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的有盡頭嗎?

2020-08-30 星光的遠徵TEL

原創 紫微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今天,解封不久的各大影院正新鮮上映一部影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海報上的宣傳語寫著「2020第一場愛情電影,一定要和最愛的人一起看」。這在作為中國傳統七夕節的今天可謂相當應景。電影講述了男主林格一次次重啟時空,只為與戀人邱倩再次相遇的故事。

一生只愛一個人,希望開頭是你,結尾也是你,2020年七夕最深情的告白,就像這部電影的名字,我在時間盡頭等你。

不過,你可曾仔細想過,時間是否真的有盡頭?時空又真的能夠一次次重啟嗎?

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海報 | 圖片:網絡

奇點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迄今對宇宙時空最理想的表述,唯一能讓時空終止的就是所謂「奇點(singularity)」。它是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引力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的點。在這個點,目前所知的物理定律停止適用。根據廣義相對論,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8億年前,也就是說宇宙現在的年齡是138億歲。而在此之前,宇宙的初始狀態就是一個「奇點」,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時間和空間都毫無意義。即使廣義相對論本身也會在奇異點處失效。

你也許會說,這太難理解了!沒錯,因為「奇點」本是一個數學概念,你非要從物理上去「理解」,不難才怪!

盡頭

好吧,讓我們放下難懂的「奇點」,先試著接受宇宙源於「大爆炸」(BIG bang)這樣一個目前被廣泛認可的「事實」,讓時間開始流逝。那麼,時間的盡頭就是要讓宇宙再回到一個「奇點」。這可能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籠罩21世紀物理學天空的兩朵「烏雲」——暗物質和暗能量。關於它們的本質,我們知之甚少,但是越來越清楚的是,它們對我們的宇宙至關重要。可以說,暗物質「成就」了宇宙的過去,星系和大尺度結構的形成都離不開暗物質的功勞;而暗能量則「掌控」著宇宙的未來,宇宙的命運如何完全取決於暗能量。

大爆炸學說下宇宙的三種可能命運:大坍縮(BIG Crunch)、大撕裂(BIG Rip)、大凍結(BIG Freeze)| 圖源:網絡

了解暗能量的本質關乎我們對宇宙命運的認知:如果它漸漸變弱,宇宙可能終結於「大坍縮」(BIG Crunch),重回「奇點」(約千億年),這樣的宇宙形狀像個球面,稱為閉合宇宙;如果它無止境地蒸蒸日上,則有可能會引發「大撕裂」(BIG Rip),屆時所有的物質將全部以最基本的粒子的形式存在,是另一種「奇點」(幾百億年);如果暗能量一直存在,宇宙將歸於熱寂(Heat death),即「大凍結」(BIG Freeze),這樣的宇宙幾何像個馬鞍,稱為開放宇宙。

宇宙學標準模型中,暗能量充斥整個宇宙,並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目前的觀測宇宙學已基本形成一個廣泛的共識:宇宙正處於膨脹狀態,而且是加速膨脹,如果這種膨脹一直持續下去的話,宇宙中所有天體都會被「撕碎」,最終進入一個「大凍結」(BIG Freeze)狀態。據已知的理論推算,大約10100(古戈爾,googol)年後,我們的宇宙將不再形成新的恆星。

最新的研究結果依舊支持標準宇宙學模型。宇宙按照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演化,宇宙是空間平坦的,除了構成恆星、星系等的普通物質(佔宇宙總質量的5%),還包括雖不可見,但具有引力效應的暗物質(約佔27%),以及可觀測但本質未知的神奇暗能量(約佔68%)。

為了更好地理解(也許適得其反,變得更難懂了,那可別怪我,真的不是我的錯),我們再(小心翼翼地)引入一個概念。

宇宙萬物趨於變得越來越無序,而熵(Entropy)正是物理學家用來衡量無序程度的量。「孤立系統的熵值永不減少」「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一種表述。如果我們所在的宇宙是一個與外界既沒有物質交換也沒有能量交換的所謂「孤立系統」(有待證明),那它的熵一定是不減的。熵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宇宙各個層次的演化,它為我們提供了時間軸的方向(時間之箭,the arrow of time),而熵總是朝著增加的方向發展。

隨著最後一顆黑矮星的消逝,整個宇宙連哪怕是一個原子都不會留下;成群的黑洞在一陣「弱肉強食」的狂亂之後,最終也會通過霍金輻射蒸發殆盡,如果我們終究無法逃離現在的宇宙,那麼熵就會繼續增加,拼盡全力讓宇宙最後一次沐浴著光。整個宇宙變得寒冷、黑暗……趨於絕對零度。彼時,時間已失去意義,宇宙終於永恆,一成不變。熵最終停止增加,因為宇宙不可能再發生任何無序,什麼也不會再發生,永遠不會。

重啟

接下來,一個自然的問題就是,宇宙可以重啟嗎?一個宇宙的終結難道不應該是一個新宇宙的開始嗎?

有人推測,也許有機會在熵消滅一切之前來個勝利大逃亡,逃離這個宇宙。然後,創造一個模擬中的宇宙,能量足夠的話,甚至可以創造一個和我們現在的宇宙一模一樣的。

關於宇宙歸宿的理論有很多,物理學家甚至越來越相信,在我們的宇宙之外應該還有多重宇宙,每個宇宙都恪守它們獨一無二的物理規律,或宜居、或坍縮、或撕裂,還有很多則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力。

人類對宇宙命運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新的觀點不斷湧現,但是如何接受觀測的檢驗有時會成為困擾。最新的一項研究認為,宇宙的最後一縷微光並非來自黑洞的蒸發,而是來自黑矮星超新星爆發。黑矮星會繼續演化,甚至會出現一種另類的超新星爆發。第一顆黑矮星超新星將會在101001年後爆發,而最後一顆黑矮星則要堅守到1032000年才會爆發,同時會發出整個宇宙的最後一縷微光。

時間是否真的有盡頭?宇宙真的能重啟嗎?這些都是關於宇宙命運的終極秘密。人類的認知還在路上,而且可能會永遠在路上……對於急於想知道宇宙終極命運的人,最好的回答就是阿西莫夫《最後的問題》中的那句經典「資料不足,無可奉告」(INSUFFICIENT DATA FOR MEANINGFUL ANSWER.)。

好了,別再為1032000年後的事糾結了。不管時間有沒有盡頭,「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都不失為2020年七夕最深情的告白。七夕快樂!

相關焦點

  • 新知丨時間真的有盡頭嗎?
    最近,解封不久的各大影院正新鮮上映一部影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電影講述了男主林格一次次重啟時空,只為與戀人邱倩再次相遇的故事。不過,你可曾仔細想過,時間是否真的有盡頭?時空又真的能夠一次次重啟嗎?
  • 新知丨時間真的有盡頭嗎?
    最近,解封不久的各大影院正新鮮上映一部影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
  • 深度解析,「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真的值得期待嗎?
    今天咱們就來深入淺出的聊一下當下,正在熱映的奇幻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部電影的劇情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在這兒小編就不過多的劇透了。在影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中,最關鍵的就是能夠重啟時間的手錶,以及每一次時間被重置之後,被抹除的記憶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時間有盡頭,但愛你沒有!
    姚婷婷執導,江志強監製,李鴻其、李一桐主演的奇幻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將於8月25日(七夕)《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根據鄭執同名原著小說改編,講述了李鴻其飾演的林格為換回男主臉上的褶皺,就表示等待女主多少年,這樣至死不渝的愛情,原來真的存在嗎?看到林格為換回戀人邱倩(李一桐 飾)的生命付出一切,觀眾們紛紛表示重新相信了愛情。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愛,是沒有盡頭的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在8月25日上映了,很多人看完之後都表示,這部電影太好哭了,比《前任三》還要虐心。大家也很好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有沒有彩蛋,最後邱倩知道林格為她做的一切嗎?《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留有遺憾,因為這就是像是一個閉環,但是又讓人覺得溫暖,因為邱倩還是知道了一切。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戳心:時間有盡頭,但「我愛你」沒有盡頭
    看了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被深深觸動。「我愛你」這三個字,若隨口說出來,仿佛總帶著一點不誠懇。 所以我們喜歡給「我愛你」加上一個期限:我愛你一輩子、我愛你一萬年、我愛你到時間的盡頭。如果有機會,我們也願意為了愛人,重啟時光,挽回這些遺憾,換來新生。
  • 七夕看什麼:《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時間有盡頭但愛你沒有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是根據鄭執同名原著小說改編,講述了李鴻其飾演的林格為換回李一桐飾演的戀人邱倩的生命付出一切,而當他們再次相遇,邱倩卻失去了有關林格的所有記憶。影片題材新穎,在愛情題材基礎上新增了奇幻元素,是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少有的類型。
  • 預售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七夕情人節 時間有盡頭,但愛你沒有!
    姚婷婷執導,江志強監製,李鴻其、李一桐主演的奇幻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根據鄭執同名原著小說改編,講述了李鴻其飾演的林格為換回李一桐飾演的戀人邱倩的生命付出一切,而當他們再次相遇,邱倩卻失去了有關林格的所有記憶。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在一起,時間才有意義嗎?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看完這部電影,不禁讓人發出一個疑問:愛情值得拿命去拼嗎?邱倩在18歲時出車禍去世,林格許願說只要能讓邱倩醒來,自己做什麼都可以,於是,他手中的表突然開始動起來,然後,邱倩沒死,只是這個世界沒有了林格的位置。邱倩已經忘記了他,林格的父母並沒有子女,林格的死黨也不記得還有他這麼個人,他就這樣被整個世界遺忘,不但如此,他還年長了好多歲。
  • 誰在時間盡頭等你?
    這好像也是一個很壞的時代,因為我們好像已經很難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真的東西存在了。經常有人笑著說「傻子才相信愛情呢」。不再相信,自然不會受傷。可是不再相信,也必將錯失太多美好。其實想想,如果人這一輩子,都沒有掏心掏肺地愛過,難道不是最大的遺憾嗎?當世間萬物都變成了權衡,我們還願意相信真愛的存在嗎?是的,我們寧願相信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利弊,也不願意相信人間尚有真情。
  • 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你會等我嗎?
    不言而喻,雙向的愛給予對方選擇的權力,最感人的是林格用盡的自己的一生去活在有邱倩的世界裡,邱倩最後也做出了與林格一樣選擇。病房裡的那一段情節真正上演了什麼才是時間的盡頭,就是在我消失後的世界裡,你依然愛著我,就已經足夠了。還有林格與爸爸分別的鏡頭,也感染了無數觀眾。他們作為父子一場,今生之緣只能背影相送,同樣是對愛的堅持,卻活出了對方的樣子。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一個人的時間終有盡頭,愛卻永無止期!
    我個人是不太贊同結婚可以防止孤獨終老的這個觀點的,拋開婚姻的隱患和變故太多不說,一個人的時間也總歸是有盡頭的。故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陪伴我們自己走完生命這一條不長不短的軌跡,即便是至親至愛之人,也無法做到。即便是那些白頭到老的恩愛夫妻,也終究有一個人要先撒手人寰。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只有在一起,時間才有意義
    七夕午後的影院裡座無虛席,一對對情侶們被《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虐哭了,我旁邊的姑娘顫抖著雙肩,哭得昏天黑地,或許是影片太感人,又或許是曾經的過往太傷感......我是淚點很高的人,雖沒有落淚,但多少被帶入了情節,感嘆命運多舛,為什麼有情人最後不能成眷屬?時間的盡頭是什麼,時間的盡頭是死亡,而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意味著一生只愛你一人,開始是你,後來也是你。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時間不會等你,但總會有一個人願意等你
    現實中,永遠都不會有時間倒流這一說,所謂的時間倒流只不過是對自己一種安慰罷了,畢竟時間永遠不等人。時間雖然不會等人,但是相信每一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見那個願意等你一輩子的人,即便以後將就結婚,那個人依舊會在時間的盡頭等你。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票房大跳水,愛情片真的只能是七夕特供?
    然而在上映第二天就出現了票房「大跳水」的情況——據燈塔專業版票房顯示,《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上映第2天僅取得四千多萬的票房,相比前日的跌幅超過了八成,讓我們不禁疑問:這又是一部七夕特供的愛情電影嗎?基於這樣的現狀,甜蜜的愛情電影對於情人節、七夕這樣的特殊檔期的依賴越來越明顯,因為只有這些與愛情緊密聯繫的檔期才會讓它們真的有機會短暫地搶佔市場
  • 時間的盡頭,你在.
    但可能因為整部電影下來,竟然在最後10多分鐘裡才響起楊宗緯的插曲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感覺沒什麼共鳴。反而一直看MV更能感受到歌曲,有點浪費歌曲的魅力,電影裡就像臨時加上去,挺敷衍的。,只為再與你相遇,命運溫柔的對待,再次回到從前,時間到盡頭就像林格說的
  • 七夕,時間有盡頭但愛你沒有!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預售開啟!
    影片名稱語別開始影廳名稱蕎麥瘋長國語13:202號廳蕎麥瘋長國語15:252號廳蕎麥瘋長國語19:102號廳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國語13:003號廳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國語14:00巨幕廳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國語15:153號廳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國語19:30巨幕廳由姚婷婷執導,江志強監製,李鴻其、李一桐主演的奇幻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定檔七夕情人節,並發布再定檔海報及影片片尾曲MV。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熱映中
    ,有的熾熱、有的殘酷、有的扭曲、有的卑微、有的偏執…… 本片取自十二個故事中的主題故事《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由李鴻其、李一桐搭檔主演,定檔2020年七夕情人節。作為情人節的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本身也十分有熱度。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三個"辯護",這部電影真的沒有那麼糟
    本來穿越回到過去,阻止或者是幫助過去的自己解決一些難題這個想法應該在大家的腦海裡都有過,按道理來說,這個題材應該是最能引發觀眾共鳴的一個題材,但是採用穿越為根本的很多影視劇都會被大眾吐槽,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出現如此兩極分化的現象呢?《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部影片就真的如部分網友所說的糟糕嗎?其實不然,這部影片的三個&34;告訴你,《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並不差。
  • 誰在時間的盡頭等我?——觀《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有感
    但是在看的過程當中,我卻發現它不僅僅是一部愛情片,而是有愛的人之間的真摯情感片。一個人深深的愛著另一個人,可以為她付出所有,甚至在這個世界上的生命時間,即便她不再記得自己,但依然覺得這是自己做的最有價值的事情。當男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的時間,換取他所愛的人的生命時,我不僅淚流滿面,我不知道我是在為誰流淚,是為我自己,還是為片中的主人公的純潔的愛情。我在想:誰在時間的盡頭等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