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遷安建昌營清真古寺,五百多年歷史的「京東第一大清真寺」

2021-01-08 遼寧文化旅遊磚家

建昌營是河北省遷安市的一個古鎮,自古就是京東四大名鎮之一。這裡街市繁華、民眾富裕。建昌營清真寺位於回民村內,始建於明代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重修,其後的清代也有重修,至今已有近580年歷史。古寺採用明、清兩朝皇家園林式建築風格,造型奇特,莊重古樸,現仍基本保持原貌,屬中國古典式建築群。禮拜殿為捲簾式磚木結構,飛格高翹,雄偉壯麗。窯殿為四角攢尖亭,頂端置金色寶葫蘆。殿前抱廈鬥拱,翼角翹起,廈內有四個字的匾額數塊,分別為「普慈世界」、「天堂正路」、「太初之初」、「松風水月」、「彼善西方」、「美宇隆思」等。

唐山:遷安「建昌營清真寺」

清真寺的寺院佔地面積約五畝,殿堂樓閣共三十六間,有門樓、前廊、大殿、頂樓、南北講堂和學堂,還有女禮拜寺和沐浴室等。大殿由三棟建築構成一體,前廊面東三間,上面筒瓦泥鰍脊,莊重古樸;正殿上懸掛康熙五十八年邑紳李梅父子重修此寺後贈送的「彼善西方」匾額;兩邊磚垛上刻鏤精細,尤以南山牆上的「花鹿覓食」最為精美。明柱和橫檁上均有彩繪圖案和花卉鑲嵌,觀之熠然生輝。大殿抱廈下掛著「清在個中,一片冰心參本色;真尋像外,三更水月悟根源」的木刻對聯。窖殿帥脊上的「龍戲珠」,昂首翹尾,惟妙惟肖。南北講堂對峙,與大殿相襯,顯得格外和諧。寺內尚存一鼎明宣德六年工部尚書吳邦佐監造的鑄銅香爐,外面還鑄有阿拉伯文字。

唐山:遷安「清真寺」

1924年,在原大殿西邊接建的大殿上又修建了17米高的六角形頂樓。天房殿後的磚壁上刻有李慕臣題寫的「清真古寺」四個大字。寺內蒼松遮地,古柏參天,蒼勁挺拔,頂樓高聳,絢麗生輝。然而不幸的是,在「十年浩劫」中,清真寺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古人所題的楹聯、匾額所剩無幾。

唐山:遷安「清真寺」

1976年,遷安縣成立了清真寺管委會。清真寺的修復工作被提上日程。後由縣、鎮兩級政府撥款和眾穆斯林自動捐資,於1980年修復了三間南講堂,三間沐浴室和大殿。1986年至1993年,又陸續修建了水房、門樓、女水房和女禮拜寺。1996年擴建了大殿、窖房,普修殿堂。大殿遍鋪地毯,正面18扇大門全部換新,抱廈上懸掛著書法家賈宗武題寫的「太初之初」、「敬為主道」以及穆斯林書等新老數塊匾額,使清真古寺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重現了往日的風採。現遷安清真古寺已經成為唐山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山:遷安「清真寺」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蘇家衝清真寺,一個世守良規,愛國崇真的古寺!
    蘇家衝清真寺,一個世守良規,愛國崇真的古寺!--邵陽市蘇家衝清真古寺正面與前坪。2020.10.11,隨乘專車第一次走進邵陽市蘇家衝清真古寺。現場感悟了蘇家衝清真古寺--一個世守良規,愛國崇真的古寺的風範與風貌!--邵陽市蘇家衝清真古寺東門景觀。邵陽舊稱寶慶 ,是湖南主要的回族聚居地區之一。據史料記載,回族穆斯林在邵陽定居始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最早的清真寺始建於明洪武四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 80年代,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80年代 圖為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成都市區共有5座清真寺: 成都皇城清真寺、成都鼓樓清真寺、 成都土橋清真上寺、成都土橋清真下寺、
  • 唐山的老字號有哪些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唐山作為歷史並不算長的城市,又加上遭遇1976年毀滅性的大地震,許多本土人以為唐山沒啥老字號、沒啥特產、沒啥非遺產品,但看完這個,估計看完這篇文章的小夥伴該沉默了,今天我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這些。 1.鴻宴飯莊
  • 唐山人有多會吃?看看這些老字號就知道了!
    老字號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但唐山作為一個城市的歷史並不算長,又在1976年遭遇了毀滅性的大地震,很多人都以為唐山沒啥老字號。其實,則不然,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唐山的那些老字號吧!鴻宴飯莊鴻宴飯莊是唐山久負盛名的一家飯莊,創建於1937年,至今已有82年的歷史。鴻宴飯莊的菜點以選料精細、做工考究、質量穩定、特色鮮明而著稱。鴻宴肘子更被譽為中國名菜,肘子香而不膩,火候足,選料精,入口軟糯,味道鹹中帶甜,餵胖了多少唐山人的腰圍!
  • 韓國強:確保遷安教育「唐山領先、河北一流」
    日前,遷安市委書記韓國強在調研教育工作時指出,教育系統要提高站位、補齊短板、深化改革、久久為功,不遺餘力推進全市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確保唐山領先、河北一流。新聞一經播出,立即在全市上下引起強烈反響。遷安教育「唐山領先、河北一流」合實際、「接地氣」、「有溫度」。
  • 【今日遷安】11月13日發生在遷安的這些事兒
    若您遇到線索,記得第一時間發送消息到本平臺或撥打爆料熱線5678114,線索一經採用即獎勵哦! 歡迎網友 投稿爆料為加強讀者互動,共建和諧遷安。遷安信息港開闢「今日遷安」專欄,設置如下內容:曝光臺、網友爆料、遷安好聲音、今日視頻、今日新聞、今日商訊、今日招聘、今日房產、今日供求、徵婚交友等欄目。星期一今日晴,-3℃—12℃明日晴,-5℃—8℃明天降溫,注意保暖!
  • 門頭溝新開一清真大店!百種菜品,綻放清真寺旁的美食光芒!
    門頭溝始有清真寺地點就在城子西坡崇化莊可崇化莊地理位置稍偏那時又沒有自來水,多有不便便將清真寺東遷到了增產路156號說起清真除了與衣、住、行、思想有關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清真美食>能在清真寺旁開店的非得貨真價實才行
  • 安徽這個小縣城,有華東第一大清真寺,近400年歷史沒門票
    我是偶然碰到這個清真寺的,若不是壽縣博物館中午不開門,若不是兩者相離很近,我是斷然不會前往的。清真寺藏於壽縣老城區內,與狹窄巷弄相鄰,我本想騎共享單車過去,後來發現裡面不讓停車,乾脆徒步過去。就這樣東拐西拐,來到了一棟朱色厚重的清真寺前,一查資料,發現可是不得了,原來這座不起眼的廟宇,竟是華東第一大清真寺。一座小縣城為何有如此響亮名號的清真寺?這是因壽縣不是普通的縣城。壽縣是楚國最後一座都城,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
  • 問政唐山|遷安這些教師物業補貼沒發全?核查補發
    近日,「唐山+」客戶端網友通過「問政唐山」平臺諮詢遷安教師的物業補貼問題。遷安市委書記韓國強通過「問政唐山」平臺作出回復表示,目前遷安市教育局已通知各中心校認真核查,在發放2020年物業補貼時,將這批教師2017年的物業補貼一併補發到位。
  • 河北遷安被授予「中國軒轅黃帝姓氏文化之鄉」
    (右)向記者介紹當地軒轅文化的源遠流長 陳儒 攝   中新網唐山12月31日電(白雲水 全小松)31日,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河北省遷安市授予該市「中國軒轅黃帝姓氏文化之鄉」。
  • 唐山:遷安桃園農莊市外有「桃園」
    點擊遷安信息港關注我們☀ 每天為您推送遷安地區的身邊事、突發事、新鮮事、感動事!遷安信息港——離事實最近,離百姓最近!
  • 中國一千年清真寺,多次被毀卻保留下來,如今門票3元成網紅景點
    特別是有悠久歷史高度的地方,有更多的寺廟,每一個寺廟後面都有意義深遠的故事。中國寺廟的建築風格沒有太大的不同,基本上比較統一,其中最特別的存在是清真寺,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與眾不同的宗教文化氛圍,讓人感覺就像在異域一樣。目前中國現存的第一座清真寺在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全州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 黑龍江百年古寺「歷母山寺」:黑龍江南部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
    據史料記載,歷母山寺院始建於清宣統元年(公元1908年),由朱明元居士捐資所建,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寺院初建時並不順利,幸好有李教儒道人全力相助,廟宇才終得以落成,時稱「享安宮」。當時的「享安宮」正殿供奉著威武的關帝,中殿和東西配殿供奉著姿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後殿供奉莊嚴的觀音坐像。
  • 中國最早的清真寺:距今已上千年的歷史,戰爭中被毀卻成網紅景點
    中國第一座清真寺:距今數千年的歷史,在戰爭中被破壞成為網紅景點。在我國古代寺院中,清真寺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它讓人們在遊覽與眾不同的建築風格和與眾不同的宗教文化情趣時,體驗不同的質感。今天介紹的是網民推薦的中國第一座清真寺,這就是位於泉州的清淨寺,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戰爭中曾被損毀,如今只剩下斷壁殘垣,卻成為了網紅打卡地,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清淨寺最早建於宋朝,作為外來宗教,當時清淨寺的建立可謂破格。因此,在我國,千年的古寺很常見,但其中清真寺很少。
  • 這座清真寺明明在瀋陽城西側,卻叫南清真寺,是瀋陽最大的清真寺
    瀋陽南清真寺,又稱清真南寺,俗稱「南寺」,位於瀋陽市瀋河區小西路附近一條僻靜的小巷子內,附近還有東寺和北寺,儘管這裡屬於瀋陽城西,但這三座清真寺卻都不叫西寺。原來,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做「禮功」時,都是面西而拜,加之當時的瀋陽不準在城裡建寺廟,而城西恰好有荒地,於是瀋陽城的回族就開始在城西建立清真寺,因此,有了東、南、北三座清真寺,而無西寺。
  • 【今日遷安】6月9日發生在遷安的這些事兒
    遷安信息港開闢「今日遷安」專欄,設置如下內容:曝光臺、網友爆料、遷安好聲音、今日視頻、今日新聞、今日商訊、今日招聘、今日房產、今日供求、徵婚交友等欄目。「慄花如夢」消夏文化月啟動今 日 新 聞▼唐山:遷安參保企業申報繳費實現「零跑腿」(圖)
  • 《唐山勞動日報》整版報導遷安山葉口!
    800米高山旱滑道創唐山市域之最;高空滑索更是勇敢者的遊戲;全長950米、落差40米的森林休閒漂流,沿原始峽谷溪流隨坡就勢,跨涵洞,穿林海,躍巨石,盡覽走山路看不到的風景;由高空仿木棧道、玻璃棧道、七彩玻璃踏步、玻璃觀景臺構成的850米棧道凌空飛架,在棧道上遠眺,連綿的群山盡收眼底。
  • 大年堂|建於1602年清真寺,浙北地區唯一的伊斯蘭教古寺
    在宋室南遷後(1246年),不少回族軍隊被調來嘉興;回族在嘉興居住時間在元代達到鼎盛;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回族教人馬仲律等人募捐資金,在城東買地建造了清真寺,回族居住的街區被稱為「回回街」,景象一度十分繁榮;到清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克嘉興,人口大減,後來陸續遷徙過來的回族大都來自河南,這些人基本上構成現在嘉興市回族人口的基礎
  • 【今日遷安】4月13日發生在遷安的這些事兒
    遷安信息港開闢「今日遷安」專欄,設置如下內容:曝光臺、網友爆料、遷安好聲音、今日視頻、今日新聞、今日商訊、今日招聘、今日房產、今日供求、徵婚交友等欄目。 觀察手指受傷情況  4月10日,唐山遷安木廠口鎮一群眾來到遷安消防遷陽公路中隊求助,稱家裡13歲的孩子戴了一枚白鋼戒指,卡在手指上取不下來。
  • 雲南最大的兩座清真寺: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清真寺
    還有一個就是玉溪的通海納家營也是回族聚居區,這兩大地方回族的伊斯蘭教清真寺最大,是西南省份中最大的兩座清真寺。今天納家營還保存了納訓故居。納家營也是雲南一個唯一姓納姓的回民聚居區,這裡清真寺林立,每天禮拜鐘聲不絕於耳,納家營鎮是通海十大經濟強鎮,納家營有兩座大清真寺,一座納家營現代化最大清真寺,一座古城清真寺,納家營清真寺位於通海拉祜族回族鄉納家營,據史料記載納家營清真寺為13世紀末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的納速拉丁主持肇建。因依山勢而築,故分為5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