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勘查開採對外開放,能成為一劑強心針嗎?

2020-12-22 觀察者網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

1月9日,自然資源部在《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將向符合條件的內外資企業全面放開油氣勘查開採市場。

長期以來,中國油氣行業形成了上下遊一體化的國家公司經營模式。在上遊領域,國內具有探礦權和採礦權資質的企業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長石油。

以往國內油氣體制改革總體以下遊放開為主,包括煉油產業開放,對外貿易逐漸放鬆管制,以及成品油批發、倉儲和零售等業務的開放。由於油氣上遊涉及國家油氣資源和礦業權,與能源安全密切相關,相關部門一直持謹慎態度。

2017年我國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2018年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如何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已經迫在眉睫。

為此,在石油系統內部,在嘗試礦權內部流轉。國內的石油在東、西部地區儲量存在明顯差異,西部石油儲量大、地域廣、勘探程度低,而東部地區後備資源不足,但技術力量雄厚,流轉之後正好可以形成東西互補。

2017年,在中石油的勘探區塊中,分別有鄂爾多斯、四川、柴達木三大盆地及部分外圍盆地共16個探、採礦權區塊從長慶油田、青海油田、西南油田等公司流轉到大慶油田、遼河油田、華北油田以及玉門油田。

從生產的角度看,國內的勘探開發面臨著老區塊挖潛難度越來越大,新項目(非常規、稠油、深海)開發的技術難度增大的問題。目前,國內的少數幾家國有企業享有油氣勘探開發權,市場競爭主體少,容易造成競爭不足,開發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

積極鼓勵民資、外資進入開發領域,目的是為了使中國能源擺脫對外依賴的現狀,但是從現實情況看,對內外資開放油氣勘探開採業務真的能成為「一劑強心針」嗎?

「油老闆」會回來嗎?

1994年,中石油曾與陝西省政府籤訂了一份石油開採協議,從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出1080平方公裡的礦區給地方,隨後,地方政府又引入了民營資本,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一批「油老闆」。2003年,延安、榆林兩市有償回收了私人投資油井的「經營權、管理權、收益權」,從而終結了「油老闆」時代。

如今的情況是,國內能源巨頭已掌握了質量和開採效益最高的上遊片區,其他潛在的非常規油氣資源開採則面臨更複雜的地質條件限制。

新疆在2015、2017年舉行了兩輪常規油氣區塊的公開招標出讓,其面向的是非國有石油公司。這兩輪公開招標的區塊除柯坪北外,都是「三桶油」退出的區塊。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公開出讓的區塊多不為「三桶油」看重,在目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下開採價值不太高,所以才拿出來招標。

心甘情願地退出高效益油氣片區誰都不願意,況且體制內企業還曾為了礦權「動武」。2017年,延長石油曾經與中石油長慶油田為了礦權而發生「武鬥」,當時延長石油在榆林地區境內進行油氣勘查、開採作業,並取得了政府相關文件以及用地手續。在作業過程中,長慶油田出面阻擋,雙方發生衝突。由此推測,民企順利進入油氣勘探開採業務難度可想而知。

放開油氣資源探礦權與採礦權,也並不是有意願的企業都能參與,而是設定了一定門檻。比如要求取得油氣礦業權資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資產不低於3億元,僅3億元淨資產這一條就將很多民營企業拒之門外。

目前,全國已登記的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區中,約95%以上由「三桶油」控制,民企獲得探礦權寥寥無幾。如果在未探明的區域勘探或開採,民企或缺乏實力。

對外資吸引力有多少?

對於此前長期由「三桶油」和延長石油壟斷的上遊勘探開發領域,即使像BP、殼牌、雪佛龍等國際巨頭來中國勘探開採,前提必須是和「三桶油」合作。不過,這條規定在《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版本)》被刪除,外資在國內勘探開採油氣資源不再有任何限制。過去幾年,油氣領域每一次對外開放,相關外資企業都反應迅速。2018年7月,我國取消外資加油站超過30家需要中方控股的限制。政策出臺後,殼牌中國隨即宣布,計劃於2025年在華加油站從1300座擴大到3500座。BP宣布計劃用5年時間,從740座加油站新增至1000座。

如今,外資企業進入油氣上遊業務的限制取消了,但現實情況卻是像前面所說的一樣,大部分好的油氣區塊都已經被「三桶油」握在手中,其他企業想要獲得此類區塊的探礦權,就需要「三桶油」退出,多年來,這都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國內曾舉行過頁巖氣礦權公開招標,允許國有石油公司之外的外企進入上遊勘探,聯合勘探開發。但如今效果並不理想。三大石油公司也陷入「進退兩難」境地,外界詬病其對外招標的大多為低品位油田區塊,但如果拿開發較好的區塊到市場上,則有國有資產流失之嫌。

2016年,國際能源巨頭殼牌、康菲石油等先後退出了四川頁巖氣區塊合作,退出的原因是認為四川頁巖氣項目暫時看不到大規模開發前景。殼牌集團一體化及新能源業務總裁魏思樂表示,殼牌在四川的三個頁巖氣項目中投資規模超過20億美元。但殼牌的評價結果認為,這三個項目的地質條件無法進行大規模開發。

雖然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中國頁巖氣儲量高達36.1萬億立方米以上,高居全球第一,而實際上這部分頁巖氣能夠被勘探開採的非常有限。中國的地質條件複雜,導致開發成本高。

殼牌、康菲石油退出僅是其中一例,由於國內地質結構條件導致的開發難度較高,曾與中國開展頁巖氣田聯合研究或勘探開發的埃尼石油、BP等國際石油公司也悉數退出中國頁巖氣領域

各國礦權管理制度各有不同

在美國,對於進入油氣工業的主體沒有身份限制,但從其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美國國內仍然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擁有礦權為主,例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

在油氣開發和其礦產開採活動出現前,美國的地下礦產通常與地表土地歸屬於同一所有者。經過多年的租賃、轉賣、遺贈後,地表土地和地下礦產可能剝離,地表土地和地下礦產所有者可以是同一人或多人,甚至也可能將地下礦產按照深度劃分,規定各層位的礦產屬於不同所有者。

美國是典型的租讓制國家,礦權所有者(聯邦政府、州政府、私人或私有機構)通過拍賣、招標、談判,把待勘探開發的油氣區塊租讓給油氣公司,後者在支付籤字費、租金、權利金等費用後,就擁有了在一定期限內區塊的專營權。

根據 2000年美國海洋資源委員會統計,聯邦政府管理的土地面積達278 x 104km2 ,州政府約為80×104km2,其餘土地面積為私有。私有土地佔全國土地面積的比重為65.29%,以私有礦權為主體 ,是美國礦權制度與大多數資源國礦權制度最大的差異所在。

像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把發展油氣礦業視為繁榮經濟的手段。而像俄羅斯則把油氣資源作為實現國家戰略的手段,後者與前者相比,在礦權管理制度方面肯定存在差異。

俄羅斯的礦業管理制度經歷了從蘇聯解體前的國家統一管理控制,到解體後的私有化,再到普京上臺後的國有化轉變。

1992~2000年,俄羅斯在能源工業領域推行私有化,結果是大量資源被外國公司控制,資源浪費嚴重。普京首次當選總統後,俄羅斯不斷加強對國內能源工業特別是石油資產的控制,謀求能源工業對俄羅斯整體經濟發展的拉動。目前,俄羅斯已有效控制了其國內油氣公司。

當然發達國家之間的礦權管理也是有區別的,像美國與加拿大這兩個國家,不同之處表現在於政府、州(省)及個人對資源的控制程度和聯邦政府礦權管理職責。與美國相比,加拿大的油氣資源更多地被省政府控制,聯邦政府的職責更側重於控制國內省間貿易和國際貿易,徵收所得稅,協調利益主體之間的關係。

結束語

從各國經驗來看,各國礦權管理也並非一成不變。目前,國內為提高油氣自給自足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調整政策允許民資、外資進入勘探開採領域,解除以往的嚴格限制。但是是否能想預想的一樣,使油氣上遊業務充分活躍起來,還是問號。「三桶油」已經佔據了絕大部分好的片區,其他企業看不到目之所及的效益,可能只會在原地徘徊。

相關焦點

  • 成都車展,一劑車市「強心針」?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成都車展已經成為中國四大A級車展之一。在介紹今年成都車展亮點時,漢諾瓦米蘭展會(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國良重點提及了自主品牌及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同時還提及豪華車拿下超大展位的出手闊綽。對於增速乏力的中國汽車市場,這些領域幾乎成為實現增長的「關鍵穴位」。
  • 《八佰》:2020年爆款,好一劑強心針
    整部電影,我流了兩次淚,第一次是陳樹生等一個個的士兵做人肉炸彈從樓上跳下去的時候,一是最後衝鋒過橋的時候。演員陣容強大,從王千源、杜淳、張譯、李晨、歐豪、魏晨等,一眾帥哥英漢。出品方華誼兄弟的股價更是因此一跌再跌。2020年,是一個如此特殊的年份。
  • 殭屍歸來:中國地產最後一劑「強心針」!
    我從小喜歡玩一款遊戲,叫《生化危機》,講的是一種病毒傳染,使一個城市的人變成殭屍,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初中,嚇的老子晚上總做噩夢。後來又出了一款《植物大戰殭屍》才讓殭屍形象變得可愛起來。從春節前到過完年,房地產政策左一個右一個,跟變魔術似的,始終有一種「下一秒,是見證奇蹟的時刻」的感覺!
  • 【中國科學報】讓油氣軟體「硬」起來
    第三次油氣資源評價結果顯示,準噶爾盆地常規、非常規石油資源量近100億噸。這一發現改寫了準噶爾盆地近30年無重大油氣勘探發現的歷史。「康探1井就是用我們的軟體進行解釋評價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教授李清宇對《中國科學報》說,「油氣開發中,評價儲層物性參數,確定儲量及評價開發效果不可或缺,沒有這類軟體就會受到制約。」
  •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海上油田首次開採出透明凝析油
    新華社6月21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石化勝利油田獲悉,近日,勝利油田海上油田首次開採出無色、清澈、透明的凝析油。科研人員介紹,化驗顯示油樣含水為零,這種高純度凝析油較為罕見。 凝析油是從凝析氣田或油田伴生天然氣凝析出的液相組分,又稱天然汽油,通常呈黃褐色。凝析油在地下以氣相存在,採出到地面後則呈液態,可直接用作燃料,同時也是煉化工業的優質原料。
  • 美國幹涉南海問題後,菲律賓給中國打了一劑強心針,目的是什麼?
    這一系列做法可謂是「賊喊捉賊」。所幸的是,同樣毗鄰南海的菲律賓,近日聲稱不會同意美重返菲軍事基地。並且,菲律賓總統的發言,更是給我國打了一劑強心針。關鍵時刻,杜特爾特發聲7月27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首先應該保持冷靜,解決南海爭端的最好途徑,是進行和平談判,並非武力。外交政策的根本是國家利益。
  • 一劑強心針:這幾個答案告訴你,挽回很簡單!
    「美愛」情感樹洞,為你解決愛情難題化解矛盾,分手挽回,提高脫單,婚姻問題
  • 緊要關頭,中國旗幟鮮明地作出重要表態,給伊朗打了一劑強心針
    從相關媒體透露出來的消息可以看出,中國與伊朗籤訂合約後,中國將會為伊朗解決公路、鐵路、橋梁、電力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不僅如此,隨著雙方合作的進一步深化,中伊雙方還會在信息交流與溝通等方面達成更深層次的合作。同時,伊朗作為石油國家,將會為中國提供穩定且價格優惠的石油,雙方互惠互利實現共贏。
  • 專訪鴻揚家裝董事長陳忠平:疫情下課程率先啟動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疫情嚴重影響下,此次課程的率先啟動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給業內也是打了一劑強心針。新浪家居:學員對鴻揚課程滿意度很高,請問為什麼這次能拿出鴻揚多年企業經營的真知灼見與學員分享?2.公司使命使然:我們希望鴻揚能成為一家優秀的百年老店,為顧客們提供美好生活。那一家企業的進步勢必離不開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所以我們是希望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分享給業內所有家居人們,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 好消息:又一巨頭來華投資56億!中國或超過美國成最大外資流入國
    來自觀察者網的消息,2019年11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宣布,其在華投資100億美元的項目已正式動工,同時這也是巴斯夫154年來所啟動的最大投資項目;還有人民網的報導,俄羅斯天然氣開採股份有限公司於10月11日與中企籤署了合作協議,將共建全球最大的乙烯一體化項目,合同金額高達120億歐元。
  • 關鍵時刻中國出手,給全世界打了一劑強心針
    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並且考慮到國內的衛生條件以及醫療水平,此前有專家擔心疫情將會在印度大爆發,成為全球疫情新的震中。現在看來最擔心的事情正在發生。目前,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突破1400萬,並且還創下一個新紀錄。全球新增100萬用時僅不到4天。在疫情瘋狂衝擊全球之際,出現一個讓各國都難以抉擇的問題,封鎖隔離將會導致經濟災難,但是重啟經濟又會加劇疫情蔓延。
  • 圓通董事高管給市場的一劑強心針!
    此時,圓通體系內業務運營、資本運作的核心、關鍵人員,物流經驗和資本市場經驗豐富,懂快遞、懂管理、懂IT、懂運營、懂市場的董事、高管人員毅然增持圓通,無不給市場和圓通的投資者打了一劑強心針,也勢必是其認為圓通現在處於被低估狀態,顯示了其對自身經營能力的認可,而且也彰顯了其對圓通未來價值的信心。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油氣管網公司:蛋糕的「切」與「分」
    管網公司的成立將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現實方案。2019年以來,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的組建漸行漸近。國家管網公司的組建,將有利於油氣行業基礎設施的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提升運行調率。從「提質增效」的角度考慮,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契合國企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管網公平開放將有效激活能源市場競爭,還原油氣能源的商品屬性;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拓寬管網建設資金來源,管網建設有望全面提速。
  • 節後需要一劑「強心針」?影版《鬼吹燈》來了!摸金鐵三角再集結
    節後第一劑「強心針」來了!>湘西瓶山一役危機重重的瓶山地宮嗎?(圖片來源:騰訊電影官方微博)影片一開始歷經千險最終能成功達成目的嗎
  • 423聽書節來了 果麥文化:喜馬拉雅給出版社打了一劑強心針
    磨鐵集團CEO沈浩波說:「我們希望以「千本精品圖書有聲化」項目為基礎,加強與喜馬拉雅的戰略合作,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磨鐵也將藉助融合發展的東風,讓自身的內容優勢全面賦能電子書、有聲書、付費課程等領域,為全行業提供更加優質的內容產品。果麥文化副總裁金銳表示,喜馬拉雅此舉給出版社打了一劑強心針。
  • 福建啟動全省礦山越界開採、非法開採專項檢查
    針對越界開採、非法開採問題,福建省將開展全省礦山越界違法開採專項檢查。 該省將瞄準杜絕無證非法採礦造成人員傷亡的硬目標,對全省有效採礦權是否存在越界開採、到期礦山是否存在違規開採、關閉礦山是否死灰復燃等情況,逐礦檢查,對非法違法開採行為嚴厲處罰、逐點整治。
  • 多部大片「押寶」國慶檔,《八佰》這劑強心針激活了傳媒板塊?
    《八佰》這劑強心針能否讓電影行業乃至整個傳媒版塊復甦? 本期資本有道對話前海融悅資產基金經理王章亮。王章亮認為,隨著院線重新開放,大家對於影視傳媒相關的消費出現了明顯上漲,未來整個傳媒板塊的業績預計有一個修復過程。對於A股接下來的整體走勢,王章亮表示,未來的股市會呈現分化震蕩的特徵。
  • 華商談RCEP籤署:如同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如同給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一名華商如是形容得知RCEP籤署後的心情。對身處RCEP成員國的華商來說,籤署還意味著什麼?又將如何把握機遇?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了寮國、泰國、新加坡等地華商,聽聽他們的聲音。「期待助力疫後『回血』」「今年原本是很困難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