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北京,有幸第一次現場觀看了德雲社相聲表演,自然是心潮澎湃、激動難已。親身感受北展炸鍋般的熱情,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個夜晚!我從不追星,但郭德綱絕對是我的偶像,聽他的相聲已經十多年了。演出間隙,找臺上演員籤名、合影的絡繹不絕,當然人氣最旺的還是郭德綱、于謙這對黃金搭檔。隨行的朋友也是不停地找機會去湊熱鬧,還不時地提醒我:「偶像當前,你也去熱鬧熱鬧唄,最起碼也要沾點喜氣呀。」
然而,儘管內心的熱情讓人無法淡定,我總是靜靜地坐著,欣賞著眼前發生的場景,也期待下一個節目的開始。在專設的粉絲互動環節中更是人頭攢動,而我依然坐著,細細品味場上的一切。朋友不解地說:「格林,你確定郭老師真的是你的偶像嗎?別的粉絲都爭相能與大師有一個親密接觸,你卻始終是那個離得最遠的人,這實在令人費解。」我笑著說:「敬仰也是一 種愛,愛是不打擾。不打擾,是最好的距離。靜靜聽、細細看、離得遠、不索取,其實也是一種接近、一種收穫、一種領悟,這種接近、收穫和領悟,讓自己愛的人少點負擔,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上周朋友圈裡流出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是本市有一位年輕人,為了幫一位女士追回錢包,在與小偷的搏鬥中不小心摔成重傷,住進了醫院,而且家境不怎麼寬裕。坦白說,在人情越來越淡薄的今日,見義勇為是種難得的舉動。 這樣的好青年理應獲得關注、關愛和幫助,媽媽也跟我說:「你去醫院看看他吧, 買點水果,拿點錢,算是個小小的支持。」當我選好時間準備前往時,電視臺的報導讓我打消了念頭。
原來, 市民探望青年的熱情太高,小小的病房成了花的海洋、水果的倉庫。更重要的是,青年的治療和休養也受到了打擾。報導結束後,熒幕上出現一行紅色的提醒語一愛他, 就別打擾他。
深愛著一個女子,是那種很懂很默契的程度,然而造化弄人,我們走向了離別。時間飛逝,愛是心底不敢觸碰的一根刺, 也是暗自沉溺的一抹暖。再想得到她的消息,只能是她一個閨蜜的朋友圈,偶爾會有她們聚會的照片和視頻,往事如放電影般歷歷在目,而我也不想再去打擾,對我來講有她的消息就是足夠的幸福。我不知道她是否已經有了新的他,也不去想會不會有。我只知道自己不會再有另一個她,除了她。要不要來一次多年以後的重逢?要不要再次走向她?我想,如果時機未到,最佳的距離就是不打擾,沒有互動、沒有交集、藏起心中的惦念,才能讓她從容、快樂。
愛是不打擾,親密有間是一種最好的距離和狀態。這樣的距離和狀態,會讓愛如陽光般溫暖播撒,倘若執意地貼近,只會如風暴般摧毀珍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