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子的詩
◎馴鹿的眼淚
新的,都是新的,這是嶄新的敖魯古雅
我和我的夥伴凝望落葉如秋蝶
那翅膀沉重如鉛卻象美麗的畫冊
還有無可挑剔的裝飾味兒
周邊的俄式建築是主角
我的馴鹿有如塑料製品
眼中充滿憂鬱 充滿渾濁
我想念早年的敖魯古雅
不過我聽說
滿歸那邊兒也正在修建飛機場
◎十五尚遠
仰天一展白鶴心
回首卻是鄰家女
永夜總緋紅
小橋前頭工友們剛領工資
酒館名曰"來二兩"
沒喝兩口
便是今生對不住這個對不住那個的詞
圓融的小妹
肚皮雪白拱起如山巒
鳥兒般
撲楞著翹膀
張開嫩黃的嘴吖
等你的吻和食物
在故鄉
在故鄉的屋簷下邊
作者簡介:成子,年輕時寫過詩,是因為青春吧?如今老矣又要寫詩,是因為老了吧?作品在 《詩刋》 《詩選刋》 《星星》 《草原》 《上海文學》等刋物上發表,也獲過若干獎。作品被收進許多版本裡。
蔣雨含的詩
◎小橡子
我不知道生命的動力在哪裡
時而也白日做夢,夢裡的人
比路人還疏遠,他們
在我想要溫暖的時候
從眼眸深處,射來冷箭
可是,我還是捨不得薄情的世界
日復一日,開出一朵又一朵深情的花
——沒有志氣地
喜歡秋天的森林,把每一枚
落葉,當成金燦燦的詩句
喜歡對著月亮發呆,流下清涼的淚水
想念遠方的朋友,卻什麼都不說
喜歡拍很多清新得滴著晨露般的照片
一個人的時候自我玩味
而且,喜歡在人流中安靜地走
水波推我,也推別人
我不在意有誰偏離,或者走散
此刻,就是此刻——
我就是柞樹叢見的一枚小小的橡子
堅硬的殼子裡,有一顆柔軟的心
不需要有人知道
◎剝離
扯斷那一截細繩
所有的經歷,就如手中的偶人
癱在春水裡
如果可能,它會一直無所謂地
隨著春水流啊流
流到形神俱散
人常常容易忘了傷痛
疤痕上,一樣可以
長出肆無忌憚的荒草
看我,送走偶人的夜晚
是多麼清爽,或者我
還可以純潔地
想念一下很多年前的春花
那時,她們開得多麼糜爛
我卻不曾在意,直到
直到心靈長滿苔蘚
才知道再回首時
每一次都是懸崖
作者簡介:蔣雨含,又名蔣靜。呼和浩特市詩詞學會副主席。文學創作副高級職稱。泡在詩中三十多年,出版兩部詩集,一部散文集。詩作《金黃色的疼痛(外一首)》獲第十二屆內蒙古文學索龍嘎獎詩歌獎。
原散羊的詩
◎時間混淆者的椅子
應該是在小時候,我對
事物構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且越來越迷戀,構成後面的方式
抽象的痕跡,底層的底層
應該是有一次,我把家裡滴滴答答
不舍晝夜的臺式鬧鐘拆了
那些金屬質感的發條、齒輪、螺絲
玻璃和漆的表象。我想拆開看看
這個圓滾滾的小上帝,憑什麼能夠吞吐時間
除了金屬質感、玻璃和漆,表象和悲憫
我什麼都沒找到。真實散落一地啊
我哭著把零零散散的時間往回組裝
最後,恢復上帝姿態的鬧鐘
瞪著幾個多出來的零件發呆
從那時開始,我的時間時而停止
時而加快腳步。仿佛一座萬物自得其樂的花園
我一踏入,它們就安靜了
我一轉身,就有人按下開始的按鈕
時間拿不定主意,時間就是一種無能的力量
我的生命仿佛也缺少了幾個零件
不再精準,也不再完整
在那孤獨的一瞬裡,世界恢復方向
我一動不動地坐在輪迴的椅子上,傾聽
秋天的田野裡,聯合收割機渾濁的轟鳴聲
◎被成語驅逐出家園的田鼠
二十多年前,小學暑假作業本上
看到一句成語:抱頭鼠竄
老鼠怎麼能抱著頭跑呢?!
同學說,國家印的課本不會錯
為了驗證「國家說的對與不對」
我與同學帶上鐵鍬,越過公路
繞過喇嘛墳,去西山腳下挖田鼠
堵住其他出口,灌水,煙燻
狼狽的田鼠沒有任何反抗能力
渾身溼透,咳嗽著,跑向更野的野地
草香越來越濃烈,牛羊抬頭望著天空
我們扔下鐵鍬唱歌跳舞,忘了回家的時間
扎魯特山地草原南坡,溪水的北岸
被一個成語趕跑的那窩田鼠
在我已經嚴重混淆了的記憶裡,復仇了一萬多次
每復仇一次,我就虛弱一次,抱頭鼠竄一次
作者簡介:原散羊,原名劉永,蒙古族,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人,吉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現為內蒙古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海勒根那的詩
◎頭頂上的神
每一個人都有一尊神,不管你信不信
就在你的頭頂
不遠不近
我也有一尊神
她是我十歲時,躺在病床上
看了我最後一眼的
母親
◎那些年的雪
那些年,雪怎麼下,才叫下
是紛紛揚揚,貌似繁花
還是稀稀簌簌,細如針碼
那些年,我總是冒雪出發,不懂寒冷
就像我不懂世事炎涼
那些年,我和雪花流落街頭
與自己的身影相依為命
那些年,世界其實是一塊凍僵的鐵
我只是伸出年輕的舌尖
舔了一下它的溫度
作者簡介:海勒根那,蒙古族,從小父母雙逝。1992年始於文學創作,出版有詩集《一隻羊》;小說集《到哪兒去,黑馬》《父親魚遊而去》;待出小說集《騎馬週遊世界》(漢語版、斯拉夫蒙古語版)。曾獲第十屆、第十二屆內蒙古索龍嘎文學獎、第三屆敖德斯爾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研究新人獎、優秀作品獎;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民族電影創意劇本獎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居呼倫貝爾。
趙劍華的詩
◎城中草原
在高樓的縫隙中,讓人們
想起這片月光的初衷
馬已經被馴服,鹿正在馴養
無所不能的人留出這塊空曠
再沒有高過煙囪的圍欄
天似穹窿正好蓋在上面
曾經是草原,現在是城中草原
陰山腳下再沒有比這更養眼的綠地
讓我們就在這裡相愛吧
琴聲悠揚讓歡樂忘掉憂傷
所有黑洞都是沒有開燈的覬覦
他們看不到兩隻酒杯中的淚光
踩踏一朵雲是小事
關鍵是驚起了一片夢
◎一陣風的加入
我的進入是一個契機
一陣風的加入
讓一滴水偏離了方向
重要的是相互的喚醒
這期間飛貓在覬覦
盛大的黑
讓眼睛明亮起來
並在生命的記憶裡
留下註腳
一個生活在北方的詩人來過
留下了風的急速
帶走了水的柔情和漫長
我的到來,只是時間的
一個節點
在這之前,該發生的都已發生
空間從容,時光寧靜
在溶洞,我看到的天在地的深處
腳下的地更貼近流年的神性
我能抵達的地方
仍是生動的人間
人到中年,我用所有美好積攢簡歷
明心見性,自由於風中、雨中、陽光中
隱於市,隱於真實的內心
我想找到積存了七億年的典籍
可你的水滴只雕刻時間的鐘乳
不生長任何文字的皺紋
我的心反而老了
一代人的苦難與蒼老
我們見過
就此別過
我擁有我的秋風落葉
你保持你的靜謐延年
順時和逆時都會走到終點
有雪的冬天和無雪的冬天
迎來的都是春天
作者簡介:趙劍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包頭市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包頭詩詞學會副會長,包頭市政協文學藝術院院士,一級作家,內蒙古作家協會首屆籤約作家。獲全國冶金文學一等獎,內蒙古第四屆、第九屆「索龍嘎」文學獎,內蒙古「五個一工程獎」,被授予內蒙古中青年「德藝雙馨」文學藝術工作者稱號,獲得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的第36屆世界詩人大會年度漢語詩歌創作獎。出版個人詩集《鋼藍色》等9部。
博爾姬·塔娜的詩
◎馬子
在傍晚
我和一匹馬,不期而遇
它真美啊
長長的睫毛墜著秋光
澄澈的眼珠像黑水晶
我知道這一定不是爸爸跨下的那匹坐騎
可愛而忠誠的它們
爸爸叫它們「馬子」
在開闊地
對面是彈雨密織
誰不知道衝上去就是死啊,百分之百
可騎兵和他的馬子
敢衝
烈火和硫磺,讓空氣燃燒
騎兵衝了,但沒有死
他的生命
終結在另一場惡焰裡
人心的深谷,千倍邪惡
吞噬了誰都沒有漣漪
馬子,你一定也愛他
戰鬥間隙,他會愛撫你
他會把難得的糖球餵給你
二十歲的騎兵,皮膚白淨
我想他念他,從無忘卻
今天流淚,只為看見了你
我的父親
如果心痛一下就凝一片冰晶
那蒼穹間,將永遠飄著漫天大雪
◎秋光
秋光如水
清空了風和心情
洗淨了天空和飛鳥
上蒼降下恩典
澄澈的注視仿佛珠寶
綠色還未隱去
斑瀾已沉靜呈現
秋的謠曲
一首無字的歌
懶懶問及冬的消息
草籽含油,我心藏蜜
牛馬蓄脂,我心如寄
白露凝霜,洗淨蒼茫大地
作者簡介:博爾姬·塔娜,女,蒙古族,祖籍昭烏達盟巴林右旗,17歲至30歲為北京軍區、內蒙古軍區職業軍人,後為內蒙古日報社記者、編輯。畢業於北京軍區軍醫學校、內蒙古師大漢語言文學系文研班。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第三屆、第八屆「索龍嘎」文學獎獲得者,第二屆「中國西部散文獎」獲得者。
王楚的詩
◎醒來
船死在岸邊,鯰魚遊過來
天空的皮膚淤青。離天亮還早
你坐在詩裡煮飯,米有些幹
我不餓。我也不給你水
◎恩賜
流星敲響鼓面,鳥在巖洞舞蹈
野鴨豎起了尾毛。天空埋向雪山
我帶來羊肉,妻子分給了眾人
八月不缺少酒席。這黎明又與我何幹?
作者簡介:王楚,1984年生於內蒙古通遼市,喜歡寫詩。
火馬的詩
◎青城記事·騎行記
呼和浩特vs錫林郭勒
城市的街道vs遼闊的草原
永久牌自行車vs棗紅色蒙古馬
火馬vs阿拉坦蘇和
內大南校區旁的小酒館vs五千畝草場上的蒙古包
油炸花生米拍黃瓜vs炒米奶茶手把肉
純生啤酒vs52°草原白
飛揚跋扈的汽車尾氣vs人畜無害的炊煙
如果有可能,遊戲可以一直進行
詞語的拆分組合排列對比毫無意義
我已經說出的不是我想說的
我不想說的也已經失去敬畏
其實只要有足夠的耐心
你一定能發現堅硬生活中暗藏的柔軟
可我就要失去抓住語言的力量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好手藝人
從這一點來說,我遠遠不及我的安達
阿拉坦蘇和對騎馬牧羊來的更加得心應手
◎青城記事·春雨記
一夜又一天
這些沒完沒了的春雨
像極了我對女兒的嘮叨
這優良的傳統
來自我的母親
我在人到中年之前已經全部繼承
話說三遍淡如水
水過地皮溼
女兒泥濘的心情已毫不掩飾
這些自討沒趣的教唆
遠遠不及一粒油炸花生米養胃
我卻常常樂此不疲
我差點兒就忘了「過陰天」
也是河套農民的優良傳統
簡單到只需朋友一位,燒酒二兩
作者簡介:火馬,本名李天寶,偽80後。14歲在《遼寧青年》發表詩歌,作品散見於《詩刊》《北京文學》《詩歌月刊》《散文詩》《草原》《青年作家》《黃河文學》等。曾獲2010年度草原文學獎等文學獎勵多次,有作品及簡歷被收入各種典籍或選本,著有詩集《中午時分的陽光》《一個人的月光》,隨筆《「四書」旁解》、《<論語>背後的故事》等。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獨立寫作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曾煙的詩
◎波斯菊時光
雪很淺。地上的雪花在一隻狐狸
溫暖的手掌裡
融化了大半,當它乘著夜色
去雪地裡跑,仿佛點燃一路
黑色火把
「那其實是一隻紅眼睛的兔子」,母親說,
它在夜裡來過
小心翼翼地繞過一小叢波斯菊,
扒開雪中的紅蘿蔔-
花已乾枯多時,
半掩在雪中的紅蘿蔔
很鮮豔——
仿佛它幫母親找到了花開的時光
◎黃金面具
在一座迷宮的盡頭,它
獨自一個人站在暗處
一張黃金背後的臉
陌生,神秘,有一絲詭異的冷
有什麼你不想面對的嗎
或你需要獨立面對的事情
在不久前發生
比如碎掉的半個琥珀
比如多日不見的扶桑花朵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庸常日子
以用穿插其中的美好事物,用盡了
我們的力氣,然後
就沉默了
許多名義上的靈魂問題
許多應該獨立面對的問題
依然存在
如果你陷入思考,愛,或恨
黃金就失去了意義
像牆上的泥巴,一片一片
脫落下來
作者簡介:曾煙,原名張秉珍,女,內蒙古通遼人,七零後,詩歌散見《詩刊》《星星詩刊》《草原》《作品》《詩選刊》《中國詩歌》等報刊。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有部分作品獲獎。2011年出版詩集《土豆花開》。
何立亭的詩
◎靜謐之事
心裡有的,必然要取出。它不是一幅畫
是一條小路
路邊最好有個黃泥小屋,等著誰
屋後有稀落的草
不高不低,草下要有磨菇
白而胖,竊竊私語
它們代表新鮮生命,代表水
代表雨,代表潮溼,代表寂寞
屬於小生命們的太陽傘,童話的小巧之徑
我回家的時候正好能看到這些
所僅有的,都被陽光浸染過,讓人放心
與不一樣的寂寞和安詳,恰好般配
◎打擊樂
愛著的人醉了酒
愛會讓你把一切交出去
愛是另一種粗暴
愛是一種打擊
讓一無所有的空桶發出了響聲
天空緩慢落地,你離生活遠
離夢近
燈影裡看見你低著頭
走在音樂的黑森林裡
一個遙遠的叫黑爵士的人留下的夜晚
一個瘋子已經到達山頂
等待縱身一躍
原野上的火,有它野蠻的光
一頭強壯的耕牛在拼命拉動它的犁鏵
被一列轟響的火車運送的風暴
就要衝進山洞
一隻盛滿水的水罐就要在風中破裂
這些,從你的身體中傾瀉而出
不過你最好是把自己打碎
帶我走,如果有什麼是清澈的
如果我們是清澈的,就不必再去傾訴
作者簡介:何立亭,內蒙古巴彥淖爾人,習詩多年,散見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