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明朝作家吳承恩所寫,吳承恩,自幼聰慧,鄉人都說吳承恩以後大有成就。可惜當時朝廷腐敗,吳承恩一直到40歲的時候,才補得一個歲貢生(歲貢生,是科舉中的以成績優越,可以優先推薦使用),在北京等了6年,卻一直沒有官職加身。
後來吳承恩以家中老母年老,於是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中(縣丞中,即是縣長的副手,相當於副縣長,直接受命朝廷)。因受人彈劾,終拂袖而去,回家以賣文為生,老年悽慘悲涼。
吳承恩生平喜歡各類靈異志怪,《西遊記》的各種妖魔鬼怪,跟他的生平閱歷喜好脫不開關係。
看《西遊記》這種名著,必須了解作者的人生,這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找到《西遊記》這本著作的那些真實寫照。
《西遊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它很多故事原先都是在民間有流傳,然後吳承恩刪刪改改,再加上自己的所見所聞,慢慢構建出這麼一個龐大的仙佛妖魔人畜的世界。
就像第十回「夢斬龍王」這一篇,這明顯就是從民間故事中抄錄過來的。因為吳承恩再前十幾回合,是在其50歲之前撰寫的,中間耽擱了十幾年,一直到70多歲的時候,才重新開始創作。所以在最開始的回合,吳承恩除了自己的構思外,還想把那些從民間聽到的故事,寫進《西遊記》中。可在20年的累積下,《西遊記》可不止一天在他腦海裡出現,於是慢慢地,將神鬼異志,結合進生活,在70歲的時候,才寫出如此經典之巨作。
可以這樣說,《西遊記》裡面講述的不止是妖魔鬼怪,而是吳承恩一生的所有。
網上就《西遊記》這本書,有各種各樣的的解析。但今天我們就從明朝的官僚體系,從另一個角度解析下這部中華著作。
朝廷有兩個門派,一個是佛門,一個是道教,並不是死對頭,互相有關聯也互相有各自的利益,簡單說就是佛門跟道教一起組成了一個天庭,佛門呢,弱勢一點,畢竟管轄的地區偏遠一點。這個不是我們議論的主題,拋開一邊不說。
我們來說唐僧,唐僧是誰,唐僧是佛門派遣下來的地方巡查官,主要就是巡查西牛賀州到南部瞻州之間的領地,看看有沒有什麼私收香油啊、信仰不對啊、禍害一方又不上貢啊。
要說,唐僧這個巡查官可不一般,上一世可是金蟬子,在佛門可是身居要職,作為巡查官,絕對是有足夠的分量的,有事可直接報告天庭,南天門可進出自由,無人敢擋。
巡查官有了,得有個侍衛吧,佛門想了想,那五行山不是壓著一個重刑犯麼?雖然此犯罪行累累,不過好在搗蛋的是對面的陣營,而且本事也不小,就拿來當唐僧的侍衛吧。於是有了唐僧的侍衛,姓孫名行者,唐僧怕暴露,就改名叫悟空。
天庭道教可是早早收到風聲,於是也派了個間諜安插進去,選來選去,選中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帥。這天蓬元帥,可是道教有著絕對的忠誠,能力也好。
可問題來了,天庭上層左看右看,總覺有一個地方太不好了。後來一琢磨,哦,這這天蓬元帥實在太帥氣太威武了,虎背熊腰,相貌堂堂,一看就知道是天庭的大官,這一下界,唐僧身邊的妖魔鬼怪不都嚇死了。不行不行,這不成了一道護身符麼?得改。最後以莫名其妙的罪名讓天蓬下界託身豬胎,也好用豬的騷氣掩蓋天蓬的英氣。然後找來跟佛道兩教都想好的觀音,把天蓬給放進了巡查隊伍裡面去了。
本來這事就結了,不過天庭一想,還是多派一個人去,要看起來不起眼的,只需要傳遞信息就行了。於是又把捲簾大將派了下去。捲簾生的粗糙,無需投生畜生,就這樣子吧。還是讓觀音安排。
觀音一看,喲,這壞了,孫悟空是佛門安排的,我就給指了兩個天庭的進去。這佛祖會不會怪罪啊。於是挖空心思找,找一個有罪之身的,沒有身份的。找來找去,又找了個小白龍。這下又是兩頭好,誰也不得罪誰。
於是就有了巡查組四人一馬(龍在天庭挺低等的,也就是拉車馱貨的畜生,於是只能繼續拉車馱貨),怕給下面小官們的知道,就取名,取經隊伍,上路。
這一路上可是精彩,開始的時候各路縣丞、刺史、知州都不知道這唐僧四人是巡查官,上來就噼裡啪啦要討要過路費,不給,還關著唐僧不讓走。侍衛就經常上天庭匯報,一逮一個準,砍頭的砍頭,沒關係的直接譁啦,一棍子打死。諸如白骨精,杏樹桂樹等四古樹精、還有虎羊鹿三怪此類,全都是一棍子打死的小官。也好賺了做業績。
有關係的,就貶職到天庭做個門衛啊、兼點小官啊。像黃風怪黃毛貂鼠就是靈吉菩薩的門生;黃袍怪是二十八星宿的奎木狼(這貨純屬下界來鍍金的);金銀角是太上老君派下來的;獅猁王是文珠菩薩派下來到;黑河鼉怪是龍王的親戚;鯉魚精是觀音派下來收供奉的;萬妖國的大鵬年、長鼻象、青獅怪是如來的坐騎和護駕等等,這些有關係的小吏,一般不能打,只能請他們的老大出來,賣個人情也就帶回去了。
有大本事的,就讓佛門收了做了門下的弟子,像黑風熊羆怪就給觀音勸降當了門衛;有黑社會老爹的紅孩兒,給觀音抓去做了招財童子;黑社會老大牛魔王被天庭招了安,不做地下王,做了天上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個重犯孫悟空,他本來是一山上土匪流氓,不諳世事,不懂官場,可在不小心打了幾次朝廷的小弟後,腦袋也靈光起來了,碰上個什麼妖怪,都得琢磨著這是不是天上哪個神仙身邊的小弟、坐騎,或者派遣下來辦事的,要不是,喝!直接亂棍打死。是,那麼就上天庭,上佛門,看看是哪家妖怪,別得罪了上頭的領導,到頭還不討好。
所以原先的孫悟空是舉棒就打,後來的孫悟空是跟對方一番扯皮,什麼齊天大神孫悟空啊,當年還被封為天庭小官,掌管三千御馬啊諸如此類。為的就是套套對方是不是有什麼來頭。
這唐僧呢,怎麼說也是在佛門居過要職,官場的圓滑套路,早就一清二楚,他清楚地知道,上頭不可以得罪,同僚不可以得罪,敵人也不宜太過得罪,於是有什麼事,就讓傻侍衛孫悟空去做。當然對於下屬,必須想罵就罵,想打就打。誰都不能欺負,下屬還不能欺負麼?
豬八戒呢,其實他能力跟孫悟空差不多。畢竟孫悟空跟他打鬥,從二更打倒天明還不分上下,最後還可能是豬八戒看著架勢不對,再打下去,孫悟空打不過我,到時候讓我做侍衛怎麼辦?我可是來做間諜,不是來衝鋒陷陣的。於是藉口肚子餓,就不打了,最後才被唐僧給降服了。降服之後,本來豬八戒本事就不弱,可他懂得什麼叫扮豬吃老虎,除了第一次打妖怪的時候,出出力讓領導看看自己本事並不差,後面一摸清楚唐僧的性子,就只拍馬屁不做事了。
可惜豬八戒雖然數次想離間分家,可是最後也沒離間成。在打白骨精一役成功孫悟空逼走後,本來豬八戒可是樂得呵呵。在寶象國又遇到下凡的奎木狼,把唐僧變成一條老虎關了起來。好個天蓬,隨便跟妖精打了幾下,看著差不多了,轉身就走,找個草堆睡起了大覺,等著唐僧一死,任務完成,再去把妖怪打了,救出捲簾大將,回天庭當他的天蓬元帥去。
這時候情報也送到天庭,道教為難了,這不好啊,孫悟空走了那沒什麼事,可要因為這樣子唐僧就被殺了,跟佛教翻臉了那可不好,畢竟雙方雖然有矛盾卻也是利益共同,息息相關的,若因為此事,佛門判出天庭,那麼道教也討不到什麼好處。於是吩咐豬八戒,還是得請得孫悟空回來,恰巧小白龍過來說情,豬八戒也就順水推舟,去花果山請那山匪孫悟空回來了。
這裡有一處描寫很有意思---「呆子收拾了釘鈀,整束了直裰,跳將起去,踏著雲,逕往東來。這一回,也是唐僧有命,那呆子正遇順風,撐起兩個耳朵,好便似風篷一般,早過了東洋大海,按落雲頭。不覺的太陽星上,他卻入山尋路。」---這裡充分顯示了豬八戒並不是武藝不高強,只是一直不顯山露水而已。
從小白龍找他,到豬八戒出發,已經是半夜了---因為小白龍陪著妖精晚宴,而豬八戒在草堆裡睡到半夜方醒---我們要知道,東勝神州有傲來國,傲來國的東邊就是花果山,也就是花果山是四大洲的接近最東邊。南部瞻州是大唐所在,也就是唐僧出發的地方,在最南邊。巡查隊伍要去西牛賀洲,此時正在半路上。
也就是說,豬八戒用了幾個時辰(半夜的時候出發,到的時候天剛剛亮)就從西南邊飛到了最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