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4日下午6點半,變形金剛系列外傳《大黃蜂》在內地上映第一天,票房8098萬。排片佔比50%,票房佔比75%,以絕對優勢登頂當日票房榜,把一眾新舊大片遠遠地甩在後面。
豆瓣評分7.5,貓眼評分9.1,口碑也是非常好。國外口碑也是如此,北美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給《大黃蜂》打出了高達93%的新鮮度(專業好評率),要知道之前麥可·貝的《變形金剛》系列最高才57%,《變形金剛5》更是慘跌到了17%,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要說,《大黃蜂》整體上還是典型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但不得不承認,這才是記憶中《變形金剛》!
麥可·貝導演的《變形金剛》系列,尤其是後兩部,最大的問題就是,一頓狂轟亂炸之後,一堆變形金剛們扭打成一團,誰也分不清誰是誰了(大黃蜂除外,主要是一身黃色相當鮮豔,很容易從一堆花花綠綠的變形金剛裡脫穎而出))。這回的《大黃蜂》,也不需要擔心「臉盲」問題,出場的變形金剛不多,而且都很有個性,反派也不只會武力,上來就是打打打,也會耍心眼了。
第一主角大黃蜂也從原來的雪弗蘭科邁羅回歸到了動畫版中的最初經典形態——大眾甲殼蟲,性格設定更是蠢萌到家了!
他會像小孩子一樣開心的晃著腳丫子,會像同二哈一樣好奇的毀家,也會像同鴕鳥一樣嚇到一頭埋進沙漠。當然,更多的時候,這隻大黃蜂,會像每天傍晚等著你回家,給你叼來鞋子的忠犬,陪你慢慢長大,關鍵時刻也絕不掉鏈子,第一時間跳出來,與你並肩作戰,維護你到底。
成長的主題,再配上世紀80年代的復古情懷和懷舊音樂,豆瓣網友大讚,「比《變形金剛4》也就好看出一百個《變形金剛5》!」
《大黃蜂》如此成功,看來耐克公子看樣子是沒法回去繼承家產了。
作為電影圈的著名「梗」之一,本片的導演就是傳說中「拍不好電影,要回家繼承千億家產」的特拉維斯·奈特,他老爸就是耐克的創始人菲爾·奈特,掌管著市值高達千億美元的商業帝國。
身為「富二代」,特拉維斯·奈特被稱為「美國版王思聰」,但他的實力和才華可以完爆王思聰。
這位超級富二代非常努力,高中畢業之後,他就收到了史丹福大學的邀請,但他拒絕了,因為他的夢想是做一名說唱歌手!
於是,他真的成為了一名說唱歌手「Chilly Tee」(自己取的藝名),還請來最好的音樂製作團隊,發了人生第一張專輯《Get off Mine》,賣了有21萬美元吧,但是……如同電視劇拍的那樣,某一天,他突然發現,21萬美元的銷量裡面有20萬美元,居然都是老爸花錢買走的!得知真相的特拉維斯很憤怒,毅然退出娛樂圈,又重新考上了大學,這回,他對動畫產生了興趣。
大學一畢業之後,特拉維斯·奈特就進了威爾·文頓的動畫工作室,開始鑽研定格動畫。定格動畫,堪稱是最為耗時耗力的動畫類型,需要動畫師一幀幀拍出來。特拉維斯·奈特居然真有耐心,一路從工作日程表製作員做起,做到動畫師,最後進階為導演。
2016年,特拉維斯執導的第一部定格動畫《魔弦傳說》上映,同時獲得了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的提名。
《大黃蜂》找上特拉維斯·奈特,除了這位「美國王思聰」確實有才華之外,大概就是從9歲開始,他就是變形金剛動畫系列的鐵粉:「我很喜歡變形金剛的概念,這些屬於外太空的機器人就隱藏在我們身邊,並且他們都是有生命的。」
人前人後,特拉維斯·奈特更是不掩自己對大黃蜂的獨寵,「大黃蜂是變形金剛裡和我本人最像的一個,雖然在變形金剛裡他體型有點小,也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但他確實是最像人類的一個。」
而麥可·貝一開始並不是變形金剛粉,是孩之寶公司送了一批又一批變形金剛玩具「專門培養」起來。這回,天然粉拍出的《大黃蜂》,風格自然跟前系列大不一樣了。
對了,去看這部電影,千萬不要遲到,尤其是前20分鐘,你將見證變形金剛母星——塞伯坦的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