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縣豪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武俠劇是華語世界獨有的劇種,但近些年,武俠劇廣受詬病,摳圖特效、慢動作武打、懸浮人設,等等,都成了武俠劇的「罪過」。
這些「罪過」的本質,其實都是製作的不走心,回想上世紀的武俠劇,儘管特效、拍攝技術等不如現在,但因為足夠走心,這些劇依然給80、90後創造了美好的童年記憶。
這裡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曾流行於華語世界的高品質武俠劇。
一、《楚留香傳奇》(1979)
導演:王天林
主演:鄭少秋、趙雅芝、吳孟達
鄭少秋飾演的「香帥」楚留香,毫無疑問,是華語武俠影視中最迷人的形象之一。
鄭少秋出生於1947年,飾演楚留香時,32歲,正是一個男人青春和成熟交疊的時期,可以說,楚留香這一古龍筆下最風流、瀟灑、正直的角色,與鄭少秋是一種「天作之合」。
幾乎沒有一個觀眾,能抗拒鄭少秋版楚留香的魅力,儘管後來2012年《楚留香新傳》中張智堯版楚留香同樣盡得這一人物的風流特性,但相比「前輩」鄭少秋,張智堯還是稍顯遜色。
這部共65集的《楚留香傳奇》,當年一經香港無線電視推出,隨即創下萬人空巷、家喻戶曉的轟動效應,這也使這部劇成為華語武俠劇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傑作,鄭少秋飾演的楚留香、趙雅芝飾演的蘇蓉蓉,都成為中國影視史上最令人難忘的人物之一。
二、《陸小鳳之鳳舞九天》(1986)
導演:蕭笙
主演:萬梓良、陳秀珠
1924年出生、2004年離世的香港電視人蕭笙,堪稱一代武俠劇宗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華語世界的武俠劇,不少都是蕭笙導演作品,如1979年的《天龍訣》、1980年的《大內群英》、1990年的《蜀山奇俠》、1993年的《天蠶變之再與天比高》、1997年的《雪花神劍》等,可以說,8090後的童年,一定有一部蕭笙的武俠劇。
1986年這部《陸小鳳之鳳舞九天》,便是蕭笙導演代表作之一。
這部劇根據古龍原著小說改編,它展開了古龍小說世界中最迷人的「版圖」之一:陸小鳳、花滿樓、西門吹雪的世界。
陸小鳳、花滿樓、西門吹雪是古龍作品裡無論名字、人設、故事,都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這部《陸小鳳之鳳舞九天》不但集齊了這幾位主要人物,還塑造了不少具有古典美的女性角色,時至今日,這部劇依然在豆瓣保持8.0的高分。
三、《九月鷹飛》(1986)
導演:李仁港
主演:劉松仁、魏秋樺、葉子楣、陳復生
中國香港導演李仁港,至今依然活躍在華語影視圈,2019年吳京、章子怡主演的冒險電影《攀登者》,便是李仁港導演作品,從片中吳京的動作表現,可以明顯感覺到,李仁港導演對武打動作設計的痴迷,而1986年的《九月鷹飛》,則是一部非常地道的武俠劇。
《九月鷹飛》的故事,隸屬於古龍「小李飛刀」系列,所以,小李飛刀中的主要人物,幾乎都會在這部劇中出現,包括阿飛、葉開、上官小仙、上官金虹等。
1949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的影星劉松仁,則在37歲的年紀,飾演這部劇的靈魂人物葉開。
其實早在1978年,香港佳藝電視就出品過一部根據《九月鷹飛》小說改編的武俠劇《金刀情俠》,葉開的飾演者為遊天龍,但無論劇集影響力還是品質,劉松仁版《九月鷹飛》都更具魅力。
四、《日月神劍》(1991)
導演:方俊華
主演:張衛健、郭晉安、楊羚
《日月神劍》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經典的一部仙俠劇,當然,仙俠劇是武俠劇的一個變種。
說起仙俠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始終是《仙劍奇俠傳》系列,但早在1991年,中國香港就探索出了《日月神劍》這部經典,同年,香港還有一部仙俠典範,即鄭伊健、陳松伶主演的《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
《日月神劍》所講的故事,其實非常具有典型性:
從小被神奇婆婆撫養長大的阿日(郭晉安 飾)和阿月(張衛健 飾),是一對性格不盡相同的好兄弟,都練就了一身的好功夫,為人也都極盡俠義,且被皇上御封為日月神俠。
在闖蕩江湖的過程中,他們先後邂逅了各種奇異之人、奇異之事。
然而,一個驚天秘密卻正在走向他們,即阿月的身世之謎。
原來阿日、阿月均是仙魔大戰的代表,只不過阿日是代表正義的道半仙的兒子,而阿月則是魔尊之子。
這一事實,將徹底改變兩兄弟的命運。
《日月神劍》所呈現的情節、人物、場景等,都具有神秘的氣息,所以,對於熱愛仙俠劇的觀眾,不乏吸引力。
五、《雪山飛狐》(1991)
導演:李朝永
主演:孟飛、龔慈恩、伍宇娟、湯鎮宗
《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等金庸作品屢次被翻拍,但《雪山飛狐》卻很少被翻拍,原因之一,恐怕是1991年版《雪山飛狐》實在太經典。
《雪山飛狐》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同時,也是武俠劇中少數令人「意難平」的作品。
劇集講述胡、範、苗、田幾家的恩怨情仇,孟飛飾演的胡斐也痴纏在袁紫衣、程靈素、苗若蘭三位女子中間,胡斐究竟最愛誰,也是不少劇迷一直想解答的疑問。
本能上,胡斐最愛的是利落、神秘的袁紫衣,羈絆上,胡斐最不能辜負程靈素對他的深愛,但最後,與胡斐結為連理的,卻是大俠苗人鳳之女苗若蘭。
兩人誠然門當戶對,但總歸還是替袁紫衣和程靈素惋惜。
《雪山飛狐》對雪山場景的展示,可謂壯闊、絕美,武打動作也乾脆、利落,而這部劇的主題歌《追夢人》,更是因此成為華語音樂史上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六、《蓮花爭霸》(1993)
導演:梁勝權、杜南星、陳麗霞、楊錫彬
主演:李南星、朱樂玲、陳天文、塔琳託婭
新加坡武俠劇《蓮花爭霸》,堪稱最經典的華語武俠劇之一,至今,這部劇都在豆瓣保持8.0的高分。
這部劇根據古龍《流星蝴蝶劍》和金庸《笑傲江湖》改編。
眾所周知,華語武俠大家古龍、金庸的風格完全不同,古龍小說浪漫、悽美,金庸小說大氣、寫實,能將古龍、金庸兩者結合,並且毫不違和的,可以說,世間只此一部《蓮花爭霸》。
《蓮花爭霸》圍繞對武林秘籍蓮花寶典的爭奪展開,劇中兩大勢力南宮世家、飛鷹堡的彼此對峙,使整個故事充滿情節張力。
這部劇集結了當年新加坡最當紅的小生,但他們所有的光芒,幾乎都被飾演反派白玉川的中國內蒙古女演員塔琳託婭掩蓋,看過《蓮花爭霸》的觀眾,幾乎沒有一個人能「逃離」塔琳託婭的反串魅力。
白玉川本是一名頭腦精密的男人,後因修煉蓮花寶典變成擁有絕世武功的女人段素素,塔琳託婭在男、女兩性之間自如轉換,被不少觀眾認為,她是華語影視圈唯一一位可與林青霞東方不敗媲美的反串演員。
「無怨無悔我走我路,走不盡天涯路」,對於許多觀眾而言,即使時隔多年,《蓮花爭霸》的主題歌也依然沒有自記憶中褪色。
七、《白眉大俠》(1994)
導演:王文杰
主演:趙恆煊、刑岷山、李婷
看過《白眉大俠》的人,應該都是奔四的年齡了。
白眉大俠的兩條白眉,堪稱華語武俠世界中最獨特的俠客標誌之一,這也成為很多人最深刻的童年記憶之一。
《白眉大俠》是一部非常寫實的武俠劇,它根據中國古典小說話本《七俠小五義》改編,這部劇將時代設定在北宋仁宗年間,劇集故事滲透於朝堂、民間、江湖等各個空間,堪稱一部全景式「社會類武俠劇」。
《白眉大俠》的武打戲也十分接地氣,接招拆招,在動作和力量上都有跡可循,並非空有美感而忽視物理性的武打,趙恆煊飾演的白眉大俠徐良的一身正氣,更是影響了無數觀眾。
「刀是什麼樣的刀,金絲大環刀。劍是什麼樣的劍,碧月羞光劍。招是什麼樣的招,天地陰陽招。人是什麼樣的人,飛簷走壁的人。情是什麼樣的情,美女愛英雄!」
《白眉大俠》主題歌中的這一段,即使放到如今,也鏗鏘有力,在當年,更是火遍大街小巷。
八、《塞外奇俠》(1996)
製片:孫雪萍
主演:黃碧仁、郭舒賢、黃嫊芳
《塞外奇俠》是新加坡電視機構和上海東方電視臺聯合拍攝的武俠劇,改編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
這部劇將時代背景設定在清朝,共涉及三代人的江湖情仇。
梁羽生的武俠故事中,武當弟子卓一航和白髮魔女練霓裳之間的愛恨糾葛,是最著名的,《塞外奇俠》妙就妙在,它塑造了三代白髮魔女,第一代,即練霓裳,第二代,即練霓裳的徒弟哈瑪雅,第三代,即哈瑪雅的養女易蘭珠。
儘管前一代白髮魔女都會警告後來者不要深陷情感漩渦,但最終,《塞外奇俠》中的三代奇女子,都無法逃脫紅顏白髮的命運。
這部劇在對情感的塑造以及對塞外風光的展示上,是其它華語武俠劇所難以比擬的,劇中的三位白髮女子,也的確當得起「奇俠」之名。
九、《雪花神劍》(1997)
導演:蕭笙
主演:楊恭如、陳煒、姜大衛、龔慈恩
華語世界,武俠名家不少,金庸、古龍為首,梁羽生、溫瑞安等緊隨其後,但有一位,卻常被遺忘,即臥龍生,這部《雪花神劍》,即改編自臥龍生小說《絳雪玄霜》,絳雪、玄霜,即是劇中兩位女主角的名字。
武俠小說家也都愛寫一種情節:女人愛而不得之後,性情大變,變為世俗意義上的「魔女」,金庸《神鵰俠女》中的李莫愁、梁羽生《白髮魔女傳》中的練霓裳等,皆是如此,這部《雪花神劍》同樣如此,龔慈恩飾演的聶小鳳,便在對姜大衛飾演的羅玄的愛恨交加中,性情大變。
但這部劇的重點,還是在對楊恭如飾演的梅絳雪、陳煒飾演的陳玄霜的感情塑造上。
可以說,《雪花神劍》是少有的雙女主武俠劇,許多內地觀眾認識楊恭如,也是源於這部劇。
十、《太極宗師》(1998)
導演:張鑫炎、袁和平
主演:吳京、於海、惠英紅
很多人對吳京的印象,幾乎只來自於《戰狼》系列和《流浪地球》,然而,早在1997年,吳京就憑動作武俠劇《太極宗師》,成為了國民偶像,那時,吳京不過23歲。
這部劇的故事背景,設定為清朝道光年間,吳京飾演的年輕人楊昱乾為修習至高拳法,歷經艱辛、磨難,最後終成太極拳一代宗師。
中國武俠影視中,以「太極」和「宗師」為題材的,可謂繁眾,但如《太極宗師》這般將二者結合且穩紮穩打的,還不多見。
年輕時的吳京已經顯現「宗師」氣象,這部結合廟堂、朝廷、民間、世外桃源的動作武俠劇,堪稱為吳京量身定做,其中,楊昱乾以一己之力獨闖重塔,對戰數位高手的情節,堪稱中國武俠劇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一,而且,這一情節頗有遊戲闖關的代入感。
「天已暮,月如初,千裡江山任我飛渡;歌聲住,人環顧,邀月同宿青山深處。熱血盡,化塵與土,只為博你嫣然一睹;夢醒處,來時路,晨風吹動誰家旗鼓。千裡江川,英雄誰屬,非我莫屬。」
同樣,《太極宗師》的主題歌不僅旋律迷人,歌詞更結合中華文字之美與太極武功之精髓,與整部劇的劇情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
華語影視創作者一直沒有放棄對武俠劇的拍攝,這是值得鼓勵的,因為武俠劇的確是華語影視的獨特種類,但如何拍好武俠劇,是值得創作者思考的問題,期待未來有真正精品的武俠劇誕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