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大頭蝦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涉及專業知識,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姐妹們好好愛自己吧,沒有什麼比健康快樂更重要!!
近期,微博的一條熱搜讓我這個給患者插過胃管的醫生震驚不已,倒吸一口涼氣!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近期網絡上一支名為「女子減肥催吐將塑料管插入胃裡50cm」視頻引起網友廣泛關注。視頻中,這位26歲的女生因厭惡自己長得胖,長期使用催吐管催吐減肥,出現電解質失衡、手麻手抖、臉變大、暈厥等情況。
切勿模仿!
該報記者隨即網購了一組「新手套裝」。記者稱,該套裝由4根直徑11mm-13mm不等的塑膠管組成,售價130元。電商平臺賣家稱需將催吐管插進胃裡50cm,使食物順著管子吐出來,平均一個月可瘦十幾斤。
朋友們,一般胃鏡直徑差不多10cm,插個口胃管也就45cm,這催吐管真的是又粗又長啊......太可怕了!
催吐管,又名兔兔管
網友的評論也非常激烈。有網友說,相當於沒有麻醉條件下天天做一次胃鏡。
微博評論截圖
有醫生博主也震驚了。
微博評論截圖
還有網友說:「既然每月上百銷量,說明進食障礙已經不是極少數。女生的例子就能看到背後的很多原因,來自學校社會甚至家庭的身材羞辱和評判,導致她自卑對身材不滿開始減肥。」
微博評論截圖
催吐減肥壞處多,要不得!
催吐減肥不是新鮮事了,而催吐減肥的壞處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多、更嚴重!
今年6月,合肥18歲的小雨用12cm的勺子進行催吐時,沒想到,勺子伸進喉嚨時不小心伸得太深,喉嚨猛然一收縮,小雨本能反嘔,手一松,勺子竟然借著咽喉收縮的力道滑進了胃裡。
網絡截圖
醫生說,畢竟是一個這麼大的異物,不儘早取出來隨時危險,刀柄尖端可刺破腸壁出血穿孔。一旦勺子再往下滑動到空腸,患者只能通過外科手術開刀取出。
2019年,廣州一名22歲的女生在催吐的過程中,不慎將網購的催吐管吞了進去。最終,消化內科醫生採用了胃鏡下食道異物取出術,才將30cm的催吐管取了出來。
微博截圖
首先,界妹想科普一下,這個催吐管和做胃鏡、插胃管是完全不同的!
臨床上對做胃鏡、插胃管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進行此操作的必須是經過多次專業訓練的醫生。做胃鏡之前需要禁食、禁水,全程無菌操作。插胃管也需要先將胃管消毒,塗上石蠟油(潤滑以免損傷食道),帶上無菌手套。
還有一點,臨床上的確會使用催吐作為治療方式,但是僅僅用於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排出、神志清醒服用毒物的人。
醫生給模擬人插胃管/圖源:百度百科
像減肥催吐這樣的操作,隱藏著很多危害,而很女性想當然認為只是一根管子,能讓自己瘦下來值得,實際上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戴國興告訴「醫學界」,催吐對健康有著很大的危害。
首先,催吐容易損傷牙齒、食道、咽喉等部位,反覆使用催吐管還易引起的食道黏膜、胃黏膜的破損。
其次,催吐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
如果催吐管插入太深容易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發生誤吸的話,會引起吸入性肺炎。
甚至還有人因為催吐患上厭食症。
集美們,也許我們生在這個容易產生「容貌焦慮」的時代,但是一味的追求「骨感」,沒有下限,傷害身體的減肥方法實在不可取。若真的要減肥,得先知道自己到底胖不胖!
你真的胖到需要催吐減肥嗎?
先來看看哪些方法可以判斷自己是否肥胖。
1、體脂百分比(BF%)
BF%是脂肪含量/總體重的百分比,這是診斷肥胖症的金標準,其優點在於能夠區分肌肉和脂肪,發現「隱形肥胖」。但是,需要用機器測量是其最大的缺點。
如果你有機器測量的話,得到下面的結果說明是肥胖:男性BF%≥25%、女性BF%≥30%。
2、體質指數(BMI)
這是我們平常最常用的。BMI=體重(kg)/身高2(m)。
BMI中國指標
要注意的是,BMI只能作為參考指標,可以反映全身性超重,但卻無法衡量體內臟器是否存在較多的脂肪,即「內臟性肥胖」。
控制不了吃,那就掌握4種科學飲食方法
採用催吐法來減肥的人通常都難以控制飲食,只能暴食後通過催吐來減少罪惡感。那麼對於這類「管不住嘴」的人,有沒有更加健康控制飲食的方法呢?
當然有!那就是調整飲食結構。掌握正確的飲食方法可以讓你能繼續吃,而且吃不胖。
目前流行的飲食方法包括低脂飲食、低碳水飲食、地中海飲食和美國膳食指南推薦的飲食模式。
1、低脂飲食
推薦注重飲食,減少煎炸,保證碳水化合物,堅持「多果蔬,少肉」的原則。
2、低碳水飲食
推薦少碳水,增加蛋白質攝入,保證蔬菜攝入,適量攝入魚蝦海鮮和肉類的原則。
3、地中海飲食
今年美國新聞網頒布了2020年的最佳飲食排名,其中地中海飲食位於榜首。地中海飲食的主要有全穀物、蔬菜水果、魚蝦海鮮、五穀雜糧、豆類堅果以及橄欖油。
每一餐都有上面幾種食物的基礎上,建議一周吃至少2次魚類和海鮮,每天適當攝入奶製品,禽蛋類食物。紅肉和甜點要少吃。
圖片來源:Oldways
4、美國膳食指南推薦
美國2020-2025年膳食指南推薦限制添加糖的食物、限制酒精的攝入、不推薦火腿腸等加工肉。建議多攝入水果、乳製品、蔬菜、穀類、蛋白質以及橄欖油、玉米油、花生油等。
不過,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單純靠調節飲食的確可以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但如果為了身體健康,也應有適量運動哦!
參考文獻:
1、醫學界內分泌頻道:你看到的胖未必是真的胖!診斷肥胖的金標準竟然是……
2、(2020.1.7)U.S. News, 2020 Best Diets Overal, accessible at: lhttps://health.usnews.com/best-diet/best-diets-overall
3、新聞綜合整理來自央視財經、中國新聞周刊、北青網
本文首發: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本文作者:大頭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