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過去了,「仙鶴姑娘」留下的這首歌還在傳唱...

2021-02-06 新華網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被廣為傳唱。


鹽城自然保護區中丹頂鶴掠影。(陳國遠 攝)


1987年9月16日,「仙鶴姑娘」徐秀娟為尋找飛失的天鵝,犧牲在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的茫茫灘涂中,成為我國第一位為環保事業犧牲的烈士。徐秀娟,就是那首家喻戶曉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中丹頂鶴女孩的原型。


鹽城黃海灘涂。(陳國遠 攝)

    

昨天(9月16日),是徐秀娟犧牲30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一起追憶護鶴天使,走進她的故事……


徐秀娟舊照。(王登科 攝)

    

徐秀娟:愛鶴勝於生命

   

出生在養鶴世家的徐秀娟,小時候經常幫著父母餵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17歲時徐秀娟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和父親一起飼養鶴類,成為一位養鶴姑娘。經過她馴化的小鶴能隨著人的指揮跳舞、飛翔,徐秀娟的馴鶴表演,曾贏得中外嘉賓的高度讚譽,也被齊齊哈爾評為最佳旅遊服務員。


徐秀娟舊日影像及文字資料。(資料圖翻拍)

    

1985年3月,徐秀娟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一年半完成了兩年的學業。應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之邀,徐秀娟於1986年5月護守三枚鶴蛋,來到了丹頂鶴的越冬地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3枚鶴蛋成功孵化後,成為鹽城保護區第一批人工繁殖的丹頂鶴。1986年徐秀娟被評為保護區先進工作者,並被吸收為江蘇省動物協會會員,獲得鹽城市環保局頒發的科技獎。


當年由3枚鶴蛋成功孵化出的小鶴。(資料圖翻拍)

    

1987年7月,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送給鹽城自然保護區兩隻白天鵝;同年9月16日,因尋找飛失的天鵝,徐秀娟不幸在復堆河中落水遇難,時年不足23歲。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徐秀娟為「革命烈士」,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授予徐秀娟「全國環境保護事業先進工作者」稱號,共青團鹽城市委員會授予徐秀娟「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介紹復堆河,手指方向為徐秀娟犧牲地。(王成 攝)

    

著名作曲家解承強有感於她的事跡和精神,為她譜曲創作了悽美哀婉、如泣如訴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一時間唱遍大江南北,無數人為之感動落淚。


徐秀娟舊時在保護區的宿舍,如今已翻新。(王成 攝)

    

徐家三代人的護鶴情緣

    

白霧蒹葭,濃秋鶴語,每當來到鹽城自然保護區,「當你漫步湖沼身旁,當你遙望無邊的蘆葦蕩,你的心可曾和我一樣,隨著湖水的漣漪而蕩漾,蘆葦這綠色的屏障,把湖水深深藏在中央。」似是有徐秀娟的這篇散文《湖邊行》迴蕩耳畔、縈繞不息。


飛翔的丹頂鶴。(陳國遠 攝)

    

徐秀娟家三代五位護鶴人,愛崗敬業、犧牲奉獻。在扎龍溼地組建初期,徐秀娟的父親徐鐵林曾經把自家的一間房騰出作為保護區辦公室,後來又成為扎龍自然保護區鶴類保護工程師;母親也曾養鶴10年。徐秀娟受父親影響,畢業後來到扎龍溼地工作,成長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徐秀娟因公殉職後,她的弟弟徐建峰循著姐姐未竟的事業,守護著美麗的丹頂鶴,直至生命的盡頭。徐建峰的女兒徐卓做為第三代護鶴人,又繼承父輩的事業紮根溼地。


鹽城黃海灘涂。(陳國遠 攝)

    

徐鐵林退休後仍將那些美麗的精靈牽掛於心,「我在這裡可以聽到鶴鳴。」他願意待在老房子裡,這兒離扎龍自然保護區只有幾裡地遠。「春分,鶴從南方,從娟子工作的地方飛過來;深秋,鶴們又要往娟子那裡飛了。」徐鐵林一直相信,丹頂鶴在鹽城和扎龍間飛翔來往。

    

我們這樣紀念她

    

徐秀娟是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她將23歲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一生熱愛並為之嘔心瀝血的護鶴事業。為了追憶這位用生命護鶴的偉大女孩,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護鶴天使,江蘇鹽城和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分別修建了紀念館、紀念碑,宣傳徐秀娟的事跡,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情。


鹽城徐秀娟紀念園內部分資料展示。(王登科 攝)

   

 近日,在志願者們的推動下,徐秀娟紀念園在鹽城市亭湖區福祿園落成。紀念園裡矗立著一座白色的漢白玉雕塑:一位短髮少女,環抱著一隻丹頂鶴,她的身後有一組音符雕塑背景,園中循環播放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訴說著那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


徐秀娟紀念園中的雕塑。(王登科 攝)

    

徐秀娟紀念館中,珍藏著一幅珍貴的丹頂鶴蘆葦畫。這幅是一對蘆葦畫中的一幅,如今被贈送到徐秀娟紀念陳列館中珍藏,這幅蘆葦畫寓意著鹽城與齊齊哈爾兩地永遠延續的丹頂鶴情緣。


寓意著鹽城與齊齊哈爾兩地永遠延續的丹頂鶴情緣的蘆葦畫。(王登科 攝)

    

為弘揚鶴文化、弘揚「秀娟精神」,徐秀娟犧牲30周年紀念日期間,齊齊哈爾市、鹽城市等地將舉行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追憶「仙鶴姑娘」。

    

丹頂鶴每天都輕輕地飛過

    

江蘇鹽城復堆河畔,在徐秀娟長眠的地方,丹頂鶴每天都輕輕地飛過,只有白雲悄悄地為她落淚,風兒輕聲地為她訴說……徐秀娟曾經工作、生活過的鹽城自然保護區現在怎樣呢?我們也通過一組圖片來了解下。


悠閒的丹頂鶴。(陳國遠 攝)


修葺一新的鶴樂園。(王成 攝)


溼地中棲息的珍禽。(陳國遠 攝)


一窩一窩的珍禽蛋。(陳國遠 攝)


黃海灘涂。(陳國遠 攝)

    

三十載光陰彈指而過,「鶴仙子」飛走了……但是她又以其他的形式陪伴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保護區越來越好,那一隻只悠然自得的丹頂鶴,是對「仙鶴姑娘」最好的慰藉。徐秀娟的故事和精神,通過各種文學形式被更多的人知曉,也激勵著更多的人關注環境,用更多的努力和行動加入環境保護的隊伍中來。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啦!看看今年「奇葩」研究都有啥


中國這項重大工程,相當於每年種植1.1億棵樹!


這個手臂被紮成「馬蜂窩」的姑娘火了,10w+網友為她的經歷點讚!


來源:新華網

編輯:谷朋


相關焦點

  • 30年過去了,「仙鶴姑娘」留下的這首歌還在傳唱……
    超過143萬人正在關注9月18日 哈爾濱陣雨轉多雲 12℃~21℃東南風<3級「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這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被廣為傳唱。鹽城自然保護區中丹頂鶴掠影。
  • 周傳雄說希望50年後有十首歌還在傳唱,你覺得哪些可以?
    就我個人而言,周傳雄的歌曲其實一直以來可聽性都蠻強的,而且周傳雄可以說也是一代人的青春,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發行自己歌曲了,觀望周傳雄這一路發行的歌曲來看,可以說經典的歌曲是非常多的,每一首現在放出來聽都有一定的回憶感,一下子把你代入到了當年你聽這首歌曲的時候,要說50年後周傳雄還有十首歌曲在傳唱的話
  • 入選「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名單 這首歌至今傳唱不衰
    入選「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名單 這首歌至今傳唱不衰 2019-12-27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紀梵希是什麼歌 完整歌詞分享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紀梵希是什麼歌?根據粉紅色的回憶改編的歌詞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紀梵希,壓心底壓心底還有阿瑪尼完整版歌詞火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紀梵希歌詞  這首歌曲是根據《粉紅色的回憶》改編的,歌詞戳中了無數剁手黨女孩的心,什麼紀梵希,阿瑪尼,寶格麗,古馳,施華洛世奇,法拉利,簡直都是女孩們的夢想啊!
  • 多少將樂人是聽著這首歌長大的,30多年過去了,依然感慨……
    小時候最早聽到且印象深刻的三首歌之一」「費玉清出現的時候笑死我了」「每個人都是實力派,每個人的聲音都有強烈的辨識度,閉著眼戴上耳機,感覺可以清晰辨別每個人的歌詞轉換⋯⋯歌聲穿過30多載,依舊是滿滿的感動」。
  • 這些火在2019年的歌,你還在聽嗎?
    2 月這首歌發行於2016年的但卻在今年的二月爆火。鄧紫棋用她空靈婉轉的嗓音,為這首歌營造出迷離之美,將我們置身於深邃浩瀚的宇宙。即使宇宙黑暗而殘酷,我們仍然對愛抱有希望。6 月6月份,這首具有歐美風的電音主打歌,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聽覺盛宴。從低音到高音的轉換,鄧紫棋過渡自如。這首歌雖然真正火起來是在2019年,但是它早在2015年便已發布。雖然鄧紫棋經歷了很多全網黑的日子,如今她終於逆風翻盤。
  •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紀梵希是什麼歌 《粉紅色的回憶》原版歌詞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紀梵希歌詞  這首歌曲是根據《粉紅色的回憶》改編的,歌詞戳中了無數剁手黨女孩的心,什麼紀梵希,阿瑪尼,寶格麗,古馳,施華洛世奇,法拉利,簡直都是女孩們的夢想啊!這首改編版的歌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超級火,很多小夥伴都在傳唱,下面來看一下完整版歌詞吧!
  • 黃家駒這首歌雖被誤認為是情歌,卻被傳唱了三十年,比情歌還火
    不過黃家駒有一首歌被誤認為是情歌,還被傳唱了三十年,雖然這首歌不是情歌,但是卻比情歌還火——《情人》。如果從歌名上看,《情人》這首歌曲看起來確實是情歌,但是對於熟悉黃家駒的人來說,這是黃家駒去了日本之後,寫給大陸和香港歌迷的歌曲,這首歌曲的歌詞每一句都扣人心弦,讓我們感覺到了家駒對音樂的感悟以及對歌迷的感謝。
  • 厲害~這首歌竟然是懷柔人作詞!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首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是一首老歌20世紀70年代的蒙古歌曲你可知道這首歌的歌詞作者竟是咱們地地道道的懷柔人——火華原名鄭桂富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這首歌的創作故事《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去年,《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又被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首優秀歌曲之一。這首歌被贊為「三絕」:歌詞絕、曲調絕、演唱絕。「優秀的音樂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遠不會在記憶中褪色。每個人都會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敘述著跌宕起伏的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傳奇。」
  • 從1988到2018,這些歌憑什麼能火30年?
    韋唯曾說,寧願再也不唱這首歌,也不希望國家有難。北京舉辦亞運會,這首歌響徹街頭巷尾。隨著歌曲傳唱,這句話成為年輕女孩們的代言,可誰又能料到當時的清純姑娘,最後的結局卻不那麼美好。民謠歌手趙雷的《成都》鋪滿大街小巷,來年年初《我是歌手》的舞臺更是把這首歌捧到巨紅。那個曾陪你壓馬路的女生,還在你身邊嗎。
  • 這些被傳唱幾十年的還在盛行的歌曲 現在聽聽真是滿滿的回憶
    在華語樂壇裡有這麼一些歌曲,被傳唱了幾十年都還是那麼好聽,還是那麼吸引人,有些歌曲甚至可能是你父親那個年代爆火的歌曲,有句老話說得好:好的東西是可以經過時間的考驗的。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藍盤點一下樂壇裡那些被傳唱裡幾十年的經典之作,一起來看看吧!
  • 傳唱丨中國人一邊唱這首歌一邊殺日寇!你一定也會唱
    抗戰十四年裡,這首歌隨著「一二•九」運動的學潮,救亡運動的巨浪,抗日戰爭的烽火,解放戰爭的硝煙,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甚至享譽海外,在全世界傳播開來。  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消息: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很多讀者問,「為什麼是這首歌?」
  • 這幾首十年前的傷感情歌你還在聽嗎?音樂一響起,好像回到了過去
    謝謝關注聽起這幾首歌就會想起那些年我們還在課堂的時候,當年偷偷拿著MP3和手機去網吧下載的這些網絡神曲,晚上偷偷在宿舍被窩偷聽,每當聽到這幾首歌就會想起當時的我......仿佛一切就在昨天,有太多的回憶!
  • 這30首歌 , 如果會10首就說明你真的老了 !
    這30首歌,如果會10首的話,證明你真的老了!祖祖輩輩留下我留下我一往無際唱著歌還有身邊這條黃河期待著舊夢重圓萬涓成水終究匯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再沒有心的沙漠
  • 15首充滿回憶的歌,首首都讓我懷念過去
    這些歌,都是以一座城市或一個地方為名。旋律裡唱著,屬於那個地方的故事,不同的人聽了,也有不同的感動。城市裡,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故事在上演,也有舊的故事,落下了帷幕。有人來到這裡,也有人黯然離去。城市很大,幾天都逛不完。城市也很小,也許拼搏幾年,都找不到,一處容身之所。
  • 1989年十大流行金曲,為何30年後依然首首是經典?
    因為當年他的歌火遍了大江南北,所以有人把1989年稱為內地樂壇的「童安格年」。那麼,除了童安格,那一年還有哪些走紅的歌手和膾炙人口的歌曲呢?今天我們再來回顧一下1989年華語歌壇的十大流行金曲。看看30年過後,哪些歌依然存在於你的歌單裡。以下排名不分先後。1、《千千闕歌》這是香港女歌手陳慧嫻最受歡迎的一首代表作,收錄於1989年1月發行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中。
  • 周杰倫都給誰寫過歌?哪首歌留下了他的全部感情?
    天王周杰倫在成名前也曾為了生計,給許多前輩寫歌的經歷,當然就算後來成了名他也依舊會給很多同行寫歌,今天來看看都有誰有幸讓周董給他寫過歌1.李玟《刀馬旦》周杰倫作曲,方文山作詞,周杰倫和方文山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合作,寫出過非常多的優秀作品2.張韶涵
  • 《千千闕歌》傳唱了幾十年,但誰知道「千千闕歌」到底什麼意思?
    《千千闕歌》傳唱了幾十年,但誰知道「千千闕歌」到底什麼意思?香港的娛樂圈曾經有過一段很輝煌的時代,不僅僅是在影壇,在樂壇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現在大家喜歡聽 的經典粵語歌曲,大部分都是那個時代的作品,也湧現了很多厲害的歌手,而今天說的這首《千千闕歌》也是活了幾十年了,當仍舊被大家津津樂道,不斷的傳唱。
  • 黃家駒寫的一首歌,成為譚詠麟的專屬,這首歌后來火了30多年
    比如《Alan》,就是由黃家駒作曲,譚詠麟演唱的一首歌。相比起beyond的歌曲,這首歌的風格第一次聽也許會讓人覺得格外突兀。不過,交由譚詠麟演唱卻恰到好處。先不說這兩位樂壇巨匠的年齡相差甚多,就單論音樂而言,兩人也是風格迥異,根本沒有可比性。黃家駒是音樂史上難得的創作天才,而譚校長也是音樂教父。黃家駒熱愛搖滾樂,譚校長則是偏於深情經典。他們都是音樂史上領軍人物,帶領了不少後輩加入音樂狂歡中。兩人亦是因音樂相識而成為忘年之交。
  • 這首歌,中國人已經唱了一個世紀
    1935年,北平西黃城根小學,孩子們在唱。不知李叔同先生在歌裡面摻了什麼,讓「不識愁滋味」小朋友唱出了眼淚。2012年12月2日,北京大學上演《歲月中唱過童年》童聲合唱音樂會。演唱會以近現代中國兒童音樂發展史為構思脈絡,精心選取近20首精彩曲目,涵蓋了從李叔同的《送別》等經典歌曲。 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畢業時攝影師喊下「123,茄子」,迴響的往往也是這首歌。一懷離緒,伴著歌聲,飄到現在。歲月變遷,時光荏苒。這首歌確切的誕生背景,已經湮沒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