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戰》改編自「鎮南關大捷」,再現戰爭場面,雄韜偉略堪稱「軍事教科書」。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1905電影網共同主辦的戰爭動作電影《龍之戰》專家研討會,6月29日在京舉行。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龍之戰》總策劃陸紅實,電影頻道總編室主任、《龍之戰》總監製董瑞峰,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龍之戰》總監製唐科等領導,以及《龍之戰》編劇邢原平出席活動。
活動當天,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尹鴻,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中國電影報》社社長皇甫宜川,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譚曉明,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趙寧宇,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左衡,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史學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李鎮,《今日影評》主編李鏡八位影視專家;以及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戴旭,國防大學軍事研究員邵志勇,國防大學宣傳部新聞處處長褚振江三位軍事專家,共同就電影的類型化風格、獨特拍攝手法,及作品在軍事層面的價值與社會現實意義,國產主旋律戰爭片的突破與方向等主題進行了探討。
國產戰爭動作電影《龍之戰》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由成龍擔任影片藝術總監,高峰執導。劉佩琦擔任男主角,飾演民族英雄「萃帥」馮子材;曹雲金出演「萃帥之子」馮相賢;壯族「女蛙兵」依南由青年演員羅昱焜飾演。影片還匯集了修慶、李子雄、範志博等演員。影片將於今年8月4日暑期檔登陸內地院線。
據介紹,《龍之戰》改編自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前後歷時3年時間籌備。影片講述老將馮子材在軍備差距懸殊的不利情況下,憑藉過人的膽識和謀略頑強抗敵、大敗法軍,打贏了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爭,從根本上扭轉了中法戰局,為我國近代反侵略史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剛剛閉幕的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上,《龍之戰》進行了特別展映,被評委會授予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以及組委會特別榮譽。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從藝術創作角度對該片進行了評價。
專家們認為,作為《龍之戰》的男主角,「老戲骨」劉佩琦將馮子材能屈能伸的悲壯與強悍融為一體,表演精準到位。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譚曉明表示,劉佩琦充分刻畫出了馮子材的勇敢與智慧,角色個性有著極強感染力;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認為,「《龍之戰》將馮子材放置在一個年老、國力衰弱、面對強敵卻少兵缺將的悲情世界中,因而賦予了人物更加豐富的創作條件和更加寬廣的創作空間。」
《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皇甫宜川對《龍之戰》表現出的成熟敘事能力表示讚賞,他認為影片和此前在市場中大獲成功的《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等主旋律影片有著相同的大片特徵,「例如片中女蛙一戰的壯烈場面,過往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戰爭影像表達,視覺相當震撼。」
作為《龍之戰》的編劇,邢原平也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創作初衷與拍攝歷程。他表示,在電影開機前,自己與監製、導演等主創特意前往馮子材的家鄉,採訪、搜集人物素材,「當地的史料都保存得非常好,馮子材的家室、人馬資料被記錄得清清楚楚。這些資料對我們的電影創作幫助極大。」
電影《龍之戰》還在故事中描述了馮子材的傑出軍事指揮藝術,在追求藝術性的同時兼具軍事價值
「鎮南關大捷」戰役中,馮子材使用了包括梯次部署、近身肉搏、揚己之長、擊敵之短等諸多戰略戰術。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戴旭大校認為,「《龍之戰》是一部軍事教科書,讓我們在感受人物血性的同時,也從古人的實戰中感受到他們精湛的戰爭韜略。」戴旭還表示,世界對於我們中國軍隊最為敬仰的是軍事指揮才能,「這種『謎一樣的東方精神』,在馮子材和他的『狼兵』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戰爭不是武器競賽的比較,而是具有高超的智慧和謀略在其中。這是一場挽回遺失的民族精神的戰爭,歷史意義深遠,對於現在的軍隊和人民有啟示作用。」
電影《龍之戰》是著名的「鎮南關大捷」首度被搬上大銀幕,除了藝術價值與軍事價值外,還體現出深刻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
尹鴻形容《龍之戰》翻開了「歷史嶄新的一頁」,揭示了過往歷史戰爭題材作品中不曾凸顯過的主題。譚曉明認為本片的故事中,「包含著與現代社會共同的情感線索,有著超越物化時代的意義,超越了智能時代冰冷的邏輯思維判斷」。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認為,《龍之戰》的主題彰顯了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龍之戰》的故事能夠把我們當年的失敗與勝利、落後與求進,勇敢地呈現在大銀幕上,這是民族自信達到一定階段才能呈現的高度。我們不僅可以塑造英雄,我們也會勇於承認不足,《龍之戰》找到了這個重要的節點。」
其他與會專家也表示,電影《龍之戰》聚焦於被遺忘的熱血歷史,故事情節豐富、畫面震撼人心,尤其是影片所傳遞出的鐵血精神,重燃了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
研討會最後,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龍之戰》總策劃陸紅實回望了過去三年的創作歷程,他表示,「讓《龍之戰》走進市場對於電影頻道來說是不平常的挑戰,中間我們付出了很多難以想像的努力。難度不僅僅存在於資金的限制。但我們也相信,這是一次非常好的創作機會。我們不想走投機取巧的路線,而是希望尋求藝術上的突破。」
熱現象造就好口碑,大數據解讀《媽媽是超人2》爆紅原因
印信百年,西泠不冷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正式開機
螢屏、銀幕「紫荊花開」|獻禮香港回歸20周年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