者叫做克裡希那穆提,他寫了一段話說:

「夕陽沒有意義,可是你對夕陽會感受深刻。然後好吃的東西沒有意義,可是你吃到好吃的東西的時候會感受深刻。」

他說人生也是一樣的,人生沒有意義,可是你會感受深刻。他說這不表示它不值得活下去,它值得活,可它跟意義無關。


問題:

"2019如何對自己好一點"

2018過得很焦慮,希望2019快點來,怎樣才能好起來?

蔡康永:「怎麼能夠把願望寄托在月曆上面呢?」

1月1號與12月31號沒有任何的差別,就是另外一天而已。

所以一定要看的是2018年到底覺得什麼地方出問題,具體的看才能具體的改變。

那把事情推給時光,我覺得時光不會背這個黑鍋的。

別把願望寄托在2019上,而是得寄托在自己的計劃上。

許願的對象是自己,不是老天爺。

蔡康永:「想一下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希望在公司獲得不斷得高升,那麼這個上司的關係是要維繫,還是要跟他劍拔弩張,這是戰略的問題。

你看三國,如果你想要身為三軍統帥,你是應該違背你的上司,還是順從你的上司,這當中是有計算過的結果。

所以如果違背上司反而能夠提升你在公司的地位,那就違背,雖然你會付出一時的代價,可是對你的戰略來講是正確的,就應該這樣做。我不是那種會說一切以息事寧人為主的人。

可是如果你的第一目標是在公司升遷,而上司對你的觀感很重要,那他叫你背的鍋,你可能就要背。

可是你下一次可以把事情設計成,這鍋不會掉在你頭上的設計方法,所以就是有一次教訓就要學一次乖。

問題:

快過年了 ,父母總是不厭其煩的催婚、催娃催二胎,怎麼高情商解決?

蔡康永:「我們過年才跟爸媽見那麼一次,爸媽除了提出他們最緊急的需求,就沒空講別的。

他最緊急的需求就是叫你結婚,生孩子,生二胎這些事情。

所以你要鍛鍊爸媽,不要老跟你講這些事,你得平常就累積。情商很重要一件事情是逐步進行,一步一步來,不要幻想明天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有的人新年許願說,我明年英文要變更好,不會發生的,因為你許完願你就不做任何事了。

如果你說從1月1號開始,每天背一個單詞,這個願望聽起來很真實,會實現。

所以你要許願就許具體一點,我要交一個說英文的男朋友,或者我一天要背一個單詞,這都是很具體的事情,會使你英文變好。

所以跟爸媽的溝通也是一樣,一步一步來,不要許願說希望明年爸媽別再煩我了,不會,他們一定會繼續煩你。

你得要說我1月1號開始,我每周寫一封email,或者是打一通電話給我爸媽,然後一再的傳遞,我還沒有要結婚,我還沒有要結婚。

這樣一年下來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他們也懶得跟你說結婚這件事,因為你跟他們講了一年你不要結婚這件事了。」

 版權說明:本文作者: 喬克叔叔:非典型精緻利己主義者,人生格言:好好生活,保持性感。微信公眾號:(ID:ijiwulife)。

相關焦點

  • 蔡康永:一個冷淡又溫暖的男人
    在一段蔡康永的採訪中,他用「冷淡」這個詞來形容自己。他說:「有人覺得,把冷淡和熱情這兩個詞擺在一起,一定是熱情比較好。可是在我看來,很多熱情是不值得花時間的,都是些很無聊的東西。』冷淡』最好的事情就是,你可以對很多事情說不要,然後你才能專注地做你想做的事情。
  • 蔡康永:冷淡是最高級的情商,你取悅別人的樣子真「醜」
    我們的家叫家,而蔡康永的家叫做「蔡公館」。蔡康永1962年出生在上海,所以會說一點點上海話。爺爺當時經營著上海的自來水公司,父親是蔡天鐸,當時在上海屬於風雲人物,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考試因為打麻將錯過了半天考試還考了年級第三名,放到現在也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 蔡康永的情商課: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
    但是蔡康永卻從不會與這些讀者們進行辯駁,他說,「我寫這些書其實都是寫給自己的,如果別人從中學不到什麼東西,那我很恭喜他,因為些書對對方可能沒有什麼用,但是對我來說很有用。」從中便可以看出,蔡康永是一個很深邃的人,他知道從讀者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而不只是凸顯自己。在一檔採訪節目中,蔡康永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
  • 蔡康永的情商你學不會
    從周杰倫到姚明,從《奇葩說》新辯題到《康熙來了》舊事,蔡康永用親切又幽默的語氣講了一連串故事,詮釋自己情商課的觀點,耐心解答讀者的困惑。跟蔡康永學說話、聊情商的系列圖書累計銷量已突破600萬冊。蔡康永不認為林志玲是演藝圈高情商的代表。圖/圖蟲「情商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委屈自己、討好別人,那只是教養很好的意思。大家說演藝圈裡林志玲是不是情商很高?我說志玲是教養好。」
  • 專訪蔡康永:修煉情商 真的能讓一切都變得順利嗎?
    所謂情商大師,潤物無聲,細節更能品滋味。彼時的蔡康永因為正處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的宣傳期,一天幾乎要接10家媒體的採訪,還伴隨著各種大型活動。疲累如此卻依舊十分體貼,和蔡康永的第一次照面,有一點暖心。
  • 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坦誠
    坦誠,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01坦誠對待自己有人說:「情商最糟糕的狀況,就是為了討別人喜歡,卻丟掉了自己。」蔡康永說過:「不是追求冷漠,而是追求冷靜;不是追求無情緒,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緒;不是扭曲自己去討人喜歡,而是因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邊的人也放鬆了,而討人喜歡。」
  • 娛樂圈的毒舌卻是一個高情商的蔡康永,他的情商課是我們的必修課
    娛樂圈就是一個怪圈,總會有那麼幾個人是對於別人的抨擊是無所畏懼的,他們只在乎自己的言論是否正確,能不能對身邊的人有好的方面的影響,不帶著任何私人感情去評判誰,只是作為一名旁觀者看著周圍的人,蔡康永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是屬於直言不諱言無不盡的人。對於生活他是付出了自己的真心,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重心。
  • 對話大咖|解密蔡康永的情商課:最高的情商是做自己(送籤名書)
    8年前,蔡康永帶著他的作品《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來到重慶,創下籤售記錄。他是重慶讀者最喜愛的作者之一,重慶的美景、美食,和重慶的讀者,也是蔡康永心中所愛。時隔8年,蔡康永再次為讀者奉上了自己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
  • 蔡康永:我鼓勵大家成為冷淡的人
    蔡康永說主持人的身份給他帶來很多誤解,他其實不是一個喜歡傾聽的人,「我不覺得有人喜歡派自己這個任務。」在Lens鏡頭前,他說自己會鼓勵大家做比較冷淡的人,不要被「溫暖」兩個字綁架。講臺上,蔡康永很投入,時間被拖長,觀點裡夾雜著恰好分量的包袱、八卦。儘管如此,不少人聽了沒多久就開始玩起手機……(《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博集天卷&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下面的內容整理自Lens與蔡康永的部分對談。更多請見開篇視頻。
  • 「槓精」蔡康永:最高級的抬槓,是跟自己過不去
    這六季以來,收穫最大的人,不是賺了許多錢的馬東,而是一直在臺上槓來槓去的蔡康永。幾乎每一集《奇葩說》結束後,都有人在知乎上留言:蔡康永說的真的太好了,我要去買他的書;蔡康永說的真的太好了,我要去買他的課;一場辯論賽,不僅吸金,還吸粉。這是因為看蔡康永打辯論,真的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 蔡康永:真正高情商的人,從來都不是靠「容忍」
    尊重女性,是一個男人最高級的情商。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高情商就是一味地照顧別人的感受,然而蔡康永卻認為這和他口中的「高情商」不太一樣。蔡康永提到過這樣一個現象:通常銷售人員和服務人員都是面帶微笑熱情洋溢的,他們不管遇到多無理的要求,都要和和氣氣,不隨便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 蔡康永:情商是一輩子的事情
    情商真的是一輩子的事情。娛樂圈高情商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蔡康永。笑傲演藝圈江湖30年,收穫一眾好人緣,他最出名的就是如一種藝術般的說話方式。奇葩說錄製到了第五季,蔡康永就擔任了五季的奇葩說導師,每次發言都能體現他的高情商和涵養,深刻晦澀的道理通過他生動的口述,總能讓觀眾如沐春風,印象深刻。
  • 蔡康永:情商就是自得其樂
    文章已獲「一條」(id:yitiaotv)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編輯 | 倪楚嬌在《說話之道》出版10年後,蔡康永又寫了一本情商書。疫情隔離期間,蔡康永的主持工作變少,終於有時間刷完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經典電影,也有了更多寫作的時間。《因為這是你的人生》是他的第二本情商書,計劃中會有3本。第一本《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在2018年出版時,評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蔡康永的話是「雞湯」,沒有乾貨,像是一場自得其樂的心理遊戲。
  • 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
    他,就是蔡康永。他參與主講的《好好說話》第二季長期佔據暢銷榜前列。現在,他又帶來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幫助你成為高情商者。這篇文字,是《蔡康永201堂情商課》的發刊詞,你可以聽,也可以看,聽完了看完了,你再決定要不要聽接下來的201堂課。你好,我是蔡康永,很高興你能來聽我的情商課。
  • 蔡康永: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低,需看這一句話,你中了嗎?
    小編想到的是蔡康永。想必有很多人都是通過《康熙來了》和《奇葩說》這兩個大火的節目,才認識的蔡康永吧!如果說《康熙來了》讓我們見識到了他的才智和淵博,成為80後、90後初入職場的必須課。那麼《奇葩說》中他的情商和涵養,則成為80後、90後的情商教科書。
  • 蔡康永 | 旅行給我的「情商課」
    正如蔡康永曾在微博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旅行的意義在於體驗和探索,而閱讀則是給我機會把內心暫寄在別人的經歷中。」這一次,讓我們與蔡康永進行一次關於旅行的對話,聆聽旅行帶給蔡康永怎樣的「情商課」,感受他心中對美好旅程的嚮往。
  • 女人保持「冷淡欲」,比嫁對人重要1000倍
    「冷淡,是最高級的情商」之前,有一段蔡康永的採訪在朋友圈刷了屏:他說:當一個冷淡的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變熱情。可你當一個熱情的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你會慢慢變冷淡。很多人一開始熱情的不顧後路,因為不想要在朋友面前變成一個日漸冷淡的人。但最後往往是你,變成了一團灰燼。不要把溫暖當成是本能。跟人相處,你從冷淡開始,你就給了自己每一次都進步的機會。在節目上看蔡康永是一個情商極高的人,但在私下生活裡,他說自己是一個「冷淡」的人。
  • 蔡康永: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
    蔡康永說:「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一個人一味熱情其實是盲目的,你一定會有大部分的時候是冷淡的,才能夠對比出你對哪些事情是懷抱著極高的熱情。」對欲望冷淡一點,看淡浮華,才能享受安穩的幸福。對社交冷淡一點,精簡圈子,才能收穫簡單的快樂。果斷捨棄拖累你的、你不喜歡的東西,才能讓你的生活被所喜歡的事物填滿。放鬆雙手,才能騰出手來迎接真正的美好。所以,請一定要有「做一個冷淡的人」的勇氣。
  • 蔡康永:情商高不是當聖人
    ,蔡康永又寫了一本情商書。提前來到採訪現場的蔡康永穿著休閒,純黑色T恤和牛仔褲,一改他往日浮誇的著裝,肩頭沒有烏鴉,頭上沒有禮帽,手臂上也沒有「強行露出」的「情商課」宣傳語。打完招呼、補妝、帶麥、入座,蔡康永轉頭望向窗外。這次的採訪地點位於三裡屯某酒店的22樓,落地窗外是湛藍的天際。蔡康永似乎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無法打擾他。
  • 蔡康永:高情商的人,不總是溫暖友好
    高情商的人,是冷淡的人不久前,康永哥的一句話被頂上熱搜:我鼓勵大家成為一個冷淡的人。蔡康永說:只有你想要變溫暖的時候,再變溫暖就好。蔡康永評價小S說:她非常地做自己,這是情商很高的一件事。我們很多人都喜歡說「活成自我」,或者「用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可現實中,面對客戶的刁難,我們默默點頭;面對同學的求助,我們勉強答應,面對親人的催婚,我們不敢拒絕,於是我們成了一個好員工、好同學、好孩子、好顧客..,終其一生扮演了很多種角色,卻始終沒有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