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出洛陽成語典故】洛陽紙貴

2021-02-13 洛陽教育

       〖釋義〗 比喻作品風行一時,廣為流傳。

〖出處〗 《晉書·文苑·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運用示例〗

人說「洛陽紙貴」,誰知今日鬧到「長安扇貴」。此時畫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七回)

《孽海花》第二回:非不洛陽紙貴,名震一時,總嫌帶著江湖氣。

宋之問《範陽王輓詞二首》之一:「洛陽今紙貴,猶寫太衝詞。」

元稹《和王侍郎觀放榜後相賀》:「都中紙貴流傳後,海外金填姓字時。」

清 柯巖《奇異的書簡》:「自古以來,詩人唱和,贈友明志,常有洛陽紙貴之說。」

〖故事〗 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他曾作一部《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人們嘖嘖稱讚,競相傳抄,一下子使紙昂貴了幾倍。原來每刀千文的紙一下子漲到兩千文、三千文,後來竟傾銷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買紙,抄寫這篇千古名賦。

然而,左思寫成《三都賦》卻是歷經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視的;沒有伯樂識才,也許這篇《三都賦》便成為一堆廢紙,不得流傳。 

在左思小時候,他父親就一直看不起他。父親左雍從一個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見兒子身材矮小,貌不驚人,說話結巴,倒顯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樣子,常常對外人說後悔生了這個兒子。及至左思成年,左雍還對朋友們說:「左思雖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識和道理,還不如我小時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這種鄙視,開始發憤學習。當他讀過東漢班固寫的《兩都賦》和張衡寫的《兩京賦》,雖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氣魄,華麗的文辭,寫出了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的京城氣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虛而不實、大而無當的弊病。從此,他決心依據事實和歷史的發展,寫一篇《三都賦》,把三國時魏都鄴城、蜀都成都、吳都南京寫入賦中。

為寫《三都賦》,使得筆筆有著落有根據,左思開始收集大量的歷史、地理、物產、風俗人情的資料。收集好後,他閉門謝客,開始苦寫。他在一個書紙鋪天蓋地的屋子裡晝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個滿意的句子。經過十年,這篇凝結著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可是,當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給別人看時,他卻受到了譏諷。當時一位著名文學家陸機也曾起過寫《三都賦》的念頭,他聽說名不見經傳的左思寫《三都賦》,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過班固、張衡,太自不量力了!」他還給弟弟陸雲寫信說:「京城裡有位狂妄的傢伙寫《三都賦》,我看他寫成的東西只配給我用來蓋酒罈子!」

左思的《三都賦》在文學界品評時,那些文人們一見作者是位無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細看,搖頭擺手,把一篇《三都賦》說得一無是處。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沒,找到了著名文學家張華。

張華先是逐句閱讀了《三都賦》,然後細問了左思的創作動機和經過,當他再回頭來體察句子中的含義和韻味時,不由得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動了。他越讀越愛,到後來竟不忍釋手了。他稱讚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氣不重文章,他們的話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謐先生很有名氣,而且為人正直,讓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薦給世人!」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以後也是感慨萬千,他對文章予以高度評價,並且欣然提筆為這篇文章寫了序言。他還請來著作郎張載為《三都賦》中人魏都賦做注,請朱中書郎劉逵為蜀都賦和吳都賦做注。劉逵在說明中說道:「世人常常重視古代人東西,而輕視新事物、新成就,這就是《三都賦》開始不傳於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薦下,《三都賦》很快風靡了京都,懂得文學之人無一不對它稱讚不已。甚至以前譏笑左思之人--陸機聽說後,也細細閱讀一番,他點頭稱是,連聲說:「寫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斷定若自己再寫《三都賦》決不會超過左思,便停筆不寫了。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將它貶得一錢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時。這其中當然有鑑別力高低人區別,可是更重要人是反映了人們是否重視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識英才的問題。

晉代左思作《齊都賦》一年始成。復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賦》。在其舍中院內,以及茅廁皆置紙筆,偶得佳句,當即錄之。自認所學不多,便求為宮禁藏書郎。其賦成後,仍未獲士人青睞。左思自認其作不遜於漢時班固與張衡,恐一人之褒貶而遭埋沒。便請文學家張華過目,張華閱後,鹹認為佳作,可媲美班張之文。復請教當時名士皇甫謐,謐觀後欣然為之作序,自此名聲大噪。由於都城洛陽權貴之家,皆爭相傳抄《三都賦》,遂使紙價上揚,為此而貴。

 

相關焦點

  • 洛陽紙貴的故事典故
    洛陽紙貴的故事:洛陽紙貴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洛陽紙貴的意思,我國古代成語,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於供,貨缺而貴。後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常用此語。「洛陽紙貴」,拿「紙」說事,其意義,卻與「紙」無關。
  • 【成語故事】洛陽紙貴
    《晉書·文苑·左思傳》:「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洛陽紙貴的意思,我國古代成語,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於供,貨缺而貴。後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常用此語。「洛陽紙貴」這個成語,也與其字面的意思不怎麼相干,而是另有一番意義的:  晉朝的左思,是人們很熟悉的文學家。他才思敏捷,很受後代學者的稱道。但是,當初他舉家遷到洛陽,擬定撰寫《三都賦》的時候,並沒有被人看重。像陸機這位以《文賦》而著稱的大家吧,他甚至口出狂言,說什麼那「賦」「就是寫出來,也只能拿來蓋酒罈子」。
  • 成語故事 |《洛陽紙貴》醜男左思的故事
    一米姐姐:這本呀,知道知道,它一出版就都能引起洛陽紙貴,極為暢銷的。一得:什麼,什麼洛陽紙貴啊?我不去洛陽買紙。一米姐姐:哈哈哈,這是個成語,給,拿著歷史穿越望遠鏡,讓你看看。一得:嗯,好的,我來看看。哇,我看到一個店鋪裡擠滿了人,大家都在買什麼呢?買寫字的紙張嗎?我看出來的人都拿著紙張,心滿意足的。
  • 我們常說的「洛陽紙貴」,有什麼深刻含義,其實和這個典故有關
    很多人對我國的成語文化一知半解,況且我國的成語成千上萬,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往往也都暗藏著歷史典故。如果不讀懂歷史典故背後的道理,就很難理解成語的意思。今天為大家分享2個成語,分別是「結駟連騎」和「洛陽紙貴」,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啥意思,讀懂背後的典故,才會豁然開朗,當然也就不會亂用成語以至於鬧出笑話了。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勤奮的你如果平時有關注我們的事業單位考試或者其他公考,你就會發現在常識考察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歷史文化中沉澱下來的成語典故就是個常考點。常見的考法,有成語典故的出處、相關的人物或者戰役,甚至難度高一點,會考察所處時代的排序題。為了讓大家了解考察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篇給大家分享考試中常見的成語典故相關的考題。
  • 2021北京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_北京中公教育
    勤奮的你如果平時有關注我們的事業單位考試或者其他公考,你就會發現在常識考察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歷史文化中沉澱下來的成語典故就是個常考點。常見的考法,有成語典故的出處、相關的人物或者戰役,甚至難度高一點,會考察所處時代的排序題。為了讓大家了解考察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篇給大家分享考試中常見的成語典故相關的考題。
  • 河洛傳說與典故:方寸之間傳承燦爛文化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千百年來流傳著無數的傳說和典故。伏羲畫卦、倉頡造字、伯樂相馬、聞雞起舞等發生在河洛大地的一段段故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近日,記者採訪我市多位資深集郵者,為您梳理那些郵票上的河洛傳說與典故。
  • 「洛陽紙貴」是什麼含義?出自什麼典故?檢驗學識的時候到了
    說起「洛陽紙貴」不得不先說一個人物: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西晉詩人,字太衝。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出身儒學世家。晉武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前後,以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移居洛陽,官秘書郎,列入當時文人集團「二十四友」。左思因為貌醜口訥,不好交遊,而被很多人看不起。
  • 2020年,洛陽的網紅景點,不是老君山,不是龍門石窟
    說起洛陽的旅遊景點,大家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是龍門石窟,其次會想到白馬寺,再者會想到老君山,但是在2020年洛陽最火的景區卻不是以上幾個,而是一個叫洛邑古城的地方。洛邑古城被譽為「中原渡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
  • 關於成語「亂七八糟」的典故
    我們形容事物雜亂無章,經常使用「亂七八糟」這個漢語成語。它的本意,形容毫無秩序及條理,亂糟糟的樣子。 那這個成語對應的有兩個典故,分為「亂七」和「八糟」。 1、「亂七」。是指發生在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 西漢初年,劉邦不僅剷除異姓諸侯王,還分封了一大批的劉姓子弟為王。原本想著是靠劉氏宗族的力量,來幫助皇權統治的。
  • 目空一切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目中無人,反義詞有:虛懷若谷,目空一切是貶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目空一切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成語釋義:空:什麼也沒有。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形容驕傲自大;什麼都看不起。
  • 邯鄲的成語典故,都在這處大型公園裡,是4A景區免費開放
    (文:旅行日記官,歡迎轉載與分享,創作不易,請註明出處)可能很多人聽說邯鄲這座城市,都是從一個成語典故開始的,其實這裡不僅只有「邯鄲學步」,還有很多成語都是發生在這裡,比如我們熟知的「負荊請罪」、「完璧歸趙」等,在邯鄲,你隨處遇到一個小巷,可能就是歷史上重大事件的發生處,漫步在這個有著
  • 小屈大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小屈大伸,小屈大申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小屈大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小屈大申(xiǎo qū dà shēn)成語釋義: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後大有作為。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近 義 詞:小屈大伸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冬日可愛」竟然是成語!與寒冬有關的河洛典故,你知道幾個?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千百年來流傳著無數的典故,被後人口口相傳,這些發生在河洛大地的精彩故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千百年來流傳著無數的典故,被後人口口相傳,這些發生在河洛大地的精彩故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程門立雪、天下無雙、冬日可愛……這些與冬日有關的河洛典故,你知道幾個?
  • 邯鄲街頭井蓋上的成語典故
    在邯鄲市美樂城廣場雨水井蓋上,竟然發現上面有「成語典故」。毛遂自薦、一箭雙鵰、破釜沉舟、笑裡藏刀、精衛填海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出現在井蓋上面。小小的雨水井蓋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品味。
  • 2020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成語裡的名人
    5.下列成語與諸葛亮有關的是:A.韋編三絕 B.墨守成規 C.洛陽紙貴 D.七擒七縱5.【答案】D。解析:韋編三絕,意思是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表示多次;絕:比喻讀書勤奮。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墨守成規,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意思是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戰國時墨翟(即墨子)善於守城,世人謂之「墨守」。
  • 《黃河明珠洛陽城》圖文並茂講述「洛陽故事」
    27日上午,《黃河明珠洛陽城》連環畫系列叢書讀者見面會在洛陽新華書店舉行。  27日上午,《黃河明珠洛陽城》連環畫系列叢書讀者見面會在洛陽新華書店舉行。  《黃河明珠洛陽城》連環畫系列叢書是我市文化精品工程的重點項目,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洛陽新華書店聯合策劃,並邀請我市知名美術家、作家集中創作。該系列叢書以經典連環畫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展現洛陽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和名勝古蹟,更好地傳遞「洛陽聲音」,為中外遊客認識和了解洛陽打開一扇新的窗口。
  •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氣衝牛鬥:氣:氣勢;牛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曙光第二小學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受到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