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阿德裡安·萊恩,擅長各種情色相關的電影,但他的情色並不是大張旗鼓的赤裸裸,更多的是偏向於人性和心理方面。
今天想討論的這部《愛你九周半》是導演1986年的作品,這樣的題材在當年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它其中的很多表現情慾的鏡頭形式,也成為了後世的「教科書」。
《愛你九周半》1986年對有些朋友來說,這部電影涉及到的關於愛欲、控制和虐戀的的主題,並不那麼能輕易領悟。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部《愛你九周半》,品一品一個彼此陷落,彼此折磨的情慾遊戲。
伊莉莎白在一家藝術畫廊工作,與前夫離婚沒多久,卻並不是沉鬱的狀態。相反,她的笑容很美,能夠感染周圍的人。
一次偶然,她遇到了這個迷人的男人。他只盯著伊莉莎白微笑一下,便足以勾走她的思緒。可惜僅僅只有一面之緣。
而第二次在舊貨市場的相遇,好像在幫助她肯定自己的心動。
男人的眼神,與主動送上她心儀禮物的舉動,早已在她周身張開一張不同尋常的情網。
約翰是華爾街的經理人,帥氣多金,溫柔浪漫。他會送花,會說甜言蜜語,會帶女人去遊樂場,會露出孩子的一面。
但是他也會把她一個人扔在手動摩天輪的最高點後,就讓操控的人停下,任憑她恐慌尖叫。
在她生氣指責、打他的時候,他又可以想出辦法讓她消氣,兩人親密更甚之前。
他眼都不眨地送她名貴漂亮的禮物,卻在下一刻又提出不同尋常的要求。
他用上一秒的溫柔,來布好下一步的陷阱。即使伊莉莎白有懷疑,有害怕,她還是每一次都原諒他或答應他,任由自己被他一點點地用各種奇怪要求引導。
他用各種食物挑逗她,不允許她睜眼,這樣刺激的玩法她雖然第一次嘗試,卻很快就沉溺其中,服從於他的操控,在這樣新鮮的性愛裡,幸福地忘記了最初的不安。
她最接近約翰真實一面的時刻,也許是她獨自待在他家裡的那一天。
衣架之間空隙均等,襯衣整整齊齊,清一色的白,抽屜裡同樣,角落裡還有很多女人的照片,被有序地收集在一處。給人的感覺,整潔規律,卻也冰冷如斯。
他好像故意放她在家中,知道她會看自己的東西,於是回家後再一次提出了更厲害的要求。這次,伊莉莎白真的生氣了,她負氣要走,卻又好像要撒氣似的又回來打罵約翰,於是又免不了一場香豔。
他的羞辱讓她心悸,但他的魅力讓她沉淪。就這樣反反覆覆,伊莉莎白徹底進入只有約翰的世界,除了他,生活中的一切都好似夢境,虛虛實實,斷斷續續。工作時不能專心,與周圍朋友漸漸疏遠。
他對她恩威並施,白天還冷落她讓她傷心,晚上就玩起了「變裝play」,讓別人以為是兩個男人在激情擁吻。
她被激情左右,一場痛快的打架後,又是刺激的欲望。或許伊莉莎白自己也發現,她所陷入的所謂愛情,越來越不可控,即使感到被冒犯,卻在下一次變得更加聽話,更加沒有底線。
她會在他的蠱惑下,偷走商場的項鍊;也會在床上用品賣場,聽話地躺在床上,當著售貨員的面和他調情。
他讓她像狗一樣服從命令,在地上爬。她嘗試,卻實在難以突破自己的底線。他威脅,用皮帶恐嚇,在觀眾以為這次他們真的要玩完的時候,他卻又用自己的方式撒嬌,這種「打一巴掌再給一顆甜棗」的手段,伊莉莎白仍舊無法抗拒。
約翰為伊莉莎白安排了一個特別的「約會」。他蒙起她的眼睛,找來一個應召女郎挑逗她,想來一場三人遊戲。這徹底觸碰了她的底線,她終於明白,他們之間沒有愛情,他對她只有玩弄與控制,而她明知危險卻不可自拔。
在畫廊的晚宴上,伊莉莎白看著自己的同事、自己接觸過的畫家、參與的客人,所有人都談笑風生,應對自如。而她,格格不入,似乎在夜晚太久,已經忘記陽光下的正常生活是什麼樣子。
伊莉莎白下定決心,結束掉這段非正常的關係。約翰輕聲細語地挽留,表達自己的愛意。當她關門時,他輕輕說出一句「我愛你」。
帶著心裡的不舍與愛意,伊莉莎白還是勇敢的走出了「牢籠」——這一扇鐵門的樣式甚為巧妙。
也許,在約翰的心裡,真的對伊莉莎白有不一樣的感情,但是他一直以來的經歷,沒有教會他面對愛情時應有的尊重與平等。他所以為的喜歡、好感,只是把對方當寵物一樣馴養,只給予自己想給予的,掌握全部的控制權,用自己的力量去左右對方。
當然,還有可能,這就是純粹的情慾遊戲。約翰是一個從中下層爬上來的人,他的成長過程缺乏溫情、關愛,他連真正的親情都沒有擁有過,更惶論其他真實的情感。一個迷失自己的人,又如何能去珍愛別人。
其實,單純作為性伴侶,約翰絕對是一流人選,不過作丈夫就不合適了,雖然看上去也是溫柔、英俊並且頗有財產。只可惜伊莉莎白是所謂的「正常人」,她需要生活在人類的關係網裡,忍受不了被世俗社會孤立和忽視,因此最終還是從瘋狂的性愛裡走出來,一去不回頭。不能夠修成「婚姻」這個正果的性,她是不要的,縱然心裡有萬般不舍,千般留戀,縱然男人再補救上一萬句「我愛你」也沒用。
他追求她的方式固然是既新奇又浪漫,但再高明也不能當飯吃,坐摩天輪也好,跟蹤送圍巾也好,跳脫衣舞也好,誘惑的技巧總有用盡的一天,婚姻的底色終究還是日常生活,沒有每天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作為基礎,愛最終只能成為一種生活的點綴,可有可無。到了相看兩生厭的時候,到了無論怎樣耍手段也無法引起對方興趣的時候,「愛」便到了盡頭。因為性不好玩了,愛就死了。
電影史上,關於愛與欲的探討,或關於各種非主流形式的情愛關係的探討,屢見不鮮,隨隨便便都可以舉好多例子——《洛麗塔》,《苦月亮》,《秘書》,《鋼琴教師》,《魅影縫匠》。
而這些影片,或者說,這些話題,在永無止境的探討後,是沒有真正的對錯結果的。究其原因,這還是來源於人性的複雜。造就每個人性格或癖好的不同。
但不得不承認,其實很多人,都不敢輕易暴露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礙於現實生活或社會的壓力,從而壓抑自己。
我並不提倡任何一種極端。用力地壓抑,也許會在某一次爆發後就越陷越深,一發不可收拾,好像《鋼琴教師》中的女主角;同樣的,一味放縱,也並不會得到滿足,就如《羞恥》裡的男主角,在每個深夜,餘下的只有空虛無助。
人生在世,愛才是救贖,是希望。不管是怎樣的缺失,影響了愛人或者認清自己的能力,我們都不能一味沉溺。在夢裡的生活,終有要醒來的一天,而在那一天,希望每個人都能迎接最溫暖的陽光。
http://3.aaaqzqz.vip/index.php/vod/play/id/280280/sid/1/ni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