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關大捷」首登大銀幕 《龍之戰》研討會探索國產主旋律戰爭片的突破與方向

2021-02-07 綜藝報

《龍之戰》改編自「鎮南關大捷」,再現戰爭場面,雄韜偉略堪稱「軍事教科書」。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1905電影網共同主辦的戰爭動作電影《龍之戰》專家研討會,6月29日在京舉行。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龍之戰》總策劃陸紅實,電影頻道總編室主任、《龍之戰》總監製董瑞峰,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龍之戰》總監製唐科等領導,以及《龍之戰》編劇邢原平出席活動。



活動當天,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尹鴻,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中國電影報》社社長皇甫宜川,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譚曉明,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趙寧宇,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左衡,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史學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李鎮,《今日影評》主編李鏡八位影視專家;以及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戴旭,國防大學軍事研究員邵志勇,國防大學宣傳部新聞處處長褚振江三位軍事專家,共同就電影的類型化風格、獨特拍攝手法,及作品在軍事層面的價值與社會現實意義,國產主旋律戰爭片的突破與方向等主題進行了探討。


國產戰爭動作電影《龍之戰》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由成龍擔任影片藝術總監,高峰執導。劉佩琦擔任男主角,飾演民族英雄「萃帥」馮子材;曹雲金出演「萃帥之子」馮相賢;壯族「女蛙兵」依南由青年演員羅昱焜飾演。影片還匯集了修慶、李子雄、範志博等演員。影片將於今年8月4日暑期檔登陸內地院線。



據介紹,《龍之戰》改編自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前後歷時3年時間籌備。影片講述老將馮子材在軍備差距懸殊的不利情況下,憑藉過人的膽識和謀略頑強抗敵、大敗法軍,打贏了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爭,從根本上扭轉了中法戰局,為我國近代反侵略史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剛剛閉幕的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上,《龍之戰》進行了特別展映,被評委會授予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以及組委會特別榮譽。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從藝術創作角度對該片進行了評價。



專家們認為,作為《龍之戰》的男主角,「老戲骨」劉佩琦將馮子材能屈能伸的悲壯與強悍融為一體,表演精準到位。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譚曉明表示,劉佩琦充分刻畫出了馮子材的勇敢與智慧,角色個性有著極強感染力;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認為,「《龍之戰》將馮子材放置在一個年老、國力衰弱、面對強敵卻少兵缺將的悲情世界中,因而賦予了人物更加豐富的創作條件和更加寬廣的創作空間。」


《當代電影》雜誌社社長皇甫宜川對《龍之戰》表現出的成熟敘事能力表示讚賞,他認為影片和此前在市場中大獲成功的《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等主旋律影片有著相同的大片特徵,「例如片中女蛙一戰的壯烈場面,過往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戰爭影像表達,視覺相當震撼。」


作為《龍之戰》的編劇,邢原平也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創作初衷與拍攝歷程。他表示,在電影開機前,自己與監製、導演等主創特意前往馮子材的家鄉,採訪、搜集人物素材,「當地的史料都保存得非常好,馮子材的家室、人馬資料被記錄得清清楚楚。這些資料對我們的電影創作幫助極大。」


電影《龍之戰》還在故事中描述了馮子材的傑出軍事指揮藝術,在追求藝術性的同時兼具軍事價值


「鎮南關大捷」戰役中,馮子材使用了包括梯次部署、近身肉搏、揚己之長、擊敵之短等諸多戰略戰術。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戴旭大校認為,「《龍之戰》是一部軍事教科書,讓我們在感受人物血性的同時,也從古人的實戰中感受到他們精湛的戰爭韜略。」戴旭還表示,世界對於我們中國軍隊最為敬仰的是軍事指揮才能,「這種『謎一樣的東方精神』,在馮子材和他的『狼兵』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戰爭不是武器競賽的比較,而是具有高超的智慧和謀略在其中。這是一場挽回遺失的民族精神的戰爭,歷史意義深遠,對於現在的軍隊和人民有啟示作用。」


電影《龍之戰》是著名的「鎮南關大捷」首度被搬上大銀幕,除了藝術價值與軍事價值外,還體現出深刻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


尹鴻形容《龍之戰》翻開了「歷史嶄新的一頁」,揭示了過往歷史戰爭題材作品中不曾凸顯過的主題。譚曉明認為本片的故事中,「包含著與現代社會共同的情感線索,有著超越物化時代的意義,超越了智能時代冰冷的邏輯思維判斷」。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認為,《龍之戰》的主題彰顯了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龍之戰》的故事能夠把我們當年的失敗與勝利、落後與求進,勇敢地呈現在大銀幕上,這是民族自信達到一定階段才能呈現的高度。我們不僅可以塑造英雄,我們也會勇於承認不足,《龍之戰》找到了這個重要的節點。」


其他與會專家也表示,電影《龍之戰》聚焦於被遺忘的熱血歷史,故事情節豐富、畫面震撼人心,尤其是影片所傳遞出的鐵血精神,重燃了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


研討會最後,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龍之戰》總策劃陸紅實回望了過去三年的創作歷程,他表示,「讓《龍之戰》走進市場對於電影頻道來說是不平常的挑戰,中間我們付出了很多難以想像的努力。難度不僅僅存在於資金的限制。但我們也相信,這是一次非常好的創作機會。我們不想走投機取巧的路線,而是希望尋求藝術上的突破。」

熱現象造就好口碑,大數據解讀《媽媽是超人2》爆紅原因


印信百年,西泠不冷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正式開機


螢屏、銀幕「紫荊花開」|獻禮香港回歸20周年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

相關焦點

  • 【免費看】中國著名戰役——廣西鎮南關大捷電影《龍之戰》!
    《龍之戰》取材自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當時清軍節節敗退。儘管軍備差距懸殊,但馮子材憑藉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再加上軍民一心頑強抗敵,最終清軍大敗法軍,打贏了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爭,史稱「鎮南關大捷」,此次戰役從根本上扭轉了中法戰局,直接導致法國茹費理內閣倒臺,為我國近代反侵略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馮子材「出徵」暑期檔,《龍之戰》以何取勝?(有贈品)
    該片取材自中國近代歷上著名戰役「鎮南關大捷」,歷經10多稿劇本打磨,歷時3年完成,耗資4000萬元,是製作方CCTV-6電影頻道首次邁向院線大銀幕之作。在影市炙熱的暑期檔,8月4日登陸全國院線的《龍之戰》在幾部國產主旋律戰爭片中略顯特別。
  • 史詩電影《龍之戰》:民族英雄的正確打開方式
    《龍之戰》正在熱映1905電影網專稿 盛夏之際,國產歷史戰爭電影《龍之戰》正在國內院線熱映,在超級英雄引進片扎堆出場的商業院線裡《龍之戰》馮子材出奇制勝成功伏擊龍臨鎮的北非僱傭軍《龍之戰》展示的鎮南關戰役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場舉足輕重的戰事。
  • 電影《龍之戰》廣受好評,全國各地掀起「包場熱」
    其中,《龍之戰》讓一個真正屬於鎮南關大捷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影片上映後全國各地掀起包場熱,各界評論也紛至沓來,從影片到演員都給予了中肯的評價。↓↓↓「震撼之作!」這是觀眾給予戰爭史詩電影《龍之戰》的直接評價。8月4日,電影《龍之戰》全國公映以來,無論是在電影院還是在微信朋友圈,影片皆獲得了眾多觀眾的好評。
  • 國產戰爭電影2.0時代:新創作視角解構藝術價值
    無論是第一次被搬上銀幕、鮮為人知的「新故事」,還是還原青春、熱血光輝歲月的「新面孔」,亦或支撐宏大場面、令影片更具視覺衝擊的「新技術」,種種突破都在這個燃點十足的暑期檔幫助國產戰爭電影站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迎來了屬於自己的2.0時代。
  • 向欽州民族英雄馮子材致敬,電影《龍之戰》點燃熱情
    馮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幹,號萃亭,鎮南關大捷是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3月,年近7旬的馮子材被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於鎮南關(今友誼關),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裡,授雲南提督。馮子才逝後葬於欽州,朝廷詔予於欽州城東南隅建"馮勇毅公專祠"紀念,稱"宮保祠"。在欽州市白水塘村現還完整的保存有馮子材故居。
  • 《龍之戰》震撼還原近代戰爭史的光榮一役
    ,還有像古裝戰爭大片《龍之戰》,以精良的製作,恢弘的熱血,和前者一起打造出暑期檔最大一場光榮的狂歡。大概是因為卡司的原因,之前並沒有太多人關注到《龍之戰》,以至於險些錯過這部佳片,該片由高峰執導,劉佩琦、曹雲金、羅昱焜、羅雲琦、修慶等聯合主演,並沒有一線的巨星或小鮮肉,綜合實力卻很強。
  • 電影《龍之戰》快來搶票啦~
    由高峰導演指導的講述中法鎮南關大戰的歷史戰爭題材電影《龍之戰》於8月4日在大銀幕上與各位觀眾見面。《龍之戰》定檔預告片這部影片由老戲骨劉佩琦攜手相聲才子曹雲金演繹同為愛國將領的馮子材馮相賢父子,二人的合作令人期待,同時這也是曹雲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演繹嚴肅的歷史戰爭題材作品,讓我們一起期待一個不一樣的曹雲金。
  • 成龍監製《龍之戰》登陸鄭州——點映預售進行中
    由成龍監製,劉佩琦、曹雲金、羅昱焜等主演的動作大片《龍之戰》8月4日即將在全國震撼公映。
  • 《龍之戰》8月4日上映,欽州民族英雄馮子材首上大銀幕
    老戲骨劉佩琦熱血護國 生死大戰一觸即發《龍之戰》取材自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電影還原了「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外敵,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這也是這場著名戰役首次被搬上大銀幕。
  • 電影《龍之戰》橫店開機 打造史詩戰爭大片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海平8月8日,電影《龍之戰》在橫店舉行開機儀式,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海平,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唐科、總編室主任董瑞峰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在開機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龍之戰》將是電影頻道向院線電影轉型的一部重點作品,據悉,《龍之戰》的前期籌備近28個月,整個創作團隊對劇本進行了細緻的打磨,影片將以清朝大將馮子材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他帶領士兵英勇抗擊外敵,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場勝利——鎮南關大捷的傳奇經歷。
  • 橫店電影城邀您免費看電影《龍之戰》
    國產歷史戰爭電影《龍之戰》展示的鎮南關戰役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場舉足輕重的戰事。1885 年,法國部隊進攻越南涼山,駐守在那裡的清軍不戰而退,清帝國的統治地位遭到威脅。馮子材親自上陣英勇殺敵,率領全員軍馬對法軍進行猛烈出擊,最終法軍戰敗,這就是清史有名的鎮南關大捷。《龍之戰》預告片:   《龍之戰》憑藉出色的民族精神詮釋成為院線電影中與眾不同的存在。通過講述民族英雄馮子材掛帥鎮南關的真實歷史故事,影片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民族英雄形象,向觀眾展示了新時代背景下民族英雄的正確打開方式。
  • 馮子材《龍之戰》橫店開拍,咱老馮家龍馬精神再次騰飛!
    8月8日,電影《龍之戰》在橫店舉行開機儀式,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海平,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唐科、總編室主任董瑞峰等領導蒞臨,導演高峰及其他主創也出席了當天的活動。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在開機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龍之戰》將是電影頻道向院線電影轉型的一部重點作品,據悉,《龍之戰》的前期籌備近28個月,整個創作團隊對劇本進行了細緻的打磨,影片將以清朝大將馮子材的故事為主線,講述他帶領士兵英勇抗擊外敵
  • 羅雲琦出演《龍之戰》 逆襲「法國女翻譯」好端莊
    2017年8月,出演國產歷史戰爭電影《龍之戰》;2017年8月,出演驚悚喜劇電影《膽笑心驚》;2017年3月,出席喜劇電影《老闆,去哪兒》新聞發布會 ;2017年6月,出演電影《部落末日》,飾演方冰冰 ;2017年10月,出演電影《感恩有緣》,參演很多場CCTV春節聯歡晚會演出,並主持多長電影年度盛典等。
  • 除了《戰狼2》,《龍之戰》也讓人燃起了民族自豪感!
    電影《龍之戰》由成龍擔任藝術總監,高峰執導,劉佩琦、曹雲金、羅昱焜領銜主演,歷時三年時間籌備。影片取材於中國近代史上的「鎮南關大捷」戰役,這也是這場戰役首次被搬上大銀幕。「鎮南關大捷」在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歷史記載:「『鎮南關大捷』是中法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越兩國軍民的鬥志,沉重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從根本上改變了中法戰爭的形勢。
  • 《龍之戰》晚清唯一勝利的反侵略戰役
    安利給你們的小夥伴並將安利截圖和聯繫方式後臺留言給小編就有機會獲得中影南方影城送出的《龍之戰》電影票數量有限,抓緊行動吧!不要錯過這部精彩的影片哦~相信我不說是什麼安利方式 都這麼多次了你們肯定懂成龍擔任藝術總監,高峰執導,劉佩琦、曹雲金、羅昱焜等主演的戰爭動作電影《龍之戰》於8月4日在全國震撼公映。影片取材自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也是唯一一次勝利的反侵略戰役——「鎮南關大捷」。講述了「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外敵,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
  • 《龍之戰》曝「同心協力」先導預告 成龍任藝術總監
    5月26日晚,成龍大哥更將親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頒獎典禮,並在現場對電影《龍之戰》進行推介。  電影《龍之戰》改編自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所重現的是「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法軍,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據悉,該片將於今年暑期檔正式在全國公映。
  • 【成龍監製】最血性戰爭電影—《龍之戰》
    《龍之戰》取材自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電影還原了「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外敵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這也是這場著名戰役首次被搬上大銀幕電影《龍之戰》主演海報,才接下電影《龍之戰》藝術總監這個重任,也為傳承龍的精神儘自己的一份心力。
  • 《龍之戰》定檔8月4日,打造暑期最血性戰爭電影!
    老戲骨劉佩琦熱血護國 生死大戰一觸即發 《龍之戰》取材自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鎮南關大捷」戰役,電影還原了「萃帥」馮子材率領廣西狼兵頑強抗擊外敵,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故事,這也是這場著名戰役首次被搬上大銀幕。
  • 有人給《龍之戰》打了101分,可是導演不服!
    8月9日晚,由中國電影報導和1905電影網聯手打造的「M觀影團」又雙叒來了,本次選擇的影片是《龍之戰》。雖然是工作日的晚上,但影迷對電影的熱情完全衝淡了工作的疲倦。觀眾們熱情參與《龍之戰》觀影 電影《龍之戰》導演高峰攜女主角羅昱焜出席了映後觀眾見面會。在見面會上,主創不僅直面觀眾現場打分,而且聆聽了部分觀眾的犀利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