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頭暈頭重、渾身無力的人特別多。我在年前,接診過一位43歲的康友,他經常感覺頭上像被布纏著一樣難受;嗜睡,一覺睡起來後,精神依然很差,並且吃飯沒胃口、排便不暢,總感覺沒有排乾淨、經常肚飽氣脹、頭髮有一層層厚的油,每天不洗頭髮就不舒服。
之前他還到過好多地方調治,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甚至去了保健機構,做了一些保養,仍然收效甚微。
在中醫裡面講,他這種症狀是人體的脾胃有痰溼,造成人體的頭部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當脾胃陽氣不足,運化功能減弱,不能腐熱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溼生痰,阻滯中焦,就會形成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病理變化),就形成了頭重如裹,疲軟乏力,嗜睡等狀態。
當時我給他開的處方,就是中醫裡面經常使用的方子——半夏白朮天麻湯,法半夏15g,白朮30克,天麻12g,陳皮15g,茯苓20g,生甘草15g,生薑20g,大棗6枚,蔓荊子15g。
其中半夏是最主要的一味藥,它可以治胃氣上逆,我治過一位康友,給他拿脈的時候,不斷地發出「額額額」乾嘔的聲音,已經有半年時間了,原本來他不是來看乾嘔的,但是見他乾嘔這麼厲害,就給他開了一個處方——半夏厚樸湯,半夏用的是薑汁炮製半夏,簡稱姜半夏,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他吃了三副中藥之後,他半年「額額額」乾嘔的症狀就解決了。
而白朮是健脾溫中比較好的一味藥,但是很多人就用不好這個藥,用的是生白朮,人吃了以後,容易產生飽脹、睏乏。所以我在臨床中用的都是黃土炒白朮,並且白朮的用量少了,效果也不好,我一般用30克-60克。最後,大棗要劈開,發揮其全部藥性的作用。
他按醫囑吃完7附中藥後,跟我反饋說:頭重頭暈基本減了80%;肚飽氣脹也好轉了,在隨安堂調治了半個月,胃口轉好、臉上變得有光澤,頭髮也不再油膩了。
我們這些藥,整體來講其實都很平穩,沒有什麼很大的反應,當然一定要辯證論治,切記不要輕易拿別人的方子,來治自己的病,這個是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