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2021-01-07 河洛之旅

粟,就是穀子,去殼後叫小米。《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培育了五穀:黍、稷、菽、麥、稻。這裡沒有粟什麼事!但是關於稷,存在著爭議,《爾雅》說,稷,粟也。但也有人說黍不黏者稱為稷。河洛竊以為,稷一定是粟,而不是黍不黏者。原因是粟在古代地位太高了,是法定支付手段、是糧食的代稱,因此,五穀中不可能沒有粟,而黍已居五穀之長的地位,實在沒有必要再居五穀之次的地位了,且司馬遷也根本不可能把兩種黍並列於此,而忽視地位至關重要的粟。此外,在古詩文中,稷和粟還常常在上下句中分別代指糧食,以避免文字上的重複,這說明二者是一回事,不然就不合邏輯了。

來自百家號正版免費圖庫

先說粟是古代重要的支付手段,甚至是法定的支付手段。粟在古代,其實是類似於硬通貨的存在。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發工資也好、發補助金也好,發的不是錢,是粟!《韓詩外傳》記載,曾子在莒國做官,他的俸祿是粟四百八十鬥。孔子歷任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和大司寇,司寇是大夫,有採邑,他就讓他的學生原憲去管理他的採邑,即做他的家邑宰,按照祿法規定給他九百鬥粟,原憲推辭不要,孔子讓他拿回家給鄉鄰去。這是粟作為俸祿而存在。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在魯國做官,有次奉命代表魯國出使齊國,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冉有替他向孔子申請出國補助,最後給了公西赤母親八百鬥粟。

粟還是糧食的代稱。以粟作為糧食的代稱,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自從先秦時期至少持續到宋朝。商紂王的宮殿名鹿臺,糧倉名巨橋,《史記》說商紂王橫徵暴斂,以實鹿臺之錢,而盈巨橋之粟。周武王克殷後,把糧食和錢發給士兵和百姓,叫「發巨橋之粟,散鹿臺之財」。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伐紂是以諸侯伐君,為不仁,於是決定不吃周朝的糧食,就說「不食周粟」。梁國,就是魏國,魏惠王遷都大梁(今開封),魏國改稱梁國,梁國的大部分國土在黃河以東,但國都大梁在黃河以北,即河內。梁惠王說,黃河以北災荒,就把百姓移到河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黃河以北。他是這麼說的,「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西漢劉向的《說苑》中,說農夫要挑好的種子種,豐年就可以得到糧食,就說「田者擇種而種之,豐年必得粟」。賈誼《新書》說積蓄的重要性,就說,「苟粟多而財有餘,何向而不濟?」。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作《勸學詩》,說書中有錢、有美人,還有糧食時,就說「書中自有千鍾粟」。這種以粟作為糧食的代稱的例子實在太多了,恕難一一列舉。

在古詩文中,稷和粟還常常在上下句中分別代指糧食,以避免文字上的重複。最著名的句子就是西漢劉向的《說苑》中,說不仁,就說他連三鬥糧食都不給士人,但他的大雁和鴨子卻糧食吃不完,即「今夫三升之稷不足於士,而君雁鶩有餘粟。」以上句的稷對下句的粟,可見二者可以互相替代。(本文原創,請勿轉載)

參考文獻:

《史記》

《爾雅》

《韓詩外傳》

《論語》

《孟子》

《說苑》

《新書》

相關焦點

  • (夏雲)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趙恆《勸學詩》手抄
    他用「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勸勉學子讀書上進,這幾句詩雖然有著鮮明的功利傾向,卻在民間廣為流傳。宋真宗頗具文學才能。他的那首《勸學詩》語言通俗,說理明確,詩的意思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千百年來,人們以勤讀書為首務,這首詩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錢鍾書先生說:如果不讀書,行萬裡路,也只是個郵差。
  • 宋真宗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顏如玉是什麼人物?
    為此,他還親自寫了一首詩《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一千多年來,這首詩流傳得很廣,其中「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更是傳得家喻戶曉。
  • 書中自有千鍾粟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車馬多如簇
    從四歲開始,到大學畢業,我們這代人可能比之前許多代人讀的書都要多。我們是幸運的,趕上了這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趕上了網際網路,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厭讀書。幾個月前,我也是那批討厭讀書的人之一,平時除了小說和工作需要偶爾看下專業的書之外,幾乎不看書,買了不少書,卻都只是拿到填充書櫃而以,感覺已經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了。一個偶然的情況下,隨手翻了幾頁,那一刻,我的世界突然變得豁然開朗。兩年前,感覺自己工作上到了一個瓶頸期,然後就是無休止的迷茫。
  • 「人不風流皆為貧」,《增廣賢文》句句戳中人心!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解說】窮人住在鬧市也沒人理睬,富人住在深山也會招來遠方親戚。有誰背後不被別人議論,哪個人在人前不議論他人?有錢人說的話就是真理,沒錢的人說的是真理人們也不相信。不信你到筵席上看看,那杯酒不先敬有錢的人。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 10副智慧對聯: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1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宋真宗曾有《勸學文》云:「家富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宋代王荊公的《勸學文》也說:「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愚者得書賢,賢者得書利。只見讀書榮,不見讀書墜。」上聯即由此引申而來。有書之所以富貴,是因為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可以變人氣質,養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