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唱片大盤點·3——1989年-1992年

2021-12-24 老香菇

在迎接新一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演出之際,讓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歷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的唱片封面和其背後的小故事,本篇是第三期,盤點1989年至1992年的錄音。

第1期回顧:《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唱片大盤點·1——1941年-1979年

第2期回顧:《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唱片大盤點·2——1980年-1988年》


1989年卡洛斯·克萊伯的第一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由CBS搶得了唱片發行權,自此也拉開了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群雄逐鹿」的時代。對於這場精彩程度不亞於1987年的難忘演出,CBS慷慨地以雙CD形式收錄了全部16首演出曲目。

 CBS 出品的《198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雙碟版封面

 CBS 出品的《198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雙碟版封底


 CBS 出品的《198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內頁

但CBS很快就被SONY所收購,在完成這筆交易後,SONY以自己的新商標重新再版了1989年的實況錄音,而且還先後發了單碟和雙碟兩個版本;在單碟版中把那首演得很好的《如同在家圓舞曲》給去掉了。新老版本一脈相承的則是在封面設計上,對於指揮家個人形象的突出,瀟灑的小克萊伯無疑成為了明星式的人物。

 SONY 出品的《198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雙碟版

在CBS的第一版唱片手冊內頁裡我們會發現一段措辭隱晦的文字說明:「Wiener Philharmonic appears by courtesy of Deutsche Grammophon」,從字面翻譯似乎是「承蒙德意志唱片公司允許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但這種講法有點令人費解,實際含義或許是指相關的授權。是不是當時樂團與DG公司籤署了錄音合約,因此CBS/SONY必須經過DG許可,才能出版這張由維也納愛樂演奏的唱片。箇中歷史細節暫時無從考證,但SONY終究涉足了這臺為世人所矚目的年度音樂盛會,且在此後幾年成為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唱片出版領域的常客。

1989年的這個起步對於SONY而言無疑是十分幸運的,因為這一年的年度指揮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小克萊伯,而1989年的這套實況錄音在日後也成為了廣大樂迷們追捧的熱門唱片,很多人都認為小克萊伯的此番亮相可與兩年之前卡拉揚的那場經典之作相提並論。

 SONY 出品的《198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單碟版

相比卡拉揚的鋪張厚重,小克萊伯對樂團音色的追求顯然要輕盈、奔放一些,同時他對於速度與節奏的掌控極具個人色彩,在整體上傾向於用一種環環相扣的緊湊感來提高聽眾的興奮度,這一點通過著名的《蝙蝠序曲》得到了十分徹底且完美的展現。高速、敏捷而富有激情,這是小克萊伯棒下的施特勞斯家族作品所傳遞出的最直觀印象,但也不是每一位專家都喜歡小克萊伯的這種風格,譬如《企鵝雷射唱片指南》對於這套錄音的評價就有所保留,認為指揮家在分析這些作品時對於精確性的要求過於嚴密,因此音樂聽起來顯得不夠放鬆……某些過於華麗的處理方式削弱了作品本身所蘊含的趣味。

人們的審美觀在某些地方會不可避免的南轅北轍,所以我們沒必要為1987年的卡拉揚與1989年的小克萊伯孰優孰劣而去爭個明白;不過對於這兩年實況的錄音質量和後期混音效果我們可以做一個相對客觀的比較。資料顯示,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錄音工作由著名製作人Michel Glotz(麥可·格羅茲)操刀,在此之前他與卡拉揚有著數十年合作經驗;1989年的實況則由UNITEL公司負責,湊巧的是這個品牌同樣與卡拉揚密不可分。PK的結果,我覺得仍是1987年實況更勝一籌;1989年的錄音效果固然不差,各聲部比例均衡、聲音有層次感,但其整體音色和音場效果聽起來卻與1979年DECCA為博斯科夫斯基錄製的那版一脈相承,屬於「直截了當、乾脆利落」的風格,音場缺乏縱深感;加上混響不足導致聲音略有點乾澀和緊張,欠缺些自然與鬆弛。當然,若將1989年的製作與十年前DECCA的老唱片做全面細緻地對比,新錄音的聲底明顯更乾淨一些,質地也更飽滿。

1990年元旦,祖賓·梅塔首次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登臺,SONY順理成章地獲得了唱片發行權。因為是單碟發售,所以不得不割捨蘇佩的《維也納的早中晚序曲》和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毀滅者波爾卡》。這一年的唱片封面記錄了當年演出完《爆炸波爾卡》後紙片飛散的難忘場景。

⬆ SONY 出品的《199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

老實講,這套唱片的錄音並不成功,雖然音色更為明亮絢麗且保持了清晰的層次感,混響控制也比前一年理想,不過整體上存在聲音厚度不足的缺陷,顯得有些「乾癟瘦弱」。如果音響系統帶有EQ或低音增強功能,建議在聆聽這一年的實況CD時略微進行一下調整,以便於讓聲音變得更飽滿。這種略顯單薄的音響顯然不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一貫風格,也不是指揮家的個人偏好。

1991年阿巴多的第二次新年音樂會實況由DG出品,不過這也是經典的「DG大黃標」最後一次出現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的封面上。由於也是單碟發行,曲目缺失的遺憾不可避免,這一年「中招」的是開場的羅西尼《賊鵲序曲》以及下半場上演的老約翰·施特勞斯作品《比夫克與普夫克波爾卡》。

⬆ DG 出品的《199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

錄音效果方面,自然少不了要去與1988年那次作對比,因為唱片公司和年度指揮都一樣。兩者的整體風格雖然基本一致,但1991年的實況CD聽起來無疑要比1988年「發燒」,其動態更寬廣、細節更清晰、背景也更乾淨,唱片中的第11、12軌:《魔彈快速波爾卡》和《卡門四對舞》就是很具說服力的兩首曲子,阿巴多揮灑自如的調動、樂團生機勃勃的演奏與無比爆棚的錄音相得益彰,足以令人腎上腺素分泌加速。有朋友或許會問,究竟是1987年好還是1991好?如果拋開卡拉揚與阿巴多在細節掌控上的不同偏好,僅就CD聲效而言,兩者的差別十分細微,1991年實況在動態和層次上要略強,色調也相對更明亮一點。

1992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因小克萊伯的二度登臺而備受關注,指揮家則延續了自己在演繹維也納舞曲時那令人耳目一新的速度和節奏;所幸這次SONY帶來的聲音效果要比1989年和1990年兩次有明顯進步,聽上去更加均衡自然,由此成就了一套好唱片。在演出《遊覽列車》時候,小克萊伯親自吹響了模擬列車汽笛的小喇叭,唱片封面上的照片記錄了這令人莞爾的瞬間。為了確保單碟發行,發行方只能捨棄兩首波爾卡舞曲——上半場的《鐵匠》和下半場的《騎手》。

 SONY 出品的《199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

在這場演出中,小克萊伯依然竭盡所能,想方設法在這幾首曲目裡留下屬於他個人的烙印。對於序曲和圓舞曲,他的法寶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速度和節奏。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在《電閃雷鳴快速波爾卡》的尾聲,小克萊伯則故意讓樂隊拖出一個十分具有「煽動性」的長音,以此點燃觀眾的熱情,並毫無懸念地收到了極其熱烈的反饋。現場錄音完美地記錄了這個令人激動的片段。

後來SONY公司還曾推出過一套3CD的「1989+1992合集」,但並未涵蓋1992年所有的演出曲目,兩首波爾卡依然缺席。2005年索尼再版了1992年實況的SACD版,可仍然沒有集齊全部作品。

  SONY 出品的《1989、199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合集》(3CD)

從1993年開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的發行權從DG和SONY的「兩強相爭」變為各大唱片廠牌「爭奇鬥豔」,PHILIPS、RCA、EMI、TELDEC等將逐一登場,好不熱鬧。欲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專題請點擊這裡

第1期:《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唱片大盤點·1——1941年-1979年

第2期:《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實況錄音唱片大盤點·2——1980年-1988年》

⬆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 ⬆ 

相關焦點

  • 再見2018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全收藏
    1939年12月3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了首屆「新年音樂會」,由克來門斯·克勞斯創辦。 第2屆於1941年1月1日舉行,以後除1945年因戰爭原因停辦一屆外,其餘都是於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廳舉行。1946年,新年音樂會正式命名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從1955年起,音樂會由威利·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直至1979年。
  • 【限量珍藏】1941-202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80周年錄音合集
    1954年克勞斯逝世後,指揮新年音樂會的重任落在彼時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小提琴首席——威利·波斯考夫斯基身上。他是「維新」史上執棒次數最多的指揮家,從1955-1979年,整整25年、25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都由他來主導。
  • 202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致敬貝多芬
    新華社維也納1月1日電(記者于濤)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1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隆重舉行,向全球樂迷獻上傳統的新年大禮。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也以獨特方式致敬這位音樂大師。今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曲目依然以施特勞斯家族成員的作品為主,但非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共有5首,如此編排明顯增加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開放性。音樂會的開場曲是一首輕歌劇序曲,來自卡爾米歇爾齊雷爾的作品《流浪者》。至於傳統的壓軸曲目《拉德斯基進行曲》,據維也納愛樂樂團主席丹尼爾弗羅紹爾介紹,今年音樂會演奏的是維也納愛樂樂團改編的專屬版本。
  • 201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隆重登場
    新華社維也納1月1日電(記者劉向)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1月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隆重登場,向全世界樂迷獻上一份傳統的新年大禮。今年音樂會的曲目依然以施特勞斯家族4位成員的作品為主,卡爾·米歇爾·齊雷爾的作品《肖恩菲爾德進行曲》等6首曲目首次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亮相。
  • 關於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一些事情
    【老同學】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都是世界首席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來演奏。  「愛樂」是一個優美的詞彙,目前以「愛樂」命名的樂團有許多,如維也納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而維也納愛樂樂團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愛樂」命名的樂團。
  • 2018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亮點都在這裡了!
    2018年元旦,七十六歲的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Riccardo Muti)將再度回歸。人們一度以為在這一舉世矚目的年度音樂盛會上不會再出現他的身影,因為穆蒂曾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2004年是他最後一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終,大師還是食言了。顯然,樂團非常希望這位從藝近五十年、曾四度執棒新年音樂會的資深指揮家再次「老將出馬」,穆蒂也不想拒絕來自維也納愛樂的這份盛情。
  • 人文課堂|2002年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小澤徵爾的音樂趣味
    2002年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小澤徵爾的音樂趣味當梅塔和馬澤爾已連續幾年輪流坐莊的時候,我曾以為新年音樂會就這樣沉淪下去。1987年的卡拉揚是驚鴻一瞥;1989年的卡洛斯·克萊伯只能等待他自己的超越。後來的阿巴多和穆蒂只能算是端莊嚴肅。
  • 8小時車上歌單:最好聽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93曲
    每年元旦那天下午(北京時間是18:15)舉行的新年音樂會,熱點包括指揮和曲目的選擇,是「老人」捲土重來,還是「新人」首次登場?除了施特勞斯家族之外,有沒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被選用?往往是音樂會剛剛結束,錄音就已經出版。其實專輯中的錄音,不一定是音樂會現場,是從現場和事先錄製的版本中比較而得。
  • 2016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高清完整版)
    1979年,楊松斯擔任奧斯陸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至2000年,在楊松斯的帶領下,奧斯陸愛樂樂團從北歐一個小樂團已經躍升為國際上一流樂團。1992年,楊松斯擔任倫敦愛樂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1997年到2004年,擔任匹斯堡交響樂團音樂總監。2001年被推舉為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榮譽會員,同時他也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榮譽會員。2003年,擔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今昔
    當今世界最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誕生是非同尋常的,它開始於樂團晦暗的年代——1939年,當時在歐洲爆發的戰爭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局勢變化很快,在納粹黨青年組織 「希特勒青年團」負責人巴爾杜爾·馮·席拉赫的授意下克萊門斯·克勞斯與樂團舉行了第一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音樂會全部所得被全部捐給納粹用於前線作戰。
  • 202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絕美芭蕾」賞析 | 2020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英語完整」收藏版!
    ,芭蕾圓舞曲,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的重頭大戲。2020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的《萬眾團結圓舞曲》也是堪稱絕美!《萬眾團結圓舞曲》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 Walzer, op.443是由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華爾茲。它於1892年3月在維也納的音樂協會大廳首次演出。華爾茲的標題借用了弗裡德裡希·席勒的《頌歌》(《歡樂頌》)。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開始之前,我們先把這個功課做了
    2018 年元旦,76 歲的義大利指揮大師裡卡爾多·穆蒂(Riccardo Muti)將再度回歸。人們一度以為在這一舉世矚目的年度音樂盛會上不會再出現他的身影,因為穆蒂曾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2004 年是他最後一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終,大師還是食言了。顯然,樂團非常希望這位從藝近五十年、曾四度執棒新年音樂會的資深指揮家再次「老將出馬」,穆蒂也不想拒絕來自維也納愛樂的這份盛情。
  • 小提琴天后慕特同臺獻藝《約翰˙威廉斯在維也納》
    歷史性時刻小提琴天后慕特X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X 世紀天團維也納愛樂德國音樂廠牌DG向來是古典音樂發行重鎮,一百多年來培育出無數古典音樂巨星,並製作無數經典唱片。在音樂會實況錄音中,她為我們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炫技曲《魔鬼之舞》;在改編給小提琴演奏的《遠離家園》(Far and Away)一曲中,約翰.威廉斯賦予慕特更多即興揮灑的空間,為這份實況錄音錦上添花!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約翰.威廉斯在維也納》的封面設計,頗有向老大師致敬的意味!
  • 201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完整版,每年一次的感動與回憶
    (比小編年齡還要大呢~)1986年,中央電視臺獲得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電視播出權,並在1987年春天播出了由指揮大師卡拉揚執棒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新年問候的環節,樂手們紛紛用不同的語言問候新年,輪到小澤徵爾的時候,他出人意料的用中文說了聲「新年好」。小澤徵爾出生於中國的瀋陽,他的一句「新年好」也讓他贏得了很多中國觀眾的心。2003年是偉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誕辰170年的紀念年,所以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曲目裡,加入了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主要以施特勞斯家族的作品為主,同時也會照顧到其他很多作曲家的作品。
  • 2021 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曲目單
    備受樂迷矚目的 2021 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將於 1 月 1 日的北京時間 18:15 分,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奏響。這次,包括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在內的 90 個國家將同步直播,和全球超過 5,000 萬的電視觀眾一起,觀看這場音樂盛會。 不過,考慮到當前新冠疫情發展的態勢,這次在金色大廳將不會有現場觀眾。
  • 2021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首次沒有現場觀眾 (附歷年超清全場完整版)
    1946年,新年音樂會正式命名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從1955年起,音樂會由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直至1979年。自此年起,音樂會由洛林·馬澤爾指揮,直至1986年。1987年,卡拉揚成為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自此往後,音樂會的指揮每一年都會更換。
  • 2021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改成閉門直播
    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將於2021年1月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閉門舉行,通過電視直播向全球觀眾呈現這場音樂盛會。德新社報導,來自義大利的指揮裡卡爾多·穆蒂29日說:「即使大廳沒有觀眾,我們也要向世界各地觀眾傳遞和平與希望的信息。」
  • 2018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993、1997、2000和2004年四次擔任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時隔十四年,裡卡爾多·穆蒂第五次站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指揮臺上。他的指揮風格穩健,充滿激情,雖然年已76歲,但穆蒂依然力圖保持年輕的活力,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 2018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附全部音頻)
    2018年新年音樂會是由義大利著名指揮家裡卡爾多·穆蒂執棒,以下是音樂會全面曲目,供你欣賞。
  •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從不缺席的那一曲
    2020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還是在1月1日於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如約而至,由拉脫維亞指揮家 &34;執棒指揮。現在我們可以買到這次音樂會的各種唱片了。來來來,備好了唱盤,精選好唱頭,我們開始。1987年的新年音樂會無疑是最具開創性的,這一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摒棄「連期指揮」制,改為每年不同指揮執棒的「年度指揮」;這一年,卡拉揚成為改革後的第一位王者指揮,這也是他唯一一次在金色大廳指揮;這一年,當《拉德斯基進行曲》響起時,卡拉揚優雅地轉身面對觀眾,指揮觀眾隨著旋律的強弱和節奏打出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