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將冷未冷
還沒完全從小長假的慵懶緩過神來
峇里島的鮮榨椰汁到辦公桌上的東方樹葉
人擠人充滿力與美到寒露降臨單人座椅
各種心情全部聚集在一起
像是進行在無邊裡的夢
夢醒後新一輪的現實抗爭又開始了
幸虧有美好的音樂
可以在小憩片刻時回味那些慵懶的片段
視頻 | Zee Avi - 墨裡斯的畫冊
· 季小薇(Zee Avi) ·
季小薇出生在馬來西亞砂拉越美裡省的一個小鎮上。在南海附近長大,沐浴在沙灘陽光下。她的父親在那兒擁有一家能源諮詢公司,生活還算自如。
她從小就特別熱愛音樂和唱歌,因此也自由而備受鼓勵地成長。
「我長大可能會當律師」季小薇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音樂已經融入了她的血液中。
圖 | 馬來西亞風光
即使你不愛唱歌、不懂音樂
也從沒想過以作曲為生
你還是會情不自禁地嚮往她的生活
嚮往她的自由精神
季小薇在她22歲生日前,將自己創作的歌曲片段上傳到YouTube上,原本只是讓好友觀賞後就要刪除,沒想到卻收到路過網友們滾雪球般的熱情回應,從20筆一下子跳到3000筆,其中一筆來自白線條樂團(The White Stripes)經紀人Ian Montone,在他的穿針引薦下,季小薇成為傑克強森自創音樂廠牌Brushfire Records旗下唯一的創作才女。
季小薇的祖父曾經是樂隊的樂手,十二歲時季小薇離開了婆羅洲來到吉隆坡。
平日裡她經常把自己鎖在房間學彈吉他,一彈就是幾小時,對吉他的熱情始終不減。
視頻 | Zee Avi - Ghostbird ( Live Performances 2011 )
直到後來去倫敦學時裝設計的緣故,吉他學習擱淺了四年。
重新回到吉隆坡時,季小薇立刻重新拾起樂器,並開始創作音樂隨樂隊演出。
專輯 | 《Zee Avi》發行時間:2009年5月
《Zee Avi》中季小薇一手包辦專輯所有詞曲創作。首支主打曲在Folk領域中混搭爵士味覺的「Bitter Heart」令人想起多項葛萊美獎加冕的Norah Jones相同質感,接下來散發淡淡閒適鄉村音韻的「Honey Bee」。專輯 | 《One More Time With Colors》發行時間:2010年7月
利用夏威夷四弦琴彈奏、帶來新紐奧良Swing Jazz風味的「Just You And Me」以及「Kantoi」。讓人回憶起Peggy Lee(佩姬李)「Is That All There Is」的「Is This The End」,還有美國熱門影集「私家醫情」第二季結局配樂「Monte」。聽一聽這首新紐奧良Swing Jazz的歌
視頻 | Zee Avi - Kantoi
聽著季小薇的歌聲
如同躺在沙灘上迎著微風拂面
陽光暖暖包圍
似乎什麼事都變得不那麼重要
就這樣順著慵懶節奏
擁有每一個Jazz風味的傍晚和清晨
圖 | 馬來西亞蘇丹皇宮
1.【馬來西亞傳統樂】
馬來西亞面積33萬多平方公裡,人口約2400萬人,華人560萬人(佔24%)。
在檳城哥丁淡哥的出土石器和科學家發現馬來西亞色曼人的DNA,證明馬來亞的原住民,是8萬年前來自非洲人的後裔。但馬來西亞人相信,最早住在馬來半島的原住民是耐革力多Negrito人,隨後來自中國的一族帶來更進步的農耕、畜牧及補魚的知識。
迫使耐革力多人遷往雨林及山丘地;隨後又有從阿拉伯人、印度、暹邏人也陸續來到馬來半島,同時也常來的煉鐵技術,相信這些都是馬來西亞的原型人(Proto-Malaysia) 而當時馬來西亞也是大印度尼西亞圈的一部份。(此時馬來西亞是以印度尼西亞文化的影響最大),馬來西亞傳統音樂的甘美朗音樂也是源於此。
2.【馬來主流文化】
在公元前1世紀,馬來西亞的文化起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當時印度相信馬來半島是 黃金之島,因此,來自亞洲次大陸的印度人,紛紛前來馬來西亞掏金,吸引很多印度商人,開發香料、香樹木(Aromatic) 以物以物,傳教的僧人,廣建廟宇,帶來了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印度音樂、印度的建築、習俗等印度文化,由於當時的印度文化非常高,印度文化也很快成為馬來人的主流文化。
△ 更多Zee Avi專輯歌單及請戳左下方「閱讀原文」
視頻來源 | youtube、騰訊視頻
圖 | 網際網路 / wikipedia
編 | 毛絨離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