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看黑白漫?
與其說是喜歡,倒不如說是被迫接受。當然,不能否認,黑白漫有著許多優點。
對企業來說,黑白漫的成本更低,也更容易創造價值。
黑白漫畫,主要是以日本漫畫為主。而日本漫畫產業,雖然從平安時期就有,但真正的漫畫產業是在二戰之後才成型。而成型後的漫畫出版社,都不約而同的選著黑白漫。彩漫只是作為一種獎勵機制。
之所以選著黑白漫,就是因為,彩色的油墨會新增加一筆錢。對於靠銷量吃飯的傳統紙媒來說,這一筆上色費就算是一座無形的大山。好的情況,可能會增加銷量,但壞的情況,很容易讓出版社陷入財政危機。
換個方向思考,出版社除了在費用上增加,還會加大印刷時間。傳統紙媒想要做長,有個穩定的更新周期,無疑是最重要的。而漫畫周刊作為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必須預留一部分時間,進行一些突發問題的緩衝。加大印刷時間,無疑是出版社降低自己的容錯率,也是某種意義上的自殺行為。
除了出版社,彩色漫畫的作業對作者來說也是一種重擔,《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榮一郎,也是拼著每天只睡5個小時,才能保證每周的穩定更新。這還是在有助手協作的情況下。如果是那些,從劇情到分鏡,全是自己一人操刀的漫畫家,這樣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如果加上上色,其工作量不是一點半點的大。
要知道,在黑白漫的情況下,漫畫家們都容易出粗製濫造的作品。更何況彩色漫畫?漫畫家精力也就這麼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要選擇上色,必然在畫工上會薄弱一些。
而彩色漫畫,不是上色這麼簡單的事,不僅要考慮,光影,還要考慮色彩飽和度,還得對色感有把控,弄個不好,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說,對於漫畫家而言,分鏡是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而黑白漫則是最能夠檢驗這種技能的方法。好的分鏡,能夠在黑白漫下不讓人感到凌亂。對漫畫家而言,黑白漫也是一項積累經驗的方式。
這裡,或許會有人提問,"為什麼不請人來幫忙提高效率。"能提出這種說法,我只能說太天真了。
請人幫忙,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好的助手固然有,但數量實在是稀少,而能夠理解自己的作品,能夠按照漫畫家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想要結果助手更是少之又少。這一點,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所造成的就是價格昂貴。要知道,漫畫家在沒有成功之前,也是一窮二。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助手的工資。
再說回讀者,如果是只圖一時之快,那黑白漫的享受肯定不如彩色漫畫。但要是最求能夠反覆觀看。那這個可得好生掂量一下。畢竟,不是每個漫畫家都能做到在短時間內讓畫工和上色同時達到讓人滿意的程度。
當然,更多的讀者是在看習慣了黑白漫,已經懶得再去換種新的方式去閱讀。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太容易改變。我猜想,這個或許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