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總院楊醫生被害持續發酵。今天民航總醫院急診科的監控視頻刷屏了醫生的朋友圈,兇手在醫生背後掏出兇器,摟住脖子後,迅速刺向脖子,刀刀致命,手段極其兇殘,看了讓人不寒而慄!醫療圈內悲憤不已,心如刀割!
這根本不是醫療糾紛,這是刑事案件!
來自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同事的朋友圈進一步還原了事情真相:
距離我的同事、我的戰友楊文醫生遇害已經三天了。我經歷了這件事從頭到尾的過程,我清楚一切的前因後果、一切的細節。為什麼我一直不發聲?!
我麻木了周圍人對我們死活的麻木,我悲憤於社會大眾對我們的偏見和仇視,我們臨床一線底層的吶喊在人心的曠野上,震蕩不出一絲的聲響,不然何至於一次次的暴力傷醫殺醫事件屢見不鮮。但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問題一:病人的診治經過。
患者95歲老年女性,腦梗塞後遺症,長期臥床鼻飼營養,生活質量不高。12月4號楊文醫生首診的,病人來時嘔吐、納差、意識不清,家屬籤字拒絕一切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後病情無改善好轉,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之後我們努力說服家屬同意檢查,證實病情本就不樂觀,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腸道、泌尿系、肺部)並伴有心衰、心肌損傷,加上基礎病多、高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是肯定的。我們和家屬交代病情,完全沒辦法溝通,他們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
每天都會因為一點點的病情變化和懷疑我們的用藥,不停的吵鬧、辱罵、威脅,我們建議病人轉院,建議家屬走醫療鑑定,都不同意。他們就在搶救室天天跟我們幹架,小兒子尤其極端和情緒化,總說老太太死了,我們誰都別想活。半個多月,我們上班都是忍氣吞聲、膽戰心驚。
問題二:為什麼不聯繫病人住院。
就一句話,天天犯渾的一家人,誰敢接診收治?!
問題三: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渾,你們沒有安全意識麼?!
我們有,我們謹小慎微的伺候,我們向上反應了,科裡醫院都記錄和備案了該患者及家屬情況,也囑咐我們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來了,也沒有用,就像家暴發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對,直到最後殘忍的砍出那麼多刀。
我悲憤於兇手的殘忍,在楊文醫生凌晨五點多伏案工作時,悄然於背後揪住她頭髮扼住她頸部,連砍數刀,那都不是刺傷,那幾乎是割頭了。多大的仇恨,要這麼去發洩,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難道我們就不配活著下班麼?!我們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們竭盡全力,我們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現實。
我寒心於周圍的麻木,兩個小時後,當我僥倖躲過屠刀,接手搶救室工作時。楊文醫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搶救著,她的熱血還灑滿了一地,空氣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經歷過無數次慘烈的搶救,但這一次大腦完全空白了。
一屋子的搶救病人和家屬明明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可是又假裝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沒有人安慰同情一下兩個多小時前還救治他們的醫生,沒有人譴責行兇的那一床家屬,他們只關心他們的治療和住院,並且不停的催促。兇手的其他家屬冷眼旁觀看著我們的慌亂、無措、難過。搶救室的電話沒完沒了的響,外面好事的媒體、個人,不停的打進來詢問,他們不知道這部電話,我們還要打出去呼叫全院的救援。
直到昨天晚上我還要繼續給兇手的媽媽提供醫療服務,還不能對其他家屬感情用事。因為病人死了家屬不滿了,輿論會說我們發洩情緒在無辜的患者身上。為了輿論,要讓老太太好好的活,調集一切醫療資源,她成了「英雄的母親」,活好了,反過來打我們的臉,輿論說你們早幹嘛去了。
說了這麼多,有什麼用呢,太陽照常升起,我曬到身上可還是冷。她再也曬不到了。
小編看完,心在滴血,為楊醫生心痛,為麻木的國人心寒!
而衛健委已經組織專家給那個兇手的95歲老太太急會診,會診持續了近五個小時,家屬要求老太太能走能說話!據說現已轉入朝陽醫院急診科。
我想知道相關部門對楊醫生的家屬做了什麼?
請同仁們記住:
你是科裡的一棵草,你是家裡的一片天!出了事,誰管你?
請各位看官記住:
1.看病難不是醫生能改變的:你這麼鬧下去,罵下去,打下去,殺下去,看病會越來越難,因為很多醫生流失,兒科好和急診科是重災區。而且很多醫學生畢業後放棄醫生!當你抱著娃在兒科掛不上號,苦苦等待幾個小時無果,請不要抱怨,這裡面有你的功勞!
2.看病貴不是醫生能改變的:醫生也想免費看病,但給你看病的藥品不免費、器械儀器不免費、人力物力都不免費。醫生改變不了什麼!
改變某些人他對醫務人員看法的只有讓他家娃學醫!
最後一句話:任爾東南西北風,我仍咬定青山不放鬆!無論外界如何,醫生的治病救人的天職不會變化!這一點請大家放心!
我們做為一名普通醫生能做的極其有限:
為心無愧看病,
注意自身安全,
不讓下一代學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