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西部世界》 千頭萬緒的劇情,加上滿地是坑,有沒有讓你們棄劇?就算沒有棄劇腦子也要燒成馬蜂窩了吧?
看完最後一集的小夥伴的反應
反正還有第二季,那麼多坑,編劇諾蘭也不會把自己埋了吧。
同樣是關於人工智慧,其實小編早已發現了更貼近大眾生活的一部劇——
真實的人類
這部英美合拍的電視劇去年播第一季,豆瓣評分8.4,目前第二季剛播到第五集。雖然是高分劇,但影響力卻不大。
延續英劇一貫短小精悍的作風,《真實的人類》第一季只有8集,雖然也是多線交叉進行,但總體井然有序,也沒有過度挑戰觀眾,比看《西部世界》要輕鬆許多。
比《西部世界》好看
比《西部世界》更貼近自我
然而《真實的人類》與《西部世界》也有很多相同之處。
比如都有一個類似上帝的創造者,《真實的人類》是Dr. Elster,《西部世界》是Arnold;
創造者都有複製死去親人的習慣;
創造者早年都有研究夥伴,但都因意見不合而分道揚鑣;
女主角都是機器界的老司機,都被洗過程序,然後原始程序又都慢慢覺醒;
機器人都慘遭欺壓凌辱,但又都有人類主動同情幫助他們找到自由。
這部劇改編自備受評論界激贊的瑞典獲獎科幻影集《Real Humans》,由AMC和channel 4跨國合作出品。要知道,這兩個電視臺可是曾出品過《廣告狂人》《絕命毒師》《小鎮疑雲》《黑鏡》這些非常牛逼的電視劇。
滿屏DEAD的AMC網站。。
在《真實的人類》這部劇中的世界裡,合成人已經普遍在人類社會擔任較為低等的工作。它們沒有自我意識,更像是機器一般為人類服務著,以執行人類命令為天職。
想想看,我們正在用的掃地機器人,不也是類似功能,不過是多了一張人的皮囊。
而故事就從一戶人家購買了一個合成人管家安妮塔開始。但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擁有一個合成人在家裡幫助家務,非但沒有使他們生活更輕鬆,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摩擦與糾紛。
這戶人家很快就和安妮塔產生了感情。合成人的忠誠值得信賴,也很容易取得人類的信任。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安妮塔不僅僅是個普通合成人那麼簡單。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這個劇裡最驚人的情節,那就錯了!!除了主線劇情以外,各種支線劇情也展示了合成人與人類間越來越親密的關係以及帶來的各種奇葩事件。其實這兩點,也是《西部世界》和《真實的人類》一直在探討的主題,但前者將主題的格局提升到哲學的層面,不斷地拷問著「自我意識存在的真實性」,後者則更多的是將這一主題拉到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上。
衝突一:兩性相處存在的鴻溝不再是單純的性別區分,更增加了身體原始機能的不一致
最基本的性別區分其實也是源自男女身體機能的不一樣,但新增了一層身體機能,這就為兩雙的相處帶來了一些新的道德和社會規範問題。
比如,當 Pete 和 人造人Karen去購買床墊的時候,Pete 也會在不禁在心裡有這樣的疑惑:既然人造人力量比普通人類要大,為什麼還是他來搬著這個沉甸甸的床墊呢?讓 Karen 來搬,雖然她力氣比 Peter 要大,但好像也不於情理;若是讓力量更弱的 Peter 來搬,似乎又不合邏輯。
衝突二:情感的真實性
我們常常將焦點放在「眼前這個人究竟是真實的人類,還是人造人?」,無論是身體結構上還是情感上。但既然我們都看不出區別,那麼「自然出生」和「人工合成」之間,又究竟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衝突三:罪與賞是對等的
Niska 從德國重新回到 Hawkins 家,要求他們協助她像人類一樣接受(殺死客戶)的審判和制裁。
以前我們關注的點在於,究竟人造人應否享有獨立生存、思考的權利,但很少考慮到,其實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
按照人類犯罪審判流程來制裁人造人作案,而不是單純以「失控」名義處理,是比單純承認人造人有生存權利更具有普遍意義的做法和方向。
衝突四:意識產生的被動性
正如每一個我們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自願的,都是未經同意的,這裡也通過 Niska 和她的德國女友的對話來探討了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非自願產生的意識個體問題。
如果一樣東西能夠自由,它就該自由
如果能夠思考,它就該思考
如果能夠感覺,它就該感覺
一個新的族群的加入,不僅僅是共同生存這麼簡單,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兩性、道德和邏輯等一系列問題的產生,沒有一個即存的準則去遵守。這也是《真實的人類》所著重探討的主題,不是族群之間的你死我活,而是關於如何共存。
上升到存在哲學討論的《西部世界》自然是好劇,但關注日常生活、煮得一手好雞湯的《真實的人類》會給你不一樣的觀感。
那你心中,哪部人工智慧劇最佳呢?
文章出自WX公眾號:meijubie2015
號外
美劇鱉有新活動啦!積分可以換取獎勵哦!
詳情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