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話題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帶來的,30位女藝人爭奇鬥豔要成團,就連日常寒暄對話場景素材,都可以拿來寫一篇文章分析貴圈的水深火熱。
評委更是被人罵成了篩子,不得不說,這屆評委太難了。大家都是遊走江湖的老手了,誰還能乖巧坐那裡讓別人指手畫腳,就算建議的有道理,姐姐們也要據理力爭一下面子的。
就像職場裡的老油條,誰能還跟校招生一樣的任人擺布?
但即便大家都是有資歷的,可是仿佛熱點追著跑的,也就是那麼三分之一的幾位姐姐。基本首演一圈下來,印象深的更有爭議了,沒看點的就成炮灰被快進了。
娛樂吃瓜圈記住了伊能靜的少女溫暖,鍾麗緹的豔麗霸氣,張雨綺的憨憨粉紅,藍盈瑩的努力向上,或者厭惡著黃聖依的目中無人,劉芸的碎嘴跟班。。。每個人可以瞬間想一下自己記住的那些名字,那些沒被想到的那些姐姐,是業務不好,還是情商不夠?
仿佛也都不完全是,人氣這個東西,其實可有意思了。
它反映每個人的個性和魅力,對於女人而言,更是一個成就自我的修羅場。
這個時代,誰也不想當個小透明!
林志玲曾經在專訪節目中說,自己不想被時代的美所定義,想要做一個被大家記住的人,想要活在別人記憶裡。
問及她最想要讓人記住什麼,她說是「志玲姐姐」。她解釋,論表演、主持、唱歌,可能樣樣不如別人更好,但志玲姐姐的這個身份,是自己希望給予別人溫暖和支撐的力量。
毋庸置疑,林志玲做到了,成功地把一直被詬病的娃娃音變成了自己的特色,連語音導航都有她的聲音,用高雙商給自己贏得了極好的人氣口碑,以及歸宿的幸福,連前男友言承旭都念念不忘,是留存在大家記憶裡的那個「志玲姐姐」。
這樣的女人很通透。知道拼技能,一山更比一山高,明白容顏易老,歲月不可回頭,唯有活出自己的本色,保持鮮活的感知力,才是最長久的人氣保鮮秘笈。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靜靜子一出場全是話題點,脾氣很倔還能得到團寵的位置?存在於記憶點裡的姐姐,是有資格任性的,雖然人已不在江湖,而江湖上卻到處流傳著她的傳說。
但是,總有人帶著吐不完的槽點,深深戳進你的腦海裡。
反觀同樣是顯得很牛氣的黃聖依,卻被大家罵得最慘,連十幾年前她和揚子的專訪都翻出來吐槽了。報導的頻次和流量居然不輸靜靜子,人氣也算再次被炒旺了起來。
其實黃聖依的起點很高的,出身於高知世家,年紀輕輕又成了星女郎,前途一片坦蕩。可後來認識了揚子,一路被資本追捧也沒有紅到哪裡去,反而一直以各種負面形象遭到最多爭議。去年參加《演員的誕生》還因為演技浮誇,驚掉了國際章的下巴。如今因為禮節和教養問題,不管幹什麼都被大家追著罵,連美美的仙女造型和才藝也救不了場子。
這一點也有點像那位身著一襲粉紅西裝的評委杜華。雖然她出身平凡,還一直有個未遂的偶像夢,但她夠努力也夠百折不撓,做不成明星就做幕後,一點點把樂華娛樂做到娛樂圈最火,捧紅過一些知名藝人,也有了足夠的江湖地位,但就是風評一直不太好。
她特別敢說話,點評丁當「唱得比別人好太多」,覺得阿朵「太個性無法成團」,嚇得後期團隊只能在字幕裡打上「僅代表杜華個人成團標準」的字樣。在訪談節目中杜華還說,不希望公司的藝人太紅,會不好控制等等。她自己也不解,節目播出以來,為什麼每天微博後臺會收到成百上千條罵她的私信。
有很多人關注自己,也都在討論自己。好像,這樣的女人也成為了「活在記憶」中的那個姐姐了呢!
但是很抱歉,這跟志玲姐姐那樣的記憶點,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一個自帶記憶點的女性,就像夏天的風,溫熱強勁,不十分舒服,但卻給人感召,喚起心中探索山峰海洋的力量。而黃聖依杜華這樣的姐姐們,贏在了強勁,卻輸在了力量的給予。
活出自己並不代表可以妄為,一時的熱度和話題,並不能帶來持久的美感享受,也同樣換不來別人對你的長遠期待。
這不叫人氣,可能是氣人。
歡迎評論、點讚、轉發、關注岱姐姐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