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聲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變換著……」
那《你是人間四月天》一直在腦海裡迴響,林先生也彷如昔日,那個四月天還在星辰裡流浪。
憶往昔崢嶸歲月,當時的那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如今已歸於星塵,她傳奇的一生被我們所銘記。
她的一生不似白落梅筆下的柔弱造作,她是人間四月裡的白煙,永遠活在天上的雲巔!
很多人對林先生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對於她感情生活的了解大於她在文學、建築上的成就,作為後人,我們不能簡單的去評判前人的過失,這是我作為後人對林先生最起碼的尊敬。
單單從文學成就來說,林先生的才華是婦孺皆知的,在我看來,她一點也不亞於才子徐志摩等人。在他們那個時代,一個思想前列的女子在建築方面能與一些文學才子旗鼓相當,她是多麼的可敬,值得我們歌頌!對於一些謬論,她不自喻一顧。
在時代的變遷中,她是四月天的一朵蓮花,人們總認為她凋零了,但她其實從未離開過,只是在默默的守護著我們。
那朵鮮花它在悄悄的綻放,
悄悄的在文字間生根發芽,
帶給我們無限的 "文學力量。"
在文學上,她的詩主要以清新淡雅為名,是四月裡的一縷雲煙;
在建築上,她的知識容量並不亞於當代男兒,是四月裡的朝陽;
在生活上,她更是一個嚴於律己、清新脫俗女子,是四月裡的一股清風……
在文字的表達中,我看到了一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女子,她就像蓮花一般有著高貴的品格,永遠不允許自己卑微到塵埃裡。
正是因為她的淡雅、脫俗,才像極了人間的四月天!
她心中始終充滿盎然的詩詞,充滿愛與暖,讓你可以回憶翠綠年代裡搖曳的青春。
這或許就是一代才女所散發的魅力,讓我在平淡的生活中,作為回憶,讓我在以後的日子裡,細細咀嚼、慢慢品味。
同時,她也是建築史上研究的學者,她可以立馬就捲起袖子就趕設計稿。
她騎著騾子,住著雞毛小店,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她不顧重病在身,經常顛簸在窮鄉僻壤、荒山野嶺,在荒寺古廟裡安靜的研究中國古建築,這就是她對於建築的熱愛,一心只撲在建築界的林先生。
人的一生都在演繹一幕又一幕的只屬於自己劇本,或真或假、或長或短、或喜或悲......
一場戲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場戲的開始,所以我們不必過於沉浸在昨天,要記住也好,忘記也罷,生命本就是場輪迴。
然而每一位詩人都有屬於她的靈感源泉,林先生也不例外。
她是一個進退有度,舉止優雅的女子;
她的詩情全部來自於她所愛的人——徐志摩;
她是活著的人間四月天,永遠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淺淺星光……
在朦朧的江南有她的身影,遠在英國的康橋亦有她的容顏。
她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文 / 環藝1903黃亞
圖 / 來源網絡
排版 / 新媒體運營部 蘇紫豔
無錫太湖學院
投稿郵箱:thxmt@w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