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奔赴武漢,有的堅守成都 戰疫前線的成都力量

2020-12-24 四川新聞網

  因為疫情,都說這個春節的成都冷清了許多。的確,街頭見不到熱鬧的群眾集會,景點也沒有成群結隊的旅行團,市民大都「宅」在家中減少外出活動。

  但有一群人比平日更加忙碌。他們是醫護人員,疫情一暴發便立下「請戰書」,有的奔赴武漢,有的堅守成都;他們是基層工作者,有的挨家挨戶入戶走訪,有的沒日沒夜加班保供;他們是志願者,把口罩送上街頭,把熱乎乎的盒飯送到防控卡點……疫情如紗幔覆蓋著這座城市,來自成都社會各界的暖流卻從四面八方匯聚,構成衝破疫情的成都力量。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杜玉全 王拓 章玲 鍾茜妮 龔靖傑 董馨 攝影報導

  援湖北

  232位成都醫護無悔出徵

  2020年2月2日,正月初九。晨光中,39名成都醫護人員卻已悄然打包完畢,踏上援助武漢的徵途。

  這一去,就是兩個月。

  有了第一隊,還有第二隊、第三隊……前後8批次共238位成都衛生健康工作者(援湖北232人,援甘孜州6人)無畏出徵。

  「我第一天進入方艙醫院的時候,看到很多病人的情緒比較低落,有的蓋著被子不怎麼說話,有的用塑膠袋把自己的區域遮擋起來……」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護士龍勝男為了拉近醫患距離,帶領大家跳起手語舞——《你笑起來真好看》。沒想到,越來越多的病人加入。

  一天上午,查房查到一半時,成飛醫院副主任醫師楊波全身溼透,腰酸背痛,很多患者見到他感激地說:「醫生,你們辛苦了!」主動搬來板凳和桌子讓他坐下,楊波開啟方艙醫院特殊的「坐診」,患者們自覺排起長隊。楊波告訴記者,那天他看了80多張片子,既幫助了患者,也讓自己的專業能力得到提升。

  到達武漢駐地酒店後,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鄭潔就把酒店當成醫院管理,嚴格防疫。「不負所托,要把我們的隊員全部健康地帶回去!」

  如今,他們回來了,迎來和家人期盼已久的團聚!

  守本土

  他們幾乎把家安在了醫院

  3月19日下午,隨著成都最後4名本土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達到出院標準出院,成都本土病例迎來「清零」的時刻。

  在這場成都抗疫戰中,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承擔著70%的患者收治工作。成都累計確診的144例本土病例中,這裡佔了102例,成為成都新冠肺炎患者最大的救治中心,站在了抗疫救治的最前線。

  自1月16日接到第一例疑似病例開始,到送走最後一例本土病例,這家傳染病醫院的數百名醫護人員與病毒進行著殊死較量。隨著病人越來越多,他們常常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工作到凌晨,面對巨大的工作量以及患者焦慮的詢問,醫護人員心理和生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許多醫護幾乎把家安在了醫院,和團隊將一個個危重症患者從死亡的邊緣拉回。

  「清零」那天,幾名康復患者手捧鮮花,臉上輕鬆無比。醫院大門旁的草地上,一群護士站成了兩排,擺出一個大大的「V」字。那一刻的輕鬆同樣屬於她們。

  防擴散

  駐村幹部當上「社區小二」

  摸排人員還要幫忙代購

  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成都市許多社區幹部卻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雙流區九江街道石井社區書記李曉佳就是其中一個。

  早上8點多,李曉佳便來到泉水凼社區農貿市場購買新鮮的豬肉,中午之前他要將豬肉送到轄區居民呂秀蓉的家裡。

  李曉佳說,在入戶走訪的時候,居民呂秀蓉說家裡需要豬肉,所以買了給她送過去。

  本是駐村幹部,卻當上了「社區小二 」。李曉佳和同事建立了「和合家園 幸福九江」微信群,社區居民需要什麼,「社區小二」就幫忙購買並送貨上門。前一天晚上剛送了口罩,第二天又幫忙買豬肉。

  像李曉佳這樣的社區幹部,成都有10多萬,他們在春節假期沒有休息,堅持挨家挨戶排查。截至目前,成都全市4357個社區(村)堅持全覆蓋入戶走訪排查和重點人員深入排查相結合,以城市住宅小區、老舊院落和農村集中居住區、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11.1萬餘人參與入戶走訪排查。

  保供應

  沒日沒夜連軸轉

  不能讓群眾產生恐慌

  上貨、卸貨、擺上貨架……凌晨時分,在益民菜市曹家巷店,益民四季農產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捷帶領黨員幹部職工加緊為門店補貨。「菜市場有菜,老百姓心頭才不慌。」李捷表示,早晨開門,市民都蜂擁而來,如果市場裡沒有菜,大家會以為市場供應不足,就會產生恐慌心理。

  經過一晚上補貨,益民集團39家益民菜市及1家益民mini店都已經有了充足的貨源。「從除夕到現在,大家沒日沒夜地連軸轉。」李捷說,雖然很辛苦,但是看到市民買到菜後喜悅的笑臉,大家都感到很欣慰。

  90後的曹立秋是國網邛崍市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的員工,1月29日下午,臨濟鎮某養殖場跌落式熔斷器上引線燒斷,需要帶電作業班去現場搶修。這不是一次普通的現場搶修:養殖場與邛崍市確診病例所在的鄉鎮相鄰,附近已出現疑似病例被隔離。懷孕5個月的妻子聽到這一消息,將他攔下。想到4500多戶群眾或將面臨停電,曹立秋扭頭走出家門,他告訴妻子:「搶修回來,我就自我隔離!」

  即使回家把自己隔離起來,也要先衝上一線把工作做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無數平凡崗位的人站得出來、頂得上去、扛得起來。

  獻愛心

  很多人買不到口罩 我就自己買來送

  1月23日,成都一位小哥在地鐵上發口罩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這位小哥戴著口罩,前身背著一個黑書包,邊走邊詢問大家「需要口罩嗎,免費的。」

  「我曉得口罩漲價了,很多人還沒買到,正好我買的這家還沒漲,就做了一個決定,自己買來去發。」今年22歲的小陳說,當時在網上看到很多衝在前線的人,同時還有一些高價賣口罩的新聞,「我是在福建泉州長大的,從小就想回來,現在回成都一年多了,沒有做啥子值得回憶的事情,就想為國家做點貢獻。」

  在網上下單十幾個口罩本想給同事和家人,小陳在辦公室沉思一會後,又追加訂單購買了1000個口罩,花了500元左右。拿到口罩後,小陳毅然走進地鐵,免費派送給陌生人。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希望盡己所能為疫情做點什麼。四川無糖科技的技術團隊僅用5個小時,連夜上線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相同行程查詢系統的首個版本;四川藍劍集團向希望工程捐款1000萬元,成立「全國醫務人員子女關愛專項基金」,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無後顧之憂。

  戰「疫」,成都在行動!精心的部署、互助的力量,必將築牢阻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出奇招

  沒收麻將館「么雞」 引全國1.2億網友圍觀

  3月25日,在天府新區公安分局興隆派出所,教導員劉維一邊叮囑,一邊按照之前的登記信息,把裝有麻將牌「么雞」的信封,交還到前來領取的群眾手中。

  此前,為了讓轄區內時不時聚在一起打麻將的「麻友」各自回家,派出所出奇招,「收集」到了全興隆街道大多數麻將館和茶鋪的「么雞」,一個多月來,轄區內的麻將館等再未開門營業,群眾也再未聚眾打牌。

  「么雞」的回歸,迅速被人民日報、中國新聞周刊、澎湃新聞、騰訊新聞等報導,截至3月28日凌晨零時,新浪微博的數據總覽顯示,#疫情期間被沒收的么雞回家了#話題,閱讀次數高達1.2億,網友們都被成都基層民警的幽默和智慧所折服。

  包盒飯

  用熱乎乎的飯菜 「投餵」防疫一線人員

  2月12日上午,已經有20多天沒有開過火的成都市郫都區團結街道白馬村盛軒休閒園農家樂又升起了炊煙,老闆謝再良等幾人正戴著口罩在廚房忙碌。忙活到中午,回鍋肉、涼拌豬心、清炒豆芽……全部被打包裝盒,送到團結街道長河村、白馬村的十多個卡點上,不到12點半,卡點上的所有志願者和基層工作人員都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

  謝再良說,看到一線工作人員的不易,十分感動。「你們安心值班,午飯晚飯我都包了,一直包到疫情結束」,他說,希望用這種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成都:戰疫英雄進校園 向小學生講述武漢一線故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兩位曾在武漢一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資深醫務工作者近日通過視頻,向成都泡桐樹小學的孩子們講述了武漢戰疫故事。 這是該校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為孩子們精心組織的「戰疫情、迎大運」健康文體活動內容之一。
  • 「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用90後的鎧甲貢獻戰疫力量
    「武漢戰疫」團員青年突擊隊:用90後的鎧甲貢獻戰疫力量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5-05 這是一支敢打敢拼的團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 用畫筆記錄「戰疫」瞬間 成都小姐姐「想去武漢大學看櫻花」
    成都武侯區一名社區工作者在朋友圈裡「曬」出了她手繪的社區戰疫圖。她叫李沁蓮,是漿洗街街道楠欣社區的工作人員,也是個「90後」小姐姐。從1月26日到現在,李沁蓮每天朝九晚九奔忙在社區抗疫一線。愛好美術的她,利用睡前短暫的時間,用畫筆記錄下了「戰疫」中那些令她難忘的瞬間。「你的口罩夠不夠用?」
  • 戰疫,這是來自靜安人大的力量!
    區人大先後派出10位機關幹部支援一線,他們有的在鐵路上海站日夜值守,應對火車站返程客流高峰,守好上海的「陸路北大門」;有的下沉到居民區,與社區幹部並肩作戰,共同構築聯防聯控的社區「防疫關」;有的奔走在全區各商務樓宇和園區之間,檢查商務樓宇、園區落實防控措施和企業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企業復工有序安全和穩定。
  • 專訪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長:敢當堅守疫區最前線的「逆行者」
    (抗擊新冠肺炎)專訪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長:敢當堅守疫區最前線的「逆行者」中新社香港2月17日電 題:專訪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長:敢當堅守疫區最前線的「逆行者」中新社記者 王來儀這場與疫情搏鬥的戰役中,來自全國各地的「逆行者」主動請纓,奔赴疫區最前線。「逆行者」中不乏港人的身影,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會長、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長謝俊明此刻正堅守前線,竭盡全力地抗擊疫情。1月23日,湖北省武漢市暫停全市公交、地鐵、長途客運等公共運輸以及暫時關閉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
  • 《最美逆行者》登陸央視 張定涵致敬戰疫力量
    該劇聚焦疫情中堅守崗位的普通人,展現面對生死考驗時不畏艱險的頑強意志力。實力派演員王志飛張定涵夫婦傾情參演,共同致敬戰疫力量。張定涵詮釋護士長的堅守 見證愛與溫暖《最美逆行者》總共分為7在疫情肆虐中國大地時,她選擇踐行醫學誓言,和同事們堅守在抗疫前線,義無反顧地奔赴那沒有硝煙的戰場。生活中也是一位母親的張定涵,飾演這樣一位護士長,無需表演就已經足夠打動人心。張定涵透露在劇中,護士長有一段和塗梓韒,拿著手機去給過世病人錄最後的影像,再轉交給他們家屬的劇情,對她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力。新來的年輕志願者面對離別,都無法做到控制情緒冷靜面對。
  • 傳遞真實的力量,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致敬戰疫英雄
    二月策劃,四月開拍,十月播出,這部刷新了電視劇制播記錄的時代報告劇,集結國內一線製作力量,共二十集,每兩集一個單元,通過再現疫情中平凡人的故事,以真實的力量引發共鳴,直抵人心。疫情期間回城堅守崗位的快遞小哥,馳援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默默守護的基層社區工作者……這些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身上發生的真實故事,成為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創作的現實根基。為了做到細節真實、人物真實、本質真實,《在一起》的十個故事均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劇本的創作基於大量的新聞和採訪,於平實之中見力量。
  • 《最美逆行者》登陸央視 張定涵致敬戰疫力量
    該劇聚焦疫情中堅守崗位的普通人,展現面對生死考驗時不畏艱險的頑強意志力。實力派演員王志飛張定涵夫婦傾情參演,共同致敬戰疫力量。張定涵詮釋護士長的堅守 見證愛與溫暖《最美逆行者》總共分為7個單元,每個單元故事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張定涵在第六單元《了不起的兔子叔叔》中,飾演一名帶有身孕的護士長。
  • 相親相愛:從成都到武漢的溫暖記憶
    雖然我身在成都,但在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我和身邊的朋友,都十分掛念武漢的情況,這些與抗疫有關的故事,也成為我今年最難忘的記憶。小郭是我9年前在武漢一家雜誌社實習時認識的同事,也是我在這座城市認識的第一位朋友。後來實習結束,我回到浙江,畢業後又輾轉回到四川工作,雖然我們在此期間沒再見面,卻仍在網上朋友圈動態中關心著彼此。
  • 盒悅老闆娘(雨衣妹妹)出徵武漢受全國關注
    央視報導了盒悅老闆娘(雨衣妹妹)的戰疫故事之後,雨衣妹妹的故事迅速刷爆各大網絡媒體平臺。甚至外媒韓國KBS國家電視臺都對這位年僅24歲餐飲老闆娘進行了報導,最美逆行者,盒盒飯菜,悅然心動,還有那輛始終與她形影不離的川A牌照的紅色汽車,每次開車行駛在為前線醫院送盒飯的途中,仿佛化身一面鮮豔的旗幟,振奮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
  • 那個說去武漢回來就求婚的成都男護士和女朋友...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提供彭寬萍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 石小宏「大家好,終於此證上崗了,我先表個態,今後你說啥就是啥….」5月12日護士節,我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男護士王旭濤和女朋友加同事肖雪梅在成都市青羊區民政局領證
  • 趙雷不紅,天理難容——趙雷有的不只是《成都》
    提到趙雷,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只有紅遍大街小巷的《成都》。甚至還能隨口哼唱「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是的,《成都》讓趙雷有了出頭之日,可趙雷有的不只是《成都》。他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每一首歌都動人至深。
  • 我的戰疫故事作文點評 成都新東方泡泡少兒語文組
    2020年1月,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場「戰爭」正燃起肆虐的「硝煙」。支援武漢請願書,表達了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支援前線的信心和決心,希望疫情被消滅。「這種時候,拿命抵在前面。」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員這麼說。
  • 成都熊貓基地:我們照顧好熊貓,你們照顧好自己
    這一群人的戰「疫」故事值得我們去記錄,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熊貓力量值得我們去傳遞。這一切全都因為成都熊貓基地的工作人員在大家都在家隔離防疫的時候,他們仍然堅守在崗位上,一絲都不敢懈怠。
  •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懷大愛之心,行大義之道!
    中國,以其驚嘆世界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凝集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強大合力。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從寒冬到金秋,從武漢到全國、從中國到世界,以大仁大愛為先,以大義大勇為道,與世界命運相共、守望相助,書寫了人類與疾病抗爭中的光輝之筆。
  • 【開學第一課】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寄語學子:懷大愛之心 行...
    中國,以其驚嘆世界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凝集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強大合力。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從寒冬到金秋,從武漢到全國、從中國到世界,以大仁大愛為先,以大義大勇為道,與世界命運相共、守望相助,書寫了人類與疾病抗爭中的光輝之筆。
  • 成都七中學子自寫詩歌致敬最美逆行者!
    國難當頭,各地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迎難而上,逆風而行,留給世界背影;戰「疫」前線,十萬「逆行者」,爭分奪秒與病毒鬥爭,以血肉之軀,築成守護家園、保衛武漢的長城堡壘。疫情防控,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近日,成都七中語文組、學生會聯合發起組織「致敬最美逆行者」主題詩歌徵文活動。
  • 黨外「逆行者」風採|陳衛琴:甘做一顆抗疫前線螺絲釘
    「臨危」受命的麗水護理隊負責人,哪裡需要去哪裡的「螺絲釘」,仍堅守在武漢救治前線的護理專家……在「戰疫」最前線,有這樣一位主動請纓的無黨派人士,她就是陳衛琴,縉雲縣中醫院副院長、縣知聯會常務理事,她義無反顧站在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