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wen Gleiberman
譯者:易二三
校對:Issac
來源:Variety
譯者按:《龍紋身的女孩》面世七年之後,索尼才推出了這部續集《蜘蛛網中的女孩》,《蜘蛛網中的女孩》改編自該系列第四部同名小說,直接跳過了中間的《玩火的女孩》和《捅馬蜂窩的女孩》。
《蜘蛛網中的女孩》
創造「千禧年」三部曲的斯蒂格·拉赫松於2004年11月因心臟病突發辭世,第四部《蜘蛛網中的女孩》由拉赫松的瑞典同行大衛·拉格克蘭茨續寫,兩人都曾是報社記者,後者此前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大概是為本國球星伊布撰寫的傳記。
索尼此次啟用了全新班底,導演費德·阿爾瓦雷茲以驚悚片成名,他的前兩部作品《鬼玩人》和《屏住呼吸》都以不超過兩千萬的成本換回了超一億的票房,口碑票房都不錯,現身說法:「好電影不是靠錢燒出來的」。
不過這次大製作似乎讓他絆了個大跟頭,近五千萬的投資卻只拿下了一千多萬的票房,影評人也不買帳,大都對於這一系列變成「女版007」感到忿忿不平。金球獎和艾美獎的雙料視後也鮮少收穫好評,莉絲貝·莎蘭德作為原作裡的靈魂人物,卻在這部新作裡丟失了靈魂。
當一部電影的獨特氣質開始衰退,你可能會有一種接近低燒的感受。這個系列電影的原著小說有三或四部,都會改編成電影長片,但並沒有多少新鮮空間可供發掘了。
觀看《蜘蛛網中的女孩》時,這種奇異的感覺一直像烏雲一般懸在頭頂,該片圍繞著一位女權主義、哥特風十足的黑客莉絲貝·莎蘭德展開——為了不讓核武器程式落入非法組織手中,而進行了一系列冒險——這多少讓人聯想到90年代《龍膽虎威》裡的情節。
那麼對於這部電影的觀賞性提高、但喪失之前系列作品裡的興奮感和緊張感,就不足為奇了。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僅僅是好萊塢改編「龍紋身的女孩」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所以本不該讓人覺得沒有新意。必須承認的是,已經有三部瑞典電影是根據斯蒂格·拉赫松的「千禧年」三部曲(譯者註:三部曲按先後順序為《龍紋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捅馬蜂窩的女孩》)改編的(斯蒂格原本打算寫10部,但他2004年完成了系列第三部小說後就去世了)。
但看過這幾部片子的美國觀眾並不多,即使有部分影評人對它們讚賞有加,它們受到的關注和它們本身的品質也並不對等。理論上說,美國翻拍的版本應該成為賣座大片。
翻拍項目啟動之初,有一種乏人問津的憂鬱氛圍。直到大衛·芬奇確定擔綱《龍紋身的女孩》的導演,人們的期望才逐漸有所增長——公映之時,影片的票房將將超過一億美元(譯者註:指北美本土票房)。
但觀眾的反饋有些兩極化,個人來說,我認為《龍紋身的女孩》是部傑作:扣人心弦且極具煽動性,魯妮·瑪拉戴著無指手套敲擊鍵盤,塑造了一個幽靈似的施虐受虐狂的形象。我原本以為《龍紋身的女孩》會大獲成功,但結果只能說差強人意,莉絲貝並沒有引發像電影裡那樣大的轟動。
《龍紋身的女孩》(2011)
以至於讓人懷疑,是否是因為大家對莉絲貝的形象已經見怪不怪了。或許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大衛·芬奇退出了續集的拍攝計劃。
《蜘蛛網中的女孩》改編自「千禧年」系列的第四部小說(拉赫松去世後由大衛·拉格克蘭斯續寫的第一部,為了留住大量的書迷及這個搖錢樹IP),演技精湛的克萊爾·芙伊接班飾演女主角,總的來看,克萊爾擁有一雙碩大的、敏感的、大理石般的眼睛,比起魯妮·瑪拉更為本分,少了一些侵略性。
這部電影的背景建立在莉絲貝的家庭創傷之上——與姐姐之間的裂縫是一直束縛著她的枷鎖,而她們之間的關係角力有點像《冰雪奇緣》裡的艾莎和安娜兩姐妹,不過是墮落、有缺陷、受到父親虐待的版本。
但影片裡的大多數時候,莉絲貝都是一個戴著鼻環的國際特工。芙伊試圖給角色注入一種值得同情的特質,反而使得這個角色喪失某種革命者的個性。
這部影片的失敗有些諷刺。現在是重新發現莉絲貝所承載的意義——她反抗這個男權社會和暴力的強烈欲望——的絕佳時機。這種改革運動也是拉赫松小說的宏大主題。
關於大衛·芬奇和魯妮·瑪拉版本的《龍紋身的女孩》的負面反饋雖然表明這一主題生不逢時,但去年對哈維·韋恩斯坦的審判——震驚整個世界的性權交易醜聞——對《龍紋身的女孩》系列無疑是某種不謀而合的映彰。
《龍紋身的女孩》(2011)
《龍紋身的女孩》系列仍然可以找回它的意義。若想如此,它必須弄清楚是什麼使得莉絲貝成為了一個偉大的、令人膽顫的、勇敢的、煽動人心的女英雄,它得勇於去震驚觀眾,甚至使他們感到恐懼。
下一部系列電影,如果有的話,需要少一些驚悚和推理的成分,多一點人性的尖銳刻畫。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辦法,就是讓製片人們從頭開始,拋棄大衛·拉格克蘭斯無關痛癢的小說。重新為莉絲貝撰寫一個探究個人隱秘的故事——共通性的、充滿色慾的、關於家庭的——展現當下的生活。
因為《蜘蛛網中的女孩》失利的最大問題並不是它的製作粗糙,而是它給你一種壓抑的感覺——它是一部只與自身有關的乏味影片。有著龍紋身的女孩不該只是一個完成特工任務的復仇者。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周迅用一本書總結她二十年的光影際遇
貝託魯奇的神作《末代皇帝》,其內核是中國歷史嗎?
《時代周刊》評選了2018年十佳電影,第一居然是……
《電影日子·2019電影歷》
365天,365部電影
極致美學設計,增加生活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