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15: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果你對你的孩子失去耐心,你可能將會失去更多。
90%的兒童看到的暴力都是來自家庭
Safekids為了讓家長認識到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利用語音識別技術將語言視覺化的互動裝置,家長可以看到傷害性話語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以此提醒他們:一句不經意的言語,有可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傷害。
又是一則反對家庭語言暴力的海報
經過多道工序製作出來的生活用品不是讓你來打孩子的!
西班牙的反家暴廣告獨具匠心,成年人只會看到一個普通男孩,而身高不到135釐米的兒童會看到男孩臉上的淤青以及求助電話信息。
墨西哥救助兒童機構:家庭暴力死循環!
70%被虐待的孩子長大後又會成虐待兒童的成人;墨西哥(救助兒童)組織發布了以下這組宣傳海報:一個人有不同的人生階段,下面的五個角色,可以說是兒童從小時候到成年的五個階段,循環反覆,此刻正在遭受虐待的兒童,轉眼可以變成明日施暴的成人。
北京奧美公益廣告:暴力語言會變成武器
被迫的偽裝
請停止在家虐待兒童-時間不會治癒所創傷-Save the Children(救助兒童會)公益平面廣告
SOS防家庭暴力公益廣告,家暴沒有藉口,不要讓玫瑰變成拳頭
廣告來自巴西「國家家庭暴力熱線」(The 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
提醒女士們: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時候一定要撥打熱線電話進行維權。一味的忍讓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甚至會迎來死亡。
語言虐待同樣可怕
不要說出去 注意畫面中噓聲的手是男性的
抗家暴專用護具
這個男人的手被電話線綁起來了,他的拳頭還攥得緊緊的。用意很明顯,求助熱線制止了這個男人揮向妻子的拳頭。
當他操縱了你的生活,那不再是你的生活
每個小時都有婦女遭遇家庭暴力
不是所有的暴力都是肉體上的,疤痕的形狀就像暴力話語的聲波一樣,非常震撼,令人印象深刻。
廣告語:如果有第一次,就一定會有第二次。
不要忍受配偶的惡魔之手。
廣告語:沒有人看到的時候,它就會發生。
這個交互式的廣告立在柏林的巴士站臺邊。廣告板上有一個人眼跟蹤攝影機,當你不看廣告時它就是左邊的圖片(家暴畫面),當你直接看這幅廣告時,經過一段延時,它就會變成右邊圖片的視覺效果(夫妻和諧)。
畫面中,一位頭戴面紗的女人清晰地露出了一隻被打得淤青的眼睛,下面配有阿拉伯語,「有些事情無法被掩蓋。」畫面還標有當地家暴收容中心的求助電話。
慈善組織:Salvation Army,借這條裙子爆紅的白金/藍黑裙做了條反家暴廣告:為什麼你們都看不到那些black and blue
(雙關:黑與藍,也有「傷痕累累」的意思),因為它們被white and gold(雙關:白與金,也有「脂粉和首飾」的意思)所掩蓋。
樂施會的反家暴公益廣告
巴西求助熱線組織的反家暴創意廣告:你不說沒人知道
在很多時候,家庭暴力都是不為人知的,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事件都是發生在家裡,另一方面受害者大多時候都選擇沉默。這種不為人知縱容了家庭暴力行為更加惡劣。此公益廣告目的是讓遭受遭受家庭暴力的人大聲說出來。
藝術家aleXsandro Palombo為了響應"反對性暴力"活動,特意創作這組漫畫來提醒世界上仍有很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頻頻遭遇暴力對待。
畫面中睡美人、灰姑娘等人物臉上出現了瘀青、紅腫、流血等痕跡,文案:「When did he stop treating you like a princess?」(什麼時候他不再把你當成公主一般呵護?)「It’s never too late to put an end to it.」(中止家庭暴力,只要你願意說出來,永遠不嫌晚。)
還有男性版本 文案:「When did she stop treating you like a hero?」(什麼時候她不再把你當成英雄一般敬仰?)「Don't be ashamed to ask for help」(不要因為去尋求幫助而感到恥辱)
表示強姦受害者多受到來自家人的性侵
這是挪威的一個防止家庭暴力的廣告,以幫助這些遭受家暴卻默默忍受的女性。這兩張對比強烈的圖片,給人一種心靈的衝擊,防家暴意識油然而生!
原標題:《反家暴公益海報,每一張都直戳人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