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餘漫。
做為公眾人物,郭碧婷、向佐這對明星夫妻談戀愛時,還是非常高調的。
他們是在參加一次綜藝節目時認識的,然後一起參加了《女兒們的戀愛》、《我家小兩口》,感情升溫,最終成就好事。
2020年年初,恰逢疫情,郭碧婷、向佐的結婚證一直沒領下來,女方卻已經懷孕,揣著一個大肚子。於是,有粉絲開始憂慮了:郭碧婷會不會被騙婚了?!
這是我們隔著聚光燈的擔憂,而在現實生活裡,若是一個女人孩子都快生了,還沒有跟男生領結婚證,估計心裡也會發慌——可以先不辦婚禮,但總要把證領了吧?
結婚證是婚姻的法律保證,一旦有任何風險,它是我們的一道防線。如果沒有結婚證,得不到法律的保護,那就很難說得清楚了——誰知道你們是結婚,還是「同居」呢?未婚先孕,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之前,我在舉例說明的時候,說了三種不同狀態的婚姻:領證結婚、僅舉辦婚禮未領證的婚姻;既舉辦婚禮又領證的婚姻。
郭碧婷與向佐這種,就屬於第三種。只不過他們從舉辦婚禮到領證,之間間隔的時間太長了,幾乎隔了一個孩子的出生。
這麼漫長的時間,可以發生任何變故,所以不少粉絲開始替郭碧婷擔憂:他一直不跟你領證,會不會是騙婚?
向家當然不可能存在騙婚,做為公眾人物,頂著聚光燈操作,這豈不是把把柄送到了公眾面前?相信,不管是向佐,還是他的家人,絕對都不會傻。
在這樣一種「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即使年輕的男女雙方悔婚,在有了孩子的情況下,估計也不會輕易說「這婚我不結了」,讓自己沾染上騙婚嫌疑。實在不行,男女雙方也會達成一致意見,先「共度難關」把婚給結了,等過幾年再離。
——我們結婚了幾年再離,總不會有問題了吧?
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他們會考慮更多的現實因素: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都會考慮這件事情對自己帶來的影響,以及自己是否能夠承擔得起。
我這樣說,年輕一點的姑娘看了,可能會覺得有點失望——我們是嫁給了愛情,又不是嫁給物質。
可是,婚姻本來就是由物質組成的,沒有物質做為保障,婚姻也沒辦法走得長遠。
這種感覺像什麼呢?
就像你跟一個肚子都填不飽的人談夢想、談人生,他滿腦子想的是:今天的晚飯在哪裡。
他只有解決了溫飽問題,才有時間與精力去考慮更長遠的東西。所以說,寒門難出貴子,不是出生貧困的人不聰明,而是他們困於溫飽線,局限於一日三餐之間,已經很難擠出時間與精力去追逐夢想了。
對於物質富裕的人來說,他的雙手早已經從繁瑣的家務中解放出來,不用自己做飯,不用自己打掃衛生,也不用考慮每天的一日三餐,他有很多「空閒」時間——別人早上爬起來洗鍋、煮飯、打掃衛生,還要坐很久的車去工地;而他起床就有保姆做好了飯,門都不用出,可以電腦遠程辦公……
同樣一天的工作,寒門只能賺到一日三餐的錢,被解放了雙手的貴門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掙到了投資的第一桶金。
這就是區別,也是現實。
像洗米嫂陳慧玲與他澳門大亨太陽娛樂老闆周焯華(洗米華)的婚姻,難道她在知道他老公出軌,還與小三生了兒子、女兒之後,不想離婚?
難怪他老公不想離?
都想,但不敢,因為一旦離婚,他老公名下的公司就會受到影響,股票下跌,影響到他們的錢包問題。
於是,洗米華一邊維持著與老婆洗米嫂的婚姻,一邊與名模「玉蘭油女孩」Mandy Lieu(劉碧麗)打得火熱,大有「三人行」趨勢。
年輕的小姑娘談戀愛,覺得成年人在婚姻裡談物質,是對愛情的一種侮辱。
但是不好意思,婚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粉絲擔心郭碧婷被向家騙婚,只是擔心她既被騙色又騙心嗎?
不,理智一些的姑娘擔心:結婚證能夠讓步入婚姻的女性和孩子獲得物質上的保障,一旦沒有,變故發生時,不僅郭碧婷會被「打回原形」,還會不得不當上「未婚媽媽」、「單親媽媽」。
被打上這種標籤的郭碧婷必然會事業受影響,連帶著未來的婚姻市場也會受影響——相信,沒有幾個大度的公公、婆婆,會答應一個在公屏上跟別人談戀愛的姑娘,嫁到自己家來。
人,是社會人。即使再不想被四周的目光影響,當別人西西索索說個不停的時候,千萬遍後謊言都能變成「真話」,更何況有著「無風不起浪」的傳言。
所以你看,不管是戀愛,還是婚姻,什麼時候不看「現實」了?
關於半圓概念,我忘記是什麼時候看到的了,反正就那麼一句話,大意就是:愛情就是一半圓和另一半圓的結合,從每一個人出生的那一天開始,他(她)就開始尋找另一半圓……
年輕的姑娘們,你們有幾個還在「尋找」著你的另一個半圓,還在等待著拐角處的愛情,亦或者另一份契合?
知道木匠吧?
古代木匠幹活時,用的不是釘子,而是「木楔」。即使是再高明的木匠師傅,他在幹活的時候,要將兩塊木頭楔合在一起,都不是直接裝在一起的吧?
差不多的模子,在認真組裝之前,都會事先「打磨」。
所以,那種所謂的「靈魂伴侶」,姑娘們,清醒一點吧,你都沒「打磨」過,如何找到100%的「靈魂伴侶」。兩個人在一起時,必然是要提前了解、適應、磨合,打磨得差不多了,才能夠感受到那種「契合」,或者說是默契。
可是這個世界上人那麼多,我們又不可能一個一個試,那怎麼快速地找到那個人呢?
木匠得先打模子,用模子去造東西。而我們的祖先也聰明,他們在婚姻中發明了一個詞,叫做「門當戶對」。
這個看似物質的詞裡面,其實有很多學問在裡面:相同的出生,差不多的生長環境,能夠在一種程度上確保男女雙方在婚姻裡的「舒適度」,從而確保婚姻的長久性。
郭碧婷與向佐的婚姻,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向家有錢,郭碧婷有美貌,所謂的「男財女貌」組合。
有一些人甚至覺得郭碧婷「拜金」,她看上的肯定不是向佐,而是向佐身後的向家。用腳想想就知道,若是向家很窮,也培養不出像現在這麼優秀的向佐,他自然也不可能入了郭碧婷的眼,成為未來丈夫的人選之一。
我覺得,郭碧婷現實一點也沒什麼不好,雖然郭家家底比不上向家,難道她是貧苦人家出身?
NO!
郭碧婷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做為家中的長女,從小也被父母捧在了掌心裡。雖然比不上向佐家庭富裕,但相較於一般家庭,她也算是「富足家庭」,衣食不愁,才能夠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外,報各種培訓班,磨練才藝,被經紀人發掘,進入娛樂圈,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一個女人的容貌是父母給的,但一個女人的氣度是後天培養的。僅看郭碧婷本人,就可以想像得出來,她享受了不少教育資源,才變成了今天的郭碧婷。
反過來說,若不是如此,向佐會看上她?一張漂亮的臉蛋,也是需要時間與金錢滋養的,要是不信,你看看街上的環衛工作,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勞苦大眾,她們的臉蛋收拾一下不漂亮?
世間缺的不是美人,而是「滋養」美人的土壤。
郭碧婷只是沒有像向佐一樣,出身「豪門」而已,但她也不差。「門當戶對」不只是簡單的指兩個人出身相同,家庭背景相同,還應包括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所享受的教育資源,最後形成的世界三觀。
沒有足夠的家庭資源,「養」不出一朵人間富貴花。只不過恰好郭碧婷這朵嬌花,碰上的是向佐罷了。遇到一個優秀的對方,正好TA還喜歡我,我為什麼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