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不睡覺胡言亂語 女子患畸胎瘤為何變成這樣?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4天不睡覺胡言亂語 女子患畸胎瘤為何變成這樣?
2017-03-29 13:54:00來源:揚子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2017年03月29日 13:54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 

  好好的一個人,突然變得異常亢奮,整整4天4夜不睡覺,還整天胡言亂語。家裡人還以為她神經出了問題,送到醫院一查,竟然是婦科常見病——畸胎瘤引起的。日前,蘇州一位31歲的女患者,患上由畸胎瘤引發的自身免疫性腦炎,差點喪命。據專家介紹,這種罕見病在中國大陸地區大約是在2011年被發現的,目前每年能確診的也只有幾百例。

  家人還以為她「瘋」了

  31歲的李女士是蘇州人,在一家企業上班,有著兩個孩子。今年1月,家人發現李女士突然變得異常亢奮,整整4天4夜不睡覺,整天胡言亂語,還有發燒症狀。

  「家裡人以為她神經上出現了問題,急忙將她送至蘇州一家精神醫院就診。」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救治中,李女士開始出現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因診斷不明,李女士又被轉診至蘇州一家三甲大醫院救治,再經上海醫學專家會診後確診,李女士應該是患了由於卵巢畸胎瘤而引發的自身免疫性腦炎。隨後,李女士又被轉診至上海醫院進一步治療。

  歷經氣管切開、血漿置換等一系列搶救措施後,昏迷了40多天的李女士終於甦醒。醫院認為,卵巢畸胎瘤是誘發腦炎的誘因,有必要將畸胎瘤手術切除。隨後,李女士被收治入蘇州市立醫院本部腦外科重症監護室,準備切除卵巢畸胎瘤。

  腫瘤抗原意外波及大腦

  入院後的第8天,蘇州市立醫院本部為李女士開展了右側卵巢畸胎瘤切除的腔鏡手術。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康復治療,昨天李女士終於出院了。

  據該院腦外科主治醫師馬冕介紹,畸胎瘤是卵巢腫瘤中常見的一種。而一般情況下,腫瘤一般都會產生一種「壞東西」,即抗原。對於健康的身體,抗原就是一個異物,它激起了自身防禦組織的保衛戰爭。而李女士這次患上的畸胎瘤,其所產生的抗原,卻恰恰意外地波及了大腦。

  也就是說,李女士這次畸胎瘤所產生的抗原,剛好與其自身正常的神經系統細胞所表達的抗原有相似性,所以在清除腫瘤抗原時,也打擊了自身正常細胞的抗原,導致了中樞神經系統即大腦的炎症。而大腦是人體的最高指令,它一旦受到損害,患者即出現胡言亂語、癲癇、大小便失禁,進而出現昏迷等意識障礙的情形。

  通訊員 趙星

  揚子晚報記者 薛馬義

相關焦點

  • 姑娘突然「發瘋說胡話」,一查發現肚子裡有個畸胎瘤
    再過了幾天,小美睡覺時突然全身抽搐,雙眼緊閉,口中大叫,隨即喪失了意識,家裡人怎麼叫也叫不醒。半小時後小美終於甦醒,但是醒來後完全不記得剛剛發生的事情。 兩天後的晚上小美突然開始胡言亂語,說"房子著火啦"等胡話 ……
  • 在娘胎裡就被確診患巨大骶尾部畸胎瘤,才出生五天,這位新生兒獲救...
    一名出生僅僅5天的新生兒,即因受益於胎兒結構畸形診治平臺而獲得救治。 胎兒結構畸形診治平臺助力 患瘤新生兒獲多學科團隊保駕護航 「一部分骶尾部畸胎瘤胎兒腫瘤實質成分多及增生血管豐富,孕期可發生盜血現象,導致胎兒水腫與心功能衰竭,同時也會對母親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孕期需要通過多學科合作對母親和胎兒進行密切規範監測,儘早發現與處理孕期出現的一切異常情況,避免不良預後的發生
  • 患上卵巢畸胎瘤後,常有腹痛的症狀,不要忽視,卵巢健康很重要
    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甚至一些患者也不了解根據病理變化,可分為成熟的卵巢畸胎瘤和未成熟的卵巢畸胎瘤。1、卵巢成熟畸胎瘤也稱為卵巢皮樣囊腫,它是一種良性腫瘤。4、對於患有惡性腫瘤或卵巢畸胎瘤的患者,晚期可能會出現惡病質的跡象,例如體重減輕和嚴重的貧血。
  • 畸胎瘤「潛伏」女子腹中,醫生取出2米多長發
    楚天都市報7月20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高琛琛) 女子因為婦科小毛病就診手術,細心醫生發現她有畸胎瘤。術中,醫生從女子腹中取出的頭髮「綿延不絕」,在手術室粗略一擺,就有兩米多長。這景象,就連現場見多識廣的醫護都嘖嘖稱奇。今日,女子出院,對醫生感激不已。
  • 畸胎瘤「潛伏」女子腹中 醫生手術取出2米多長發
    女子因為婦科小毛病就診手術,細心醫生發現她有畸胎瘤。術中,醫生從女子腹中取出的頭髮「綿延不絕」,在手術室粗略一擺,就有兩米多長。這景象,就連現場見多識廣的醫護都嘖嘖稱奇。昨日,女子出院,對醫生感激不已。46歲的王女士家住武漢郊區,今年46歲。
  • 手術切除22天新生兒腹中畸胎瘤
    (湖南省人民醫院吳靖 宋宇趙夢華) 萌萌出生僅22天就被檢查出巨大腹膜後腫瘤,在湖南省人民醫院經多學科聯合治療為其手術切除,切下的腫瘤有半斤重,相當於本身體重的1/7,術後萌萌經過進一步康復,已經順利出院了。
  • 告訴大家為什麼會長卵巢畸胎瘤?
    卵巢畸胎瘤是一種極為普通的婦科腫瘤,患上這種婦科腫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的出現嚴重損害了卵巢的健康,大家都知道卵巢對於每一位女性的重要性,所以卵巢畸胎瘤患者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長卵巢畸胎瘤
  • 試管雙胞胎妹妹帶巨大「尾巴」出生,實為4斤重畸胎瘤已切除
    試管雙胞胎妹妹帶巨大「尾巴」出生,實為4斤重畸胎瘤已切除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8-01-09 12:17 來源:澎湃新聞
  • 一23歲女子頻繁腹痛,手術後發現原來是畸胎瘤……
    蔣主任告訴記者,卵巢生殖細胞是一種原始生殖細胞,它可以分化、成長出像頭髮、牙齒、骨頭等身體組織,如果分化不成熟就有可能會變成惡性畸胎瘤。如果家族裡母親、姐妹有過卵巢腫瘤,尤其是畸胎瘤的一些病例家族史,那麼這一部分的女性就要更加要重視自己的身體情況,定期體檢。因為她們發生卵巢畸胎瘤的一個風險會比一般人更加高。
  • 徐嬌自曝患上縱膈畸胎瘤 腫瘤內或長有骨頭毛髮
    日前,演員徐嬌在微博裡自曝得了縱膈良性的畸胎瘤需要手術,引起許多粉絲關注。記者從我省幾位婦科腫瘤專家那裡了解到,畸胎瘤很常見,但是像徐嬌這樣長在縱膈上的就很罕見了。她們也想借這個機會,給大家講一講畸胎瘤。
  • 畸胎瘤是怎麼形成的 這些因素造成畸胎瘤
    由於這些組織分化成熟,故與人體正常的組織十分相似,只是排列結構錯亂,像各種各樣的組織胡亂堆在一起並形成一個腫物,有點像發育畸形的「胎兒」,「畸胎瘤」的名稱亦由此而來。良性畸胎瘤生長速度較慢,通常對人體危害較小,不發生轉移,手術剔除後不會復發。惡性畸胎瘤多為實體性,發生在睪丸的機會比卵巢要多。
  • 女子練瑜伽突然腹痛 竟查出右側卵巢畸胎瘤
    昨夜大雪紛飛,可家住武昌的曉婷(化名)卻因為做瑜伽突然腹痛,夜裡11點鐘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斷後,竟然發現她患有右側卵巢畸胎瘤,此次正是由於運動幅度過大,導致畸胎瘤破裂,引起了疼痛。   曉婷今年23歲,剛從大學畢業,性格陽光的她平時就很喜歡做一些運動。
  • 二胎媽媽突然精神錯亂 竟是畸胎瘤「攻擊」腦細胞
    家中一兒一女湊成個「好」,總是令人豔羨,34歲的芳芳就是這樣的一位二胎媽媽。可是兩個月前,芳芳突然出現精神錯亂、胡言亂語,並且一周內三次全身抽搐、喪失意識。就在不省人事時,這位媽媽還在不斷得呼喊自己的兩個孩子。
  • 13歲女孩卵巢長10公分畸胎瘤 常喊肚子疼
    中山醫院兒科陳曉濱主任提醒市民:如果小孩出現排便間隔時間大於3天;大便難以排出,排便時有痛感;腹部脹滿、疼痛;食慾減退,應及時就診,不能在家裡想當然地自行處理,否則會延誤病情。3月3日 星期一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3歲女孩卵巢長畸胎瘤13歲的田田自從懂事以來老是嚷嚷著肚子痛,每次都查不出原因,只能等她自行恢復,家人也見怪不怪,以為孩子是想引起他們重視,故意裝肚子疼。
  • 孕婦孕期5月做畸胎瘤手術 專家:二胎孕婦應警惕
    記者從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了解到,30歲左右育齡期婦女是畸胎瘤的多發人群,2014上半年,僅孕期畸胎瘤手術,醫院就已經完成6例。且隨著二胎政策放寬,預計孕期畸胎瘤的發病率將會增高。  一拖再拖 孕期5個月畸胎瘤長到10公分  「患者26歲,產檢已經查出患有畸胎瘤,孕婦和假人擔心手術會存在風險,傷到胎兒,於是一直未做完手術。
  • 51歲女子肚裡發現罕見畸胎瘤
    武漢晚報訊(記者毛茵)51歲筱女士看到醫生給她展示的一大團頭髮,怎麼也不相信這是從自己肚子裡取出來的。16日,她從手術視頻中看見這個「奇觀」時嚇了一跳:這一團卷卷的毛髮足足有1公斤重,拉開有2米長。    家住丹水池街的筱女士今年6月體檢時發現宮頸贅生物,醫生建議她手術治療。
  • 姐妹倆先後查出畸胎瘤,雙胞胎長相一樣病也一樣
    不僅外貌十分相似,她們連患的病也是一樣的。前不久,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婦科林開清主任醫師遇到了一對15歲的雙胞胎姐妹,妹妹欣欣因為腹痛到醫院檢查,意外發現卵巢畸胎瘤。隨後,姐姐悅悅也到醫院做了個檢查,結果也發現了卵巢畸胎瘤。
  • 12歲女孩肚子鼓得像懷胎三四個月 竟是得了卵巢畸胎瘤
    浙江在線03月17日訊近日,「星女郎」徐嬌曝出因患良性畸胎瘤,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令眾多網友擔心。記者從金華市中心醫院婦科了解到,在畸胎瘤中,以卵巢畸胎瘤最常見,該科一個月可接診5~10例。醫生提醒,目前只要通過B超檢查就可發現畸胎瘤,因此女性一定要做好卵巢的定期體檢。
  • 誤診30多年前後手術十多次,她的骶尾部畸胎瘤近日終於摘除
    在此前的30多年裡,她接受了14次的手術治療不下30次的其他治療,可每一次手術都弄錯了方向和治療策略,腫瘤未能被連根拔起,屁股下面反覆出現令人痛苦和尷尬的事情——反覆腫痛和惡臭分泌物流出。
  • 新生兒長「比頭還大」畸胎瘤 手術3小時成功切除
      半島網5月17日消息  來自高密的年輕媽媽小梅在懷孕4個月的時候,通過做B超發現腹中胎兒的屁股上有一個小包塊。後來,隨著胎兒的發育,包塊也跟著迅速變大。小梅夫妻非常擔心,受當地醫療條件的限制,夫妻倆輾轉四處求醫,甚至前往上海,都因無法對胎兒進行檢查,建議小梅引產或者等胎兒出生後再對病變進行下一步的處理。